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

作品数:23 被引量:106H指数:8
相关作者:王会琴周金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南大学信息物理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教学
  • 3篇生物医学
  • 3篇生物医学工程
  • 3篇细胞
  • 2篇调强
  • 2篇调强放疗
  • 2篇调强放疗计划
  • 2篇调强放射
  • 2篇调强放射治疗
  • 2篇心脏
  • 2篇心脏起搏
  • 2篇心脏起搏器
  • 2篇起搏
  • 2篇起搏器
  • 2篇肿瘤
  • 2篇课程
  • 2篇放疗
  • 2篇放疗计划
  • 2篇成像
  • 1篇单片

机构

  • 23篇安徽医科大学
  • 6篇安徽医科大学...
  • 6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深圳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合...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梁振
  • 6篇陈月明
  • 5篇何文胜
  • 4篇孟雪
  • 3篇王奕
  • 3篇何珊
  • 2篇周保琢
  • 2篇胡孝朋
  • 2篇谢莹莹
  • 2篇刘治国
  • 2篇叶继伦
  • 2篇周逸峰
  • 2篇周小强
  • 2篇高天昀
  • 1篇吴爱东
  • 1篇周宝琢
  • 1篇王正春
  • 1篇谢申菊
  • 1篇张晓斌
  • 1篇刘磊

传媒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科教文汇
  • 3篇中国医疗设备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北京生物医学...
  • 2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Zoolog...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安徽医药

