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作品数:1,792 被引量:5,250H指数:27
相关作者:郑剑宁林振兴陈先锋俞雪钧陈建国更多>>
相关机构:宁波大学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研基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50篇期刊文章
  • 391篇标准
  • 161篇会议论文
  • 121篇专利
  • 5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5篇理学
  • 295篇农业科学
  • 22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21篇医药卫生
  • 92篇化学工程
  • 78篇哲学宗教
  • 72篇经济管理
  • 61篇社会学
  • 50篇环境科学与工...
  • 49篇文化科学
  • 38篇生物学
  • 37篇军事
  • 34篇政治法律
  • 32篇电气工程
  • 26篇石油与天然气...
  • 26篇一般工业技术
  • 2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8篇机械工程
  • 1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90篇色谱
  • 171篇相色谱
  • 142篇光谱
  • 109篇质谱
  • 107篇食品
  • 102篇出口
  • 101篇液相色谱
  • 96篇光谱法
  • 89篇色谱法
  • 86篇检疫
  • 84篇高效液相
  • 84篇高效液相色谱
  • 83篇离子
  • 77篇线虫
  • 71篇气相色谱
  • 68篇气相
  • 67篇质谱法
  • 65篇荧光
  • 64篇液相
  • 64篇进出口

机构

  • 1,778篇宁波出入境检...
  • 71篇宁波大学
  • 63篇中国检验检疫...
  • 48篇浙江大学
  • 47篇山东出入境检...
  • 46篇天津出入境检...
  • 46篇中华人民共和...
  • 46篇中华人民共和...
  • 42篇中华人民共和...
  • 41篇宁波检验检疫...
  • 37篇福建出入境检...
  • 32篇北仑出入境检...
  • 32篇中华人民共和...
  • 30篇辽宁出入境检...
  • 29篇东华大学
  • 28篇上海出入境检...
  • 27篇中国计量大学
  • 2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0篇中华人民共和...
  • 19篇江苏出入境检...

作者

  • 101篇郑剑宁
  • 100篇林振兴
  • 99篇顾建锋
  • 96篇裘炯良
  • 75篇傅科杰
  • 70篇俞雪钧
  • 69篇邬蓓蕾
  • 68篇陈先锋
  • 59篇谢东华
  • 56篇陈建国
  • 56篇杨力生
  • 54篇王豪
  • 49篇李佐卿
  • 46篇殷居易
  • 45篇闻伟刚
  • 44篇徐瑛
  • 43篇陈树兵
  • 42篇张慧丽
  • 41篇曹国洲
  • 38篇冯云

