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科技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低碳能源化工实验室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机构: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石油炼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理学

主题

  • 3篇甲醚
  • 3篇甲氧基
  • 3篇二甲醚
  • 3篇柴油
  • 2篇甲烷
  • 2篇甲烷化
  • 1篇氧化铈
  • 1篇氧化酯化
  • 1篇天然气
  • 1篇镍催化
  • 1篇镍催化剂
  • 1篇凝点
  • 1篇黏度
  • 1篇羟基
  • 1篇羟基丙酸
  • 1篇酯化
  • 1篇煤制天然气
  • 1篇纳米
  • 1篇纳米金
  • 1篇聚合度

机构

  • 6篇山东科技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沈阳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过...

作者

  • 4篇田原宇
  • 3篇乔英云
  • 1篇党明岩
  • 1篇张君涛
  • 1篇咸漠
  • 1篇梁俊杰
  • 1篇陈维民
  • 1篇赵国明
  • 1篇古芳娜

传媒

  • 2篇化学反应工程...
  • 1篇应用化工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化工进展
  • 1篇Chines...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煤制天然气甲烷化工艺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7年
针对我国的"富煤、贫油、少气"能源资源现状,我国正大力推进煤制天然气的发展,合成气甲烷化工艺技术是煤制天然气的核心技术之一。本文在总结分析国内煤制天然气项目发展近况的基础上,对甲烷化工艺技术研究进展进行评述。重点介绍了绝热固定床以及流化床甲烷化工艺,分析比较了循环式绝热固定床、等温固定床和浆态床甲烷化工艺的流程、技术特点和应用情况并提出了对合成气甲烷化工艺技术的展望。
田志伟汪圣甲刘庆
关键词:煤制天然气甲烷化工艺
不同聚合度的聚甲氧基二甲醚对柴油性能的影响
2020年
聚甲氧基二甲醚(DMMn)具有氧含量和十六烷值高的优点,将其与柴油混配可有效提高柴油的燃烧性能,降低尾气中污染物的排放。因聚合度为5~8的DMMn常温下为固态,不易与柴油互溶,影响柴油低温流动性,所以选择聚合度为1~4的DMMn与0#柴油进行调和。通过将单组分DMM1~DMM4和DMM1~4混合组分分别按照7个不同的质量比与0#柴油调和,并考察对柴油凝点、密度、运动黏度及动力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组分DMM1~DMM4和DMM1~4混合组分调和柴油后均可以显著降低柴油的凝点,21%的DMM1调和0#柴油时降凝效果最好为降低6℃。根据调和柴油性质对比0#柴油国Ⅵ标准,使密度和黏度保持在标准范围内,得到最优降凝的调和比例为9%DMM1、12%DMM2和18%DMM1~4,最后通过对最优降凝调和柴油进行十六烷值和闪点以及红外光谱和质谱检测,确定18%的混合DMM1~4为最优配比,为实际柴油调和提供参考。
李燊袁梦张志美乔英云田原宇
关键词:凝点黏度
Au/CeO2-cube催化1,3-丙二醇氧化酯化反应性能
2016年
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高活性的Au/CeO2-cube 催化剂,并对催化剂进行了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透射电镜、X 射线衍射和X 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将制得的催化剂用于1,3-丙二醇选择性氧化酯化反应,考察了沉淀剂尿素的用量、CeO2-cube 载体焙烧温度、催化剂焙烧温度、Au 负载量和沉积温度对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和CeO2-cube 的质量比为6、沉积温度80 ℃、CeO2-cube 焙烧温度400 ℃、催化剂焙烧温度200 ℃制备的1.5%Au/CeO2-cube,具有最优的催化活性。在100 ℃、O2 分压2 MPa、1,3-丙二醇和Au的物质的量比为75.5 的条件下反应4 h,1,3-丙二醇的转化率达到97.5%,3-羟基丙酸甲酯和丙二酸二甲酯的选择性分别达到90.1%和6.1%。将用过的催化剂在200 ℃焙烧2 h 烧掉表面的中毒物质后循环使用4 次,催化性能略有降低,性能下降主要是由催化反应过程中Au 颗粒粒径的长大造成的;催化剂上2.0~4.0 nm 左右的具有少量Auδ+的负载纳米Au 单质颗粒有助于醇的氧化酯化反应。
