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传染病医院

作品数:1,346 被引量:4,271H指数:27
相关作者:贾建伟李海赵桂鸣张弘曹茜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北京地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09篇期刊文章
  • 350篇会议论文
  • 60篇科技成果
  • 4篇专利
  • 3篇标准

领域

  • 1,290篇医药卫生
  • 10篇生物学
  • 10篇文化科学
  • 7篇经济管理
  • 5篇政治法律
  • 4篇社会学
  • 3篇哲学宗教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511篇肝炎
  • 280篇慢性
  • 278篇病毒
  • 248篇乙型
  • 216篇乙型肝炎
  • 150篇慢性乙型
  • 128篇慢性乙型肝炎
  • 113篇疗效
  • 101篇肝病
  • 90篇肝炎病毒
  • 89篇病毒性
  • 87篇重型
  • 86篇毒性肝炎
  • 84篇病毒性肝炎
  • 83篇重型肝炎
  • 82篇细胞
  • 82篇护理
  • 78篇血清
  • 71篇乙肝
  • 62篇纤维化

机构

  • 1,326篇天津市传染病...
  • 64篇天津医科大学
  • 57篇天津中医药大...
  • 21篇北京地坛医院
  • 18篇首都医科大学...
  • 13篇湖北省中医院
  • 13篇天津市长征医...
  • 1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1篇石家庄市第五...
  • 11篇天津市海河医...
  • 10篇华中科技大学
  • 10篇天津医科大学...
  • 9篇福州市传染病...
  • 9篇解放军第30...
  • 8篇广西中医学院...
  • 8篇成都中医药大...
  • 8篇上海中医药大...
  • 8篇深圳市中医院
  • 8篇中国中医科学...
  • 8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09篇曹武奎
  • 99篇贾建伟
  • 92篇宓余强
  • 75篇李谦
  • 67篇朱理珉
  • 63篇唐克诚
  • 62篇梁树人
  • 57篇卢诚震
  • 54篇李顺天
  • 49篇赵洁
  • 45篇王怡
  • 44篇陆伟
  • 43篇李海
  • 40篇轧春妹
  • 40篇戴晨阳
  • 38篇赵桂鸣
  • 37篇刘国旺
  • 36篇李秋伟
  • 35篇李嘉
  • 34篇杨积明

