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

作品数:242 被引量:473H指数:10
相关作者:贺浪萍胡小文吴昊周斌黄雯更多>>
相关机构: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深圳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6篇期刊文章
  • 4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7篇电子电信
  • 63篇理学
  • 30篇自动化与计算...
  • 26篇机械工程
  • 2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1篇哲学宗教
  • 17篇文化科学
  • 13篇化学工程
  • 10篇医药卫生
  • 7篇电气工程
  • 7篇艺术
  • 6篇经济管理
  • 4篇政治法律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建筑科学
  • 3篇农业科学
  • 3篇社会学
  • 2篇生物学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4篇光学
  • 12篇液晶
  • 12篇照明
  • 12篇纳米
  • 12篇光电
  • 11篇电子纸
  • 10篇电池
  • 9篇高校
  • 8篇显示器
  • 8篇分子
  • 8篇成像
  • 7篇电泳
  • 7篇脑成像
  • 7篇光纤
  • 7篇传感
  • 6篇网络
  • 5篇复用
  • 4篇液晶高分子
  • 4篇正交频分
  • 4篇正交频分复用

机构

  • 241篇华南师范大学
  • 38篇深圳市国华光...
  • 26篇深圳市国华光...
  • 6篇电子科技大学
  • 6篇云南师范大学
  • 5篇深圳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4篇南京大学
  • 4篇华南理工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3篇宁波大学
  • 3篇广东技术师范...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山大学
  • 3篇仲恺农业工程...
  • 3篇铜仁学院
  • 3篇中国电子科技...
  • 3篇深圳市科荣软...
  • 3篇广东粤海珠三...
  • 2篇北方工业大学

作者

  • 22篇周国富
  • 14篇易子川
  • 12篇李文辉
  • 11篇周国富
  • 10篇水玲玲
  • 10篇白鹏飞
  • 9篇陈穗丽
  • 8篇王利
  • 7篇汝涛涛
  • 6篇邢晓波
  • 6篇陈忠暖
  • 5篇朱德斌
  • 5篇朱绘霖
  • 5篇袁冬
  • 5篇胡小文
  • 4篇蒋仕龙
  • 4篇唐彪
  • 4篇詹求强
  • 4篇陈方涵
  • 4篇李军

传媒

  • 61篇华南师范大学...
  • 9篇物理学报
  • 8篇心理科学进展
  • 7篇液晶与显示
  • 5篇激光生物学报
  • 5篇光子学报
  • 4篇科技与经济
  • 4篇现代电子技术
  • 3篇分子科学学报
  • 3篇原子与分子物...
  • 3篇发光学报
  • 3篇中国医学物理...
  • 3篇第十九届全国...
  • 2篇光电子.激光
  • 2篇电子技术应用
  • 2篇激光与光电子...
  • 2篇材料导报
  • 2篇化学进展
  • 2篇中国生物医学...
  • 2篇广东化工

