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健康相关重大社会风险预警协同创新中心

作品数:16 被引量:129H指数:7
相关机构: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诊疗
  • 4篇实证
  • 3篇冗余
  • 3篇实证研究
  • 3篇住院
  • 3篇护理
  • 3篇病人
  • 2篇养老
  • 2篇医生
  • 2篇住院病人
  • 2篇门诊
  • 2篇老年
  • 2篇老年护理
  • 1篇养老服务
  • 1篇养老服务机构
  • 1篇药物
  • 1篇药物制度
  • 1篇医保
  • 1篇医疗保险
  • 1篇医疗资源

机构

  • 16篇复旦大学
  • 5篇同济大学
  • 3篇上海市疾病预...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上海应用技术...

作者

  • 5篇王朝昕
  • 3篇罗力
  • 3篇金超
  • 3篇白鸽
  • 1篇吕军
  • 1篇李程跃
  • 1篇励晓红
  • 1篇苌凤水
  • 1篇孙梅
  • 1篇郝模
  • 1篇王颖
  • 1篇王银雪

传媒

  • 9篇中国医院管理
  • 5篇中国卫生资源
  • 1篇中国药房
  • 1篇浙江医学教育

年份

  • 5篇2018
  • 8篇2017
  • 3篇201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某县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引致的医保损益研究
2018年
目的:探索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引致的某县医保损益及损益率。方法:以我国西部某县为样本地区,采用现场调查法收集2009-2015年该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门诊和住院人次、门诊和住院收入、药品收入、总住院日数据和医保报销标准等。以2009年为基准年,模拟测算未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时的医保报销药品费用,通过与实际发生的医保报销药品费用进行比较,来计算医保的损益及损益率。结果:以样本县全面落实基本药物制度的2012年为界,2010-2011年,该县内基层医疗机构药品费用的医保报销表现为损失(损失金额分别为43.7万、91.5万元),在2012-2015年表现为得益(得益金额分别为19.9万、49.4万、85.8万、129.0万元),损益率从-0.67%上升到1.21%。而报销门诊药费和住院药费的医保损益变化趋势不同;报销村卫生室药费和乡镇卫生院药费的医保损益变化趋势有所不同。结论: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能给该县带来医保得益,节省了医保费用。
白鸽霍兆桦何世英张崖冰李婉莹周帅曹晓琳张天天戴瑞明周奕男周良熊雪晨罗力
关键词:基本药物制度县域医保损益
分级诊疗预期效果评价方法及实证模拟评价被引量:4
2017年
构建分级诊疗效果评价方法对推进分级诊疗政策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在专家咨询和数据模拟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门诊分流、康复分流和长期护理分流在内的分级诊疗预期效果评价方法,并基于2016年华东某地区门诊和住院病人数据库,对分流预期效果进行了实证模拟。结果显示:样本地区分流效果预期良好,不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医疗费用整体负担,各级医疗机构收益也有所保证,同时还能带来就业岗位的增加。
白鸽何世英戴瑞明张天天周奕男周良马振凯霍兆桦周帅王朝昕陈雯崔欣罗力
基于团队建设的教学秩序管理机制改革与实践--基层教学组织视角被引量:1
2017年
教学秩序是高校教学工作的基础。学校教学秩序管理制度的落地,归根结底在于基层教学组织的实践。研究型高校教师科研任务繁重,很有必要探索一套适宜于基层教学组织的可操作的工作机制。课题组基于基层教学组织视角,借鉴PDCA循环基本理论,分析基层组织教学工作开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其原因,采取教学团队建设等措施,积极实施,8年实践取得显著效果。
励晓红吕军李程跃孙梅苌凤水王颖郝模
关键词:团队PDCA循环教学秩序基层教学组织
上海市老年护理人员配置及其培训教育调查分析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 :了解上海市老年护理服务机构护理人力的配置与培训教育现状。方法 :横断面调查与典型案例分析相结合。对上海市305家老年护理相关机构进行普查,调查分析2011—2014年护理人力配置。以金山区某老年护理医院为典型案例,调查分析2006—2015年护理人员的培训教育情况。结果 :老年护理服务每床位配置护理人员仅0.46人,低于国家0.8人的标准要求;护士与护理员比例为1∶1.41,未达国家1∶2~2.5的比例标准;分别仅有12.80%的机构达到国家护理人员配置总量、17.60%的机构达到护士与护理员人数比例的标准要求。护士的学历构成以大专/高中与中专/技校为主,而护理员的学历构成中最多的是小学/文盲。10年内仅11位护士参加了在职培训与教育。结论 :目前上海市老年护理服务护理人员总数不足,护理员严重匮乏,素质水平偏低,在职教育与培训机会缺乏,建议完善相关政策,大力扶持老年护理服务护理人力的发展。
方律颖蒋曼万和平李水静杨颖华杨超王颖
关键词:老年护理护理人力配置护理人员培训教育
上海市老年护理机构的经济运行状况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了解和分析上海市老年护理机构的经济运行现状。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对上海市305家老年护理相关机构进行普查,调查机构的床位数、医护人员数、门诊与住院服务量以及财务收支情况等。结果全市有40.40%的老年护理相关机构的收支比例小于1,业务收支呈现亏损状态,平均亏损1 489.61万元。"压床"问题突出并严重抑制了业务收入的增长。结论目前上海市老年护理服务的经济运行状况不容乐观,医疗服务收不抵支成为主要原因。建议科学制定医疗服务价格,凸显服务价值,提高床位使用效率,增加机构活力,引入社会资本,提升服务品质。
王银雪方律颖蒋曼万和平李水静杨颖华
