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中医研究所

作品数:973 被引量:4,927H指数:32
相关作者:曾祖平梁代英苑惠清解欣然赵子厚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33篇期刊文章
  • 185篇会议论文
  • 93篇专利
  • 39篇科技成果
  • 6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58篇医药卫生
  • 11篇文化科学
  • 7篇理学
  • 3篇生物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195篇中医
  • 111篇中药
  • 106篇细胞
  • 106篇慢性
  • 88篇中医药
  • 69篇银屑
  • 69篇银屑病
  • 60篇胃炎
  • 50篇中西医
  • 48篇中西医结合
  • 48篇溃疡
  • 43篇西医
  • 42篇药疗
  • 42篇药疗法
  • 37篇医药疗法
  • 37篇中医药疗法
  • 34篇虚证
  • 34篇证候
  • 33篇心肌
  • 32篇脾虚

机构

  • 956篇北京市中医研...
  • 415篇首都医科大学...
  • 152篇北京中医药大...
  • 36篇首都医科大学
  • 2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8篇北京中医医院
  • 17篇中国中医科学...
  • 14篇北京中医药大...
  • 11篇中国中医研究...
  • 10篇深圳养和医疗...
  • 10篇廉江市人民医...
  • 9篇中国人民解放...
  • 9篇中国中医科学...
  • 7篇中华中医药学...
  • 6篇山东中医药大...
  • 6篇中国中医科学...
  • 6篇北京中医医院...
  • 5篇北京大学第三...
  • 5篇北京大学第一...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225篇李萍
  • 143篇危北海
  • 75篇曾祖平
  • 74篇赵京霞
  • 73篇刘清泉
  • 63篇刘欣
  • 60篇刘红旭
  • 58篇郭玉红
  • 54篇赵荣莱
  • 53篇何薇
  • 53篇李博
  • 50篇王燕
  • 48篇梁代英
  • 47篇金敬善
  • 45篇赵子厚
  • 44篇盛巡
  • 42篇林燕
  • 40篇刘卫红
  • 38篇张蕾
  • 37篇王丽华

传媒

  • 51篇北京中医
  • 36篇中医杂志
  • 29篇中国中西医结...
  • 27篇中华中医药杂...
  • 27篇世界中医药
  • 24篇中国病理生理...
  • 22篇中国中医急症
  • 21篇北京中医药
  • 19篇中国中药杂志
  • 18篇中国实验方剂...
  • 17篇中国中医药信...
  • 13篇中草药
  • 13篇中国中医基础...
  • 1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0篇家庭中医药
  • 10篇北京中医药大...
  • 9篇中华中医药学...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8篇新消化病学杂...

