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新疆肉乳用草食动物营养实验室 作品数:99 被引量:210 H指数:8 相关作者: 彭国亮 院东 李虎 李江 杨云安 更多>> 相关机构: 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医药卫生 更多>>
高精料饲粮中添加烟酸对绵羊瘤胃发酵参数、微生物蛋白浓度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023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精料饲粮中添加烟酸对绵羊瘤胃发酵参数、微生物蛋白浓度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8月龄左右、体重[(36.04±1.81) kg]相近且健康的哈萨克公羊24只,试验前安装好永久性瘤胃瘘管,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对照组饲喂精粗比为70∶30的基础饲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饲喂基础饲粮的基础上补喂100、130和160 mg/d烟酸。试验期共18 d,其中预试期14 d,正试期4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饲喂后1、3、5、7 h试验Ⅱ组瘤胃液pH极显著提高(P<0.01);试验Ⅱ组瘤胃液氨态氮浓度在饲喂后1、3、5 h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试验Ⅱ组瘤胃液丙酸浓度在饲喂后3 h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及试验Ⅰ、Ⅲ组(P<0.01),在饲喂后5 h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2)试验Ⅱ组瘤胃液微生物蛋白浓度在饲喂前0 h以及饲喂后1、3、5、7 h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3)试验Ⅱ组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综上所述,在精粗比为70∶30的高精料饲粮中添加130 mg/d烟酸提高了绵羊瘤胃液pH及氨态氮、丙酸及微生物蛋白浓度,同时提高了血清中葡萄糖含量。 成志强 管勤超 臧长江 张瑞 焦毅灵 李凤鸣 李晓斌 杨开伦 雒秋江 李浩东关键词:绵羊 微生物蛋白 血清生化指标 牛源无乳链球菌耐药性与毒力基因的表达量差异分析 2022年 【目的】研究无乳链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无乳链球菌毒力基因与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方法】分别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普通PCR的方法,检测牛源无乳链球菌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和相关耐药基因及毒力基因,并且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不同菌株的8种毒力基因的表达量差异进行分析。【结果】(1)无乳链球菌对11种药物的敏感性达到了65%以上,其中敏感性最高的是氟苯尼考(92.4.%)和头孢噻呋(88.4%),对氨苄西林、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达到了50%以上,对磺胺异恶唑的耐药率也达到了45%以上。(2)无乳链球菌耐药基因gyr A、sul1、erm B、erm C的检出率分别为100%、86.67%、93.3%、33.3%,而erm A、sul2、sul3及parC 4种耐药基因未检出。(3)无乳链球菌毒力基因pavA、cfb、fbsA、bibA、cspA、sip、iagA、hylB的检出率为100%,rib检出率为13.3%,bca的检出率为53.3%,cyl E检出率为73.3%;未检测到bac、lmb、scp B这三种毒力基因。(4)不同菌株之间毒力基因的表达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无乳链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较高,无乳链球菌毒力因子是宿主感染疾病的重要因素。 范雪 邵伟 赵艳坤 杜晓慧 陈贺 王富兰 王帅关键词:无乳链球菌 毒力基因 耐药基因 耐药性 表达量 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促进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蛋白合成及其机制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调节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乳蛋白合成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ranswellTM小室将UCMSC和BMEC进行双层共培养,BMEC单纯培养为对照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抑制剂AG1024处理细胞,ELISA检测上清IGF-1和β酪蛋白(CSN2)、κ酪蛋白(CSN3)含量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5(JAK2/STAT5)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丰度;再用JAK2信号通路阻断剂AG490孵育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CSN2、CSN3 mRNA的相对表达丰度。