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伦理研究中心

作品数:117 被引量:233H指数:8
相关作者:张博徐璐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经济管理
  • 35篇政治法律
  • 31篇哲学宗教
  • 5篇文化科学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0篇主义
  • 26篇社会主义
  • 18篇伦理
  • 17篇经济学
  • 10篇道德
  • 10篇政治经济
  • 10篇政治经济学
  • 10篇特色社会主义
  • 8篇中国特色社会...
  • 7篇市场经济
  • 7篇资本主义
  • 7篇马克思主义
  • 7篇马克思主义政...
  • 6篇社会
  • 6篇社会主义市场
  • 5篇哲学
  • 5篇治国
  • 5篇治国理政
  • 5篇社会主义市场...
  • 5篇生产力

机构

  • 111篇河南财经政法...
  • 11篇中国动物卫生...
  • 10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上海社会科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河南大学
  • 2篇上海理工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美国迈阿密大...
  • 1篇迈阿密大学

作者

  • 30篇杨承训
  • 17篇张新宁
  • 7篇乔法容
  • 6篇承谕
  • 6篇郦平
  • 3篇马越
  • 2篇张国献
  • 2篇闫娟
  • 2篇杨咏梅
  • 1篇周树立
  • 1篇胡招祺
  • 1篇杨承谕
  • 1篇高国希
  • 1篇张任远
  • 1篇杨继
  • 1篇杨咏梅
  • 1篇张博
  • 1篇马洪超
  • 1篇杨卫