年份

  • 1篇2024
  • 21篇2023
  • 15篇2022
  • 15篇2021
  • 13篇2020
  • 22篇2019
  • 21篇2018
  • 34篇2017
  • 38篇2016
  • 30篇2015
  • 9篇2014
  • 19篇2013
  • 3篇2012
2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色差图像的数字图像拼接算法
2013年
针对有明显色彩和亮度差异的图片,在进行传统的图像拼接后,会产生肉眼可见的拼接缝,严重影响拼接效果。因此,提出一种针对存在色差的图像拼接算法。首先,计算相邻图片间的色彩校正参数和每个彩色通道的全局色彩调整参数,选择适合的颜色和亮度,对每一幅图片进行色彩校正。其次,引入SIFT和RANSAC算法,实现了图像的准确配准。最后,采取0-1加权融合算法和平均融合算法结合进行图像融合,得到最终的全景图像。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已经进行图像间的校正,减少了待拼接图像的色差,使得图像的融合更加简单。该算法对于存在色差的图片序列可以实现无缝快速的拼接,并且可根据需要调整图像的色彩和亮度。
王利易子川潘中良白鹏飞
关键词:图像拼接SIFT图像融合
基于拉曼光谱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判别大米分类的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本文利用拉曼光谱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快速分类模型对大米进行区分。在使用最小二乘法对离散拉曼光谱进行多项式拟合去除荧光背景的前提下,利用在第一次迭代过程去除大型拉曼峰和计算噪声电平的方法,并且保留数据维数在原来的50%以下。获取精确的拉曼信号。再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3种大米全波段的拉曼光谱进行降维分析,线性判别方法 (Linear discrimination analysis,LDA)对样品进行分类,结果显示采用前两个主成分能达到93.8%的正确分类,采用前三个主成分能达到97.9%的正确分类。优化之后的模型对于大米的判别分析具有很好的效果。
黄嘉荣伍博迪詹求强
关键词:拉曼光谱主成分分析线性判别分析
环境光和睡眠类型对工作记忆的影响:预实验结果
目的 探讨环境光、睡眠类型对工作记忆的影响;方法:采用2(被试内因素:环境光照度120lx,1200lx,色温均为6500k)×2(被试内因素:测验时间起床后1.5 个小时,起床后10.5 个小时)×2(被试间因素:睡眠...
杨健毛天欣陈庆伟杨敏齐朱莹莹周国富
关键词:环境光工作记忆
基于车灯特征的夜间车辆检测方法被引量:2
2020年
道路交通在夜间发生事故的概率显著高于日间,而车灯是夜间行车安全的关键一环也是车辆在夜间最明显的特征,由此基于车灯的灯光特征提出一种新的夜间车辆检测方法。针对车前灯,利用形态学算法实现图像的预处理,并采用直方图双峰法提取车前灯,利用路面反射光消除算法去除路面反射光对车灯识别的干扰;针对车尾灯,选用尾灯图像的(R-G)色差特征作为输入,再结合Otsu最大类间方差法对尾灯进行自适应阈值分割。之后根据车灯特征设计同一车辆的车灯对约束条件,对车灯进行配对处理,通过设置阈值以及对车灯进行跟踪,解决了车灯异常配对的情况,从而检测夜间车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高速公路、城市道路以及乡镇道路的综合检测率为87.22%,单帧耗时33 ms,处理速度约为30帧/s,满足夜间车辆检测的实时性。
李慧白鹏飞李世晓覃元峰易子川周国富
关键词:车辆检测
大脑前额叶皮层自发活动与连接的性别差异被引量:4
2016年
采用fNIRS(功能近红外光谱)研究人体大脑前额叶皮层自发血流动力学波动功率的空间分布和静息态功能连接的性别差异.采用42个光学通道覆盖前额叶皮层前部(a PFC)、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额下回(IFG)和前颞上回(STG),记录大脑自发血流动力学波动数据,计算不同性别大脑前额叶皮层血液HbO和HbT浓度的波动功率空间分布.计算通道对之间信号的时间相关系数,定量表征静息态功能连接性.结果表明:前额叶皮层存在2个静息态功能连接网络:一个与aPFC和DLPFC区域相关;另一个与语言区域(包括IFG和STG)相关.此外,在自发波动功率的空间分布和静息态功能连接上都显示了性别差异.在整个测量皮层,尤其是在aPFC+DLPFC区域,男性比女性显示出更强的自发波动功率,而且男性在aPFC+DLPFC区域的网络内连接更强.对比之下,女性在语言区和aPFC+DLPFC区域之间的网络间连接较强.文中的脑功能成像研究结果为理解性别相关的行为和认知差异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实验依据.
