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流行病学研究所

作品数:12 被引量:32H指数:4
相关作者:蒋劲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营养学会营养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3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膳食
  • 3篇脂肪
  • 3篇脂肪肝
  • 3篇膳食模式
  • 2篇大学新生
  • 2篇蛋白
  • 2篇队列研究
  • 2篇抑郁
  • 2篇营养
  • 2篇膳食营养
  • 2篇自我
  • 2篇自我控制
  • 2篇网络成瘾
  • 2篇酒精
  • 2篇酒精性
  • 2篇酒精性脂肪肝
  • 2篇非酒精性
  • 2篇非酒精性脂肪
  • 2篇非酒精性脂肪...
  • 2篇S系统

机构

  • 11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天津市北辰区...
  • 1篇北京航天总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天津市中西医...

作者

  • 4篇牛凯军
  • 3篇于斌
  • 2篇刘莉
  • 2篇张卿
  • 1篇王郑芳
  • 1篇宋崑
  • 1篇单广良
  • 1篇吴红梅
  • 1篇夏阳
  • 1篇张晗
  • 1篇蒋劲

传媒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医学新知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营养学报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心理科学进展
  • 1篇第十八届全国...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6
  • 5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气臭氧长期暴露对社区自然人群抑郁、焦虑和压力状况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大气污染物臭氧(O3)的长期暴露对社区人群抑郁、焦虑、压力状况的影响,为开展大气污染环境下人群心理健康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京津冀社区自然人群慢性病队列基线调查数据。使用问卷和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scale 21,DASS-21)收集研究对象基本信息,以及抑郁、焦虑和压力状况。通过监测站收集污染物数据并进行暴露评估,采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O3长期暴露与社区人群抑郁、焦虑和压力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纳入13446例研究对象(48.50±14.87岁),抑郁、焦虑和压力症状的检出率分别为10.5%、16.6%和5.2%,O3的三年平均浓度为100.20μg/m3。多水平模型分析结果发现O3每增加10μg/m3,抑郁[OR=1.154,95%CI(1.086,1.227)]、焦虑[OR=1.093,95%CI(1.042,1.147)]和压力[OR=1.142,95%CI(1.056,1.235)]的发生风险均有增加。敏感性分析模型结果相对稳定,显示O3对抑郁、焦虑和压力发生风险具有独立影响作用。结论大气污染物O3可能是导致人群负性心理症状的危险因素之一,应重点关注O3高暴露地区人群的心理健康。
刘晓慧曹寒张晗王郑芳汤乃军牛凯军刘括祝慧萍高琦李冰潇彭文娟谢韵漪单广良张玲
关键词:大气污染物臭氧抑郁焦虑
胆囊胆固醇结石与低血总胆固醇及低心脑血管疾病患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胆囊胆固醇结石与低血总胆固醇及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的可能关联性。方法:选取2011—2012年天津市南开医院住院患者22150例,收集胆囊结石患者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年龄、性别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病情况,观察其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等指标的水平。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胆囊结石与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的关联性。结果:22150例住院患者中,胆囊结石组8032例,女性占61.4%,平均年龄56.8(95%CI 56.4~57.5)岁;非胆囊结石组14118例,女性占51.0%,平均年龄57.3(95%CI 57.0~57.6)岁,两组间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比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胆囊结石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脑卒中)的患病率较非胆囊结石低(29.5%vs 43.2%,P<0.001)。胆囊结石患者的血总胆固醇较非胆囊结石患者低(4.31 mmol/L vs 4.34 mmol/L,P<0.001)。结论:胆囊结石与低血总胆固醇及低心脑血管疾病患病风险相关。
许大辉崔乃强牛凯军
关键词:胆囊结石脑卒中心脑血管疾病血总胆固醇
膳食模式在天津人群中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关联: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许多研究发现饮食因素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风险相关,但很少有研究探讨不同膳食模式与该疾病发病风险的关联。本病例-对照研究在天津市人群中探讨不同膳食模式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体检人群中随...
夏阳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膳食模式
文献传递
天津市成年人血清免疫球蛋白浓度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2023年
