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

作品数:1,141 被引量:2,045H指数:17
相关作者:乐承耀刘彦昌张荣昌杨新红刘华安更多>>
相关机构:宁波大学中共中央党校杭州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62篇期刊文章
  • 6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0篇政治法律
  • 370篇经济管理
  • 113篇哲学宗教
  • 85篇社会学
  • 64篇文化科学
  • 38篇历史地理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建筑科学
  • 4篇医药卫生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军事
  • 2篇文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6篇主义
  • 62篇政府
  • 58篇社会主义
  • 55篇企业
  • 54篇邓小平
  • 54篇共产党
  • 51篇中国共产党
  • 51篇国共
  • 49篇文化
  • 48篇政治
  • 47篇党建
  • 47篇农村
  • 46篇社会
  • 43篇民主
  • 29篇生态
  • 28篇马克思主义
  • 28篇干部
  • 27篇养老
  • 26篇农民
  • 25篇执政

机构

  • 1,025篇中共宁波市委...
  • 11篇宁波大学
  • 7篇中共中央党校
  • 6篇杭州师范大学
  • 5篇安徽大学
  • 5篇浙江大学
  • 4篇浙江万里学院
  • 3篇贵州财经大学
  • 3篇同济大学
  • 3篇宁波大红鹰学...
  • 2篇福州大学
  • 2篇广西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宁波天一职业...
  • 2篇云南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浙江传媒学院
  • 2篇南京审计大学
  • 2篇云南财经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50篇乐承耀
  • 47篇张荣昌
  • 41篇刘彦昌
  • 39篇任春晓
  • 37篇杨黎源
  • 35篇黄立丰
  • 32篇刘华安
  • 31篇潘起造
  • 30篇钱亚仙
  • 29篇孙琼欢
  • 25篇胡国民
  • 25篇杨新红
  • 23篇张雅静
  • 22篇秦昊扬
  • 22篇王敏旋
  • 21篇费国良
  • 20篇钟春洋
  • 19篇梁一群
  • 19篇吴翔阳
  • 19篇巢小丽

传媒

  • 313篇中共宁波市委...
  • 27篇中共浙江省委...
  • 21篇浙江社会科学
  • 21篇宁波通讯
  • 18篇宁波大学学报...
  • 17篇浙江万里学院...
  • 13篇中国党政干部...
  • 11篇中共杭州市委...
  • 10篇探索
  • 9篇党政论坛
  • 9篇中共青岛市委...
  • 9篇四川行政学院...
  • 8篇广东行政学院...
  • 8篇中共山西省委...
  • 8篇宁波经济丛刊
  • 7篇浙江学刊
  • 7篇理论导刊
  • 7篇学习论坛
  • 7篇宁波论坛
  • 7篇宁夏党校学报

