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普外科
- 作品数:128 被引量:718H指数:17
- 相关作者:陈江顾超姚君良廖维荣石长清更多>>
-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分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江西省科技厅资助项目上海市闵行区卫生局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培达联合血塞通片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病变的疗效被引量:1
- 2013年
- 下肢动脉病变是2型糖尿病常见的慢性血管并发症,多发于老年人,在病程5年以上、年龄〉4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高达90.8%,是导致老年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下肢截肢的主要原因。本文观察培达联合血塞通片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效果。
- 宣伟丰德垣
- 关键词:培达血塞通片下肢动脉病变
- 正中切口行腹股沟疝腹膜外修补术102例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总结腹股沟疝行正中切口腹膜外修补术的解剖要点和操作体会。方法 2011年2月-2015年8月102例腹股沟疝经正中切口行完全腹膜外修补,手术步骤依次为分开腹直肌,分离腹膜外筋膜和腹横筋膜间粘连,建立腹膜外间隙,剥离疝囊,以疝环为中心将补片完全覆盖肌耻骨孔,补片与腹直肌缝合固定。结果手术时间28-55 min,平均37min。术后住院时间1-4 d,平均1.5 d。术后尿储留3例(2.9%),皮下、阴囊血清肿和血肿3例(2.9%),无慢性疼痛。95例随访6个月-5年,平均3年,无慢性疼痛,术后复发2例(1.9%),均发生在术后6个月,采用网塞法行再次修补,其余患者无异常。结论经正中切口腹膜外修补术具有操作便捷、术后腹股沟区无不适感等优势。
- 孙荣勋陈江张大伟李小燕姚君良
- 关键词:腹股沟疝正中切口
- 钴原卟啉对大鼠急性胰腺炎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 2010年
- 目的:探讨钴原卟啉(cobalt protoporphyrin,CoPP)对急性胰腺炎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胰腺炎组(AP组)和应用CoPP组(CoPP组).各组大鼠手术后6、12、24h处死,光镜下观察胰腺病理改变,测定血清淀粉酶水平,ELISA方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实时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和胰腺组织中血红素氧合酶-1(HO-1)mRNA的表达.结果:与SO组相比,AP组和CoPP组在各时间点上胰腺组织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并伴有出血坏死等改变,胰腺组织病理评分均明显上升(24h:9.13±1.02,9.42±0.87vs0.00±0.00,均P<0.01);血清淀粉酶、TNF-α、IL-6水平均明显升高(24h:8991.7U/L±911.54U/L,8298.0U/L±1015.67U/L vs819.1U/L±177.81U/L;157.84ng/L±19.72ng/L,142.09ng/L±22.6ng/L vs25.71ng/L±0.84ng/L;552.92ng/L±72.96ng/L,511.03ng/L±57.76ng/L vs89.51ng/L±14.73ng/L,均P<0.01).经CoPP诱导后显著促进了PBMC及胰腺组织的HO-1mRNA表达(24h:2.795±0.282,5.174±0.631vs0.780±0.105;16.436±2.219,28.902±3.791vs5.604±0.988,均P<0.05).CoPP组早期(术后6、12h)的胰腺组织病理评分、血清淀粉酶、TNF-α、IL-6水平较AP组明显下降(t=5.08,3.74;t=4.38,5.32;t=6.19,5.03;t=4.92,3.65,均P<0.01).结论:急性胰腺炎早、中期应用HO-1诱导剂CoPP可抑制炎症反应发挥减轻胰腺损伤的作用,这与其上调HO-1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因子的产生密切相关.
