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奶牛营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107 被引量:441H指数:12
相关作者:赵士萍郭琪更多>>
相关机构: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2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4篇奶牛
  • 26篇瘤胃
  • 17篇动物
  • 17篇牛乳
  • 17篇活性
  • 16篇瘤胃发酵
  • 15篇泌乳
  • 13篇提取物
  • 11篇免疫
  • 11篇奶牛乳腺
  • 11篇抗氧化
  • 11篇黄酮
  • 9篇营养
  • 9篇植物提取
  • 9篇植物提取物
  • 9篇乳腺上皮
  • 9篇乳腺上皮细胞
  • 9篇饲料
  • 9篇牛乳腺上皮细...
  • 9篇奶牛乳腺上皮...

机构

  • 107篇北京农学院
  • 55篇中国农业科学...
  • 7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甘肃农业大学
  • 3篇北京奶牛中心
  • 2篇北京首农畜牧...
  • 1篇武汉工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亚...
  • 1篇全国畜牧总站
  • 1篇北京中农弘科...

作者

  • 54篇熊本海
  • 6篇蒋林树
  • 6篇屠焰
  • 4篇毛胜勇
  • 3篇年芳
  • 3篇方洛云
  • 3篇王炳
  • 3篇赵士萍
  • 2篇麻柱
  • 2篇严淑红
  • 2篇李艳玲
  • 1篇潘晓花
  • 1篇丁健
  • 1篇周敏
  • 1篇鲁琳
  • 1篇刘凤华
  • 1篇南雪梅
  • 1篇刁其玉
  • 1篇焦金真
  • 1篇吕安

传媒

  • 74篇动物营养学报
  • 7篇畜牧兽医学报
  • 4篇饲料工业
  • 4篇中国乳业
  • 3篇中国畜牧兽医
  • 2篇北京农学院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当代畜牧
  • 1篇中国饲料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农学学报
  • 1篇2015第三...

