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

作品数:3,710 被引量:14,033H指数:31
相关作者:郑家驹邓学东吴锦昌唐莲庞智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州大学医学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苏州市“科教兴卫工程”青年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242篇期刊文章
  • 3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79篇医药卫生
  • 25篇文化科学
  • 17篇生物学
  • 14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农业科学
  • 8篇经济管理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化学工程
  • 6篇机械工程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社会学
  • 5篇理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哲学宗教
  • 2篇电子电信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2篇语言文字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281篇细胞
  • 270篇护理
  • 261篇超声
  • 195篇肿瘤
  • 146篇妊娠
  • 137篇术后
  • 137篇疗效
  • 134篇血管
  • 134篇手术
  • 116篇蛋白
  • 114篇综合征
  • 114篇基因
  • 108篇老年
  • 105篇动脉
  • 105篇腺癌
  • 104篇静脉
  • 102篇预后
  • 100篇免疫
  • 97篇胎儿
  • 95篇糖尿病

机构

  • 3,556篇南京医科大学
  • 248篇苏州大学
  • 120篇苏州市立医院
  • 77篇苏州大学附属...
  • 58篇江苏省人民医...
  • 33篇苏州科技城医...
  • 32篇复旦大学
  • 23篇东南大学
  • 21篇江苏大学
  • 20篇徐州医科大学
  • 17篇苏州市立医院...
  • 15篇南京军区南京...
  • 1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3篇扬州大学
  • 12篇南京大学
  • 12篇南通大学
  • 1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苏州卫生职业...

作者

  • 168篇李红
  • 156篇邓学东
  • 103篇唐莲
  • 96篇刘军
  • 64篇王玮
  • 64篇赵中
  • 62篇周琴
  • 60篇陈瑛
  • 60篇杨慎敏
  • 59篇李海波
  • 58篇吴锦昌
  • 55篇吴允孚
  • 55篇虞燕霞
  • 54篇尚尔宁
  • 53篇郑家驹
  • 52篇王挺
  • 43篇陈广祥
  • 41篇毛君
  • 40篇刘敏娟
  • 37篇庄智伟

传媒

  • 107篇中国血液流变...
  • 67篇中华医学超声...
  • 58篇全科护理
  • 56篇南京医科大学...
  • 50篇江苏医药
  • 42篇中文科技期刊...
  • 39篇实用临床医药...
  • 37篇护理实践与研...
  • 36篇中国医学影像...
  • 33篇中华医学遗传...
  • 33篇抗感染药学
  • 32篇齐鲁护理杂志
  • 30篇南通大学学报...
  • 26篇内蒙古中医药
  • 26篇当代护士(中...
  • 26篇中西医结合护...
  • 25篇中国优生与遗...
  • 25篇中华现代护理...
  • 24篇临床放射学杂...
  • 23篇中国医院药学...

