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摩擦学研究所

作品数:218 被引量:808H指数:14
相关作者:文广顾凯凯黄海张鸿斐廖正君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贵阳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5篇期刊文章
  • 5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7篇机械工程
  • 51篇金属学及工艺
  • 3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8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理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83篇磨损
  • 63篇微动
  • 43篇微动磨损
  • 26篇摩擦学
  • 25篇合金
  • 24篇轮轨
  • 24篇钢轨
  • 19篇车轮
  • 18篇涂层
  • 16篇扭动微动
  • 10篇单晶
  • 10篇转动微动
  • 9篇单晶硅
  • 9篇列车
  • 9篇摩擦学行为
  • 8篇水介质
  • 8篇碳滑板
  • 7篇电弧
  • 7篇塑性
  • 7篇塑性变形

机构

  • 218篇西南交通大学
  • 4篇四川大学
  • 4篇中国核动力研...
  • 3篇贵阳学院
  • 3篇浙江工业大学
  • 2篇四川建筑职业...
  • 2篇华东交通大学
  • 2篇兰州交通大学
  • 2篇五邑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重庆大学
  • 2篇中国工程物理...
  • 1篇东华大学
  • 1篇伯明翰大学
  • 1篇荆楚理工学院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北京控制工程...
  • 1篇四川工程职业...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50篇刘启跃
  • 42篇朱旻昊
  • 39篇王文健
  • 20篇蔡振兵
  • 20篇郭俊
  • 18篇陈光雄
  • 16篇彭金方
  • 15篇莫继良
  • 12篇何成刚
  • 11篇周仲荣
  • 10篇周桂源
  • 10篇文广
  • 9篇钱林茂
  • 8篇沈明学
  • 7篇宋川
  • 7篇王彩芸
  • 6篇周琰
  • 6篇申鹏
  • 5篇胡艳
  • 4篇沈火明

传媒

  • 42篇摩擦学学报
  • 35篇润滑与密封
  • 16篇机械工程材料
  • 8篇材料工程
  • 7篇四川大学学报...
  • 5篇表面技术
  • 4篇机械强度
  • 4篇机械设计与制...
  • 4篇中国有色金属...
  • 4篇2008全国...
  • 4篇2009全国...
  • 3篇振动与冲击
  • 3篇组合机床与自...
  • 3篇材料热处理学...
  • 3篇2008年中...
  • 3篇第九届全国摩...
  • 2篇机械工程学报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机械
  • 2篇机械设计

