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 作品数:46 被引量:83 H指数:5 相关作者: 张晓娜 刘凤珍 更多>> 相关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 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组织非编码RNA差异基因及其靶基因的初步分析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抗体介导、T细胞依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70%—80%MG患者存在胸腺增生、胸腺瘤等病变,多数患者胸腺中可见生发中心,从中能分离出分泌自身抗体的B... 赵瑞 杜英 李倩茹 刘萍萍 轩小燕 闫飞 倪文鹏 冯煜舒 崔新征 张清勇 高峰关键词:重症肌无力 胸腺 MIRNA芯片 文献传递 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淋巴细胞减少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急性自发性脑出血(sICH)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13例sIC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功能独立组(mRS评分0~2分)158例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分或死亡)55例。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白细胞及其亚群计数与ICH严重程度、血肿体积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白细胞及其亚群计数与sICH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在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中,早期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及淋巴细胞减少与严重神经功能缺损或大体积血肿呈正相关;在3个月预后不良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淋巴细胞减少的优势比OR=0.41,95%可信区间为0.18~0.94,P=0.036。结论淋巴细胞减少是sICH患者3个月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预测因素。 秦洁 李珠 龚光明 李红伟 陈玲 宋波 许予明关键词:自发性脑出血 淋巴细胞减少 预后 伊洛前列素对ILC2s介导的小鼠急性过敏性气道炎症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伊洛前列素(Iloprost)对IL-33诱导的小鼠急性过敏性气道炎症中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s)的作用。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DMSO对照组、IL-33刺激组、IL-33+iloprost干预组和单独iloprost组。HE染色观察肺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情况,PAS染色观察黏液分泌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以及肺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EOS)和ILC2s的数量,real-time PCR检测IL-5、IL-13、GATA3和ST2 mRNA的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BALF和肺匀浆上清中IL-5和IL-13的含量。结果:(1)IL-33刺激组小鼠肺组织切片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且黏液分泌增加;同时,小鼠BALF和肺组织EOS和ILC2s的数量、细胞因子分泌量和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DMSO对照组和单独ilopros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IL-33+iloprost干预组小鼠肺组织切片中炎性细胞浸润程度明显减轻且黏液分泌减少;同时,小鼠BALF和肺组织中EOS和ILC2s的数量、细胞因子分泌量和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IL-33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oprost可能是ILC2s的负调节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小鼠肺部急性过敏性炎症反应。 李倩阳 杨柳 赵坤宇 李智涛 蒋莉莉 蒋莉莉关键词:伊洛前列素 白细胞介素-33 携带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构建、鉴定携带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a(hCGRPa)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NCX2-hCGRPa。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双酶切消化后回收438bp的hCGRPacDNA片段和6.1kb的pLNCX2载体片段,纯化后按摩尔比7:1混合,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基因片段克隆至逆转录病毒载体pLNCX2上,序列测定、对比。鉴定后用脂质体法转染PT67细胞进行病毒包装扩增,感染NIH3T3细胞,观察细胞克隆,测定病毒滴度。结果酶切、测序结果与hCGRPa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的预期结果一致,分别为6.1kb和438bp,与空载体和目的基因大小相符。包装、扩增获得病毒滴度达1.7×10^6pfu/ml,对NIH3T3细胞有较高的感染效率。结论成功构建重组逆转录病毒pLNCX2-hCGRPoL,为进一步的基因治疗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王义生 皮国富 王亚寒 赵国强 李月白关键词:逆转录病毒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基因克隆 股骨头坏死 抗ABCA1自身抗体在SLE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分析 2016年 目的分析抗ABCA1自身抗体在SLE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SLE患者,通过细胞培养和免疫印迹法检测ABCA1抗体阳性情况,通过蛋白A凝胶层析柱纯化Ig G抗体检测胆固醇流出率。