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医科大学医学信息学院卫生信息管理与决策教研室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4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适宜卫生技术
  • 2篇卫生技术
  • 2篇腺癌
  • 1篇单病种
  • 1篇血压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高血压
  • 1篇乳腺钼靶
  • 1篇筛查方案
  • 1篇社区卫生
  • 1篇社区卫生服务
  • 1篇女性
  • 1篇女性乳腺
  • 1篇女性乳腺癌
  • 1篇钼靶
  • 1篇卫生服务
  • 1篇卫生经济
  • 1篇卫生经济学

机构

  • 6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德阳市人民医...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市中医院
  • 1篇重庆市巴南区...

作者

  • 2篇吕亚兰
  • 2篇刘晓枫
  • 2篇杨竹
  • 1篇刘恩梅
  • 1篇代安琼
  • 1篇贾新建
  • 1篇王润华
  • 1篇陈虹
  • 1篇张佳伟
  • 1篇李佳蔓

传媒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卫生经济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海军军医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分层互补适宜卫生技术在基层医疗服务机构中的推广现状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了解分层互补适宜卫生技术在基层医疗服务机构中的推广现状。方法于2013年12月在基层医疗服务机构中选取管理者和相关科室临床医生14名。采用个人深入访谈法进行资料收集,采用主题框架分析法进行资料整理。结果县级医院中,经过培训的医生基本掌握了适宜卫生技术,且大部分适宜卫生技术得到了应用;大部分乡镇卫生院中,真正将适宜卫生技术应用到临床实践中的医生较少,院内的适宜卫生技术推广工作开展欠佳。分层互补适宜卫生技术在基层医疗服务机构中开展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为:组织管理因素,表现在技术推广制度有待健全、管理者的重视程度不够、宣传工作不到位;环境因素,表现在医院学习氛围不高、硬件设备不完善;医生因素,表现在技术掌握不佳、缺乏学习新技术动力、难以改变固有临床思维;患者因素,表现在技术依从性差、对乡镇卫生院信任度较低;政策因素,表现在基本药物制度的局限性、绩效工资制度缺乏激励性、医务人员配置不足。结论适宜卫生技术在不同级别医疗服务机构中的开展现状存在差距,县级医院优于乡镇卫生院。建议积极完善技术推广工作的组织管理体系和宣传工作;提高院领导重视程度,抓好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层医生继续教育,提高医生学习积极性;积极发挥卫生行政部门在适宜卫生技术推广工作中的作用。
李佳蔓杨竹吕亚兰刘晓枫张佳伟
关键词:适宜卫生技术社区卫生服务
分层互补适宜卫生技术在单病种医疗协同体内推广效果调查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了解分层互补适宜卫生技术在单病种医疗协同体内的推广效果及其适宜性,为研究单病种医疗协同体的运行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法,抽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医疗协同体内县级医院和5个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共12人、儿童支气管哮喘医疗协同体内县级医院和5个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共21人为调查对象。于2014年12月,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医生的基本情况;对适宜卫生技术培训必要性、培训效果的评价;对适宜卫生技术的掌握情况、应用情况、适宜性的评价。共发放问卷33份,回收有效问卷33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100.0%。结果COPD医疗协同体的12人中,分别有10人(占83.3%)、2人(占16.7%)认为培训非常必要、比较必要;分别有9人(占75.0%)、3人(占25.0%)认为培训效果非常好、比较好。儿童支气管哮喘医疗协同体的21人中,分别有18人(占85.7%)、2人(占9.5%)、1人(占4.8%)认为培训非常必要、比较必要、一般;分别有5人(占26.3%)、11人(占57.9%)、3人(占15.8%)认为培训效果非常好、比较好、一般(缺失2人)。被调查医生对COPD适宜卫生技术群的掌握程度评分中位数为5.0~8.0分;对儿童支气管哮喘适宜卫生技术群的掌握程度评分中位数为4.8~6.0分。各项技术的安全性、诊断或治疗效果、经济性、可接受性的评分中位数分别为8.0~10.0、7.0~9.0、3.5~9.0、6.5~9.0分。结论分层互补卫生适宜技术在单病种医疗协同体中推广效果较好,适宜性得到认可,但基层医生对适宜卫生技术掌握程度不一,技术应用有待加强,医疗协同体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水平提高任重道远。
吕亚兰杨竹王润华刘晓枫代安琼刘恩梅陈虹
关键词:适宜卫生技术
基于形成性评价的课程评价体系设计:以《医学信息分析》为例被引量:4
2018年
本研究通过对学习评价相关理论和文献的学习,结合教学实践,构建基于形成性评价的《医学信息分析》课程评价体系。教师和学生互为评价对象,形成以学生学习评价和反馈为核心的课程评价体系,包括学习态度、互动参与和行为结果3个一级指标,及其对应的6个二级指标。将形成性评价引入课程评价。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对于多内容、少学时的课程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促进课程目标有效达成。为其他相关课程实施形成性评价提供评价参考依据。
吕亚兰浦科学
关键词:课程评价
