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

作品数:2,668 被引量:8,757H指数:32
相关作者:谈景旺吴林岚杨连梓陈耀严萍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中医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12篇期刊文章
  • 612篇会议论文
  • 10篇科技成果
  • 7篇专利

领域

  • 2,536篇医药卫生
  • 23篇经济管理
  • 14篇文化科学
  • 12篇机械工程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哲学宗教
  • 6篇建筑科学
  • 6篇农业科学
  • 5篇化学工程
  • 3篇政治法律
  • 3篇语言文字
  • 3篇理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学

主题

  • 437篇中医
  • 209篇细胞
  • 194篇疗效
  • 188篇中医药
  • 154篇护理
  • 131篇慢性
  • 122篇药疗
  • 122篇药疗法
  • 118篇医药疗法
  • 118篇中医药疗法
  • 103篇中西医
  • 102篇中药
  • 94篇疗效观察
  • 93篇中西医结合
  • 90篇晶状体
  • 88篇辨证
  • 85篇上皮
  • 84篇糖尿
  • 82篇中医证
  • 79篇湿热

机构

  • 2,641篇福建省第二人...
  • 383篇福建中医学院
  • 237篇福建中医药大...
  • 155篇福建省中医药...
  • 102篇福建医科大学
  • 55篇福建省立医院
  • 45篇南京军区福州...
  • 44篇福建省人民医...
  • 2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8篇福州市第二医...
  • 17篇福州总医院
  • 12篇中国中医科学...
  • 11篇香港浸会大学
  • 10篇福建省肿瘤医...
  • 9篇中国中医科学...
  • 8篇福建师范大学
  • 8篇北京大学
  • 8篇福建省妇幼保...
  • 8篇福建卫生职业...
  • 6篇海南医学院

作者

  • 109篇祁明信
  • 106篇黄秀榕
  • 92篇柯晓
  • 74篇吴明霞
  • 70篇陈美华
  • 64篇杨春波
  • 60篇吴成翰
  • 58篇张喜奎
  • 52篇王诗忠
  • 51篇陈立典
  • 48篇黄飞翔
  • 48篇黄恒青
  • 47篇魏仲南
  • 42篇阙庆辉
  • 41篇叶盈
  • 40篇林求诚
  • 40篇李灵辉
  • 39篇赵红佳
  • 39篇严桂珍
  • 36篇吴松鹰