关键词:老年护理经济运行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服务机构的签约服务进展及策略思考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服务机构的签约服务进展。方法采用意向调查与焦点小组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23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调查。面向关键人物(分管领导),意向调查现阶段签约服务的签约率、服务项目以及费用支付方式。焦点小组访谈主要针对样本养老服务机构的关键人物(分管领导),围绕签约服务开展情况、已有服务的评价、需求满足情况等展开。结果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区域内养老服务机构的签约率为60.2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匮乏问题成为制约签约的首要阻碍。签约服务种类有限,并未完全满足住养老人的需求。向养老院和日托所"无报酬"提供签约服务的机构比例达到55.63%和72.50%,严重影响供方服务积极性。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有限,其他类型与级别的医疗机构参与签约服务必不可少。亟待相应的服务规范来明确服务范围和激励机制,以提升签约服务积极性。签约服务是构建医养整合性体系进程中养老服务机构的有效过渡。
李水静王颖方律颖万和平王玲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服务机构签约服务
“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格局下医养结合模式探索被引量:47
2018年
目的了解医养结合各服务模式的受认可情况和现存主要障碍。方法意向调查与焦点小组访谈相结合。针对上海市老年护理相关机构的关键人物(分管领导)意向调查对于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以及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模式的认可程度,对理想"医养结合"模式的认可程度及所需支持条件等。针对样本养老机构的关键人物(分管领导),围绕对于内设老年护理院或医疗机构及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合作的评价及存在问题等展开访谈。结果老年护理机构对养老机构设置老年护理院及医疗机构的认可率分别为87.60%和96.00%,对签约合作服务模式的认可率仅60.90%,养老机构不认同完全依赖签约服务。医养结合理想模式的受认可率高达76.00%。强化服务体系中各类供方机构的服务意愿和积极性是理想模式推行的重要支持条件。结论构建"机构-社区-居家"服务体系,并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推进家庭医生与家庭病床服务,全面统筹医护人力,推进与规范医护人员多点执业。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引导服务按需利用是医养结合模式发展的必经之路。
万和平王颖方律颖陶雷李水静杨颖华杨超
关键词: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
医疗需求波动下医疗资源配置合理冗余的必要性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针对卫生系统中存在的医疗资源利用波动情况,提出医疗资源配置中合理冗余概念,为进一步完善医疗资源测算方法提供参考建议。方法以上海市为例,根据2014年上海市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数据,分析上海市医疗机构1年内医疗服务需求分布的波动情况,明确医疗需求波动对医疗资源配置冗余的必要性。结果 2014年上海市单日收治门诊病人最大值为994 191人次,全年单日门诊病人最小值为53 700人次,全年平均每日收治门诊病人为562 442人次,超过均值的天数有229天,占全年所有天数的62%;全年单日住院病人最大值为96 493人次,单日住院病人最小值为58 929人次。结论由于医疗服务需求是波动分布的,单一地按照医疗卫生需要平均水平配置医疗卫生资源的方式,并不能满足医疗服务需求高峰期,会造成高峰期内医疗资源紧缺、居民看病难的问题。建议在医疗资源配置规划中考虑医疗需求波动因素,根据医疗需求波动的大小确定合理冗余。考虑合理冗余卫生资源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为进一步完善资源配置方法提供参考意见。
熊雪晨金超周奕男白鸽罗力
关键词:卫生资源区域卫生规划
引入合理冗余因素的医生需求测算方法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医生配置需要一定冗余,以应对医疗服务需求在时间上的波动。研制引入合理冗余因素的医生需求测算方法。方法分别研究门诊医生和住院医生配置需求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和配置需求之间的关联关系,影响因素的时间波动对医生配置需求带来的波动性影响,由此带来的对医生配置合理冗余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改进医生配置需求测算方法。结果在卫生人力需求法的基础上引入合理冗余因素,研制了引入冗余系数的医生需求测算方法。把疾病因素、经济因素、医保因素、生活习惯因素带来的医生配置需求波动影响,分别采用患病浮动系数、生活浮动系数、经济浮动系数、医保浮动系数来表达,进而将4类浮动系数整合为冗余系数,给出门诊医生和住院医生冗余系数合理值的计算方法。结论提出的测算思路,不仅适用于医生配置,而且也适用于床位等其他卫生资源的配置,还可进一步分专科测算专科医生的配置需求。
罗力熊雪晨周奕男白鸽金超
关键词:门诊住院
引入合理冗余因素的医生需求测算方法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明确引入合理冗余因素的医生需求测算方法中各项指标的统计口径、数据来源和调整方法,为该方法的实际应用提供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流程路径。方法以某新建医疗机构为例,应用引入合理冗余的医生需求测算思路,通过收集数据、文献检索、专家论证等方法,明确该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各项指标的实际操作路径。结果根据提出的测算路径测算得到的某新建医疗机构医生和床位配置标准符合当地经验判断,测算结果被当地卫生计生委认可,同时该测算路径被上级卫生计生委认可作为该机构审批依据。结论提出的引入合理冗余因素医生需求测算方法的实现路径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同时按照该实现路径得到的测算结果也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熊雪晨周奕男金超白鸽罗力
关键词:医生床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