传媒

  • 94篇天津医药
  • 54篇天津药学
  • 49篇天津护理
  • 48篇第十二届全国...
  • 27篇临床肝胆病杂...
  • 22篇中华传染病杂...
  • 19篇山东医药
  • 18篇中国城乡企业...
  • 18篇天津中医药
  • 17篇临床荟萃
  • 17篇天津中医
  • 17篇抗感染药学
  • 15篇肝脏
  • 15篇第一次全国中...
  • 14篇医学综述
  • 14篇国外医学(病...
  • 14篇中草药
  • 13篇世界华人消化...
  • 13篇中华肝脏病杂...
  • 13篇实用肝脏病杂...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4
  • 30篇2013
  • 141篇2012
  • 131篇2011
  • 92篇2010
  • 127篇2009
  • 137篇2008
  • 111篇2007
  • 100篇2006
  • 51篇2005
  • 51篇2004
  • 54篇2003
  • 36篇2002
  • 31篇2001
  • 29篇2000
  • 47篇1999
1,3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拉米夫定联合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2003年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与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 对32例(CHB患者采用拉米夫定联合α-干扰素(α-IFN)抗病毒治疗。结果 接受联合抗病毒治疗的32例患者6个月内HBV DNA全部转阴,12个月内无反跳病例,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ALT复常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α-IFN治疗CHB近期疗效较好,优于单一用药。
盛镭卢诚震张声捷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定Α-干扰素联合疗法
鲜生地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胃肠功能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鲜生地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的新鲜块根,味甘苦,性大寒,苦寒泄热,甘寒质润养阴润燥,入心肝血分,集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之功于一身。鲜生地多汁,具有甘寒之性,润肠通便之功良好。祖国医学认为慢性肝病由"毒、痰、热、瘀"综合病机所致。我院选用鲜生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0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慢性肝病患者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2±11)岁。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肝炎乙型中、重度[1],
沈南兰雷金艳郭丽颖
关键词:鲜生地胃肠功能
抗菌药物使用监测指标的一致性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评价抗菌药物使用监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调查某三级甲等传染病专科教学医院2008.1~2011.8期间抗菌药物使用费用占相关部门药品、医疗费用的比例、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指标。结果门诊、住院、全院抗菌药物消耗费用占相应部门西药比例、药品比例和医疗花费比例呈很好相关性(r值均大于0.96,P=0.00)。抗菌药物用药强度间的相关性在门诊、住院和全院间分析,全院与住院用药强度的相关性好(r=0.93,P=0.00),其次为全院与门诊用药强度(r=0.66,P=0.00),门诊与住院用药强度相关性低(r=0.51,P=0.00)。抗菌药物消耗费用比例与用药强度相关性分析中,住院部分二者相关性相对较强,但其相关系数均未超过0.80。结论任何一种抗菌药物费用比例指标均可以作为监测指标;在监测中抗菌药物费用比例与使用强度不可相互替代;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不能为住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监测所替代。
高斌王立新徐文体董骏铭吴蓉张燕赵连红戴冀赓杨积明曹武奎陆伟
关键词:抗菌药物限定日剂量数
Smad4-si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2007年
目的构建Smad4特异的RNA干扰质粒载体,为探讨抑制Smad4表达在肝纤维化治疗中的意义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数据库提供的Smad4基因核苷酸序列,选择设计能转录小发夹结构RNA(Small hairpin RNAs,shRNA)的DNA序列,并与psilencer3.1-H1-hygro质粒载体连接,构建真核表达载体,使用限制性内切酶鉴定及测序鉴定是否为阳性克隆。结果成功构建psilencer3.1-Smad4载体,拟进一步采用RNAi技术观察其对Smad4基因表达的抑制情况,从而研究其在肝纤维化治疗中的作用。结论Smad4-siRNA真核表达载体被成功构建。
李萍范玉强曹武奎梁树人李顺天郄春花戴晨阳李秀梅徐健刘莉
关键词:SMAD4RNA干扰肝纤维化
如何充分利用信息途径,改善门诊就医的流程被引量:3
2012年
改善门诊流程就是以患者为中心,在现有就诊流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门诊的作业流程进行重新思考和设计,以期医院门诊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获得进一步的改善,从而减缓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本文从几个方面探讨了改善门诊流程的途径和方法。
秦晓文
关键词:门诊流程挂号就诊收费
中医药防治病毒性肝炎转化医学模式初探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以转化医学模式申报、管理、应用中医药防治病毒性肝炎科研项目,实现基础科研和临床应用的双向联通。方法以承担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课题为契机,组建转化医学研究团队,统筹管理科研项目分配和申报,共享科研仪器设备和医学生物标本及生物信息库,通过科学的运行机制实现中医药防治病毒性肝炎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进行转化。结果近2年,实施转化医学模式的医院在研国家级项目达4项,天津市局级项目4项;2年来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3人,选派4人攻读医学硕士、博士研究生,3人取得硕士学位。结论以转化医学模式,组织管理中医药防治病毒性肝炎科学研究,能够打破传统医学研究的分隔,重建中医药防治病毒性肝炎医学研究体系,实现实验室与临床的双向转化,不失为从人才培养到学科建设等各方面的中医药转化医学模式的有益探索。
时钢杨积明高伟伟张先军闫妍陆伟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中医中药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区基因变异与细胞免疫被引量:12
2003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区Leu60Val变异与机体细胞免疫水平的关系. 方法通过流式细胞分析技术(FCM)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HBV DNA C基因区片段,并对PCR产物直接测序. 结果 9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Leu60Val变异者19例,变异率为20.9%,随病情加重变异率逐渐增加,以重型肝炎组最高;Val60变异株组IFN-γ、TNF-α水平明显增高(t值分别为2.584、4.766,P<0.01),CD4+ /CD8+比值逐渐升高(t=2.275,P<0.05). 结论 Val60变异株可能通过增加与Ⅰ类人白细胞抗原(HLA-I)的亲和力,或上调HLA-I类分子的表达,从而激活大量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并同时在肝脏局部发挥免疫效应,提高对宿主的杀伤力.
李嘉朱理珉梁树人李顺天徐健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区基因变异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亚群
拉米夫定联合峰龄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1年
唐克诚李谦杨积明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药物疗法拉米夫定峰龄胶囊疗效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和前白蛋白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和前白蛋白 (PA)在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两者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11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RBP和PA水平 ,设健康献血员20例作对照。结果 :血清RBP和PA水平与肝脏受损害程度相关 ,随着肝功能损害逐步加重RBP和PA水平均不同程度降低 ,且均以重型肝炎水平最低。血清RBP与PA呈正直线相关 ,两者相关系数r为0 83。结论 :血清RBP和PA的水平与肝脏功能的损害相关 ,随着肝病的加重两者水平逐渐下降 ,可以作为反映肝脏损害程度的指标。且RBP的半衰期明显短于PA ,比PA更敏感 。
李嘉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前白蛋白RBP免疫散射比浊法
2.143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康复期心肌酶谱分析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康复期心肌酶的变化情况.方法 对143例没有心肺基础疾病的SARS康复者,在康复出院后距其发病的第6个月时,进行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
曹茜焦振山李顺天孟超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心肌酶康复期
文献传递
共13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