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第二军医大学热带医学与公共卫生学系流行病学教研室

作品数:31 被引量:191H指数:9
相关作者:吴建锋关蔚陈曦沈秋霞更多>>
相关机构:泰山医学院流行病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肿瘤
  • 12篇病毒
  • 9篇进化
  • 8篇乙型
  • 8篇乙型肝炎
  • 8篇肝炎
  • 7篇死亡率
  • 7篇发病
  • 7篇发病率
  • 6篇乙型肝炎病毒
  • 6篇细胞
  • 6篇细胞癌
  • 6篇活率
  • 6篇肝炎病毒
  • 6篇存活
  • 6篇存活率
  • 4篇遗传学
  • 4篇流感
  • 4篇流感病毒
  • 4篇流感病毒A型

机构

  • 31篇第二军医大学
  • 6篇上海市杨浦区...
  • 4篇上海市浦东新...
  • 2篇上海市浦东新...
  • 1篇泰山医学院
  • 1篇上海建工医院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24篇曹广文
  • 10篇张宏伟
  • 7篇杜琰
  • 6篇赵佳
  • 6篇韩雪
  • 5篇侯建国
  • 5篇丁一波
  • 5篇谭晓洁
  • 4篇苏彤
  • 3篇常文军
  • 3篇李自雄
  • 3篇韩一芳
  • 3篇林吉
  • 3篇刘岩
  • 2篇关蔚
  • 2篇谢震宇
  • 2篇张蓉
  • 2篇殷建华
  • 2篇乔鹏
  • 2篇孙乔

