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血液肿瘤科

作品数:69 被引量:214H指数:10
相关作者:马伴吟王雪莲陈笑韵盛丽莺何明燕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7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4篇儿童
  • 25篇细胞
  • 13篇患儿
  • 12篇儿科
  • 11篇肿瘤
  • 11篇基因
  • 10篇白血
  • 10篇白血病
  • 9篇护理
  • 9篇急性
  • 8篇血液
  • 8篇血液肿瘤
  • 8篇淋巴
  • 7篇置管
  • 7篇外周
  • 6篇导管
  • 6篇突变
  • 6篇中心静脉
  • 6篇粒细胞
  • 6篇静脉

机构

  • 68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广州市妇女儿...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山东省千佛山...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松江区...
  • 1篇上海市浦东新...
  • 1篇西北妇女儿童...

作者

  • 13篇高怡瑾
  • 11篇王宏胜
  • 11篇翟晓文
  • 9篇钱晓文
  • 9篇陆凤娟
  • 9篇王颖雯
  • 8篇沈国妹
  • 8篇李军
  • 6篇成磊
  • 5篇朱晓华
  • 5篇苗慧
  • 4篇顾莺
  • 4篇张玉侠
  • 4篇张崇凡
  • 4篇孔梅婧
  • 3篇俞懿
  • 3篇俞颖
  • 2篇孟建华
  • 2篇王雪莲
  • 2篇何明燕

传媒

  • 7篇中国循证儿科...
  • 7篇中国小儿血液...
  • 4篇中国实用护理...
  • 3篇中华护理杂志
  • 3篇实用儿科临床...
  • 3篇复旦学报(医...
  • 3篇医学与哲学
  • 3篇护理学杂志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白血病.淋巴...
  • 2篇护理学杂志(...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2篇2012全国...
  • 1篇上海医药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肿瘤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年份

