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

作品数:2,819 被引量:10,077H指数:32
相关作者:黄锦阳张彤顾小华夏伟刁枢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954篇期刊文章
  • 415篇会议论文
  • 267篇专利
  • 70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2,408篇医药卫生
  • 28篇文化科学
  • 1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1篇经济管理
  • 7篇哲学宗教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社会学
  • 4篇机械工程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生物学
  • 3篇建筑科学
  • 2篇电气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文学

主题

  • 207篇中医
  • 186篇疗效
  • 183篇护理
  • 151篇细胞
  • 132篇手术
  • 131篇中医药
  • 122篇中药
  • 120篇慢性
  • 107篇术后
  • 98篇肿瘤
  • 97篇药疗
  • 97篇药疗法
  • 97篇糖尿病
  • 96篇糖尿
  • 93篇医药疗法
  • 93篇中医药疗法
  • 83篇老年
  • 82篇疗效观察
  • 67篇血管
  • 63篇静脉

机构

  • 2,707篇上海市第七人...
  • 122篇上海中医药大...
  • 117篇第二军医大学
  • 63篇复旦大学
  • 59篇上海中医药大...
  • 39篇上海交通大学
  • 25篇上海市浦东新...
  • 22篇上海市浦东新...
  • 20篇上海市东方医...
  • 19篇上海交通大学...
  • 15篇上海交通大学...
  • 14篇同济大学
  • 14篇上海市普陀区...
  • 13篇同济大学附属...
  • 13篇上海市浦东新...
  • 12篇同济大学附属...
  • 12篇上海市浦东新...
  • 1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1篇上海市杨浦区...
  • 11篇上海市中医医...

作者

  • 98篇孙建明
  • 68篇叶玉妹
  • 67篇叶景华
  • 64篇张彤
  • 59篇宋旭
  • 56篇龚敏
  • 56篇周磐石
  • 56篇刁枢
  • 53篇张圣熙
  • 52篇王新华
  • 52篇盖云
  • 52篇王莉珍
  • 47篇刘忆菁
  • 47篇顾小华
  • 47篇朱雪萍
  • 47篇张耘
  • 45篇王蓉
  • 45篇侯安继
  • 45篇黄锦阳
  • 40篇洪潮

传媒

  • 83篇上海中医药杂...
  • 51篇全科护理
  • 50篇辽宁中医杂志
  • 44篇解放军护理杂...
  • 27篇现代中西医结...
  • 24篇上海医学
  • 20篇中国医药指南
  • 19篇陕西中医
  • 18篇山东医药
  • 18篇上海护理
  • 15篇中国临床医学
  • 15篇新中医
  • 15篇检验医学
  • 14篇实用中医内科...
  • 14篇海南医学
  • 13篇中医杂志
  • 13篇上海预防医学
  • 13篇世界临床药物
  • 1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0篇江苏中医药

