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深圳大学医学部

作品数:676 被引量:2,160H指数:19
相关作者:蔡飒范新民马晓松梁怡琳周煜翔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90篇期刊文章
  • 7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29篇医药卫生
  • 74篇文化科学
  • 3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8篇理学
  • 22篇生物学
  • 16篇机械工程
  • 15篇轻工技术与工...
  • 14篇农业科学
  • 12篇一般工业技术
  • 9篇化学工程
  • 8篇电子电信
  • 5篇经济管理
  • 5篇哲学宗教
  • 4篇政治法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社会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84篇细胞
  • 60篇教学
  • 38篇超声
  • 34篇蛋白
  • 33篇肿瘤
  • 29篇成像
  • 26篇免疫
  • 23篇血管
  • 21篇实验教学
  • 21篇教育
  • 20篇干细胞
  • 18篇药物
  • 18篇解剖学
  • 18篇活性
  • 17篇课程
  • 17篇关节
  • 17篇磁共振
  • 16篇信号
  • 16篇网络
  • 13篇动脉

机构

  • 667篇深圳大学
  • 47篇深圳市第二人...
  • 2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8篇中国科学院
  • 16篇南方医科大学
  • 11篇北京大学
  • 1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0篇暨南大学
  • 10篇香港大学深圳...
  • 9篇深圳大学总医...
  • 8篇哈尔滨医科大...
  • 8篇北京大学深圳...
  • 8篇郑州大学
  • 8篇中山大学
  • 8篇广州医科大学
  • 7篇深圳市人民医...
  • 7篇深圳市第三人...
  • 7篇深圳市南山区...
  • 6篇云南中医学院
  • 5篇成都中医药大...

作者

  • 10篇朱伟民
  • 10篇陆伟
  • 10篇程永现
  • 9篇汪天富
  • 9篇任力杰
  • 7篇王大平
  • 7篇冯先玲
  • 7篇陈昕
  • 6篇管又飞
  • 6篇范新民
  • 6篇彭绩
  • 6篇柳海峰
  • 6篇沙鸥
  • 6篇田金徽
  • 6篇田文静
  • 5篇窦晓燕
  • 5篇欧阳侃
  • 5篇王晓梅
  • 5篇黄钟
  • 5篇靳广毅

传媒

  • 24篇深圳大学学报...
  • 20篇中国医疗器械...
  • 17篇中国科学:生...
  • 14篇基础医学教育
  • 13篇中国生物医学...
  • 13篇解剖学研究
  • 10篇解剖学杂志
  • 10篇中国医学物理...
  • 8篇天然产物研究...
  • 8篇护理学
  • 6篇中国疼痛医学...
  • 6篇癌变.畸变....
  • 6篇生物医学工程...
  • 6篇生物医学工程...
  • 6篇现代食品科技
  • 6篇国际骨科学杂...
  • 5篇基础医学与临...
  • 5篇中国全科医学
  • 5篇中国组织化学...
  • 5篇中国现代中药