传媒

  • 281篇福建中医学院...
  • 226篇福建中医药
  • 143篇福建医药杂志
  • 116篇海峡药学
  • 64篇医师在线
  • 34篇现代中西医结...
  • 29篇光明中医
  • 24篇中医杂志
  • 22篇检验医学与临...
  • 20篇中西医结合心...
  • 18篇中国(福建)...
  • 17篇亚太传统医药
  • 17篇中外医疗
  • 17篇临床合理用药...
  • 16篇中国中西医结...
  • 15篇中国中医急症
  • 15篇糖尿病之友
  • 15篇福建中医药大...
  • 14篇中华中医药学...
  • 13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1篇2024
  • 14篇2023
  • 13篇2022
  • 31篇2021
  • 25篇2020
  • 34篇2019
  • 49篇2018
  • 87篇2017
  • 77篇2016
  • 69篇2015
  • 100篇2014
  • 79篇2013
  • 75篇2012
  • 68篇2011
  • 171篇2010
  • 230篇2009
  • 238篇2008
  • 173篇2007
  • 209篇2006
  • 161篇2005
2,6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证型与理化指标、体重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脂血症等有密切的关系,且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可出现肝功能的异常。为了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理化指标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我们对15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和轻重程...
徐光耀唐福康
文献传递
TDP神灯在护理产钳术后会阴伤口水肿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TDP神灯照射治疗会阴切开术后伤口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经阴道产钳助娩有会阴伤口水肿Ⅲ级的产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TDP神灯照射及50%硫酸镁湿敷会阴伤口,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护理会阴伤口。结果观察组产后第3天会阴水肿消退情况、甲级愈合率、拆线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TDP神灯照射能加速产钳术后会阴伤口肿胀消退,促进伤口愈合,缩短拆线时间。
魏萍陈玉萍郑晓云
关键词:TDP神灯会阴水肿硫酸镁湿敷产钳术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交感型颈椎病
2001年
林翰宇齐振熙
关键词:颈椎病
Colle′s骨折并发腕管综合征7例治疗报告
2004年
彭美玉陈跃聂达荣杨连梓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CTS正中神经神经功能
胃癌中医病机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临床病案分析,探讨胃癌中医发病机制。方法:运用证素辨证的方法,对临床54例胃癌确诊患者行中医证素辨证,分析其病位证素、病性证素的频数频率和积分,探讨胃癌的中医发病机制。结果:54例胃癌确诊的患者中,病位证素积分...
王常松林昆明吴同玉闵莉吴银盘
关键词:胃癌证素病机
文献传递
透骨消痛胶囊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以透骨消痛胶囊为例,探讨吸光度-波长曲线下面积应用于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新思路与方法。方法通过配制系列浓度的透骨消痛胶囊内容物的溶液,在200~400 nm下进行全波长扫描,观察吸波面积和总药物浓度的线性关系,并对透骨消痛胶囊开展灌胃后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不同浓度内容物溶液的吸波面积和内容物中药物的总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归一化方程为:AUAWC=0.6608x-0.1206,(r=0.9999)。大鼠体内透骨消痛胶囊内容物灌胃后,Ka=7.72/h,t1/2(Ka)=0.0898 h,吸收分布较迅速;T(peak)=0.4656 h,第0.5 h左右达到最大血药浓度,Cmax=33.9576μg/mL;第6 h出现双峰现象,说明可能存在肠肝循环;Ke=0.2368/h,t1/2(Ke)=2.9271 h,药物消除较慢,总浓度维持较长的时间。结论吸波面积和中药总浓度成线性的关系可应用于多成分复杂体系的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不同时间段获得的中药总浓度能较好地体现复杂成分的总量在体内的'动态'过程。
肖晓金包侠萍张丽红刘献祥严锦贤李孝栋
关键词:透骨消痛胶囊药代动力学
H型高血压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10μmol/L时即称为H型高血压。近年来,H型高血压得到许多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但它对机体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从中西医角度阐述H型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以及有待研究的方向。
董芳芳郭进建
关键词:H型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中西医治疗
补脾益肾法配合针灸推拿治疗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研究补脾益肾法配合针灸推拿治疗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患者78例,按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补脾益肾法配合针灸推拿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骨密度的变化情况评分及患者腰腿疼痛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97.44%)明显优于对照组(82.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骨密度变化评分较对照组骨密度变化评分高,其中腰椎2~4椎的骨密度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腰腿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脾益肾法配合针灸推拿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骨质,帮助患者有效减少疾病的影响,值得推广。
陈喆
关键词:补脾益肾法针灸推拿骨质疏松症
全髋置换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伴股骨头坏死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全髋置换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伴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手术方法。方法:15例成人髋臼发育不良伴股骨头坏死病例,采用自体骨植骨造盖、重建髋臼等方法以达和谐臼容关系、平衡负重力线,恢复股骨头前倾角和颈干角纠正股骨头颈畸形。结果:1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个月至3年4个月,平均2.6年。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81.6分。术后下肢短缩0~2.5cm,平均0.8cm。术后X线显示臼容关系良好,植骨块融合。术后2例两侧肢体不等长仍大于2cm,行走时轻微跛行。结论:成人髋臼发育不良伴股骨头坏死全髋置换术,可以采用自体股骨头松质骨植骨造盖、重建髋臼等方法以达到和谐臼容关系、恢复负重力线,改善病人步态等目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张朝春陈智能杨连梓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全髋置换术自体骨植骨肢体不等长下肢短缩植骨块
疣状胃炎的中医治疗进展
2008年
疣状胃炎(Verrucous gastritis,varioliform gastritis,VG)是指胃黏膜表面以很多结节状痘疹状突起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糜烂性胃炎,又称隆起糜烂性胃炎。可见于各年龄段,多发生于30-55岁。男性多于女性,病变好发于胃窦部。中医无疣状胃炎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症状,一般可归于“胃脘痛”、“胃胀”的范畴。近5a来,国内中医学者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
林国清柯晓
关键词:疣状胃炎幽门螺杆菌
共26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