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海南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

作品数:146 被引量:495H指数:11
相关作者:钟娜乔凤刘巧郑文爱王芳乾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海南医学院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卫生厅科学研究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总论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5篇期刊文章
  • 37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7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4篇梅毒
  • 16篇艾滋病
  • 14篇血清
  • 11篇血清学
  • 11篇细胞
  • 11篇耐药
  • 10篇银屑
  • 10篇银屑病
  • 10篇病毒
  • 9篇淋球菌
  • 8篇性病
  • 8篇球菌
  • 8篇疗效
  • 8篇淋病
  • 8篇耐药性
  • 7篇支原体
  • 7篇皮肤
  • 7篇疗效观察
  • 7篇流行病
  • 7篇流行病学

机构

  • 144篇海南省皮肤性...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海南省人民医...
  • 2篇海南医学院
  • 2篇天津市疾病预...
  • 2篇武汉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广州市皮肤病...
  • 2篇浙江省皮肤病...
  • 2篇广东省皮肤性...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金华市中心医...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江门市皮肤医...
  • 1篇沈阳市第七人...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娄底市中心医...

作者

  • 41篇钟娜
  • 31篇郑文爱
  • 30篇刘巧
  • 28篇王芳乾
  • 25篇杨先旭
  • 24篇陆玉珠
  • 20篇裴东怒
  • 20篇王爱民
  • 19篇许玉军
  • 19篇吴伟伟
  • 18篇段争跃
  • 16篇王玲
  • 14篇张丽芬
  • 13篇杨斌
  • 12篇朱海花
  • 12篇龚石
  • 11篇马岳绒
  • 10篇鲁建瑜
  • 9篇乔凤
  • 7篇黎雯

传媒

  • 33篇中国热带医学
  • 12篇海南医学
  • 9篇临床皮肤科杂...
  • 9篇中国皮肤性病...
  • 8篇中国艾滋病性...
  • 7篇中华医学会第...
  • 5篇中国麻风皮肤...
  • 5篇第三届中南地...
  • 4篇第七届全国皮...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华皮肤科杂...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国外医学(皮...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年份