赵广震赵国明咸漠党明岩梁俊杰陈维民田原宇
关键词:1,3-丙二醇
氧化锆改性的Ni/LaAl_(11)O_(18)用于CO甲烷化反应:催化剂结构对催化性能的影响(英文)被引量:3
2018年
对于煤制天然气,CO甲烷化技术起着重要作用,其研究核心之一是高效催化剂的开发.目前,CO甲烷化催化剂主要采用金属Ni作为活性组分,但存在高温易烧结和易积炭等问题.因此,如何使其同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高温稳定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高热稳定性的六铝酸镧(La Al11O18)为载体,采用浸渍法担载金属镍,制备了Ni/LaAl_(11)O_(18)催化剂;以高化学惰性的ZrO_2为包覆层,采用改进的连续吸附反应法,将ZrO_2前驱体液相沉积在Ni/LaAl_(11)O_(18)表面进行改性,制备了具有包覆结构的Ni/LaAl_(11)O_(18)@ZrO_2甲烷化催化剂.探讨了ZrO_2在Ni/LaAl_(11)O_(18)表面的分布形式以及不同沉积包覆量对催化剂结构、CO甲烷化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分别采用氮气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扫描电镜、氢气程序升温还原、氢气程序升温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热重分析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系统表征.结果表明,ZrO_2纳米粒子能够同时分布在催化剂活性组分和载体表面,增加了金属-载体间相互作用力,高温还原时可以有效抑制活性金属Ni的烧结,成功构筑了具有显著限域结构的包覆型催化剂.同时,ZrO_2的包覆不利于金属的氢气化学吸附.在常压,260-600 oC和120 L g^(-1) h^(-1)条件下对催化剂进行了催化活性测试.结果显示,与未改性的催化剂相比,包覆后催化剂上CO转化率略有降低,但是其CH4选择性明显提高,适量的ZrO_2包覆对CH_4得率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但是过量的ZrO_2包覆会因占据过多的金属镍表面使得CO转化率显著降低.在常压,550 oC和120 L g^(-1) h^(-1)空速的操作条件下所进行的107 h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包覆型Ni/LaAl_(11)O_(18)@ZrO_2催化剂展示了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具有优异的抗烧结和抗积碳性能.这主要是因为包覆型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限域'�
艾红梅杨洪远刘庆赵国明杨静古芳娜
关键词:ZRO2镍催化剂
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合成及工艺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聚甲氧基二甲醚因具有十六烷值高、与柴油互溶性好、含氧量高等优点,与柴油混配后作为柴油燃料可以提高柴油机热效率,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是很有发展前景的绿色环保柴油添加组分。本文综述了聚甲氧基二甲醚当前研究进展情况,重点介绍了聚甲氧基二甲醚的物化特性及优势、合成方法、反应机理及工艺技术等研究进展,分析了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应用及前景,指出聚甲氧基二甲醚在作为柴油调和组分、溶剂和柴油低温流动性改进剂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袁梦张君涛乔英云刘庆田原宇
聚甲氧基二甲醚合成工艺现状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按照合成DMM n的不同原料为分类依据,介绍了每种原料具有代表性机构的研究成果,简述了每种原料其中一个机构提出的工艺流程,回顾了工艺流程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分析了每种原料其代表性工艺流程的技术特点对比。指出水的存在是合成DMM n的不利因素,及时脱去反应中的水分是未来技术的发展难点,分析表明使用甲醇和甲醛作为原料具有成本低、反应设备投资小等优势,是将来工艺技术的发展方向。
李燊袁梦张燕鹏张志美乔英云田原宇
关键词:甲醇甲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