年份

  • 32篇2023
  • 14篇2022
  • 16篇2021
  • 12篇2020
  • 24篇2019
  • 27篇2018
  • 29篇2017
  • 27篇2016
  • 45篇2015
  • 38篇2014
  • 35篇2013
  • 44篇2012
  • 46篇2011
  • 49篇2010
  • 62篇2009
  • 64篇2008
  • 61篇2007
  • 71篇2006
  • 54篇2005
  • 53篇2004
1,1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来人群社会融合进程中的八大问题探讨——基于对宁波市1053位居民社会调查的分析被引量:34
2007年
以2005年4月至2006年初对宁波市十几个城镇的调查材料为基础,从邻里关系、工友关系、困难互助、社区管理、风俗习惯、婚姻关系、安全感及定居选择等八个方面对外来人群与本地居民的相互关系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试图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当前社会关系状态,揭示建立人与人之间友好关系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的重要意义。
杨黎源
关键词:社会融合
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问题与路径
社会转型呼唤引导、培育良好社会心态。本文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视角探讨了社会问题与"社会心态"问题。从三方面阐述了引导、培育良好社会心态的路径选择,即以科学理论破解社会心态问题;以平和心态直面社会偏见现象;以公共理性推进社...
张荣昌
关键词:社会转型社会心态
文献传递
浙江省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基于网络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利用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2011-2020年的数据,以降维后的污染指数为非期望产出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和分析。发现:浙江各市总体上成果转化阶段的效率优于研发阶段,城市间发展差异较大;整体TFP指数均值为1.121,其提升主要源自技术进步;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优化、对外开放、政府干预和研发强度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有促进作用,但经济发展水平与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U型关系不显著。
韩瑾
关键词:MALMQUIST指数TOBIT模型
中国共产党与群众沟通的价值意蕴
2016年
一、凝心聚力马克思主义认为,支配人们自觉活动的思想意识,归根到底是由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在物质生活条件低下的社会,人民对旧社会改造的意识往往处于自发阶段,结果一次次的走向失败。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就担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为幸福生活奋斗。
杨新红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价值意蕴群众沟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改造人民群众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政策动员的价值趋向——从“温饱”到“幸福”的演进逻辑被引量:4
2019年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政策动员经历了纷繁复杂不断演进的发展历程。从改革初期"包产到户求温饱"到逐步推进"市场引导奔小康",再到世纪之交"城乡统筹促发展",直至新时代"乡村振兴谋幸福",其始终围绕着广大农民的利益问题而展开,清晰地映射了这一历史进程中党的农村政策动员的价值趋向,以及生动展现了其中党与广大农民之间互动调适的关系演化历程。党的农村政策动员只有始终以满足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为价值遵循,才能使党和农民发展成为一致集体行动的共同体,也唯有如此,党的农村政策动员的正绩效才能得以更好地释放,新时代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也才能加快实现。
黄立丰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农民
地方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动态演化:寻求技术与制度的协同调适
2023年
在新技术革命背景下,政府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以“八八战略”实施以来的浙江政府数字化转型实践为考察对象,依据地方政府数字化转型目标和效果的不同,可以总结出治理信息数字化—政务流程数字化—运行形态数字化的纵向动态演化链。建构“技术—制度”协同调适的分析进路,发现在政府数字化转型的不同演化阶段,呈现出“技术嵌入—制度吸纳”的互嵌逻辑、“技术驱动—制度规范”的融合逻辑和“技术变革—制度重塑”的共生逻辑。面向未来,进一步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应避免陷入过度依赖技术的泥淖,注重发挥数字技术与制度机制的协同创新作用。
范瑞光
关键词:地方政府
宁波新型城镇化的投融资探讨
2015年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战略问题,充足的建设资金是保障新型城镇化重大项目落地的重要条件。从宁波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资金供需矛盾、融资渠道、政府债务率、公共服务领域融资看,各级政府应加快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新格局。
钟春洋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投融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城市民族工作的重构与跃迁——Z省N市B区的案例观察
2023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伴随着我国新发展阶段少数民族人口市民化进程不断趋于向政策包容性更强、经济更为发达的沿海地区流动,新发展模态推动城市民族工作从思维模式到工作方式都需进一步重构与跃迁。本研究以Z省N市B区为案例观察,由四微模式、交互服务、双向管理、协同合作等工作注入沿海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层实践,在积极拓展的同时,探讨如何避免部门隔阂与条块分割、公共服务碎片化、主体参与度不足、共同体文化嵌入表面化等问题,建议从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载体精准多元出发,引导区域结合特色发挥优势,赋权增能打造共同体软环境,协同治理构建多元主体协同供给机制,借助文化耦合增进共同包容差异,寻找城市民族工作铸牢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路径。
管健葛国宏
关键词:城市民族工作基层社会治理
数字赋能智慧养老的理论图式、供需困境与路径优化
2023年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事关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和社会稳定健康发展。数字赋能智慧养老是新技术革命背景下养老服务健康发展的重要尝试。从供需结构视角出发,数字赋能智慧养老实现了需求导向的养老供需理念创新、数据驱动的养老供给模式变革和多元协同的养老供需机制重塑。但也面临着服务资源供需失衡、服务项目匹配失衡、供给主体结构失衡的困境,应从强化顶层设计、优化服务内容、健全宣传体系、强化激励机制和增加技术温度五个方面予以应对。
钱亚仙
“互联网+”视域下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创新的现实考量——以宁波市南门街道“五联”工作法为例
2018年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甚至改变了人类长期以来的很多生活方式。这种巨大的影响力也给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互联网不仅具有工具性价值,更加给予社区党建工作思维性价值启示。因此,“互联网+社区党建”就是综合运用互联网的理念、技术和手段,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改革基层党建工作中不合时代要求的方式方法,构建起党组织与党员、与群众、与社会以及其他组织间的互动平台,以实现社区治理与居民自治无缝对接,不断提升基层党建水平。
郭晓禄
关键词:社区党建工作互联网工具性价值街道考量
共10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