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人体寄生虫学教研室

作品数:37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刘佩娜李益明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延安大学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形态学教研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资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会议论文
  • 17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3篇原虫
  • 12篇利什曼原虫
  • 8篇基因
  • 7篇蛋白
  • 6篇杜氏利什曼原...
  • 5篇细胞
  • 4篇滴虫
  • 4篇阴道
  • 4篇阴道毛滴虫
  • 4篇毛滴虫
  • 4篇黑热病
  • 3篇凋亡
  • 3篇疫苗
  • 3篇真核
  • 3篇人体寄生虫
  • 2篇原核表达
  • 2篇真核表达
  • 2篇致病
  • 2篇人体寄生虫学
  • 2篇体外

机构

  • 37篇四川大学
  • 4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川北医学院
  • 1篇贵阳医学院
  • 1篇名古屋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四川省卫生管...
  • 1篇扬州大学
  • 1篇延安大学
  • 1篇郧阳医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郑州市第五人...

作者

  • 8篇陈建平
  • 6篇王雅静
  • 5篇廖琳
  • 4篇田玉
  • 3篇帖超男
  • 3篇张建国
  • 3篇毕世樑
  • 2篇马莹
  • 2篇徐佳楠
  • 2篇刘明杰
  • 2篇杨树国
  • 2篇刘佩娜
  • 2篇戴保民
  • 2篇杨斌斌
  • 2篇朱晓燕
  • 2篇游自立
  • 2篇王敏
  • 2篇谢辉
  • 1篇陈静先
  • 1篇陆小军