传媒

  • 78篇植物检疫
  • 57篇理化检验(化...
  • 41篇中华卫生杀虫...
  • 36篇中国国境卫生...
  • 25篇检验检疫科学
  • 24篇光谱实验室
  • 23篇中国媒介生物...
  • 22篇分析测试学报
  • 22篇检验检疫学刊
  • 19篇分析试验室
  • 15篇中国卫生检验...
  • 15篇印染
  • 14篇植物保护
  • 13篇化学分析计量
  • 13篇安徽农业科学
  • 12篇分析化学
  • 12篇食品科学
  • 12篇分析科学学报
  • 11篇冶金分析
  • 11篇广东化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0篇2020
  • 30篇2019
  • 65篇2018
  • 80篇2017
  • 83篇2016
  • 100篇2015
  • 110篇2014
  • 156篇2013
  • 161篇2012
  • 136篇2011
  • 109篇2010
  • 140篇2009
  • 134篇2008
  • 109篇2007
  • 94篇2006
  • 78篇2005
  • 62篇2004
  • 45篇2003
1,7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聚乳酸纤维的制备及其染色性能分析被引量:9
2004年
Polylactic acid fiber is a new sustainable performance fiber.In this paper,we describe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 of PLA and its synthesis.We also do some analysis on the dyeability of PLA.
李峥嵘陈志祥傅科杰杨力生
关键词:聚乳酸纤维丙交酯纺丝染色性能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聚氯乙烯的K值被引量:1
2006年
研究了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聚氯乙烯K值的分析方法。采用漫反射方式和偏最小二乘法 (PLS),建立了聚氯乙烯K值定量分析数学模型,其决定系数(R2)和均方差(RMSECV)分别为97.96%和0.362。实验结果表明:近红外分析法和实验室标准分析方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本方法重复性好,具有快速、操作简单、无污染等诸多优点。
邬蓓蕾林振兴陈建国莫卫民王群威华正江
关键词:聚氯乙烯
HPLC-ICP-MS法测定纺织品中4种有机锡化合物的含量被引量:4
2015年
建立了ICP-MS测定纺织品中4种有机锡化合物的快速有效检测方法。样品经提取后,在最佳仪器条件下筛查纺织品中有机锡化合物。结果显示:该法具有良好线性(r^2>0.999);方法的检出限<2.0μg/kg;加标回收率在72.9%~87.8%;相对标准偏差在7.63%以内。可见,该方法准确、可靠,适用于快速筛查生态纺织品中4种有机锡化合物的日常检测。
王栋方浩然叶佳楣罗川潘炜娟荆淼
关键词:有机锡化合物纺织品
气质联用法测定纺织品及皮革中富马酸二甲酯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2011年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纺织品及皮革中富马酸二甲酯质量浓度进行了分析检测。基于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一般要求,本文讨论了在测试富马酸二甲酯过程中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评估了各个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得出了相对合成不确定度和相对扩展不确定度的数值分别为0.02和0.04,通过不确定度的分析来评定该方法的准确性及适用性。
姜琴元章辉冯长胜傅科杰
关键词:富马酸二甲酯气质联用法不确定度纺织品皮革
马铃薯炭疽病菌分离与鉴定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对进境船舶上携带的带病马铃薯薯块进行了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明确其检疫重要性,并对病菌的快速鉴定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对病菌进行了鉴定,并对已有的巢式PCR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表明,病原菌为球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occodes)。巢式PCR中用特异性引物Cc1NF1/Cc2NR1扩增C.coccodes得到了349bp特异性条带。[结论]巢式PCR方法可以用来对C.coccodes进行快速鉴定,该病原菌是进境植物检疫潜在危险性病原真菌,在国内口岸属首次截获。
张建成张慧丽顾建锋
关键词:巢式PCR
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多重PCR方法被引量:1
2011年
建立了一种快速鉴定和鉴别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多重PCR方法。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异基因、耐甲氧西林基因和4种肠毒素基因nuc、mecA和sea、sec、sed、see建立6重PCR反应体系,并对PCR体系,引物浓度进行优化。6对PCR引物均能特异地扩出相应的目的基因。对4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结果与应用单重PCR鉴定结果完全一致。实验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能在一个反应体系中鉴定和鉴别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测手段。
王娉劳华均胡玥袁飞杨海荣陈颖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PCR方法
基于DSP的仓储式立体车库控制系统设计被引量:6
2013年
立体车库不断向智能化,规模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介绍了一种基于DSP和PLC有机结合的仓储式立体车库控制系统设计新方案。阐述了该系统的基本功能及创新功能进行,如车辆自动识别系统、视频车辆安全检测系统,并对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进行了设计和实验。此外,进行了信用卡、手机付费等的计费系统的人机界面设计,并对载入到系统中的新技术提出了可行性设计。测试和实验表明,该系统的设计在现有的立体车库设计中达到设计新颖、效率高、监控好、安全可靠、高智能化和人性化,提高了立体车库的市场接受程度,有效解决城停车难问题,优化城市规划。
张育斌王万成王志琴郑兴华
关键词:数字信号处理器监控系统
离子色谱的抑制系统及相关技术的发展被引量:3
2015年
抑制系统是抑制型(双柱型)离子色谱系统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离子色谱有别于其它类型的液相色谱的最重要特点之一。抑制器的发展经历了多个发展时期,而目前商品化的离子色谱仪亦分别采用不同形式的抑制手段。近年来,还发展了一些特殊的辅助抑制器,如接在抑制器后面CO2除去装置,用于提高被测离子的信号或进一步降低背景电导值。
李刚孙萍朱岩
关键词:离子色谱抑制器
红叶石楠炭疽病的病原鉴定及杀菌剂的室内筛选被引量:4
2012年
对红叶石楠炭疽病病原进行了分离鉴定,经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确定该菌为胶孢炭疽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4种杀菌剂对红叶石楠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初步筛选出4种对红叶石楠炭疽病菌具有较强作用的杀菌剂并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在这4种杀菌剂中,25%咪酰胺EC的抑菌作用最强,其EC50值为0.00004μg·mL-1;其次是450 g·L-1咪酰胺EC(EC50值为0.00005μg·mL-1)和450g·L-1咪酰胺EW(EC50值分别为0.00018),最弱的是50%咪酰胺锰盐WP,EC50为0.2554μg·mL-1。
张慧丽徐瑛王江岭李玉祥顾建锋
关键词:红叶石楠毒力测定
水仙迟季黄化病毒检疫鉴定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水仙迟季黄化病毒(Narcissus Late season yellows virus)的检疫鉴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可能携带水仙迟季黄化病毒的水仙及水仙产品检疫鉴定。
共17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