传媒

  • 22篇毛泽东邓小平...
  • 7篇中州学刊
  • 7篇马克思主义研...
  • 6篇伦理学研究
  • 6篇红旗文稿
  • 5篇当代经济研究
  • 4篇思想理论教育...
  • 4篇经济纵横
  • 3篇马克思主义与...
  • 3篇自然辩证法研...
  • 2篇当代世界与社...
  • 2篇社会科学战线
  • 2篇上海经济研究
  • 2篇道德与文明
  • 2篇学习论坛
  • 2篇广西财经学院...
  • 2篇海派经济学
  • 1篇哲学动态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现代经济探讨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7篇2022
  • 6篇2021
  • 6篇2020
  • 4篇2019
  • 11篇2018
  • 15篇2017
  • 23篇2016
  • 14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1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现代城市居住空间正义的两重困境被引量:3
2018年
一个正义的城市空间,首先应当是适宜居住的。现代城市空间日益同质化、精致化和审美化,但同时也存在着物质空间资源分配不正义及伦理精神缺失的两重困境。物质空间资源分配不正义体现在由住宅分层导致空间隔离,造成社会空间资源被不公正地分配;伦理精神缺失则具体表现为传统伦理观念、城市人文精神及空间场所精神的缺失。解决这两重困境,需要在空间资源分配中合理协调和平衡不同阶层居住群体的空间利益,同时关注城市伦理精神建设,促进居住空间与人的和谐共融,实现城市居住空间的公平、正义、美好。
张淑
关键词:人本精神伦理精神
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四次飞跃--兼析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被引量:3
2016年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着的科学体系,一直在实践中创新,永远不会过时。170多年来已有四次飞跃: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向科学政治经济学飞跃;从理论到实践、从"破"为主到"立"为主飞跃;在东方大国经济变革和建设中实现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的飞跃。今后还要发展,永葆青春活力。"过时论"是完全错误的,必须清除。
杨承训杨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理性抑或情感:休谟道德基础的哲学追问
2012年
休谟通过对理性与情感在行为发生和道德判断中所起的不同作用的分析,确立了道德源于情感的基本原理。本文认为,休谟的"情感对行为有更直接的影响"的观点是合理的,但他的"理性对行为只具有微小的间接影响"的观点则是片面的。因为道德情感的产生有两种原因:自然情感倾向与实践理性判断。实践理性与自然情感对于道德行为的实施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当前,面对道德判断标准混乱化的现象,从哲学伦理学的视角重新审视感性情感与实践理性在道德判断及行为动因中的作用,对现实社会道德规范的构建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郦平
经济学革命: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学习《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被引量:1
2017年
习近平关于"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新的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体现了交叉运用三大规律、经济科学和自然科学,突破了原有经济学模式,具有里程碑意义。可以从三个组合对其进行理解和阐释:一是经济科学与自然通汇,运用自然规律深化和拓展经济规律的认识,深刻论述"第一动力"(创新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绿色发展)的互动;二是深化生产社会规律统领,扩展国内经济发展厚植开放与国际治理的互动;三是以共享发展深化社会主义本质,系统化、最大化地发挥社会主义优势,构建良性循环型经济。经济学界应当以此解放思想,总结排斥"自主创新"的教训,补足科技知识"资源稀缺"的短板,深化扩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杨承训
中晚明学界中本体与工夫关系之辨被引量:1
2019年
在"天泉证道"和"严滩问答"中,阳明提出了"即本体证工夫"和"用工夫合本体"两种为学路径,并强调二者相资为用。其弟子王龙溪在阳明论述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指出工夫不离本体,本体即是工夫,二者相即不离,互证互成。时人由于不能准确全面把握阳明、龙溪所言工夫与本体的关系,流于一偏,或只言工夫不知本体,导致工夫支离,泛然用功;或只谈本体不用工夫,导致本体悬空,无法落实。针对割裂工夫本体关系所造成的流弊,晚明不断有学者批评辨正,尤以刘蕺山为集大成。他一方面讲本体要通过工夫来证显,重视实做工夫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讲认定本体做工夫,重视本体的统领作用,认为二者相互依存,互相涵摄,互证互显,在究极上是合一的,由此蕺山完成了中晚明学界对本体与工夫关系之辨这一问题的总结。
张辉
关键词:本体工夫
伦理学理论谱系被引量:2
2017年
当人们对伦理学理论进行分类或加以对比时,通常是以一种相对零散的方式或仅仅将其局限于两两对比中进行的,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分类研究,因而无法得到一个统摄所有观念流派的类别。对不同的伦理学理论谱系进行系统性分类或元哲学分析,并探讨它们之间的联动关系,可以使规范伦理学呈现更丰富的类别和区位,而不再局限于任何一种二元模型框架。
迈克尔.斯洛特郦平郦平李家莲
关键词:伦理学理论谱系元哲学
消极伦理及其当代形态被引量:3
2016年
有关消极伦理与积极伦理的区分构成了当前伦理学探讨的一个话题。积极伦理主要是表明行为者应该做什么,其显著特点之一就是行为界限具有模糊性,同时积极伦理可能要求行动者花费应有的时间与精力来完成某种伦理行为。而消极伦理则通过道德禁令的形式呈现出一种边界清晰、定位准确、操作性强的道德规范以及对想要避免之后果的一种更为直接的路径。不论是传统的宗教教义,还是现代的道德理论,似乎都呈现出人们对消极伦理的偏爱超过了积极伦理。消极伦理在生态文明社会中表现为一种放弃之美德,这种美德的本质就体现在对那些过高的物质追求和经济繁荣的主动放弃上,而这种放弃的目的在于对未来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利益和权利提供保障。
马越
关键词:道德义务
国家政权也是一种强大的“经济力量”——恩格斯的社会发展合力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创新
2022年
为更好地运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并澄清当前理论界存在的某些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性质的片面认识,应当深入领会恩格斯关于国家政权“也是一种经济力量”的社会发展合力论,领会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以及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对社会发展合力论的运用和发展。社会发展合力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逐步深化的:毛泽东揭示了在一定生产力发展前提下政权能够创立和发展新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规律;邓小平提出“四个坚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套设备”;在新时代习近平进一步升华了执政党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决定作用,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升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这一系统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并日益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政党性质决定国家政权的性质,政权性质决定社会性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不仅取决于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而且取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掌的人民民主政权。国家政权的经济职能和“经济力量”体现在维护功能、促进作用、创造新生、组织调配、占有作用、公共服务、分配财富、对外功能、惩治腐败等十个方面。社会发展合力论也是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时要坚持的一个基本观点。
杨承训
关键词:国家政权经济力量
技术发展何以伦理先行--从第二开端共哲学视角看
2023年
技术发展为何需要伦理先行?传统哲学家对此早已从技术域限维度给予了说明,因其主张“技术是对自然的模仿”、“技术的始因在人”抑或“技术受本体与现象的二分所规定”,故技术作为手段善需从属于目的善。然而,面对超级人工智能不断突破技术的域限,传统技术域限观难以应对新兴技术伦理困境。对此,从第二开端共哲学视角提出技术发展伦理先行,反思人类社会“共之难”的深层原因,重塑人类的共生、共在和共责意识,对人技共存乃至人类持存具有重要意义。
郦平
革命优良传统的当代价值被引量:2
2016年
革命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形成的,是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艰难险阻、不断夺取胜利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宝贵精神财富,凝聚的是中国精神,展示的是中国气派,彰显的是中国风格。在当代,革命优良传统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更是建树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瑰宝。
乔法容
关键词:中国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共产党精神财富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