目的分析天津市成年人免疫球蛋白浓度与2型糖尿病(T2DM)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进入“天津人群慢性低度炎症与健康促进队列”,完成基线免疫球蛋白浓度和血糖浓度测量,且基线时未诊断过任何类型糖尿病的成年人进入队列研究。收集的相关资料包括: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和IgE)浓度、血糖浓度和其他潜在混杂因素。根据基线血清免疫球蛋白浓度的四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Q_(1)~Q_(4)组),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基线免疫球蛋白浓度与T2DM发病风险的关联。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6315例,年龄(50.1±10.0)岁。随访期间共390例被诊断为T2DM,发病率为16.8/1000人年。调整年龄、性别、腰围、吸烟状况、饮酒状况、嗜酸性粒细胞比值、代谢综合征、一级或二级家族史及相互调整其他种类免疫球蛋白浓度后,与Q_(1)组相比,IgG浓度Q_(4)组人群T2DM发病风险降低(HR=0.71,95%CI:0.52~0.97),IgM浓度Q_(4)组人群T2DM发病风险降低(HR=0.66,95%CI:0.47~0.91),IgA浓度Q_(4)组人群T2DM发病风险增加(HR=1.56,95%CI:1.18~2.07);且T2DM发病风险随IgG和IgM浓度的增加而均降低(P_(趋势)=0.018,P_(趋势)=0.010),随IgA浓度增加而增高(P_(趋势)<0.001)。未发现IgE与T2DM发病风险的关联(HR=0.99,95%CI:0.74~1.31,P_(趋势)=0.891)。结论天津市成年人IgG和IgM浓度与T2DM发病风险呈负向关联,IgA浓度与T2DM发病风险呈正向关联,血清IgG、IgM和IgA浓度可预测高血糖及T2DM的发生。
金娜娜陈晓薇顾叶青王红磊张卿刘莉牛凯军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2型糖尿病炎症前瞻性队列研究成年人
大学新生BAS/BIS系统与网络成瘾的关系: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IA)是一种在青少年中较为常见的成瘾行为,主要是指个体无法控制网络的使用从而产生依赖的现象。BAS/BIS系统是强化敏感性理论(Reinforcement Sensitiv...
于斌刘惠军
关键词:网络成瘾自我控制
文献传递
营养流行病学队列研究中的膳食营养调查方法及应用被引量:9
2020年
在一般人群中,尽可能减少受试者负担,且最大限度地正确评估日常膳食营养状态是构建营养流行病学队列研究的前提条件。本文介绍主要膳食营养评估方法的同时,着重说明食物频率问卷(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开发的基本内容及其原则,并以天津营养流行病学队列研究(TCLSIH队列研究)调查为例,简单说明地区性食物频率问卷开发的问题点和解决策略。在此基础上,初步讨论全国版食物频率问卷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顾叶青夏阳张顺明鲍雪吴红梅边姗姗黄礼妍孟革牛凯军
关键词:营养流行病学膳食营养食物频率问卷
膳食模式在天津人群中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关联: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许多研究发现饮食因素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风险相关,但很少有研究探讨不同膳食模式与该疾病发病风险的关联.本病例-对照研究在天津市人群中探讨不同膳食模式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体检人群...
夏阳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膳食模式
补充β-羟基-β-丁酸甲酯对改善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效果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5年
肌肉衰减综合征是随年龄增加,以肌肉质量、肌肉力量及身体活动能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病征,是导致老年人失能、半失能和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营养补充可作为肌肉衰减综合征的重要调整因素。必需氨基酸的补充一方面能促进机体合成类激素和细胞因子增加,促进蛋白质合成;另一方面能通过降低分解类细胞因子减缓蛋白质的分解。β-羟基-β-丁酸甲酯(HMB)是亮氨酸的代谢产物,研究显示,补充HMB能改善肌肉衰减。
赵恩光吴红梅蒋劲夏阳牛凯军
关键词:肌肉质量肌肉力量老年人
膳食营养与抑郁症的关系被引量:13
2015年
近十几年,膳食营养与抑郁症的关系受到了研究者越来越多的重视。早期的研究主要考察单一营养元素或食物对于抑郁症的影响,其中研究最多的是n-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叶酸,近期的研究开始关注整体膳食模式与抑郁症的联系。膳食营养与抑郁症关联的内在机制涉及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以流行病学为主的研究现状限制了膳食营养影响抑郁症的因果解释,未来的研究应强化对两者关联的内在机制以及现实价值的考察。
于斌牛凯军
关键词:抑郁症膳食营养膳食模式
成年人群中血清铁蛋白与单纯性脂肪肝和脂肪性肝炎的关系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评估血清铁蛋白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单纯性脂肪肝和脂肪性肝炎)之间的关联。方法本研究人群来自"天津人群慢性炎症与健康促进队列"研究,共有7186人纳入最终分析。血清铁蛋白浓度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单纯性脂肪肝和脂肪性肝炎通过肝脏超声检查和血清ALT来诊断。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血清铁蛋白水平与单纯性脂肪肝和脂肪性肝炎患病风险之间的关联。结果在调整混杂因素后,血清铁蛋白水平四分位组从低到高,单纯性脂肪肝和脂肪性肝炎的比值比(95%置信区间)分别为:单纯性脂肪肝:1.00 (参照组)、1.12 (0.93, 1.34)、1.37 (1.15,1.64)、1.58 (1.32, 1.88),血清铁蛋白水平与单纯性脂肪肝呈显著正相关(趋势性P <0.0001);脂肪性肝炎:1.00 (参照组)、1.68 (1.14, 2.50)、2.73 (1.90, 3.98)、5.21 (3.67, 7.50),血清铁蛋白与脂肪性肝炎之间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趋势性P <0.0001),这种关联在经过性别分层后仍然存在。结论该研究表明在成年人群中,血清铁蛋白水平与单纯性脂肪肝和脂肪性肝炎独立相关。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铁蛋白在单纯性脂肪肝和脂肪性肝炎发病过程中的预测价值。[营养学报,2020,42(3):234-239]
赵恩光黄礼妍许海燕刘莉张卿宋崑牛凯军
关键词:铁蛋白脂肪肝成年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