  • 4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8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专业照护者感知的癌症患儿向成人过渡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深入了解专业照护者感知的影响癌症患儿向成人过渡的因素,为提升患儿的过渡期准备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0年9月—2021年6月,应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来自上海市、广州市、安徽省4所儿童专科医院的5名医生、19名护士、3名社会工作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对访谈资料进行转录、编码、分析、提炼主题。结果专业照护者感知的影响癌症患儿向成人过渡的因素可归纳为4个主题:患儿因素(诊疗经历、疾病认知、自主性);家庭因素(过渡意识、教养方式);医疗系统因素(专业团队、专业服务);社会因素(社会环境、保障体系)。结论癌症患儿向成人过渡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提高社会各层面对该问题的关注度,鼓励患儿知晓疾病信息、参与疾病管理,提升专业照护者的服务能力,加强长期随访的连续性,发展服务体系,制订适合国内临床情景的个性化干预措施,促进患儿和家长有效应对疾病和治疗的远期影响。
成磊钱佳艺段明霞黄海英王颖雯
关键词:影响因素儿科护理学
粒细胞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防儿童血液肿瘤化疗后感染效果及安全性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预防儿童血液肿瘤化疗后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在6家三级甲等医院住院化疗的134例患儿,其中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60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38例,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9例,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4例,西北妇女儿童医院2例,山东省千佛山医院1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GM-CSF组(38例)、G-CSF组(45例)、GM-CSF+G-CSF组(51例)。比较3组间感染、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恢复时间、血小板计数(Plt)降低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儿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共发生感染64例(47.8%),其中GM-CSF组18例(47.4%),G-CSF组20例(44.4%),GM-CSF+G-CSF组26例(51.0%);G-CSF组患儿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高于GM-CSF组和GM-CSF+G-CSF组[22.2%(10/45)比2.6%(1/38)、4.0%(2/51),χ^(2)=12.00,P=0.002]。所有患儿ANC恢复至≥1.5×10^(9)/L的中位时间为10.5 d(8 d,15 d),其中GM-CSF组为12 d(10 d,16 d),G-CSF组为9 d(8 d,12 d),GM-CSF+G-CSF组为10 d(8 d,16 d)。所有患儿中101例(75.4%)骨髓抑制期Plt<50×10^(9)/L,79例(59.0%)Plt<20×10^(9)/L。3组间Plt<50×10^(9)/L和<20×10^(9)/L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儿中24例(17.9%)发生不良反应,包括发热20例(14.9%),咽痛2例(1.5%),恶心1例(0.7%),腹泻1例(0.7%);未发生2级以上不良反应。3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M-CSF和G-CSF预防儿童血液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感染的效果相当,二者联用耐受性较好。单用GM-CSF及其与G-CSF联用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较低,可能与GM-CSF对肺部感染起作用有关。
陈霁晖翟晓文谈珍王易孙立荣潘凯丽王红美王宏胜袁晓军
关键词:血液肿瘤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改良DAL-HX83/90方案治疗儿童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24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07年
要:目的 为提高儿童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预后,在复习文献基础上对DAL-HX 83/90方案进行改良并观察其初步疗效.方法 24例患者按DAL-HX 83/90方案分为A、B、C 3组治疗,再按国际组织细胞协会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18例随访7~53个月,诱导6周时有效率:90.9%(20/22),化疗结束时有效率94.4%(17/18),复发率22.2%(4/18),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约50%.3例发生明显后遗症.结论 改良DAL-HX 83/90方案初步疗效较好,根据不同组别选用不同化疗强度可减少化疗不良反应,可作为儿童LCH治疗的有效方案之一继续观察.
王宏胜李军马伴吟高怡瑾陆凤娟钱晓文
关键词: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儿童
CCCG-97和BFM-90方案治疗45例儿童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采用CCCG07方案和BFMOO方案治疗儿童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5例初治儿童成熟B—NHL患者中,Ⅱ期4例,Ⅲ期32例,Ⅳ期9例;Burkitt淋巴瘤(BL)21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24例。45例患者分别接受CCCG-97方案(1999年6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21例患者,中位年龄8.2岁)和BFM00方案(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24例患者,中位年龄7.9岁)治疗,其中5例接受BFM00方案治疗的CD20阳性患者还采用利妥昔单抗治疗。接受CCCG07方案治疗的患者中,低危组1例,高危组20例;接受BFM00方案治疗的患者中,R1组2例,R2组7例,R3组15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全组45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8.9%,其中接受CCCG07方案治疗患者为95.2%,接受BFM00方案治疗患者为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5)。全组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62个月,5年无事件生存率为71.8%,其中Ⅲ+Ⅳ期患者为69.1%。接受CCCG07方案和BFM-90方案治疗患者的3年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76.2%和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5)。全组早期死亡4例,复发6例。接受CCCG07方案和BFM00方案治疗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19.0%和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2)。接受CCCG-97方案治疗患者血液学毒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FM00方案(P〈0.001),但严重的Ⅲ、Ⅳ级血液学毒性的发生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643)。接受CCCG07方案治疗患者黏膜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FM00方案(P〈0.001),而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FM00方案(P=0.005)。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的5例患者中,2例Ⅲ期患者持续完全缓解,3例Ⅳ期患者死亡。结论采用正确的治疗策略和方案可明显提高儿童成熟B-NHL患者的生存率,CCCG07方案和BFM00方案的近、远期疗效相仿,不
孟建华高怡瑾陆凤娟翟晓文王宏胜李军
关键词:淋巴瘤非霍奇金儿童预后
伴发中枢性尿崩症的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3例被引量:2
2008年
钱晓文李军陆凤娟高怡瑾陆洪芬翟晓文王宏胜
关键词: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中枢性尿崩症HISTIOCYTOSIS伴发CELLLCH
12例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I型糖尿病的护理
;I型糖尿病(T1DM)是由于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在外界环境因素(最常见的为病毒感染)的作用下,引发机体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导致胰岛β细胞的损伤和破坏,最终使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目前,T1DM的治疗主要以外源性胰...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儿童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小肠结肠炎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李军陆凤娟王宏胜钱晓文高怡瑾翟晓文
关键词: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性粒细胞儿童发病机理
儿童成熟B-NHL中BCL-2、BCL-6蛋白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2014年
目的初步探讨儿童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中BCL-2、BCL-6蛋白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1999-2011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92例初治儿童B-NHL资料,包括伯基特淋巴瘤(burkitl lymphoma,BL)53例,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38例,以及介于BL与DLBCL之间未能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BL/DLBCL)1例。92例患儿年龄≤16岁。所有病例均经过2家三级甲等医院病理科诊断。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儿童B-NHL中BCL-2、BCL-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1)92例儿童B-NHL中47例进行BCL-2蛋白检测,BCL-2表达阳性率在BL和DLBCL中分别为9.7%(3/31)和33.3%(5/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7)。BCL-2蛋白表达与性别、临床分期及预后无相关性(P>0.05)。(2)31例儿童B-NHL进行BCL-6蛋白检测,BCL-6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2年EFS分别为83.3%和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在临床分期为Ⅲ-Ⅳ期儿童B-NHL中,BCL-6阳性组与阴性组的2年EFS分别为80%和40%,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儿童B-NHL中BCL-2蛋白表达与病理类型有关,BL中BCL-2蛋白一般表达阴性,可用于BL与DLBCL之间的鉴别;儿童B-NHL中BCL-6表达阳性的患儿预后较好,提示BCL-6可能是B-NHL的预后因素之一。
王舒静高怡瑾孟建华陆凤娟李军王宏胜翟晓文苗慧钱晓文俞懿
关键词: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CL-6基因儿童
儿童安宁疗护服务路径整合实践探讨——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为例被引量:5
2021年
基于文献法及20余例医务社工参与的儿童安宁疗护个案经验,建构出在三甲儿童专科医院内开展儿童安宁疗护的整合路径,分为安宁疗护服务启动、医务社工专业评估、安宁疗护场所选择及个性化关怀服务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终止。并分析影响实践的关键要素为多学科团队的搭建、家属对临终事实的接纳度、患儿家庭临终场所选择的意愿表达、家庭的照顾能力、社区医疗资源的可及性。最后结合文化语境和现状就儿童安宁疗护实践提出总结与建议。儿童安宁疗护服务路径整合实践提高了临终患儿的生命质量,也体现了以患儿家庭为本的人文关怀。
傅丽丽张灵慧汪庭娟徐虹陶毛毛翟晓文
关键词:医务社工
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13
2012年
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主要包括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大细胞间变型淋巴瘤和弥散大B细胞淋巴瘤。根据不同病理类型和不同危险因素给予不同强度的化疗是目前治疗儿童NHL的主要方法。采用国际上公认的优良方案,儿童NHL的5 a无事件生存率可达70%~80%。
高怡瑾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恶性肿瘤儿童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