结果与UCMSC共培养后,BMEC的CSN2、CSN3合成量和CSN2、CSN3、JAK2、STAT5、E74样ETS转录因子5(ELF5)mRNA相对表达丰度均显著高于单纯培养的BMEC;AG1024处理后,显著降低BMEC的CSN2、CSN3合成量,显著降低CSN2、CSN3、JAK2、STAT5、ELF5 mRNA的相对表达丰度;给予AG490阻断后,显著降低CSN2、CSN3 mRNA相对表达丰度;在AG1024基础上,加入AG490后显著降低CSN2、CSN3 mRNA相对表达丰度。结论UCMSC能够通过IGF-1介导JAK2/STAT5信号通路,上调BMEC乳蛋白合成关键基因mRNA的表达丰度,促进其乳蛋白的合成。 赵艳坤 邵伟 雒诚龙 武开乐 余雄关键词:共培养 乳蛋白 移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荷斯坦公犊牛日增重和血清中激素水平的影响 2015年 为了探究移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对荷斯坦公犊牛日增重和血清中激素水平的影响,试验选取1月龄体重相近的荷斯坦公犊牛28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采集健康的荷斯坦新生胎牛的脐带组织,通过胰酶消化筛选法体外分离、纯化及培养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试验组公犊牛注射干细胞3×105个/kg(稀释至8 m L颈静脉注射),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试验期为155 d。结果表明:注射UC-MSCs后,4,5,6月龄时,试验组公犊牛平均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月龄时,试验组公犊牛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月龄时,试验组公犊牛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月龄时,试验组公犊牛血清中生长抑素(S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6月龄时,试验组公犊牛血清中甲状腺素(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水平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移植UC-MSCs能显著增加荷斯坦公犊牛的体增重,降低血清中生长激素(GH)、SS、瘦素(LEP)的水平,提高血清中T4、T3水平,而血清中这些激素水平与公犊牛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进而影响其生长性能。 赵艳坤 彭国亮 邵伟 王立文 余雄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荷斯坦公犊 日增重 血清激素 不同浓度奶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葡萄糖代谢的影响研究 2015年 为探究在不同浓度下奶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共培养对共培养体系葡萄糖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将P3代UC-MSCs与P3代BMECs,按照浓度为1∶1、1∶2、1∶3、1∶4、1∶5、1∶10、1∶50、1∶100、1∶1 000和2∶1等不同比例随机混合培养,同时设立UC-MSCs与BMECs单纯培养组为对照组,并分别于0、24、48、72、96、120和144 h时提取上清液,检测己糖激酶(HK)、乳酸脱氢酶(LDH)和丙酮酸激酶(PK)的活性,及乳酸(LD)的分泌量。发现将UC-MSCs和BMECs按照不同浓度比例混合共培养后,1∶2浓度组HK的活性显著高于BMECs单纯培养组(P<0.05),且72 h时活性显著高于0、24、48和144 h(P<0.05);LD的分泌量在1∶2浓度组达到最高,显著高于BMECs单纯培养组(P<0.05),且72 h与0 h相比差异显著(P<0.05);PK活性在1∶2浓度组达到最高,显著高于BMECs单纯培养组(P<0.05),且72 h时达到最高,显著高于0、120和144 h(P<0.05);1∶2浓度组的LDH活性显著高于BMECs单纯培养组(P<0.05),0 h组与其他各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不同浓度UC-MSCs和BMECs混合共培养能够促进共培养体系的葡萄糖代谢,其中1∶2浓度组葡萄糖代谢最快,葡萄糖代谢速率最快的时间点为72 h时。