年份

  • 1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功能磁共振的同步器
2014年
目的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在采集图像数据时,有两种同步信号输出方式:其一,每采集一层图像输出一个同步信号;其二,采集一幅脑图输出一个同步信号。由于第一种输出方式中同步信号过于密集,导致刺激计算机无法及时记录同步信号,从而失去同步。为此本文设计出一种基于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s,CPLD)的单参数(同步参数)同步器。方法采集一幅脑图时,该同步器对第一种同步信号的上升沿进行计数,计数期间输出维持高电平,直到最后一个同步信号到来,才把输出拉低为低电平,从而实现第一种同步信号到第二种同步信号的转换。然后用Quartus 9.1对信号转换进行仿真以验证其功能。结果经过CPLD处理器后,第一种同步信号被处理成第二种同步信号。此外,基于本设计做出的同步器亦成功应用于GE Sigma3.0T。结论本文设计了具有同步信号转换能力的同步器,成功实现了输出方式的转变。该同步器达到同步信号转换要求,并具有较好的兼容性。
眭建锋梁振胡孝朋周小强何珊陈月明何文胜
关键词:功能磁共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兼容性
CT值相对电子密度转换关系影响因素及其对剂量计算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不同扫描条件对CT值到相对电子密度(HU-RED)转换关系及放疗计划剂量计算的影响。方法:借助CT模拟定位机和电子密度模体,分析不同扫描条件下各组织替代物的CT值,建立对应的HU-RED转换关系。随机选取头部、胸部、腹部、盆腔肿瘤患者各8、8、6、6例,分别设计放疗计划。保持放疗计划各参数不变,选择不同电压下的HU-RED转换曲线,进行剂量计算。借助临床靶区(D_2、D_(50)、D_(95)、D_(98))和危及器官(D_(mean)、D_(max)),分析比较扫描电压的改变对剂量分布的影响。结果:扫描层厚和扫描电流对HU-RED转换关系影响可忽略,但扫描电压对其影响较大;头颈部和盆腔肿瘤靶区(D_2、D_50、D_95、D_98)剂量有显著性差异(P≤0.029);胸部和腹部肿瘤靶区(D_50、D_95、D_98)剂量有显著性差异(P≤0.043);脑干、患侧肾、小肠、双侧股骨头、脊髓、膀胱的平均剂量及脊髓的最大剂量有显著性差异(P≤0.036)。结论:CT模拟定位机扫描电压的改变可显著影响剂量的计算,因此治疗计划中需要选用与CT扫描电压相一致的HU-RED转换曲线进行剂量计算。
吴先想郭红博费振乐崔相利牛振洋刘苓苓
关键词:CT值肿瘤治疗计划系统
基于B/S的空间对比敏感度测量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空间对比敏感度是一种比视锐度更全面的视觉功能评价指标,但由于其测量技术相对复杂至今无法广泛普及。目前,实现空间对比敏感度测量的技术方案有:Psychtoolbox+Matlab、Vision Egg+Python、C/C++等。但是这些技术方案或多或少的面临着软件授权、使用复杂、跨平台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S架构的空间对比敏感度实现方法。前端使用HTML5+Java Script+CSS组合实现空间对比敏感度测量程序,服务器端采用轻型建站方案(如:Windows+IIS6+花生壳软件)。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测量页面即可完成空间对比敏感度的测量。本研究采用的测量方法为正弦光栅随机出现在注视点左右两侧,空间频率选择0.5、1、2、4、8、16 cpd,每个空间频率的对比度调整120次,对比度以二进一的方式进行调整。三名被试参与了该实验,实验结果与其他研究组的结果一致。最后表明,提出的基于B/S架构的空间对比敏感度测量方案完全可行。该方法解决了软件授权费用、使用复杂、跨平台等问题,实现了客户端零维护、访问即测量的优点。本研究提出的技术方案将会给空间对比敏感度的普及带来很大推进作用。
周小强梁振眭建锋何珊
关键词:视觉功能HTML5
医科院校工程类专业医学数据处理课程体系建设探讨被引量:3
2018年
在创新教育改革背景下,在充分了解医科院校工程类专业特点和"面向实战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数据处理类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医学数据处理类课程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包括课程体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资源分析和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为构建层次分明、目标明确和顺应医工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医学数据处理教学体系奠定基础。
孟雪陈月明钟亚鼎高天昀
关键词:医科院校课程体系
医学成像及处理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实践探索被引量:1
2017年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结合CDIO工程教育的新进展和安徽医科大学的资源优势,对医学成像及处理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提出基于CDIO理念的"IDE梯次项目化"教学模式,注重学生IDE培养,实施梯次项目化教学,重视英文阅读和使用能力培养,因材施教。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团队协作和创新的能力,为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孟雪陈月明高天昀徐漫禁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CDIO项目化教学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虚拟实验室辅助教学探讨
2016年
针对当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工程类课程理论教学难度大及实验室资源有限的问题,本文提出利用仿真软件建立虚拟实验室,实现课堂教学和软件仿真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孟雪陈月明周金华高天昀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虚拟实验室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信号与系统》教学模式探讨
2013年
本文在分析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明《信号与系统》课程的重要性,从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手段多样化等方面,思考我校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基础课《信号与系统》的理论教学模式。结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特点,充分利用医科院校的资源优势,重视实践教学,提出"看""听""做"的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和创新能力,为专业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孟雪陈月明何文胜梁振高天昀袁媛王奕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呼吸运动状态对动态调强放疗剂量分布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不同幅度、周期、方向的呼吸运动对动态调强放疗(IMRT)计划中靶区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肺癌病例,按靶区体积大小分为A(72.0~200.2cm^3)、B(271.7~380.0cm^3)、C(498.9~684.9cm^3)3组,每组10例,平均体积分别为151.5、327.1和583.3cm^3。使用呼吸运动模拟平台带动含二维电离室矩阵的模体沿枪靶方向运动。分别转动准直器至0°和90°,在不同呼吸运动幅度(0、4、8、12和15mm)与周期(3、4和5s)下,采集模体等中心层面剂量。其中周期为4s测量5次,以绝对剂量及γ通过率(3mm/3%)为指标,分析采集剂量与治疗计划系统(TPS)输出的剂量分布差异。结果在两个方向上,呼吸运动降低了靶区边缘内侧剂量,提高了靶区边缘外侧剂量。呼吸运动周期之间的γ通过率差异最大达3.54%(t=2.301,P<0.05)。当呼吸运动幅度超过8mm时,γ通过率<90%,且随幅度增大而减小。静态与呼吸运动之间γ通过率的差值和靶区体积呈负相关,A、B、C3组的平均γ通过率依次增大。5次叠加剂量的γ通过率高于单次剂量平均γ通过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6^-5.95,P<0.05)。结论动态IMRT靶区剂量分布主要受呼吸运动幅度及自身体积影响,部分幅度下呼吸运动周期对剂量分布有影响。多次剂量实施后,可消除部分单次剂量实施误差。医师需要根据呼吸运动幅度对靶区进行合理外扩,同时优化呼吸运动方向上靶区边缘组织受量。对于靶区体积过小以及呼吸运动幅度过大的患者,应采取呼吸管理技术提高靶区剂量实施的精准性。
吴先想牛振洋费振乐刘苓苓崔相利魏敏王磊
关键词:靶区体积
老化对猕猴中颞视区细胞早期方向选择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中颞视区(middle temporal area、MT/V5)在视觉运动处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MT区神经元对物体运动方向具有强选择性,而这种细胞的方向选择性被认为是运动方向知觉的神经基础,且已有实验表明方向选择性由于受到注意影响,而在时间进程上分为2个阶段。该研究组先前的实验发现麻醉猕猴(Rhesus macaque)MT区细胞的方向选择性发生了衰退,但该衰退是整个时间进程上平均的结果,并不能在时间进程上揭示其神经机制。因此,为了进一步探索运动方向感知能力下降的神经机制,该实验采用单细胞技术在麻醉猕猴的MT区研究了在正常老化过程中MT区细胞的早期方向选择性变化(early stage direction selectivity,esDB),结果表明老年猕猴MT区细胞早期方向选择性显著降低,具有强早期方向选择性的细胞显著减少。该结果进一步揭示了MT区细胞方向选择性在早期发生的衰退可能介导了视觉运动感知能力的下降。
梁振陈月明孟雪王奕周宝琢谢莹莹何文胜
呼吸机吸气氧浓度误差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呼吸机各部件不同程度的老化都会导致呼吸机氧浓度的输出值与示值产生差异,这种差异会给临床诊疗带来误判。为深入了解这种差异的产生原因,本文使用配对检验方法分析了呼吸机的输出误差和示值误差的差异,同时使用卡方检验比较了输出合格率和示值合格率的差异。统计结果发现:输出氧浓度设定为100%、80%、60%、40%、21%时,输出误差显著<示值误差(P<0.05),但这两种合格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6)。结果表明,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呼吸机氧浓度的示值会发生更大偏差。
谢莹莹谢申菊张晓斌何文胜
关键词:呼吸机示值误差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