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神经颅底外科

作品数:76 被引量:594H指数:10
相关作者:陶朵朵李煜顾瑛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3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5篇手术
  • 12篇植入
  • 12篇耳蜗
  • 11篇人工耳
  • 11篇人工耳蜗
  • 11篇外科
  • 11篇耳蜗植入
  • 10篇中耳
  • 10篇面神经
  • 9篇鼓室
  • 9篇耳鸣
  • 7篇听觉
  • 7篇人工耳蜗植入
  • 5篇外科手术
  • 5篇鼓室成形
  • 4篇植入术
  • 4篇中耳炎
  • 4篇显微外科
  • 4篇梅尼
  • 4篇梅尼埃病

机构

  • 76篇复旦大学
  • 2篇卫生部
  • 2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昆明医学院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靖江市人民医...
  • 1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北京医院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4篇迟放鲁
  • 13篇陈兵
  • 8篇戴春富
  • 7篇陶朵朵
  • 4篇李华伟
  • 4篇韩朝
  • 3篇顾瑛
  • 3篇袁雅生
  • 3篇黄婷
  • 3篇李煜
  • 3篇王正敏
  • 3篇顾峻
  • 2篇沙炎
  • 2篇王璟
  • 2篇刘宏建
  • 2篇董明敏
  • 2篇郭思荃
  • 2篇孙建军
  • 2篇吴倩如
  • 1篇丛宁