年份

  • 3篇2023
  • 7篇2022
  • 5篇2021
  • 10篇2020
  • 2篇2019
  • 8篇2018
  • 17篇2017
  • 10篇2016
  • 18篇2015
  • 20篇2014
  • 15篇2013
  • 15篇2012
  • 10篇2011
  • 16篇2010
  • 26篇2009
  • 25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2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温度对镍和铜电接触微动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选用两种典型的电接触材料(镍、紫铜)进行从室温到高温下(室温~300℃)以及10 N载荷的电接触微动试验,采用3D形貌仪和SEM对磨痕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接触电阻的影响显著。在室温环境下,两种材料的接触电阻均处在一个稳定的值;随着温度的上升(室温~100℃),镍的接触电阻急剧上升,而铜的接触电阻相对稳定,随着温度上升至300℃,两种材料的接触电阻均发生剧烈变化。接触区域的氧化磨屑生成和堆积是导致接触电阻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
刘新龙蔡振兵刘善邦彭金方朱旻昊
关键词:微动接触电阻温度电接触
扭动摩擦条件下软骨损伤行为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使用新型扭动摩擦磨损试验机,在林格溶液(Ringer’s solution)条件下,对牛髋关节软骨/Φ28 mm Al2O3摩擦副进行了扭动角位移幅值为0.5°~10°和法向载荷为5~50 N的扭动摩擦磨损试验。在摩擦动力学行为分析的基础上,使用扫描电镜(SEM)、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对磨痕进行了观察,分析了软骨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牛髋关节软骨在扭动磨擦条件下存在2种T-θ曲线,即椭圆和平行四边形,分别对应扭动摩擦的部分滑移和完全滑移状态。在扭动摩擦处于部分滑移状态时,牛髋关节软骨表面损伤轻微,主要损伤机理为表面褶皱。处于滑移状态时,沿半径方向,磨痕可依次分为粘着区、褶皱区、微裂纹区和剥落区,其主要损伤机制为表面裂纹与剥落。
蔡振兵杨莎高姗姗于海洋朱旻昊
关键词:关节软骨
高速铁路车轮多边形磨耗影响因素仿真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基于摩擦自激振动可能导致车轮多边形磨耗的观点,建立由1个轮对和2根钢轨组成的轮轨系统摩擦自激振动模型,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提供的复特征值功能分析该模型的摩擦自激振动发生趋势,讨论摩擦因数、扣件刚度、阻尼对摩擦自激振动发生趋势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摩擦因数的减小和扣件阻尼的增大,轮轨系统摩擦自激振动发生趋势减小,而仅通过改变扣件刚度不能达到抑制车轮多边形磨耗的目的。根据仿真结果,指出减小摩擦因数和增大扣件阻尼是可行的控制车轮多边形磨耗的措施。
王科崔晓璐陈光雄欧阳华江
关键词:自激振动阻尼
TiAlN涂层高速钢刀具的制备及钻削性能研究
本研究综合采用了电子枪等离子增强、非平衡磁控溅射和多弧离子镀三种物理气相沉积(PVD)技术,在高速钢麻花钻上沉积TiAlN单层涂层。对涂层的硬度、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微观形貌进行了测试及分析,并将TiAlN涂层高速钢麻...
莫继良朱旻昊
关键词:TIALN涂层
文献传递
两种激光熔覆涂层对轮轨材料磨损与损伤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20年
选用钴基合金粉末和铁基合金粉末,利用CO 2多模激光器对轮轨材料进行激光熔覆处理.分析了钴基合金涂层和铁基合金涂层的微观组织、成分、硬度与应力状态.未处理试样表面残余应力为拉应力,激光熔覆处理后,涂层表面残余应力为压应力.利用MJP-30A滚动接触疲劳试验机对激光熔覆处理前后轮轨试样进行滚动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表明:激光熔覆处理后轮轨试样磨损率明显降低,其中激光熔覆钴基合金后,轮轨试样磨损率分别降低96.7%和98.9%,激光熔覆铁基合金后,轮轨试样磨损率分别降低81.7%和93.5%.未处理轮轨试样表面损伤为疲劳损伤;钴基合金涂层表面损伤最轻微,磨痕表面光滑,出现轻微的小块剥落;铁基合金涂层表面出现细小裂纹和犁沟.
慕鑫鹏王文健祝毅沈明学刘启跃郭俊丁昊昊
关键词:激光熔覆磨损残余应力
MoS2涂层扭动微动磨损特性有限元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为探讨MoS2固体润滑涂层在抗扭动微动磨损中应用的可行性,对MoS2涂层在扭动微动下摩擦力学性能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扭转角位移幅值、法向载荷、摩擦因数等对MoS2涂层接触表面力学行为的影响,并与基体材料扭动微动力学行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MoS2涂层扭动微动运行区域的改变消除了混合区裂纹萌生与扩展所产生的损伤;MoS2涂层在部分滑移区和滑移区,其表面塑性应变虽比基体大,但明显较小的摩擦剪应力,在部分滑移区不足以启动MoS2涂层晶体的滑移,在滑移区对塑性流动层的剪切作用不够,因此MoS2涂层表面磨损较轻微,即MoS2能有效发挥抗扭动微动磨损作用。
刘娟沈火明朱旻昊
关键词:扭动微动摩擦扭矩微动磨损
高速摩擦制动界面振动信号时频法分析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利用MM-1000型摩擦制动试验机进行了高速摩擦制动试验,使用加速度传感器采集了摩擦制动过程中界面轴向与径向振动信号。利用Morlet小波变换对不同制动压力、干湿工况下的振动信号进行分析,结合摩擦制动过程中瞬时摩擦系数变化对高速摩擦制动界面振动行为时频法分析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重采样能够大幅减小计算量且对低频段振动时频分析无明显影响;Morlet小波时频分析比短时傅里叶变换和HHT边际谱具有更好的分辨率,对制动界面振动信号处理效果更好;时频图中的斜率与制动过程中的转速变化相对应,表明高速摩擦制动过程中转速基本呈线性降低;结合时频图与瞬时摩擦系数曲线可以评估高速摩擦制动过程中界面状况变化过程;振动能量主要集中在基频、二倍频和三倍频,超过三倍频部分能量较少。
王峰王文健刘启跃郭俊
关键词:振动信号
接触载荷对7075铝合金扭转复合微动摩擦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0
2012年
在新型扭转复合微动试验机上,以7075铝合金平面/GCr15钢球配副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接触载荷对7075铝合金扭转复合微动磨损行为的影响。在动力学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磨痕形貌微观观察,研究7075铝合金扭转复合微动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接触载荷明显地改变微动运行区域,随着接触载荷的增加,微动推迟进入混合区和滑移区,且混合区逐渐扩大;在相同的微动运行区域内,Ft/Fn系数随循环次数增加的变化趋势受接触载荷的影响不大,但Ft/Fn系数随着法向接触载荷的增加依次降低;在其它参量不变的情况下,接触载荷越大,微动更趋向于受扭动微动分量控制,表面损伤伴随着明显的剥落。扭转复合微动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氧化磨损和剥层。
沈明学杨莎周琰蔡振兵朱旻昊
关键词:7075铝合金磨损行为
载荷对4种材料摩擦机制转变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采用曲率半径2μm的金刚石针尖,分别在原子力显微镜和纳米划痕仪上研究了GCr15、304不锈钢、超弹和形状记忆NiTi合金等材料在5μN^80 mN载荷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载荷对材料的摩擦机制有很大影响.当载荷低于80μN时,4种样品表面均无明显的划痕损伤,摩擦机制以界面摩擦为主;100~150μN时,摩擦机制逐渐转变到以犁沟摩擦为主;80 mN时,4种材料犁沟摩擦力占总摩擦力的比例甚至超过90%.另外,材料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对其摩擦性能也有显著影响.硬度越高,材料越难发生犁沟损伤,摩擦机制从界面摩擦转变到犁沟摩擦对应的载荷越高;弹性模量与硬度的比值越大,摩擦过程中的犁沟效应越显著,犁沟摩擦力占总摩擦力的比重越大.
谢祖飞余家欣钱林茂
关键词:原子力显微镜
LZ50车轴钢转动微动摩擦学特性研究
在新型转动微动磨损试验机上,进行了LZ50车轴钢/GCr15钢在法向载荷为10 N,转动角位移幅值为0.125°~0.5°的转动微动磨损试验。在摩擦动力学行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磨痕的微观分析,研究了材料的转动微动磨损机理...
廖正君莫继良郑健峰杨皎周仲荣朱旻昊
关键词:微动磨损转动微动
文献传递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