年份

  • 2篇2024
  • 18篇2023
  • 37篇2022
  • 67篇2021
  • 44篇2020
  • 44篇2019
  • 22篇2018
  • 30篇2017
  • 43篇2016
  • 34篇2015
  • 19篇2014
  • 17篇2013
  • 29篇2012
  • 22篇2011
  • 27篇2010
  • 17篇2009
  • 21篇2008
  • 27篇2007
  • 49篇2006
  • 32篇2005
9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糖尿病患者午睡两“要”三“不要”
2012年
曾有研究发现,一周至少午睡一次的人患糖尿病的几率比从不午睡的人增加了26%。午睡是否真的该为糖尿病的发生买单呢?
徐雯洁
关键词:糖尿病
火针疗法的“破”和“立”作用及临床应用初探被引量:34
2019年
火针的疗效可以总结为两大方面:"破"的作用和"立"的作用,即通过"破"一个旧的、病理的状态,引发一系列动态调整,最终创"立"一个新的、生理的稳态,从而恢复健康。"破"的作用通过散、消、排、引、攻等途径实现;"立"的作用通过助、壮、补、温等途径实现。临床应用中,医者应基于病证及患者本身进行整体辨证和局部辨证,来决定是否实施火针。对于能施行火针的患者,厘定"破"和"立"的权重,选择不同粗细的火针施行不同温度、轻重、深浅、徐疾、频次的操作,达到调气、温补、破瘀、消融、散结等"破"的作用和温补、敛疮、修复等"立"的功效,从而调整机体失衡的状态,以实现人体的阴阳平衡。火针疗法的"破"和"立"的权重、量效关系研究很有必要。
赵洛鹏刘璐王一战袁芳付渊博李志娟喻珮李彬
关键词:火针火针疗法
一种治疗皮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皮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马齿苋12‑18份,青花椒8‑10份,苍术6‑12份,防风7‑11份,芒硝28‑32份,白矾8‑12份,连翘14‑16份,生侧柏叶8‑...
王圆圆张青赵文硕李颖吴霞刘敏
文献传递
循证医学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研究中的意义
一、循证医学为一切医疗决策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循证医学即遵循证据的医学,是以大系列临床试验结果为证据,决定治疗方案和决策。该名词是有Sackett领导的小组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其本意(核心意见)是要求...
危北海
文献传递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疾病临床试验研究方案及病历设计思考被引量:6
2017年
遵循叙事循证医学理念,梳理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试验方案及研究病历,提高和优化中成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试验方案和研究病历设计的水平。结合正在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案和研究病历,分析功能性胃肠病试验设计中方案及病历的条目取舍和选用目的,确定当前最佳的功能性胃肠病的试验设计方案及研究病历模式。研究病历的设计需要紧扣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明确是病历设计的首要条件。临床疗效评价方法的建立是中医药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本研究从理论和实践2个方面探讨消化不良临床试验方案和研究病历设计,期望得到更好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建议进行功能性胃肠病的核心指标群讨论,利于今后的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研究。
李博郭玉红胡晶冯硕张会娜商洪才
关键词:循证医学功能性胃肠病疗效评价
古今腧穴定位研究综述被引量:4
2021年
腧穴定位随着针灸学的发展而不断完善,腧穴定位准确与否直接影响针灸临床治疗效果。但是由于患者个体的差异和医者经验的差异,针灸临床治疗时腧穴定位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不准确性,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临床的疗效。利用现代技术和仪器实现取穴过程的客观化与标准化,是针灸现代化的重要方向。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腧穴定位研究工作的深入,腧穴定位的一些仪器和辅助技术不断地出现,笔者就检索到的与腧穴定位相关的文章进行总结。
魏江艳刘璐付渊博肖文迅王一战赵洛鹏孙世颖李彬
关键词:腧穴定位
海龙、海马中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的比较被引量:12
1996年
海龙、海马中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的比较岳雪莲,杨天文,危北海海龙、海马均为脊索动物门鱼纲海龙科动物。性味甘温,入肝、肾经,功效补肾壮阳,消肿散结,临床用于治疗阳萎遗精、遗尿、虚喘、瘕积聚、疔疮肿毒等症。海马始载于宋·《证类本草》:“主妇人难产”。海龙始见...
岳雪莲杨天文危北海
关键词:海龙海马微量元素氨基酸
鸡血藤提取物体外抗肿瘤实验研究被引量:33
2007年
鸡血藤水提物对6种肿瘤细胞系均有一定生长抑制作用,对不同种属、器官、组织来源的细胞系敏感性不同。水提物的柱层析产物当中,50%、70%和95%乙醇洗脱部分抑瘤作用更强,IC50仅为水提物的一半左右。鸡血藤提取物体外对肿瘤细胞系有广谱生长抑制作用,黄酮类化合物可能是其抗肿瘤的有效成分。
唐勇王笑民何薇王玉芝李春梅戈妍娟
关键词:鸡血藤提取物抗肿瘤
中医文献中肺积和息贲治疗的方药规律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治疗肺积和息贲的处方用药规律及其所反映的病机要点,为肺癌治疗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应用电子检索的方法,对中医文献中关于肺积和息贲治疗的文献进行收集、整理,摘录其治疗的方药,运用统计软件SPSS 16.0对药物进行频数和频率分析。结果:化痰止咳药、补虚药、毒性药、理气药、温里药、利水渗湿药、化湿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是治疗的主要药类;补虚药中以益气和养阴的药物为主。所有的药物中以辛、苦、甘、温热及归脾肺胃经之品常用。结论:中医文献中肺积和息贲治疗以扶正补虚、化痰祛湿、理气活血、以毒攻毒为主;方药性味主要选用辛、苦、甘及温热之品,归经主要为脾、肺、胃经。通过药物分析可以初步推论民国及其以前的医家认为肺积和息贲为本虚标实的疾病,本虚以气阴两虚为主,标实以痰、湿、瘀、毒为主。
张怡王笑民于明薇徐雯洁南楠马丛
关键词:中医文献肺积方药频数分析
参元丹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解欣然李爱勇林燕刘红旭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梗死面积化学比色法肌组织
共9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