传媒

  • 30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基础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 8篇2015
  • 14篇2014
  • 5篇2013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社区为基础的群体医学在恶性肿瘤预防和控制中的重要意义被引量:21
2014年
近10年来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位居我国城市人口死亡原因的前3位。由于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方法,恶性肿瘤目前是人群平均寿命之前死亡的主要原因。探索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以及发生和发展规律应是现代医学研究的重点。以社区为基础的恶性肿瘤流行病研究是准确确定各种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评价我国社会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探索病因及其进化规律;开展针对性疾病预防和评价治疗效果的基础。在恶性肿瘤的病因研究中,重点是环境危险因素和遗传易感性的动态交互作用,并在以社区为基础的队列研究中进一步确定病因,探索早发现和早诊断的关键生物学标记物。社区为基础的群体医学研究在评价医学干预对癌症生存影响方面具有独有的优势。加强社区医学基础建设在降低恶性肿瘤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具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
曹广文
关键词:肿瘤发病率死亡率
2002-2012年上海市杨浦区社区人群肾细胞癌发病和生存情况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阐明上海市杨浦区2002-2012年间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整理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系统中的杨浦区户籍人群RCC病例资料,应用年均变化百分比(APC)模型分析患者发病的时间趋势,应用Kaplan-Meier模型并结合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进行标化。结果 2002-2012年间RCC新发患者1 092例,占同期全区新发恶性肿瘤的2.34%。RCC年均粗发病率为9.16/105,标化发病率为5.12/105。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粗发病率11.79/105 vs 6.41/105,P<0.01;标化发病率6.54/105 vs 3.61/105,P<0.01)。男性50岁,女性55岁以后RCC发病率迅速增加。2002-2012年间男性粗发病率逐年增长(APC=10.45),女性粗发病率也明显增长(APC=6.37)。因RCC死亡369例,年均粗死亡率为3.10/105,标化死亡率为1.33/105。40岁以上男性、55岁以上女性死亡率明显上升。男性5年生存率高于女性(71.80%vs 69.77%,P>0.01)。手术治疗组5年生存率高于非手术组(87.75%vs 53.69%,P<0.01)。结论年龄和性别是影响RCC发病率差异的主要因素,RCC死亡率低于发病率,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RCC患者生存期。
韩雪黄辰曦赵佳谭晓洁侯建国张宏伟曹广文
关键词:肾肿瘤肾细胞癌发病率死亡率存活率
2002-2012年上海市杨浦区社区人群膀胱癌的发病和生存情况分析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阐明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上海市杨浦区户籍人群膀胱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系统整理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系统中的杨浦区户籍人群膀胱癌发病和死亡资料,应用年均变化百分比(APC)模型分析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应用Kaplan-Meier模型结合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进行标化。结果 2002-2012年间膀胱癌新发患者1 252例,占同期全区新发恶性肿瘤的2.69%。膀胱癌年均粗发病率为10.51/105,其中男性为15.59/105,显著高于女性(5.18/105,P<0.01);标化发病率为4.83/105,其中男性标化发病率为7.26/105,高于女性(2.32/105,P<0.01)。2002-2012年间膀胱癌粗发病率明显上升(APC=4.14,P<0.01),但标化发病率无明显变化。50岁以后膀胱癌发病率迅速增加。因膀胱癌死亡690例。年均粗死亡率男性为8.61/105,女性为2.84/105(P<0.01);标化死亡率男性为3.64/105,女性为1.15/105(P<0.01)。2002-2012年间膀胱癌粗死亡率明显上升,标化死亡率未见明显改变。新发膀胱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63.15%,其中手术治疗组5年生存率为74.31%,高于非手术组(51.80%,P<0.01)。结论 2002-2012年间杨浦区户籍人群膀胱癌粗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明显的上升。手术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生存期,提高膀胱癌早期诊断率和及时手术切除率有望提高患者整体生存。
韩雪赵佳黄辰曦丁一波侯建国谭晓洁韩一芳张宏伟曹广文
关键词:膀胱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存活率
2002-2012年上海市杨浦区社区人群前列腺癌的发病和生存情况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阐明上海市杨浦区2002-2012年间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系统整理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杨浦区男性户籍人群PCa发病和死亡资料,应用年均变化百分比(APC)模型分析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应用Kaplan-Meier模型结合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男性人口年龄构成进行标化。结果 2002-2012年间PCa新发病例1 578人,占同期全区男性新发恶性肿瘤的6.36%(1 578/24 800)。PCa年均粗发病率为25.87/105,标化发病率为10.60/105。2002-2012年间PCa粗发病率(APC=10.11,P<0.01)和标化发病率(APC=7.27,P<0.01)逐年增长。60岁以后PCa发病率迅速增加。因PCa死亡716例。年均粗死亡率为11.74/105,标化死亡率为3.92/105。65岁之后PCa死亡率明显上升。PCa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57.59%,其中手术治疗组5年生存率为67.56%,显著高于非手术治疗组50.40%(P<0.01)。结论年龄是PCa发病率升高的主要因素,PCa死亡率明显低于发病率,手术治疗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一个重要因素。
韩雪黄辰曦赵佳丁一波侯建国张宏伟曹广文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存活率
2002-2012年上海市杨浦区社区人群宫颈癌的发病和生存情况分析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阐明上海市杨浦区2002-2012年间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系统整理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系统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杨浦区户籍人群宫颈癌发病和死亡资料,应用年均变化百分比(APC)模型分析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应用Kaplan-Meier模型结合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女性人口年龄构成进行标化。结果2002-2012年间上海市杨浦区宫颈癌总新发患者628例,占同期全区女性恶性肿瘤的2.53%。宫颈癌年均粗发病率为10.80/10^5标化发病率为9.56/10^5。在此期间宫颈癌的粗发病率逐年增长(APC=11.10,P〈0.01),但是标化发病率没有明显改变(APC=1.05,P〉0.05)。以30-49岁女性人群宫颈癌发病率最高。2002—2012年问因宫颈癌死亡256例,占全区女性恶性肿瘤死亡患者的1.57%。宫颈癌年均粗死亡率为4.40/10^5,标化死亡率为2.02/10^5。宫颈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8.36年。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平均生存时间显著高于未接受手术者(9.22年vs7.06年,P〈0.01)。宫颈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75.45%,其中手术治疗组5年生存率为84.69%,显著高于非手术组60.89%(P〈0.01)。结论上海市杨浦区户籍女性人群宫颈癌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9.56/10^5和2.02/10^5,手术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韩雪黄辰曦赵佳谭晓洁张宏伟曹广文