传媒

  • 3篇预防医学情报...
  • 2篇四川动物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寄生虫病与感...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动物学会...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航天医学与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实验科学与技...
  • 1篇国际生物制品...
  • 1篇高等教育发展...
  • 1篇第六届北京热...
  • 1篇全国寄生虫学...
  • 1篇四川省动物学...
  • 1篇四川省动物学...
  • 1篇中国动物学会...
  • 1篇中华医学会热...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6篇2003
  • 1篇2002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什曼原虫四川人株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差异表达蛋白研究
背景介绍利什曼原虫病是由利什曼属的寄生虫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由媒介昆虫白蛉传播。该病仍然在我国流行,尤其是在我国的西部和西北部地区。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阶段特异性蛋白或表达量很高的蛋白或基因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无鞭毛体...
陈建平曹得萍曾瑾牛钦王陈琦伟陈达丽
关键词:前鞭毛体无鞭毛体体外转化
文献传递
数码显微互动教学系统在医学实验的应用
2017年
为研究数码显微互动教学系统在医学实验的应用效果,在医学实验的显微镜实验教学中,引入数码显微互动教学系统,采用计算机和显微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促进医学实验教学的现代化。12年的数码显微互动教学系统应用结果证实该系统有助于开展创新性、互动式和个性化医学实验教学。该文还提出应加强实验室管理,建立开放共享平台,培养出优秀的卓越医学人才。数码显微互动教学系统在医学实验的应用可以提高医学实验的教学效果。
张建国张俊荣何金蕾李益明陈建平
关键词:数码显微镜
四川地区阴道毛滴虫内人型支原体的PCR检测被引量:3
2009年
从临床上分离获得20株阴道毛滴虫虫株,经纯化培养后,提取基因组DNA。以人型支原体16S r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技术检测阴道毛滴虫内的人型支原体,结果有13株为人型支原体阳性,感染率为65%,表明阴道毛滴虫与人型支原体的共生关系在中国四川具有普遍性。
朱晓燕王雅静毕世樑张仁刚
关键词:阴道毛滴虫人型支原体PCR
利什曼原虫对其感染后的巨噬细胞内源性细胞凋亡调控机制探讨
利什曼虫能够在哺乳动物的单核吞噬细胞内生存并增殖,是引起严重利什曼原虫病的病原体,其在细胞内的免疫逃避机制与细胞的凋亡有关,大量的研究表明,虫体通过对巨噬细胞自身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使细胞为寄生虫提供更好的寄生环境.研究...
曾瑾陈琦伟陈建平余泽英张俊荣
小组合作学习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实践初探被引量:2
2019年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本',以小组为任务单元,为了完成小组共同的任务采取共同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相互启发和相互帮助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多样,笔者在六年来的《人体寄生虫学》小班化教学中,针对不同专业的医学生,以七种类型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来初探小组化合作学习的方式及作用:病例讨论、病例宣讲、课题申报、视频制作、小组表演、活动策划和检验手册制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陈达丽田玉陈琦伟李浇陈建平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方法
杜氏利什曼原虫rAST1蛋白的构建及黑热病诊断的初步研究
目的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VL)又称黑热病(kala-azar),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波及62个国家,约2亿人受到本病的威胁,每年估计新增病例约50万人。每年估计新增病例50万人。...
陈建平陈宪张建国徐佳楠陈达丽
文献传递
赖型钩体flaB2与VR1012中的CpG基序分析
2003年
目的 对问号赖型钩端螺旋体 (赖型钩体 ) DNA疫苗〔包括内鞭毛蛋白基因 (fla B2 )和质粒 DNA表达载体 (VR10 12 )〕的 Cp G基序 (Cp G motifs)进行分析 ,为 DNA疫苗免疫机制的阐明和提高 DNA疫苗的效能奠定基础。方法 以 fla B2与 VR10 12构建重组 DNA的免疫原 ,对 fla B2及 VR10 12全核苷酸序列进行计算机分析 (分类、计数和定位 )。结果  Cp G的“C”的侧翼为两个嘌呤 ,“G”的侧翼为两个嘧啶 ,在 fla B2中共 3个 ,分别为GACGCT,GACGTC和 GACGCC;在 VR10 12中共 11个 ,分别为 GACGTC1个 ,GACGCT2个 ,GACGCC1个 ,GACGTT1个 ,GGCGTT2个 ,GGCGCT2个 ,GGCGCC1个 ,AACGCT1个 ,其中特别重要的 TGACGTCA4个和 TAACGCCA有 1个 ,位于 5′端 4 5 6~ 4 6 3;5 0 9~ 5 16 ;5 92~ 5 99;778~ 785和 4 86~ 4 93;4个 TGACGTCA和 1个TAACGCCA均位于 5′端且相对集中。结论 赖型钩体 fla B2与 VR10 12构成的 DNA疫苗含有 TGACGTCA等Cp G,这些基序又称免疫刺激序列 ,构成了
戴保民游自立何泼王敏王雅静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DNA疫苗核苷酸序列分析CPG基序
不同浓度的富马毒素B1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2006年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富马毒素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富马毒素诱导凋亡的机制打下基础。方法利用PI标记的流式细胞术测定不同浓度下富马毒素对体外培养肝癌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在1.25nmol/ml的富马毒素作用下凋亡率与空白没有差异,在2.5~40nmol/mlFB1的浓度范围内出现了明显的凋亡,随着富马毒素浓度的增加,体外培养的肝细胞凋亡率增加,且凋亡率在15nmol/ml达到高峰。结论富马毒素可导致肝癌细胞凋亡,随着浓度的递增,其凋亡率也随之递增。
章亚倞陈建平罗萍
关键词:细胞凋亡肝癌细胞
杜氏利什曼原虫胞内寄生相关的毒力蛋白及致病机制研究
陈建平曹得萍李浇曾瑾陈琦伟
成都及周边地区五种动物隐孢子虫感染的调查
<正> 目的调查成都及周边地区的猪、羊、鸡、兔等畜禽及猕猴隐孢子虫感染情况。方法用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查。结果共采集249份新鲜粪便标本,检查的每种动物中均发现有隐孢子虫感染,而且感染率较高,分别为89.7%、65.3%、4...
陈建平廖宛军陈盛文张雷刘明杰
关键词:隐孢子虫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