年份

  • 2篇2024
  • 50篇2023
  • 83篇2022
  • 67篇2021
  • 69篇2020
  • 80篇2019
  • 84篇2018
  • 134篇2017
  • 157篇2016
  • 239篇2015
  • 217篇2014
  • 182篇2013
  • 155篇2012
  • 139篇2011
  • 130篇2010
  • 123篇2009
  • 100篇2008
  • 72篇2007
  • 59篇2006
  • 54篇2005
2,8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药汽雾透皮疗法临床应用体会
2004年
中药外洗、浴疗及熏蒸治疗疾病有独特的疗效,属于中医外治法,这在中医典籍中早有记载。中医外治法是祖国医药学的宝贵遗产,追溯外治法的历史大抵同人类一样悠久,即有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外治法。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用泥土、兽皮、树叶、青草、唾液涂抹伤口。
朱雪萍叶景华张彤
关键词:中医外治法疗法熏蒸治疗中药中医典籍
全胃切除后单腔空肠间置代胃术疗效分析
2001年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采用40cm长度的顺行性间置空肠代胃术重建消化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9例行间置空肠代胃术患者随访一年,观察其代胃的储存量、排空时间、反流情况、进食量、体能恢复、临床症状、体重及血浆营养参数(血红蛋白、血浆总蛋白)。结果术后二周时一次吞服钡剂量为120ml(100~150),代胃排空时间平均40分钟(20~90),未见钡剂反流入食道,无间置肠段梗阻,术后一年时进食米量2~3两/餐,进餐次数为3~4次/日,无倾倒综合症,均可以从事轻~中度的体力活动。入院时与术后一年的血浆营养参数与体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采用40cm长度的顺行性间置空肠代胃术操作简便,临床效果良好。
杨培民
关键词:空肠代胃钡剂空肠间置代胃术全胃切除疗效分析胃排空时间
叶景华论治肾性蛋白尿的经验被引量:2
1996年
蛋白尿是各种肾脏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是诊断和判断肾脏病的重要指标,反复的蛋白尿及顽固性蛋白尿是目前国内外治疗的难点,积极寻找治疗蛋白尿的有效方药,促进肾脏病变的好转,亦是各位肾病医家探索与研究的课题。吾师叶景华主任在治疗肾性蛋白尿方面积累丰富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思路和方法,总结阐述,以供同道参考。 1 脾肾虚损、风湿热瘀痰内结。
王莉珍
关键词:肾病蛋白尿扶正中医药疗法
急性重型胰腺炎1例
2011年
患者男.46岁.因“中上腹胀痛6h”人院。患者于入院当天凌晨2点饱食后出现持续性中上腹胀痛,阵发性加剧,向腰背部放射,弯腰屈膝位稍缓解,伴恶心。无呕吐及畏寒发热.遂来院就医。门诊血常规:WBC9.5×10^9/L,N90.4%,血淀粉酶72mmol/L.予抗感染.保护胃黏膜等治疗后腹痛无缓解。复查血淀粉酶:288mmol/L,为进一步治疗,以“急性胰腺炎”收住。
徐晖
关键词:急性重型胰腺炎上腹胀痛血淀粉酶畏寒发热腰背部阵发性
医院质量方针中的文化建设内涵——医院文化建设在ISO9000质量体系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02年
王庆国邱凤娣
关键词:医院管理质量管理医院文化建设ISO9000质量体系
低强度脉冲超声对兔桡骨骨折愈合及小窝蛋白-1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low-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LIPUS)对长管状骨骨折愈合的作用,测定LIPUS作用下兔桡骨骨折部位小窝蛋白-1(caveolin-1)局部表达情况。方法在24只新西兰白兔双侧桡骨中下1/3处制作宽为3 mm的骨缺损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4组(n=6)。右侧桡骨骨折处给予强度为30 mW/cm^2的LIPUS刺激,每天1次,每次20 min,左侧桡骨骨折处给予切断电源的假刺激。各组实验动物分别于术后第7、14、21、28天,采用X线片、HE染色评价骨折愈合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小窝蛋白-1水平与定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窝蛋白-1、软骨和骨特异基因Col2a1、Col10a1及骨钙蛋白(osteocalcin)的mRNA水平。结果自第14天起,实验侧X线评分和矿化骨痂面积均显著大于对照侧,二者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HE染色提示实验侧软骨细胞分化、凋亡,形成原始骨小梁和骨小梁的融合等过程均早于对照侧。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术后第7、14天,随着软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小窝蛋白-1水平逐渐增加,实验侧显著大于对照侧;第21、28天,迁移至软骨基质表面的间充质细胞开始向成骨细胞分化,小窝蛋白-1水平降低,实验侧显著低于对照侧。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实验侧小窝蛋白-1mRNA水平在第7天显著高于对照侧,在第21天却显著低于对照侧;实验侧Col2a1,Col10a1及骨钙蛋白mRNA水平在第7、14天显著高于对照侧,在第21天却显著低于对照侧,在第28天实验侧Col2a1和骨钙蛋白mR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侧。结论 LIPUS可通过促进软骨内成骨加速长管状骨骨折愈合,推测可能与先上调软骨细胞,随后下调间充质细胞小窝蛋白-1的表达有关。
李蕴刘邦忠刘光华顾文钦肖峰吴一鸣高正东钟宗烨
关键词:骨折愈合低强度脉冲超声软骨内成骨小窝蛋白-1
高压氧联合电针“四关”穴对脑卒中早期认知障碍的影响
马燕凤韩振翔刘佩蓉
选择性非手术治疗急性上消化道穿孔55例分析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在急性上消化道穿孔治疗中的疗效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非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54例治愈,仅1例中转手术,有效率98.2%.结论:合理掌握适应症,对于急性上消化道穿孔患者采用...
赵滨杨培民
关键词:上消化道穿孔选择性非手术治疗外科学
文献传递
信息化提高科室整体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PACS、RIS使用心得
PACS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PACS系统架构是构建无胶片化运作的数字化医院的关键所在。本院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上海岱嘉公司,量身打造了目前以放射科内部为主的PACS、RIS系统。三年多的临床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邱志富
文献传递
心室晚电位阳性与室性期前收缩及室性心动过速相关性
2007年
目的观察心室晚电位在阳性、阴性两种不同状态下患者室性期前收缩(PVS)、室性心动过速(VT)的发生率。方法对85例同时做心室晚电位和24h动态心电图(DCG)检查的患者PVS、VT的发生率作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85例中的心室晚电位阳性为35例(A组),阴性为50例(B组)。A组有多源性、多形性PVS者8例(22.9%),B组有多源性或多形性PVS者1例(2%),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A组VT7例(20%),B组VT2例(4%),差异有显著的意义(P<0.05)。A组单纯性PVS>1%者为4例(11.43%),B组为2例(4%),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心室晚电位阳性患者其多源型多形性PVS、VT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两组单纯性PVS的发生率无明显的差异。
傅敏
关键词:心室晚电位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
共27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