重庆市1921例女性乳腺癌住院患者临床流行病学及病理特征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分析2010-2019年重庆市6家医院收治的女性原发性乳腺癌住院患者的发病趋势和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庆东南医院和重庆市铜梁区人民医院6家医院,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次确诊并住院治疗的女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建立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数据库。回顾性分析近10年重庆市女性乳腺癌住院患者例数、确诊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分子分型和手术方式等临床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结果共入组1921例女性乳腺癌住院患者,近10年乳腺癌患者确诊人数呈逐年增加趋势,中位年龄为54岁,45~54岁为高发年龄段(784例,40.81%);绝经后患者有1276例(66.42%);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1387例,72.20%);确诊时临床分期以0~Ⅱ期为主(1448例,75.38%);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阳性者1304例(67.88%),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者699例(36.39%);分子分型为Luminal B型949例(49.40%),Luminal A型334例(17.39%),三阴性315例(16.40%),HER-2过表达型292例(15.20%);手术方式以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为主(1388例,72.25%);自2012年后保乳手术率逐渐增加,而前哨淋巴结活检率逐渐降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ER-2阳性、三阴性乳腺癌和Ki-67指数>14%是女性乳腺癌住院患者临床分期的危险因素(P均<0.05)。近10年来,女性乳腺癌住院患者的确诊年龄呈下降趋势(P<0.01),HER-2阳性率逐渐提高(P<0.01),而临床分期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2010-2019年重庆市女性乳腺癌住院患者例数呈递增趋势,高发年龄段为45~54岁,确诊年龄呈下降趋势,临床分期以早期为主且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不明显,HER-2阳性、三阴性乳腺癌和Ki-67指数>14%是乳腺癌临床分期的危险因素。
刘蕴宇贾新建吕亚兰谭超胡浩浦科学
关键词:流行病学临床病理学分子病理学
基于Markov模型的重庆市乳腺癌筛查方案卫生经济学评价研究
2021年
目的:对七种由临床乳腺检查、乳腺钼靶和超声成像组成的乳腺癌筛查方案进行成本-效用分析,为重庆市政府制定乳腺癌筛查政策提供建议。方法:利用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数据研究院大数据平台中乳腺癌患者数据和我国已发表文献中的数据,建立Markov模型。结果:与不筛查方案相比,临床乳腺检查、超声成像和临床乳腺检查-超声成像筛查方案的ICUR分别为21725.08元/QALYs、115715.67元/QALYs和215201.97元/QALYs,低于本研究设置WTP阈值标准,具有更高的成本-效用价值。单因素敏感度分析结果显示,CBE和US筛查方案具有成本-效用价值的结论对模型参数波动不敏感,CBE-US筛查方案则反之。多因素敏感度分析和结果显示,三种筛查方案相比不筛查方案具有成本效用的概率均超过50%,说明模型模拟结果是稳定的。结论:US筛查方案具有更高的成本-效用价值,适合在重庆市推广。
刘蕴宇周洋颜永杰浦科学谈军涛
关键词:乳腺癌乳腺钼靶成本-效用分析
基于机器学习的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脑梗死的风险预测模型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脑梗死的风险预测模型,并探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重庆市7家医院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确诊的1478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脑梗死患者及2826例无脑梗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42项临床指标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输入指标,将4304名患者按照7∶3随机分为训练集(n=3012)和测试集(n=1292),训练集的数据用于构建logistic回归、决策树、随机森林、XGBoost模型,测试集中的数据用于内部验证。计算各输入指标在4个模型中的相对重要性评分,使用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F1值、ROC曲线的AUC值及Delong检验等评价4个模型对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脑梗死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筛选出29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基于此构建的logistic回归、决策树、随机森林和XGBoost模型预测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脑梗死的AUC值均较高。Delong检验结果显示,随机森林和XGBoost模型的预测性能均优于logistic回归和决策树模型,其中XGBoost模型的阴性预测值、准确度、F1值、AUC值均最高,分别为0.780(95%CI 0.778~0.782)、0.766(95%CI 0.764~0.768)、0.603(95%CI 0.599~0.607)、0.808(95%CI 0.804~0.811)。相对重要性评分结果显示,logistic回归、决策树、随机森林、XGBoost模型均提示血细胞比容、白蛋白、就诊年龄、白细胞计数、胆碱酯酶和载脂蛋白A1是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脑梗死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基于机器学习的预测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脑梗死风险的logistic回归、决策树、随机森林和XGBoost模型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中XGBoost模型的综合诊断效能最佳。血细胞比容、白蛋白、就诊年龄、白细胞计数、胆碱酯酶和载脂蛋白A1可用于预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脑梗死患病风险。
刘婷朱琴徐琳杜志银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脑梗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