其作用机制是UC-MSCs和BMECs混合共培养能够增强HK和PK活性,降低LDH活性,提高LD分泌量。 王立文 邵伟 张晓雪 赵艳坤 李杨 林静 余雄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乳腺上皮细胞 葡萄糖代谢 CC-Dp对伊犁马驹麦草采食量和生长性能的影响 2015年 【目的】在日粮精料补充料中添加CC-Dp对马驹麦草采食量和生长性能的影响。【方法】试验采取单因素随机分组试验设计,选取20匹17月龄健康无病、体况和采食量相近的伊犁马母驹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n=5),即对照组和试验(Ⅰ、Ⅱ、Ⅲ)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按500、1 000和1 500mg/kg量将CC-Dp添加在基础日粮精料补充料中饲喂。【结果】添加CC-Dp 1 500 mg/kg组试验马驹全期平均麦草采食量提高了7.78%(P<0.05),全期日增重提高了10.18%(P<0.05);CC-Dp 500和1 000 mg/kg两组的平均麦草采食量和日增重都有增加的趋势(P>0.05);而试验组与对照组马驹体尺指标并无显著差异。【结论】日粮中添加1 500 mg/kg CC-Dp,能够显著提高马驹麦草采食量,有效促进马驹体增重,提高生长性能。 彭国亮 杨云安 张浩 邓海峰 余雄关键词:日增重 去势对西门塔尔牛不同部位牛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2016年 试验旨在研究去势对西门塔尔牛胴体不同部位牛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50头健康、16月龄的西门塔尔公牛,经药物驱虫后,依据体重进行单因素配对试验设计。结果显示,未去势组的pH为辣椒条>腹肉>臀肉>外脊>米龙,辣椒条的pH比外脊和米龙高3.88%和5.35%(P<0.01),比臀肉高2.29%(P<0.05);腹肉和臀肉的pH分别比米龙高3.30%和2.99%,差异极显著(P<0.01);去势组的pH为腹肉>辣椒条>外脊>臀肉>米龙,腹肉的pH比米龙高4.33%(P<0.01),比臀肉高2.36%(P<0.05);辣椒条的pH比米龙高3.37%,差异显著(P<0.05)。未去势组的脂肪含量为腹肉>外脊>臀肉>辣椒条>米龙,各部位间的脂肪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去势组的脂肪含量为腹肉>臀肉>外脊>辣椒条>米龙,腹肉的脂肪含量比外脊、辣椒条和米龙高82.81%、132.59%和196.02%,差异显著(P<0.05)。未去势组的灰分含量为米龙>外脊>臀肉>腹肉>辣椒条,米龙的灰分含量比辣椒条高21.90%,差异显著(P<0.05);去势组的灰分含量为辣椒条≥外脊>米龙>臀肉>腹肉,辣椒条和外脊的灰分含量分别比腹肉高30.60%和30.60%,差异极显著(P<0.01)。去势组和未去势组胴体各部位的剪切力、蒸煮损失、蛋白质含量、失水率、肌红蛋白和干物质含量的组内统计差异相似。结果表明去势对胴体各部位的脂肪沉积能力有调节作用,对除米龙外其他部位pH有影响,对胴体各部位灰分含量有影响;去势对胴体各部位的剪切力、蒸煮损失、蛋白质含量、持水性、肉色和干物质含量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郭同军 臧长江 王连群 何宗霖 桑断疾 邵伟 余雄关键词:去势 肉品质 补喂L-精氨酸对返情纯血母马妊娠率及血浆参数的影响 2023年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补喂L-精氨酸对返情纯血马妊娠率及血液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返情纯血母马14匹随机分为2组,每组7匹(n=7),分别为对照组、L-精氨酸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L-精氨酸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 g/d L-精氨酸;预饲期7 d,试验期30 d。返情母马发情时,第一次人工输精结束当天补喂L-精氨酸;配种结束时直肠B超检查妊娠情况,统计妊娠率,分别于试验第0、15、30天颈静脉采血,用于测定总一氧化氮合成酶(total nitric oxide synthetase,T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etase,eNOS)活性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含量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精氨酸组妊娠率显著提高(P<0.05);试验第0、15、30天血浆TNOS、eNOS、鸟氨酸脱羧酶(orinithine decarboxylase,ODC)活性及NO、IGF-Ⅰ、IGF-Ⅱ、VEGF含量在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第30天L-精氨酸组血浆氨(ammonia,NH3)、尿素氮(urea nitrogen,UN)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13.49%、26.91%(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第30天L-精氨酸组血浆GH含量提高50.26%(P<0.01),试验第0、15、30天两组间母马血浆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返情纯血母马补喂L-精氨酸能显著提高妊娠率,改变母马体循环血浆UN、NH3、GH含量。