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法律系
- 作品数:14 被引量:14H指数:2
- 相关作者:费霖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工业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视野下的林权流转行政许可探讨——以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为对象被引量:1
- 2010年
- 通过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地方法规和规章中规定的林权流转审批事项法律性质的分析,研究了林权流转中行政许可事项的必要性,以及林权流转中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研究结果表明:林权流转行政许可事项的确定应当建立在政府主管部门对森林资源生态保护基础上,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扩大化会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 杨萍
- 关键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权流转行政许可
-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视野下的林权流转行政许可问题探讨——以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为对象
- 通过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地方法规和规章中规定的林权流转审批事项法律性质的分析,研究了林权流转中行政许可事项的必要性,以及林权流转中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研究结果表明:林权流转行政许可事项的确定应当建立在政府主管部门对...
- 杨萍
- 关键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权流转行政许可
- 文献传递
- 公共地役权制度在公益林管理中的应用
- 以来以禁伐或限伐义务、限制性利用义务为主的公益林管理内容,缺乏利益诱导机制,导致公益林建设中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保护失衡,影响公益林的可持续发展.借助公共地役权这一复合型权利的特性,明确了该制度主要在公益林的经营管理中适用...
- 杨萍
- 关键词:公益林管理
- 农户需求视角下林农合作经营权制度安排研究——以415户调研数据为例
- 2013年
-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赋予农户产权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引发了林地细碎化所带来的生产成本上升、经营效率低下等问题,需要构建满足农户合作需求的制度安排以有效激励农户合作,实现林地规模经营。笔者首先分析了现行合作经营方面的制度安排所赋予农户的权利内容,其次通过对415户林农在合作行为与意愿方面的选择信息分析了农户对合作经营的权利需求。通过对二者的比较研究,分析合作经营制度供给和农户需求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存在差异的原因,并根据农户需求的内容提出合作经营方面的政策建议。
- 汪海燕张红霄
- 关键词:农户需求
- 公共地役权制度在公益林管理中的应用
- 长期以来以禁伐或限伐义务、限制性利用义务为主的公益林管理内容,缺乏利益诱导机制,导致公益林建设中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保护失衡,影响公益林的可持续发展。借助公共地役权这一复合型权利的特性,明确了该制度主要在公益林的经营管理中...
- 杨萍
- 关键词:公共地役权公益林管理
-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视野下的林权流转行政许可问题探讨——以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为对象
- 通过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地方法规和规章中规定的林权流转审批事项法律性质的分析,研 究了林权流转中行政许可事项的必要性,以及林权流转中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研究结果表明:林权 流转行政许可事项的确定应当建立在政府主管部...
- 关键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权流转行政许可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视野下的林权流转行政许可问题探讨--以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为对象
- 通过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地方法规和规章中规定的林权流转审批事项法律性质的分析,研究了林权流转中行政许可事项的必要性,以及林权流转中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研究结果表明:林权流转行政许可事项的确定应当建立在政府主管部门对...
- 杨萍
- 关键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权流转行政许可
-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视野下的林权流转行政许可问题探讨——以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为对象
- 通过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地方法规和规章中规定的林权流转审批事项法律性质的分析,研究了林权流转中行政许可事项的必要性,以及林权流转中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研究结果表明:林权流转行政许可事项的确定应当建立在政府主管部门对...
- 杨萍
- 关键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权流转行政许可
- 文献传递
- 公共地役权制度在公益林管理中的应用
- 长期以来以禁伐或限伐义务、限制性利用义务为主的公益林管理内容,缺乏利益诱导机制,导致公益林建设中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保护失衡,影响公益林的可持续发展。借助公共地役权这一复合型权利的特性,明确了该制度主要在公益林的经营管理中...
- 杨萍
- 关键词:公共地役权公益林管理
- 文献传递
- 论我国房屋登记错误赔偿责任制度的完善
- 2011年
- 房屋登记错误与房屋错误登记的内涵与性质有所区别,前者是房屋登记簿所载明的权利所有人与实际所有人不一致的事实状态,后者则是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由错误登记行为引发的登记错误,房屋登记机构理应对相关权利人造成的现实损害承担赔偿责任。但现有的制度设计让房屋登记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的风险过大,笔者认为并不合理。鉴于房屋登记错误产生的原因复杂多样,不同的登记错误类型应当适用不同的赔偿方式和标准,唯此构建合理的赔偿责任体系,才能充分保障房屋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
- 钱静
- 关键词: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