传媒

  • 13篇中华耳鼻咽喉...
  • 9篇临床耳鼻咽喉...
  • 7篇中国眼耳鼻喉...
  • 7篇中华耳科学杂...
  • 4篇中国医学文摘...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中华医学会2...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听力学及言语...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大众医学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华医学信息...
  • 1篇中医眼耳鼻喉...
  • 1篇医药食疗保健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8篇2017
  • 12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耳炎临床分类的再认识被引量:5
2005年
迟放鲁
关键词:中耳炎胆脂瘤
耳鸣患者院外声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了解耳鸣患者院外声治疗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供参考。方法连续方便抽取308例门诊耳鸣患者为调查对象,使用电话回访调查其声治疗现况及影响依从性的因素。结果共有效回访156例,失访率49.35%。随访患者中,94例(60.26%)就诊医生未建议其进行声治疗;37例(23.72%)患者遵医嘱执行声治疗,其中28例(75.68%)坚持声治疗的时间未超过2个月;医生建议但患者未执行声治疗的原因为太麻烦10例(40.00%)、技术原因8例(32.00%)等;不同性别、年龄、耳鸣持续时间以及耳鸣对生活影响程度的患者声治疗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声治疗在国内临床应用不多,且患者声治疗依从性不高;护理人员应提供院外护理干预使患者更有效接受声治疗。
华玮韩朝钦苓
关键词:耳鸣延续护理
VEMP技术在耳源性眩晕中的应用
2018年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VEMP)近年才应用于临床,其具体的波形代表的意义尚没有完全了解。国内外VEMP的应用经常见于耳神经外科疾病例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上半规管裂、前庭神经元炎、听神经瘤、晕动病、单侧前庭功能低下、突发性聋等疾病。国外VEMP的研究较早,VEMP在国内基础实验和临床应用上起步较晚,但是临床应用发展迅速。气导VEMP主要检测球囊传入通路,骨导VEMP则主要测试球囊和椭圆囊传入通路,通过不同的刺激方式记录VEMP。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VEMP为记录电极置于胸锁乳突肌,主要测量前庭-脊髓非交叉通路功能;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为记录电极置于眼周,主要测量交叉的前庭-眼通路功能。VEMP在耳鼻喉科临床应用中使用逐渐普遍,对其临床意义了解不断深入。本文内容主要涵盖cVEMP和oVEMP介绍和操作使用,并总结cVEMP和oVEMP在常见耳源性眩晕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韩朝韩朝
关键词: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眩晕耳源性眩晕肌源性电位
开放式鼓室成形听力重建术不同频率效果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患者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后听力重建效果,并对不同频率听力重建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2008年6月至2011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的920例患者,从中筛选具有完整随访资料患者87名,利用纯音测听对患者手术前后0.25kHz、0.5kHz、1kHz、2kHz、3kHz、4kHz、6kHz频率处的纯音气导听阈、骨导听阈和气骨导差进行评估,比较各项指标手术前后差异,探讨各频率重建效果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术后气导听阈总体平均值在各个频率均有显著改善,听觉重建效果从低频到高频呈下降趋势,其中1kHz以下频率明显优于2kHz以上频率;术后气骨导差总体平均值在各个频率均有显著改善,且听觉重建效果从低频到高频呈下降趋势,其中1kHz以下明显优于2kHz以上;术后骨导听阈总体平均值除4kHz,其余各频率均有显著改善,1kHz重建效果显著优于其他频率,未做听骨链重建患者平均骨导听阈只有1kHz频率略有改善;术后随访期内无复发患者。结论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在清除病灶同时可有效重建慢性中耳炎患者听觉能力,低中频显著。
陶朵朵陈兵
关键词: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听力重建
外耳道腺样囊性癌生物学特性及其干预策略
目的:总结分析外耳道腺样囊性癌的生物学特性,根据其生物学特性提出对应干预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4~2014年作者手术治疗外耳道腺样囊性癌43例,临床分期根据Pittsburgh2000年修订分级系统.T1、T2患者均...
戴春富
耳鸣患者院外声音治疗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华玮韩朝钦苓
钛合金听骨I期听骨链重建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钛合金听骨赝复物在鼓室成形术中I期听力重建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76例2008年6月至2011年1月行开放式鼓室成形伴I期听骨链重建术的病例,从中筛选具有完整中长期随访资料者106例(107耳),根据应用钛合金为全部听骨赝复物(total ossicular replacement prosthesis,TORP)或部分听骨赝复物(partial ossicular replacement prosthesis,PORP)将其分为PORP组(86耳)和TORP组(21耳),随访6至30个月,分别比较两组手术前后0.5、1、2、4kHz纯音气导平均听阈、平均气骨导差的变化及术后听力重建成功率的情况。结果PORP组术前气导平均听阈为(49.0±12.6)dBHL,术后为(31.3±7.1)dBHL,听力平均提高了17.7dBHL。TORP组术前气导平均听阈为(48.5±4.8)dBHL,术后为(29.4±4.7)dBHL,听力平均提高了19.1dBHL。PORP组术前平均气骨导差为(27.0±7.1)dB,术后为(14.5±4.6)dB,气骨导差闭合12.5dB。TORP组术前平均气骨导差为(29.1±7.2)dB,术后为(16.3±4.2)dB,术后气骨导差闭合12.9dB。两组听力重建的成功率分别为83.7%和71.4%。两组在听力提高、气骨导差闭合、听力重建成功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总体听骨假体排出率为0.9%(1/107)。结论应用钛合金听骨赝复物行鼓室成形术I期听力重建,可有效提高听力,其排异率低。
陈兵陶朵朵
关键词:听小骨假体耳外科手术
鼓室内钆注射内淋巴显像在梅尼埃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随着前庭医学的发展,梅尼埃病患者的评估除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外,传统的冷热水实验已基本普及,前庭诱发肌电图和鼓室内钆注射内淋巴显像等能够间接反映内淋巴积水的检查也在国内逐渐开展.本研究比较鼓室内钆注射内淋巴显像和其他...
吴倩如戴春富沙炎
我国听觉植入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被引量:5
2010年
我国听觉植入的现状 一、我国人工耳蜗植入的发展历史 我国大陆的人工耳蜗植入可以追溯到1982年,20世纪80年代北京协和医院和上海医科大学(现为复旦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分别研制了单道人工耳蜗。单道人工耳蜗的植入让聋残人回归到有声世界。限于当时单道人工耳蜗的技术不能将复杂的频率分解,植入者只能听到单调的声音,难以理解言语。但不可否认的是,国产单道人工耳蜗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建立了人工耳蜗的植入技术。
迟放鲁
关键词:人工耳蜗植入听觉植入者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第七届第三次编委扩大会议暨全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2019’学术年会会议纪要(总第21次学术会议)
2019年
在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之际,2019年10月26日,《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第七届第三次编委扩大会议暨全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2019,学术年会在山东省青岛市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主办,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专业委员会、山东省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山东天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协办。
王云丽朱鲁平韩朝程雷
关键词:耳鼻咽喉科中西医结合耳鼻喉中医药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