L-精氨酸可作为营养调控剂提高纯血母马妊娠率。 臧长江 刘保宣 院东 李晓斌 李凤鸣 陈开旭 米热古丽·伊马木 杨开伦关键词:L-精氨酸 母马 妊娠率 核桃青皮提取物对绵羊瘤胃体外发酵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2024年 【目的】研究核桃青皮提取物对绵羊瘤胃体外发酵参数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以阐明其在调控瘤胃发酵中的作用。【方法】以精粗比为65∶35的饲粮为底物,分别添加0、0.125%、0.25%、0.50%和1.00%(底物质量)的乙酸乙酯(Ea)、水(Dw)及50%乙醇(Ha)核桃青皮提取物,体外发酵24 h。发酵期间记录产气量,发酵结束后测定发酵参数、底物降解率、乳酸(LA)浓度及相关酶活性;基于16S rDNA V4区高通量测序分析绵羊瘤胃细菌区系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a组pH、干物质降解率(DMD)、乙丙比、6-磷酸果糖激酶(PFK)、己糖激酶(HK)及丙酮酸激酶(PK)活性均极显著升高(P<0.01),24 h累积产气量(GP24 h)、原虫数、氨态氮(NH3-N)及乙酸、丙酸、戊酸、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和LA浓度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P<0.05);Dw组pH、GP24 h、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丙酸、异丁酸、戊酸、LA浓度及PFK、HK和PK活性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P<0.05),乙丙比极显著升高(P<0.01);Ha组GP24 h、DMD、NDFD、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浓度及乙丙比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P<0.05),原虫数、NH3-N及丙酸浓度均极显著或显著升高(P<0.01;P<0.05)。16S rDNA测序表明,与对照组相比,Ea组Alpha多样性指数、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及肠群理研菌属RC9相对丰度极显著或显著升高(P<0.01;P<0.05),变形菌门、琥珀酸弧菌属和解琥珀酸菌属相对丰度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P<0.05);Dw组Shannon指数、拟杆菌门、肠群理研菌属RC9及未培养瘤胃细菌相对丰度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P<0.05);Ha组Alpha多样性指数及厚壁菌门相对丰度均极显著降低(P<0.01),琥珀酸弧菌属、普雷沃氏菌属及解琥珀酸菌属相对丰度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在饲粮中添加核桃青皮乙酸乙酯提取物后可有效改善绵羊瘤胃发酵,添加剂量以底物质量的0.25%效果最好。 张萧 李璇玥 王蕾 方美烟 田聪聪 狄明岳 陈勇关键词:绵羊 体外发酵 微生物区系 IGF-Ⅰ及其受体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泌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17年 乳腺发育及泌乳是由机体内分泌系统严格控制的复杂过程,受多种激素和细胞因子等因素的调控,许多外源激素和生长因子对乳腺生长发育、泌乳的启动和维持具有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而具有促进细胞分化和增殖作用的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s-Ⅰ,IGF-Ⅰ)在奶牛乳腺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IGF-Ⅰ可促进细胞生长分化和存活,从而维持泌乳细胞的数量和泌乳性能,可以说IGF-Ⅰ是促进泌乳和维持泌乳更直接的生长因子。近年来,IGF-Ⅰ对动物乳腺发育和泌乳性能的影响也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因此文章扼要叙述了IGF-Ⅰ及其受体对乳腺上皮细胞及泌乳等的影响和可能的作用机制。 赵艳坤 邵伟 王立文 李杨 余雄关键词:乳腺上皮细胞 信号通路 泌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