年份

  • 17篇2024
  • 318篇2023
  • 311篇2022
  • 272篇2021
  • 230篇2020
  • 274篇2019
  • 285篇2018
  • 195篇2017
  • 225篇2016
  • 174篇2015
  • 219篇2014
  • 197篇2013
  • 171篇2012
  • 126篇2011
  • 109篇2010
  • 112篇2009
  • 56篇2008
  • 73篇2007
  • 74篇2006
  • 39篇2005
3,7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良Sugiura术与青木春夫式断流术的比较
2007年
目的评价改良Sugiura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2004年12月施行的改良Sugiura术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随机抽取的以往施行的青木春夫式断流术50例做比较。结果改良Sugiura术:术后发生并发症10例,手术死亡5例,远期出血5例,肝性脑病3例,术后死亡4例;青木春夫式断流术:术后发生并发症7例,手术死亡2例,远期出血6例,肝性脑病2例,术后死亡4例,上述指标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Sugiura术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6±0.9)h、(27.5±10.5)d,显著短于青木春夫式断流术的(3.8±0.8)h和(53.2±34.2)d,P〈0.01。结论改良Sugiura术总体疗效肯定,是一种较好的青木春夫式断流术的替代手术,其操作简便,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徐敏晖曹苇华农标
关键词:改良SUGIURA术
医用直线加速器三维电子倾角仪的设计与研制
2019年
目的:自主研发专门用于医用直线加速器水平调节测量的三维电子倾角仪,以提高医用直线加速器质量控制过程中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保证放射性治疗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三维电子倾角仪采用STM32F103T8U6为主控芯片,ADXL345为三维角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测得的倾角数据通过SPI总线通讯方式传送给主控芯片,再通过无线蓝牙方式传输到显示模块上。结果:测得的数据结果精度和分辨率较高,相对误差范围<±0.5%,可以测0°~90°的任意角度,且能够检测到<0.25°的倾斜角度变化。结论:三维电子倾角仪专为直线加速器水平调节测量而设计,且实用性强,可替代传统式气泡水平仪。
袁夏冰钱三杨金燕姚金红
关键词:水箱单片机角度传感器医用直线加速器
非小细胞肺癌中S100P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S100P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2011年06月-2013年0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行肺癌根治术的103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及45例相应癌旁组织中S100P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对其表达与临床病理资料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100P蛋白在NSCLC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组及Ⅲ期肿瘤组织中S100P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及I期肿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表达与肿瘤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S100P蛋白阴性组累积五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100P蛋白在NSCLC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增高,且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累积5年生存率相关,提示其可能与NSCLC的进展和预后有关。
陈颖吕彦天徐国鹏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S100P免疫组织化学预后
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究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CRP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啰音、咳嗽及发热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4.21±0.31)、(5.20±1.22)、(3.62±0.23)d,均短于对照组的(5.77±0.33)、(7.14±2.40)、(4.93±0.3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面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时,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能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症状消退,安全性较高,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梁晓燕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序贯治疗
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左无名静脉走行异常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左无名静脉(Left innominate vein,LINV)走行异常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3例LINV走行异常胎儿产前超声心动图三血管观及三血管气管观LINV走行及与周边组织的关系进行观察,总结分析LINV走行异常的产前超声心动图特征。结果:本研究33例胎儿LINV均未走行于胸腺后方、主动脉弓上方,其中18例胎儿走行于主动脉弓下,合并法洛四联症3例,合并右位主动脉弓1例,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12例胎儿走行于胸腺内;2例胎儿走行于胸腺前;1例胎儿走行于气管后。结论:LINV走行异常在三血管观及三血管气管观具有特征声像图表现,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LINV走行异常对生后心脏介入手术或心外手术方式的选择有临床意义。
刘佳邓学东潘琦马建芳殷林亮张俊
关键词:头臂静脉超声心动描记术产前
Pol ι表达水平对行食管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的生存影响
2018年
目的:探讨DNA聚合酶ι(DNA polymeraseι,Pol ι)表达水平对行食管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的生存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7例行术后辅助放疗的食管癌患者组织中Pol ι的表达情况,分析Pol ι表达水平对这些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20例食管癌患者组织中Pol ι呈低表达,77例食管癌患者组织中Pol ι呈高表达;生存曲线显示Pol ι表达水平与行术后辅助放疗的食管癌患者生存呈负相关;COX回归分析显示Pol ι表达水平是影响食管癌根治术后辅助放疗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Pol ι可能是判断行食管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预后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周俊东宁忠华邹士涛刘标吴锦昌