年份

  • 4篇2024
  • 100篇2023
  • 73篇2022
  • 87篇2021
  • 67篇2020
  • 55篇2019
  • 104篇2018
  • 68篇2017
  • 43篇2016
  • 39篇2015
  • 23篇2014
  • 4篇2013
6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植物中的天然高分子材料为本的水凝胶载药系统的制备及加工
水凝胶是由亲水性聚合物组成,能储存大量液体的高分子网络。因为它们含水量高,而且有优越的生物兼容性,它们已在生物医学各领域中被广泛使用,应用范围由组织工程扩展至药物传输。我们的研究是采用源于植物的天然高分子及其衍生物,形成...
黎永富黄敏坚孙航雁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研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被认为是修复脊髓损伤潜在的种子细胞,虽然已有大量研究显示成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对脊髓损伤SCI具有治疗作用,但是治疗效果仍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移植的黄金时间、BMSC移植后体内的存活率和BMS...
莫翠萍周光前
关键词:脊髓损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再生
Toll样受体在过敏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及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2015年
先天性免疫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和维持自体稳态的一个重要防御机制。Toll样受体作为先天性免疫机制中的重要受体分子,被认为在多个免疫反应相关的信号通路中起关键作用。Toll样受体家族成员能识别病原信号分子,激活机体免疫系统。然而,在不同疾病中,Toll样受体的激活或抑制将发挥截然不同的作用。本文重点阐述了Toll样受体在过敏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Toll样受体及相关药物在这些疾病中的应用。
朱江肖佳何世平姜文奇郑多
关键词:TOLL样受体过敏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肿瘤
基于舵机的超声扫描系统
胡雨阳何碧霞张娟林浩铭陈思平钱建庭
AMPK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机制及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2年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由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疾病引起,其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对传统的镇痛药物反应不佳,极难治疗,严重影响病人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是临床和公共卫生的重要难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在NP的发生、发展和维持过程起到关键的调控作用,未来有望成为疼痛治疗的新靶标。本综述回顾和展示了AMPK在治疗NP中的作用及镇痛机制,及AMPK为靶点的化合物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为预防和治疗NP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黄叶兰巴茜远郑锦芬郝悦
关键词:AMPK神经病理性疼痛线粒体
天然小分子诱生机体抗病毒细胞因子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天然小分子是中药、药用植物和天然药物的重要活性成分,是重要的药物资源研究方向和内容。大多数抗病毒药用植物,如夏枯草、黄芪和黄芩等,其活性成分均为天然小分子。抗病毒细胞因子为一类生物体中具有联系机体固有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应答,捕杀或抑制体内病毒的小分子功能蛋白。近年来研究表明,植物中的多酚类、苷类以及寡糖等小分子化合物可调控机体内源抗病毒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继而作用于各类DNA或RNA病毒:一方面刺激机体产生抗病毒蛋白,直接捕杀病毒;另一方面联动机体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应答,抑制病毒复制,抗病毒感染,清除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本文综述了近几十年药用植物天然小分子诱生机体细胞因子抗病毒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并由此提出这类活性天然小分子将可能成为新一类的抗病毒药物。
胡小鹏金哲贺震旦
关键词:抗病毒中药
ADSCs-壳聚糖/明胶水凝胶工程化软骨的三维动态构建被引量:5
2015年
组织工程软骨的体外构建被认为是一种有希望治疗关节软骨缺损的有效途径。为评估载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壳聚糖/明胶水凝胶支架,在体外动态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相对传统静态培养的优势,本研究用壳聚糖/明胶制备了软骨仿生支架,并检测其物理性质。在制备的水凝胶支架上以1×107cells/m L密度接种ADSCs后,分别置于转瓶及T-瓶的软骨诱导基中培养两周,通过试剂染色、代谢检测和电镜观察,考察了细胞的软骨分化能力、活性、生长分布、渗透深度、增殖及胞外基质分泌情况。结果表明,壳聚糖/明胶支架的平均孔径为118.25±19.51μm,孔隙率为82.60±2.34%,吸水率为361.28±0.47%,弹性模量为61.2±0.16 k Pa,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ADSCs生长状态良好,可向软骨细胞分化,适于作为组织工程软骨构建的种子细胞。表征结果显示,转瓶内水凝胶支架中细胞蛋白多糖的表达更显著,细胞生长分布更加均匀,细胞外基质分泌基本填满整个支架。因此,转瓶载壳聚糖/明胶支架所提供的三维动态环境,是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良好方法。
宋克东杨延飞李文芳李丽颖朱艳霞刘天庆
关键词:转瓶组织工程软骨脂肪干细胞细胞培养
医学相关研究方案制定的要点——基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申请书的要求被引量:1
2018年
基于医学科学研究的性质以及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对项目申请书的具体要求,展开论述了医学研究方案在其题目、背景、内容、方法、问题、路线、结果和成果等方面制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结构和要点。
任永成
关于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中的义务论与功利论逻辑传统的反思被引量:1
2016年
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本质内涵在于通过"人本"价值观的教育,使医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职业价值观,最终实现医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单一的义务论和功利论逻辑指导下的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又最终会偏离和违背"人本"价值观教育的初衷和本意,导致个体在行为选择上动机和效果的失衡以及在价值观上义和利的偏好失衡,而这正是构成当前医学生职业生涯中个体失范,社会声誉走低的重要原因,这种状况必须通过对当下的医学生职业价值教育进行反思和优化工作加以改善。
李隼张柏茂
关键词:义务论功利论以人为本
参芪扶正注射液防治老年患者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评价参芪扶正注射液防治老年患者应用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年龄在60~75岁老年恶性肿瘤患者120例,按照诊疗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化疗方案选择含有蒽环类药物的阿霉素、表阿霉素.常规性右丙亚胺(DZR)治疗前保护性使用作为对照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化疗,全程连续使用10天.比较两组患者心脏损害的生化检测指标,超声心脏功能评价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第6月后cTnT、CK和CK-MB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Р<0.05),LVEF、左心室Tei指数较治疗前有所改变(Р<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Р<0.05).结论:在联合化疗辅助使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可以有效的预防和减轻化疗药物对老年患者心脏毒性反应,有利于保护心肌的功能.
王思源王晓聪陈盛阳王武龙吕金燕高文斌
关键词:参芪扶正注射液蒽环类药物心肌损伤心肌保护
共6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