  • 1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10篇2018
  • 6篇2017
  • 7篇2016
  • 5篇2015
  • 11篇2014
  • 10篇2013
  • 10篇2012
  • 8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7篇2008
  • 5篇2007
  • 11篇2006
  • 7篇2005
  • 8篇2004
  • 11篇2003
1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健康性文化教育之我见
性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每个人不能没有性,性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由于2000多年的封建思想文化统治,几千年的性封闭、性愚昧影响存在,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西方的腐朽性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袭和冲击,使当前中国的性观念处...
陈抗凌文
文献传递
伴毛囊黏蛋白病的蕈样肉芽肿被引量:1
2021年
报告1例伴毛囊黏蛋白病的蕈样肉芽肿。患者男,37岁。面部、躯干及四肢红色斑片和斑块2个月。皮肤科检查:面部、躯干及四肢散在境界清楚,形态不规则的红斑,红斑上有少量粘着性鳞屑。皮损组织病理:真皮毛囊内水肿,其内较多黏蛋白沉积,阿新蓝染色阳性;毛囊周围可见较多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部分小淋巴细胞轻度不规则;免疫组化:CD3、CD4及CD5(+),CD8及CD20(-),诊断:伴毛囊黏蛋白病的蕈样肉芽肿。
曾令斌张明吴伟伟陆捷洁杨先旭韩秋月
关键词:蕈样肉芽肿黏蛋白病
环孢素A和甲氨蝶呤轮替疗法在慢性斑块型银屑病长期系统治疗中的优势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评估环孢素A和甲氨蝶呤轮替疗法的安全性。分析治疗过程中引起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本试验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定2012年4月至2016年4月于海南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医院接受环孢素A及甲氨蝶呤轮替治疗的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了这些患者的临床数据及用药情况。所有患者在开始治疗前及随后的随访过程中均完成血常规、肝酶测定、肾功能及尿检等实验室检查。研究过程中,记录在轮替治疗中出现的任何不良事件。结果进行初筛后,共有42例银屑病患者入选。药物的平均用药时间及累积用药剂量为:环孢素A(456.79±472.14)d,(134.68±183.24)g;甲氨蝶呤(274.51±215.32)d,(418.62±435.63)mg。有4例患者在轮替治疗后出现实验室检查异常:4例(9.5%)患者出现转氨酶的异常,其中2例(4.8%)患者还同时伴有尿酸异常。所有患者的肾功能检查(血肌酐及血尿素氮)、血细胞计数及尿检均未出现异常。结论在慢性斑块型银屑病的长期系统治疗中,利用环孢素A和甲氨蝶呤轮替疗法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各类药物副作用,特别是肾脏毒性的发生。在轮替疗法治疗过程中,患者流行病学、病程长短、疾病严重程度、用药剂量及时长并不是引起药物副反应的高危因素。
徐斌龚石黄朝伟
关键词:银屑病环孢素甲氨蝶呤肾毒性
窄谱UVB照射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与护理体会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窄波UVB照射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方法 125例玫瑰糠疹患者接受窄波UVB照射治疗及护理,首次剂量为0.12~0.18J/cm2,逐次增加剂量,递增幅度为10%~20%,每周2次,观察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次、3次、5次、7次及7次以上时痊愈率分别为0%、36.8%、85.6%、93.6%和95.2%;总有效率分别为71.2%、89.6%、90.4%、96.0%和95.2%。治疗1次、3次和5次之间比较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5次、7次及7次以上之间比较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窄波UVB照射治疗玫瑰糠疹3~5次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而轻,值得临床运用。
符兰芳
关键词:窄波UVB玫瑰糠疹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眼部带状疱疹24例观察
2002年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眼部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 2 4例用西药结合中药内服 ,以及静脉滴注双黄连粉针 ,肌注清开灵 ,外敷藤黄散治疗 ;对照组 2 0例单用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10 0 % ,对照组总有效率85 % ,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 (χ2 =7.2 3,P<0 .0 1)。两组疗程比较有显著差异 (t=2 .0 4 ,P<0 .0 5 )。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提高疗效 ,缩短疗程 ,减少并发症。
赖声正
关键词:眼部带状疱疹双黄连粉清开灵
可变性红斑角化症一例被引量:1
2004年
段争跃杨先旭杨斌刘巧孙建方
关键词:可变性红斑角化症
天疱疮患者创面感染病原菌及血清IL-17和 IFN-γ与骨桥蛋白水平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天疱疮患者创面感染病原菌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干扰素γ(IFN-γ)、骨桥蛋白(OPN)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9月海南省皮肤病医院98例天疱疮并发创面感染患者为研究组,未并发创面感染的天疱疮患者324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IL-17、IFN-γ、OPN水平及其与天疱疮并发创面感染相关性,并分析天疱疮并发创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及血清IL-17、IFN-γ、OPN水平对病原菌类型的鉴别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IL-17、IFN-γ、OPN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17、IFN-γ、OPN水平均与天疱疮并发创面感染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细菌感染患者血清IL-17、IFN-γ、OPN水平均高于真菌感染患者(P<0.05);血清IL-17、IFN-γ、OPN联合对天疱疮并发创面感染病原菌类型的敏感度(93.75%)高于IL-17(62.50%)、IFN-γ(50.00%)、OPN(50.00%)。结论血清IL-17、IFN-γ、OPN水平在天疱疮患者创面感染中呈异常高表达,综合检测上述血清指标水平能有效鉴别与诊断感染病原菌类型,为临床分析病原菌耐药性、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量化参考。
曾令斌陆捷洁吴伟伟韩秋月王爱民
关键词:天疱疮创面感染白细胞介素-17干扰素Γ骨桥蛋白
海南省2007~2008年孕产妇梅毒流行情况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了解海南省孕产妇梅毒流行状况并探索阻断梅毒经母婴传播的有效措施。方法在全省各市县选取1~2家综合医院或妇幼保健院,在孕产妇常规产前保健服务中,增加孕产妇梅毒筛查,并收集梅毒孕妇所生婴儿的血样进行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结果共发现孕产妇梅毒282例,筛查人群感染率为0.71%;确诊为胎传梅毒的6例,胎传梅毒感染率为10.17%。结论海南省孕产妇的梅毒感染率较高,已危害妇女及新生儿的健康,应提倡开展妊娠梅毒的普查及干预工作。
王玲裴东怒刘巧鲁建瑜钟娜
关键词:孕产妇梅毒
女性不孕症患者细菌性阴道病与支原体感染状况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调查女性不孕症患者细菌性阴道病(BV)与支原体感染状况。方法收集2013年6-12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541例女性不孕症患者分泌物标本,同时做BV检测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支原体培养阳性率为44.5%(241/541),其中解脲支原体(UU)检出率最高,有223例感染,阳性率41.2%,人型支原体(Mh)感染5例,阳性率0.9%,UU+Mh混合阳性13例,阳性率2.4%。BV感染325例,阳性率为60.1%(325/541)。在241例支原体阳性患者中BV阳性检出率为70.1%(169/241),300例支原体阴性患者中BV阳性检出率为52.0%(156/300),支原体阳性组与支原体阴性组BV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诺喹类的氧氟沙星耐药率最高,敏感率只有7.1%。交沙霉素耐药率最低,占3.7%。结论女性不孕症患者与BV和支原体感染密切相关,应加强BV及支原体普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支原体药敏试验显示,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敏感率最高,可以作为临床医生首选药物。
毛春燕郑文爱
关键词:不孕症支原体药敏分析阴道分泌物
含螺旋藻多糖血清对体外培养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的作用
龚石张晴刘巧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