关键词:食管癌术后辅助放疗
肾功能亢进患者万古霉素的药代动力学及谷浓度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研究万古霉素在肾功能亢进(Augmented Renal Clearance,ARC)患者体内的血药谷浓度和药代动力学特点,并对其血药谷浓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苏州市立医院本部收治并使用万古霉素进行治疗同时有稳态谷浓度测定数据的成人患者资料,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为ARC组[eGFR〉130ml/(min·1.73m^2)]和肾功能正常组[eGFR=50~130ml/(min·1.73m^2)]。利用贝叶斯反馈法计算其万古霉素药代动力学参数,采用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血药谷浓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291例患者共计291次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数据,分为ARC组78例和肾功能正常组213例。ARC组万古霉素日均剂量较肾功能正常组大f(2150±550)mg比(1812±453)mg,P=0.000],但是平均谷浓度低于肾功能正常组[(8.3±6.4)ms/L比(13.6±7.2)mg/L,P=0.0001,仅有16.7%的ARC患者血药谷浓度在目标血药谷浓度(10—20mg/L)范围,与肾功能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7%比46.5%,P=0.000)。ARC患者万古霉素的表观分布容积较肾功能正常组显著增大[(69.3±27.7)L比(60.5±21.3)L,P=0.000],清除率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组f(7.0±0.9)L/h比(4.3±0.4)L/h,P=0.000]。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体重、用药前肌酐是万古霉素血药低谷浓度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ARC患者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达标率低,药代动力学参数与肾功能正常者相比也具有较大差异,患者的年龄、体重和用药前肌酐水平对血药谷浓度影响较大。
唐莲陆灏迪薛盛敏赵富丽庄智伟尚尔宁
关键词:万古霉素谷浓度药代动力学影响因素
老年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及预防措施研究被引量:49
2019年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及预防措施。方法 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对辖区5432例老年人进行骨质疏松症调查。结果骨质疏松症发生率为12.44%;腰椎2~4部位骨密度平均为(0.820±0.111) g/cm^2,股骨颈平均骨密度为(0.818±0.103) g/cm^2,股骨颈粗隆平均骨密度为(0.712±0.100) g/cm^2,Ward三角区平均骨密度为(0.704±0.112) g/cm^2;骨质疏松症患者女性比例、年龄、饮酒比例、日饮用牛奶量<250 mL/d比例、未口服钙片比例及体育锻炼<30 min/d比例分别为59.17%、(75.20±9.28)岁、60.95%、69.08%、65.83%、57.25%,明显高于无骨质疏松症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年龄是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OR=1.761、1.964,P<0.05),而日饮用牛奶量、口服钙片和体育锻炼是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OR=0.725、0.661和0.718,P<0.05)。结论本地区老年骨质疏松症发生比例较高,应根据相关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
赵宗权吴贻红汤振源丁志良张豪施美华马庆华
关键词:老年人骨质疏松流行病学
医护患协同模式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医护患协同模式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我院血管外科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住院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试验组采用医护患协同护理干预方案。通过行走受损问卷、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自制的锻炼依从性评价表及焦虑自评量表评估两组在入院时及干预12周后的行走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焦虑水平。结果干预12周后,在行走能力方面,试验组的行走距离、步行速度、行走受损总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在爬梯能力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在自我管理能力方面,试验组的慢性病自我效能评定、锻炼依从性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在焦虑水平方面,试验组的焦虑自评得分优于对照组。结论医护患协同模式的应用,不仅加强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行走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缓解了肢体症状,降低了焦虑水平,改善了预后,提高了生活质量,还提升了医护工作质量。
毛辰蓉汤尧马倩郭凡张琴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自我管理能力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活化、聚集状态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活化、聚集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9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梗死体积和卒中类型分别分为小体积和中-大体积脑梗死亚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和小动脉闭塞性卒中(SAO)亚组。在脑梗死患者发病48 h内(治疗前)和病程第12 d,采用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CD62P表达,用比浊法检测花生四烯酸、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AA,MARADP);并与正常对照者(n=99)比较。结果脑梗死组发病48 h内血小板CD62P表达水平和MARAA、MARAD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且发病第12 d比发病48 h内明显降低(均P<0.01)。中-大体积脑梗死亚组、LAA亚组的血小板CD62P表达和MARAA、MARADP分别显著高于小体积脑梗死亚组和SAO亚组(均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血小板活化、聚集程度增高,脑梗死体积大、大血管病变的患者增高更明显。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活化、聚集状态,有助于对其病情的判断。
沈明强石冬敏程庆璋
关键词:脑梗死血小板活化梗死体积卒中类型
共35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