年份

  • 6篇2024
  • 18篇2023
  • 23篇2022
  • 21篇2021
  • 11篇2020
  • 6篇2019
  • 10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1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奶牛乳腺炎无乳链球菌毒力相关因子被引量:4
2020年
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是引起奶牛乳腺炎的3大病原菌,在链球菌属中无乳链球菌是引起奶牛乳腺炎的重要病原菌之一,由无乳链球菌导致的乳腺炎约占隐性乳腺炎发病率的56.25%。无乳链球菌入侵奶牛乳腺的过程主要包括感染、黏附上皮细胞、侵入上皮细胞、损伤机体和免疫逃避等过程。无乳链球菌的毒力因子具有附着和侵袭机体细胞的作用,使菌体在奶牛乳腺表面形成生物被膜,进而干扰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并引起疾病。本文主要阐述了无乳链球菌在入侵乳腺组织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毒力因子的种类、作用机制以及调控过程,旨在通过抑制其相关毒力因子的活性,从而阻断无乳链球菌在乳腺中感染和传播,进而为预防和治疗链球菌型乳腺炎提供新的思路。
吴富鑫熊本海童津津蒋林树
关键词:无乳链球菌毒力因子奶牛乳腺炎
发情监测系统在奶牛养殖数字化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20年
发情监测系统是指通过特定传感装置,实时在线监测、记录和上传奶牛的活动量、反刍时间、电导率、躺卧时间等生理体征,对奶牛发情状态、配种时间和疾病发生等进行预测的一种牧场数字化管理方式。该系统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奶牛繁殖与生产性能,增加牧场经济收益。本文就发情监测系统的种类及其在奶牛养殖数字化管理中的应用、存在问题、应用前景进行综述,以期为促进奶牛养殖的数字化管理提供参考。
潘予琮王慧熊本海蒋林树
关键词:繁殖效率奶牛
饲粮组成对牛乳中乳蛋白及乳脂肪合成与调控机理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牛乳中的营养物质对人类健康有着相当大的益处,乳蛋白和乳脂肪作为牛乳营养品质的物质基础,还与奶牛生产性能息息相关,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牛乳中基本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功能出发,重点介绍了饲粮组成的改变及添加植物提取物、微量元素、微生态制剂等对乳蛋白及乳脂肪合成与调控机理的影响,为科学合理地调整饲粮营养组成,提高牛乳中乳蛋白率和乳脂率提供理论依据。
李欣童津津熊本海蒋林树
关键词:牛乳植物提取物微量元素
牛至精油缓解反刍动物瘤胃甲烷排放的研究进展
2024年
反刍动物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占畜禽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80%,甲烷作为瘤胃微生物代谢的副产物,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还降低了反刍动物的饲料能量利用率。植物提取物凭借其调节瘤胃微生物群落的功效在甲烷减排领域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牛至精油是从牛至中提取的一种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植物提取物,以麝香草酚和香芹酚为主效因子,具有改善瘤胃内环境、改变瘤胃微生物组成、调控瘤胃发酵等生物学功能,在反刍动物养殖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关于牛至精油降低甲烷的作用效果已在多种动物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牛至精油能通过调节瘤胃微生物及其代谢来降低瘤胃甲烷排放,但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作者以反刍动物为对象,对牛至精油通过调节瘤胃中细菌、古菌以及原虫的丰度和组成,调控瘤胃代谢,抑制二氧化碳还原途径和乙酸发酵途径,达到改善甲烷排放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牛至精油在饲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李晓鹏高鹏翔蒋林树屠焰
关键词:反刍动物瘤胃甲烷排放
茶皂素对奶牛瘤胃发酵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被引量:18
2016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茶皂素对奶牛瘤胃发酵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用12头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均饲喂基础饲粮,各组分别灌服0(对照)、20、30、40 g/d茶皂素,茶皂素与水混匀灌服,进行预试期14 d,正试期35 d的饲养试验。正试期期间每隔7 d,在晨饲前1 h用口腔采样器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发酵指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法测定瘤胃微生物含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茶皂素显著降低了瘤胃液p H(30、40 g/d组)、氨态氮的浓度(20、30、40 g/d组)(P<0.05),但均未超过正常范围值;茶皂素显著提高了微生物蛋白(30、40 g/d组)、丙酸(20、30、40 g/d组)和丁酸浓度(20、30、40 g/d组)(P<0.05),30 g/d组的微生物蛋白浓度提高了20.20%;但茶皂素对总挥发性脂肪酸和乙酸浓度的影响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茶皂素各组的瘤胃液原虫、溶纤维丁酸弧菌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甲烷菌、白色瘤胃球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黄色瘤胃球菌、真菌含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综上所述,补饲茶皂素改善了奶牛瘤胃发酵模式,并显著影响了奶牛瘤胃微生物区系,30 g/d的剂量对奶牛较为适宜。
严淑红赵士萍蒋琦晖方洛云周敏闵婉平蒋林树
关键词:茶皂素奶牛瘤胃发酵微生物区系
壳聚糖抗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3
2018年