关键词:宫颈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存活率
上海市杨浦区2009-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分析杨浦区2009至2013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开展手足口病监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杨浦区2009至2013年手足口病监测资料和部分患者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部分手足口病例进行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核酸检测。结果 2009至2013年,杨浦区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4 974例,年均发病率为75.53/10万,累计报告重症病例9例,占报告病例的0.18%,无死亡病例;发病的高峰期集中在4~7月,流行高峰呈逐年升高的趋势,且高峰有延迟现象;各街道的发病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呈逐年上升的趋势(Ptrend〈0.05),各街道每年发病率有所不同(P〈0.05);人群的发病特征以5岁及以下的散居和幼托儿童为主;2010年主要以EV71和Cox A16为流行株,2011至2013年主要以其他肠道病毒和Cox A16为流行株,其他肠道病毒所占比例有所增加,流行高峰前和流行高峰后病原谱曲线呈交叉现象。结论杨浦区手足口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区性和人群特征,不同年份间流行优势株有所差别,优势病原株的转化影响疫情流行趋势和严重程度。
乔鹏胡晶晶刘敏李飞王琳张宏伟张蓉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肠道病毒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变异在母婴传播中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索肝细胞癌(HCC)相关乙肝病毒(HBV)变异在母婴传播和婴儿慢性感染中的变化规律,为肝细胞癌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413名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产妇及其新生儿纳入本研究。应用定量PCR检测产妇外周血和新生儿脐带血HBV DNA,应用巢式PCR和克隆测序方法测定前S区和核心启动子区的HCC相关HBV变异。新生儿出生后均经标准HBV免疫,7个月后对104名婴儿HBV感染情况进行随访,对外周血HBV DNA阳性婴儿测定HCC相关HBV变异发生情况。结果在413名新生儿中,41名(9.9%)HBV DNA水平≥103 copies/mL。随访到的104名婴儿中,4名(占3.8%)HBV DNA≥103 copies/mL。与未发生HBV跨胎盘传播的产妇相比,发生HBV跨胎盘传播者外周血HBV核心启动子变异没有增加,但在C2基因亚型的前S区中,T2898G/C、C3000T、C3116T、T31C和T52C变异增加HBV跨胎盘传播的风险(P<0.05)。HBV基因组中前S区和核心启动子区的HCC相关变异的频率在产妇外周血和新生儿脐带血中无明显差别,但是在母婴传播的7个月龄HBV DNA阳性婴儿中,检测出极少数量。结论 HBV C2基因亚型的前S区某些变异可能影响HBV跨胎盘传播,但是具有HCC相关HBV变异的准种没有造成婴儿慢性感染的优势,促进HBV致癌的变异体是在漫长的慢性感染过程中逐渐被选择出来的。
谢震宇傅益飞张爱华浦蕊丁一波孙乔曹广文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肝细胞癌
上海市浦东新区初中阶段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状况调查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调查上海市浦东新区初中阶段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HBV感染及乙肝疫苗免疫现状,为乙肝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上海市浦东新区外来务工人员集聚的5个社区初中学校中招募298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展问卷调查和HBV血清学检测。结果298名学生中,乙肝疫苗接种率为70.8%(211/298),全程接种率为48.3%(144/298),少数民族学生接种率低于汉族学生(P<0.01);父亲为私营业主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种率最高(P<0.001),父亲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种率高于父亲文化程度较低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P<0.01)。HBsAg阳性率为2.3%(7/298)、HBcAb阳性率为4.7%(14/298),家庭中有HBV感染亲属为HBsAg阳性或HBcAb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HBsAb阳性率为36.6%(109/298),少数民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HBsAb阳性率高于汉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P<0.05);汉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HBsAb滴度低水平(10 mU/mL≤HBsAb<100 mU/mL)的比例高于少数民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而少数民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正常水平(100 mU/mL≤HBsAb<1000 mU/mL)与高水平(HBsAb≥1000 mU/mL)比例高于汉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P<0.05)。结论初中阶段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乙肝疫苗接种率较低,HBsAg、HBcAb阳性率略高,将成为未来上海等特大城市乙肝防治的重点人群之一,建议卫生健康部门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乙肝防治的健康管理和宣教。
谢震宇费怡杨天殷建华蒲蕊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疫苗外来务工人员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学生及其一级亲属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流行病学调查与病毒变异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学生家庭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以及肝细胞癌相关的HBV变异情况,为HBV感染、肝细胞癌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浦东新区15个学校及幼儿园60个班级中调查学生1 611名,其中HBsAg阳性学生8名。对该8名学生及其18名一级亲属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乙肝五项。采用荧光PCR法检测HBV DNA,采用multiplex-PCR、巢式PCR法联合克隆测序方法检测HBV基因组、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区和前S(PreS)区。结果一级亲属HBsAg与HBcAb阳性率分别为33.3%(6/18)与38.9%(7/18)。母亲HBsAg与HBcAb阳性率均为71.4%(5/7),高于其他一级亲属阳性率(P<0.05)。8个家庭中7个家庭(87.5%)有2人及2人以上HBV感染或曾经感染,8个家庭共26名家庭成员中14人HBsAg阳性,阳性率为53.8%。共检测了4组母亲和子女的HBV基因,其中3组HBV基因为C型,1组母亲为C型、子女为B型;在肝细胞癌相关HBV变异中,子女的BCP区热点突变频率低于母亲,PreS区C型有8个变异位点在母亲和子女体内均表达、其余关键位点均未在子女体内发现。结论 HBV感染存在明显的家庭聚集性;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学生HBV感染通过母婴传播可能性较大,但也存在后天血液传播等方式感染;子女HBV基因进化程度低于母亲,符合HBV进化的规律。
谢震宇费怡杨天殷建华蒲蕊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家庭聚集性母婴传播
Bayes分类器在肺癌自身抗体多标记联合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建立基于Bayes分类器的肺癌预测模型,探讨并评价该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以前期筛选出的6个噬菌体展示肽与90例肺癌患者血清及90例正常对照血清的反应数据为基础,应用BinReg 2.0软件实现数据分析,建立Bayes肺癌预测模型,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比较Bayes预测模型与Logistic回归模型、主成分回归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分类预测效果。结果 Bayes肺癌预测模型的灵敏度为92.00%,特异度为96.00%,能够较好地区分肺癌患者与正常对照。结论 Bayes数学预测模型可较准确地预测受检者患肺癌的概率。
刘岩常文军曹广文
关键词:肺肿瘤BAYES分类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