- 郑立君彭上晋房林李晴丁卫星
- 关键词:钴原卟啉急性胰腺炎血红素氧合酶-1实时定量PCR
- 基于正念认知的护理对老年胃癌患者的疾病恐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探讨基于正念认知的护理对老年胃癌患者的疾病恐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胃癌患者1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相同处理基础上给予基于正念认知的护理,采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和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ACT-G)调查和分析2组干预前后的疾病恐惧与生活质量。结果调查显示干预后2组疾病恐惧得分明显降低,生活质量得分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疾病恐惧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正念认知的护理能够有效减轻老年胃癌患者的疾病恐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高静毛丹凤
- 关键词:老年胃癌生活质量
- 胰腺癌治疗方式评价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1
- 2011年
- 背景与目的:胰腺癌缺乏有效治疗手段,预后较差,预后因素不明确。本研究分析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与生存期关系,探讨胰腺癌的预后因素及最佳治疗方式。方法:收集病理诊断明确的胰腺癌患者临床特征、治疗方式,电话随访生存期,评价其对预后价值。结果:302例胰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为6.1个月,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30.1%、10.6%和2.6%。Cox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部位、分期、治疗方式影响胰腺癌生存期(P≤0.01),未治疗或仅行支持治疗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手术、化疗、胆汁引流、经动脉介入化疗及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后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0、7.3、3.5、9.0和11.0个月,死亡风险显著降低(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治疗方式是胰腺癌预后因素(P<0.01)。结论:肿瘤分期、治疗是胰腺癌独立预后因素。肿瘤部位位于胰头颈部、分期早,手术、经动脉介入化疗、化疗、胆汁引流及多种方法综合治疗患者生存期显著延长。
- 戴月娣张德祥袁苏徐陶莉
- 关键词:胰腺癌生存期预后因素
- 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期间应用胰岛素泵控制血糖的观察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在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期间的血糖控制效果及使用安全性。方法选取50例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使用诺和锐与诺和灵N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Min Med712型胰岛素泵进行治疗,观察两组血糖控制情况、一般治疗情况及低血糖事件,就降糖方案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有所下降,且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的胰岛素用量及血糖达标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经满意度调查发现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血糖控制效果比较理想,治疗时间更短,低血糖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 李冰孙培龙
-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泵化疗血糖水平
-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建诊断急性阑尾炎被引量:26
- 2012年
- 目的:探讨无肠道准备的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PR)方案诊断急性阑尾炎(AA)的价值。方法:6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AA患者行MSCT平扫和增强扫描,其中穿孔性急性阑尾炎(PAA)28例,非穿孔性急性阑尾炎(NPAA)36例(单纯性AA18例,AA伴周围炎18例)。用多平面重建(MPR)及曲面重建(CPR)相结合的方法完整地显示阑尾,观察、测量和比较MSCT平扫与增强扫描在诊断AA方面的差异。结果:对于单纯性AA和PAA的诊断和分型,MSCT增强方案明显优于平扫方案(P=0.000,0.000);对于AA伴周围炎,两者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1.000);MSCT增强方案诊断AA的准确性为95.3%(61/64),而平扫仅为56.3%(36/64)。结论:无肠道准备的MSCT增强方案是一种简便、快捷、准确的AA诊断方法,结合阑尾MPR重建可进一步提高诊断信心。
- 刘文强金伟廖治河孙荣勋王丽
-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多平面重建
- 腹腔镜脾切除术被引量:5
- 2003年
- 朱江帆
- 关键词:腹腔镜脾切除术手术指征术前准备并发症
- 梗阻性结直肠癌的诊治分析被引量:12
- 2001年
- 目的:总结梗阻性结直肠癌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80~2000年收治94例梗阻性结直肠癌病人的影像学(腹部平片、钡灌肠、结肠镜、CT)表现和治疗方法。全组一期切除吻合51例(54.3%),分期手术8例,转流捷径手术8例,Hartmann手术3例, Miles手术6例,单纯结肠造口16例,单纯探查术2例。结果:住院期间死亡3例,吻合口漏一例,90例(95.7%)恢复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应根据梗阻性结直肠癌病人全身情况和局部条件以及医疗单位技术水平实施治疗方案。
- 金正明钱岳荣石长青李如昌
- 关键词:梗阻性结直肠癌外科手术
- 肝脏脂肪变性对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肝脏脂肪变性对肝脏切除手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总结270例肝癌肝切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对其相关指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70例患者有60例伴有肝脏脂肪变性,其中轻度脂肪变性35例,中重度脂肪变性25例。脂肪变性组年龄高于对照组(P<0.05),肥胖患者比例也明显较高(P<0.01),体质量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且术后前白蛋白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但中重度脂肪变性组术后需临床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脏脂肪变性是导致肝切除术后需要临床治疗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 黄安中邱双健王晓颖樊嘉周俭蔡明琰高强居旻杰
- 关键词:肝脏脂肪变性肝切除术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