壳聚糖是几丁质的脱乙酰化形式,是一种可从甲壳纲、昆虫和真菌中获得的生物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众多的生物活性,并显示出对不同真菌、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活性。壳聚糖与微生物表面阴离子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是决定壳聚糖抗真菌和细菌微生物活性的重要因素,但是受微生物类型、壳聚糖的分子质量和脱乙酰度等影响。根据抗真菌和细菌的特性,将壳聚糖通过饲料添加剂或凝胶注射等方式用于动物生产,其在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免疫性能以及在疾病治疗等方面都有很大应用潜力。本文主要综述了壳聚糖最新的抗微生物活性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为壳聚糖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孙铭维童津津蒋林树熊本海
关键词:壳聚糖抗菌活性真菌动物生产
植物黄酮在缓解奶牛热应激上的应用前景被引量:4
2019年
奶牛是一种耐寒畏热的动物,当奶牛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能力超过其阈值时就会产生热应激。热应激对奶牛的生产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机制、内分泌和代谢产生不利影响,是阻碍奶牛业健康发展的一大问题。近年来,植物提取物作为一种兼具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的饲料添加剂被广泛应用。植物黄酮作为一种存在广泛的植物提取物,具有提高家畜生产性能和抗氧化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炎能力、调节机体代谢等功效。因此,植物黄酮可以对症治疗奶牛热应激。本文将从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机制、内分泌和代谢的影响以及近些年来将植物黄酮用于改善动物热应激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植物黄酮用于缓解奶牛热应激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李义方洛云熊本海蒋林树
关键词:奶牛热应激
燕麦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的建立被引量:8
2022年
本试验旨在构建燕麦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的近红外预测模型。试验于2017—2019年,从我国京津冀等地区的牧场及种植基地收集了80份不同品种、不同产地和不同成熟度的燕麦草,参照燕麦草常规营养成分国标检测方法测定采集80份样品中水分(MSTR)、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脂肪(EE)和粗灰分(Ash)含量并进行燕麦草近红外光谱采集。使用OPUS7.5中的偏最小二乘(PLS)化学计量学方法将燕麦草的光谱图和理化指标进行关联,交叉检验法评价预测模型效果。结果显示:不同来源的燕麦草中MSTR、CP、NDF、ADF、EE和Ash含量变异较大;MSTR、CP、NDF、ADF和Ash含量预测模型校正决定系数(RSQcal)为0.886~0.977,交叉验证决定系数(1-VR)为0.84~0.95,交叉验证相对分析误差(RPDCV)为2.50~4.23,定标效果较为理想,外部验证预测决定系数(RSQv)为0.846~0.945,预测相对分析误差(RPDV)为2.57~4.20,表明模型均可应用于实际检测且适用性良好;EE含量预测模型RSQcal为0.870,1-VR为0.772,RPDCV为1.80,外部验证结果 RSQv为0.735,RPDV为1.95,模型效果不理想,不能应用于实际检测。综上所述,本试验初步建立燕麦草中MSTR、CP、NDF、ADF和Ash含量的近红外预测模型效果较好,为生产中快速高效测定燕麦草常规营养成分提供技术支撑。
张书阅熊安然潘予琮余诗强蒋林树熊本海
关键词:燕麦草常规营养成分近红外光谱技术模型构建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苦参碱在奶牛生产中的抗炎作用机制被引量:2
2022年
本研究旨在应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苦参碱在奶牛生产中的抗炎作用机制。登录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查找苦参碱的主要靶点,再登录PubChem以及PharmMapper数据库对苦参碱靶点进行补充,同时检索GeneCards和DisGeNET数据库获得炎症相关靶点,获取苦参碱与炎症交集靶点即为苦参碱治疗奶牛炎症的候选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输入苦参碱抗炎交集靶点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Cytoscape 3.9.1软件中的CytoNCA模块筛选该网络核心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苦参碱抗炎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Autodock Tools软件对核心靶点以及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苦参碱发挥抗炎作用的相关靶点有71个;PPI网络分析结果发现白蛋白(ALB)、肿瘤坏死因子(TNF)、MYC原癌基因碱性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MY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3)、周期蛋白D1(CCND1)、CD44和白细胞介素-6(IL-6)是苦参碱抗炎作用的核心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表明该靶点涉及62种生物学过程(BP)、16种细胞组分(CC)和12种分子功能(MF);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获得71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预测结果表明苦参碱与关键核心靶点稳定结合,相互作用较好。本研究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揭示了苦参碱的多靶点及多通路发挥抗炎作用的机制,为苦参碱在奶牛生产中的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
赵梓轩杨嘉睿蒋林树童津津
关键词:苦参碱网络药理学奶牛
适应新型畜牧人才培养下《动物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被引量:1
2023年
为适应现代化畜牧业快速发展对新型畜牧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动物科学专业核心课程《动物营养学》的建设,笔者针对动物营养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新型畜牧人才培养需求,从响应国家政策、配合智慧农业发展、注重相关学科融合教学、关注学生实践、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这几方面对《动物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童津津蒋林树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