结果 SLE患者ABCA1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体检健康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伴动脉粥样硬化组ABCA1抗体阳性率高于SLE不伴动脉粥样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ABCA1抗体阳性Ig G干预组胆固醇流出率低于体检健康者Ig G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ABCA1抗体对SLE患者胞内胆固醇的流出具有抑制作用,并可能由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张晓娜 杜英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胆固醇 拉克替醇和婴儿双歧杆菌对便秘大鼠AQP3及ICC的影响 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拉克替醇和婴儿双歧杆菌改善大鼠便秘的作用机制及其对结肠水通道蛋白3(aquaporin 3,AQP3)、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的影响。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选取6只为对照组,其余大鼠连续5d给予洛哌丁胺灌胃建立便秘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拉克替醇组、婴儿双歧杆菌组、联合组。连续治疗7d,测定大鼠摄食量、摄水量、体重、粪便含水量及小肠推进率。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P物质(substance P,SP)、血管活性肠肽(vasoacf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含量的变化。Real—time PCR检测结肠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速激肽受体1(neurokinin-1 receptor,NK-1)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real-time PCR检测结肠AQP3、ICC蛋白和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的粪便含水率、小肠推进率、血清中VIP、SP含量均增加,结肠中PKA、NK-1 mRNA的表达量提高,AQP3、ICC蛋白及mRNA的表达量也明显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联合组效果最为明显,拉克替醇组次之,婴儿双歧杆菌组效果欠佳。结论拉克替醇和婴儿双歧杆菌能够提高大鼠血清中SP和VIP的含量,SP可以与ICC表面的NK-1受体相结合,促进胃肠道平滑肌收缩,加快肠道蠕动,利于粪便排出。VIP亦可通过cAMP—PKA途径增强AQP3 mRNA和蛋白的表达,促进肠道内水分吸收,软化粪便,改善便秘。 丁一芮 郑鹏远 李付广 黄煌 白利梅 刘思濛关键词:便秘 拉克替醇 婴儿双歧杆菌 水通道蛋白3 CAJAL间质细胞 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自身免疫和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和real-time PCR技术探讨MG患者和正常对照胸腺组织炎症反应与自身免疫病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取临床确诊并行手术切除的MG患者增生型胸腺为实验组,对照组胸腺来自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并排除自身免疫... 赵航 李倩如 张静 高峰 张清勇 杜英文献传递 eNOS基因27 bp VNTR多态性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研究 2007年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第4内含子数目可变性串联重复序列(VNTR)多态性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相关关系。方法PCR扩增DVT组与正常对照组eNOS基因27 bp VNTR特异片段,对两组VNTR的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DVT组与正常对照组eNOS基因VNTR均存在重复4次、5次两种等位基因,以及4/4纯合(aa),4/5杂合(ab),5/5纯合(bb)3种基因型,在对照组发现一例罕见4/6杂合(ac)基因型。DVT组4a/4a基因型频率为3.88%,4a等位基因频率为12.11%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eNOS基因27bp VNTR多态性与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相关性,携带重复4次等位基因的人具有易患静脉血栓的危险性。 贺颖 李敏 于辉 连建华 郑红 董子明关键词:一氧化氮合酶 血栓形成 EGF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的机制仍未完全阐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HER-1或cerbB-1)为首先发现的HER/cerb-B家族跨膜受体酪氨酸激酶成员,该家族还包括HER-2(cerbB-2)、H... 李峰 陈壬寅 严家芹 赵国强 李晟磊关键词:结直肠癌 肿瘤病理 基因多态性 病理细胞学 文献传递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离鉴定及其膜分子的表达 被引量:1 2012年 背景:肿瘤微环境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影响其膜表面分子的表达,与肿瘤的生长、转移及免疫逃逸作用相关,但迄今相关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的:分析肿瘤微环境下血管内皮细胞的膜表面分子表达量变化。方法:原代分离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采用不同肿瘤培养上清,用不同时间进行诱导。记录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鉴别Ⅷ因子相关抗原;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测定其膜表面分子mRNA表达量。结果与结论:肝癌smmc7721细胞培养上清处理后,内皮细胞抗原提呈会随着时间延长减弱,黏附白细胞能力随着时间延长而变化。胃癌SGC7901细胞培养上清处理后内皮细胞后,抗原提呈能力无明显变化;黏附能力有关分子中,CD3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降低,CD62E表达增高。说明肿瘤微环境可能通过上述黏附分子和抗原提呈分子表达的变化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相应功能。 杨晶 李倩如 黄玉敏 徐虹 赵九洲 杜英关键词:肿瘤微环境 黏附分子 抗原提呈 抗原提呈 脐静脉内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