李军邱丽娜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技术性别差异
Ge基二维正方晶格光子晶体带隙优化设计被引量:4
2014年
采用平面波展开法模拟二维光子晶体在E极化和H极化下的能带结构,研究Ge基二维正方品格光子晶体的填充比以及晶格排列结构对最大禁带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空气背景材料中填充Ge柱的介质柱结构中,可产生TE、TM带隙,且各方向完全带隙出现在r/a =0.19~0.47范围内,最大完全带隙禁带宽度可以达到0.064(归一化频率);在选取Ge为背景材料的空气孔型结构中,同样可产生TE、TM带隙,且各方向完全带隙出现在r/a=0.46~0.49范围内,最大完全带隙禁带宽度可以达到0.051(归一化频率).同时,不论在介质柱型还是空气孔L型结构中,带隙宽度都随着r/a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刘洋唐吉玉王茜段明正崔婧伍达将朱永安
关键词:平面波展开法TE模TM模完全带隙
PDM-CO-OFDM中采用相位传递的次符号光相位噪声抑制算法
2015年
在符号周期-光源线宽乘积较大的PDM-CO-OFDM系统中,光相位噪声引入的子载波间串扰(ICI)极大地劣化了系统的性能.采用高阶调制格式(如16QAM)的PDM-CO-OFDM系统对光相位噪声的敏感度随调制格式的升高而增加.针对上述受光相位噪声影响较大的系统,该文提出一种采用线性插值、相位传递和符号分割的光相位噪声抑制算法,即P-LI-SCPEC.推导了算法的数学模型,通过蒙特卡洛仿真研究了该算法的性能,并与已有的几种光相位噪声抑制算法进行了横向对比.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抑制光相位噪声,提高系统对光源线宽的容忍度,其性能优于此前提出的LI-SCPEC算法.该算法对于PDM-CO-OFDM技术在采用廉价光源的光接入网及采用高阶调制格式的主干网中的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洪学智洪晓建刘柳郭昌建
关键词: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偏振复用
多孔AAO模板合成低维有序纳米结构阵列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6年
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具有好的有序性、成本低、耐高温、大面积可控、孔洞分布均匀及大小可控等优点,它是合成高度有序纳米材料的理想模板.文章综述了阳极氧化铝模板的制备,并以此为模板采用常规方法,如脉冲激光沉积技术、离子束刻蚀、金属辅助化学蚀刻技术、化学气相沉积技术、溶胶-凝胶法等制备低维垂直有序纳米阵列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其目前存在的问题.
张璋胡蝶张晓燕
关键词:阳极氧化铝模板低维纳米阵列
基于隐含导频的长距离IM/DD DFT-S-OFDM无源光网络的实验系统研究
2015年
基于隐含导频、超奈奎斯特镜像混叠和直接检测,首次在IM/DD光通信系统中使用基于隐含导频(ST)的信道估计和均衡方式,通过实验实现了速率为20 Gb/s的正交相移键控(QPSK)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DFT-S-OFDM)信号传输83.2 km的光通信系统.使用隐含导频信道估计(ST-CE)方法来均衡信道的线性损伤,关键是把隐含导频(ST)算术叠加在数据信号上,而不占用单独的时隙.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1阶统计分析估计出精确的信道.为了增加传输距离,根据超奈奎斯特镜像混叠的方法增加接收机带宽来补偿色散引起的功率衰落.结果显示,在长距离强度调制/直接检测(IM/DD)DFT-S-OFDM无源光网络(PON)系统中,采用ST-CE能得到更高的频谱效率,且其信道估计性能与TA-CE相当.该方法节省了带宽,提高了频谱利用率.
刘海朋郭昌建
关键词:信道估计
基于氧化石墨烯-微纳光纤的微加热器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利用近红外光在微纳光纤传输时产生的强烈倏逝场效应将氧化石墨烯沉积在微纳光纤表面,组装成具有优异光热转换性能的氧化石墨烯-微纳光纤,得到一种新型的光驱动微加热器.通入较小功率的近红外光,微加热器能诱导各种液体(例如N,N-二甲基甲酰胺、去离子水)产生高温相变进而产生微泡,显示了良好的光热转换效应.结果表明,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微泡按一定周期循环生长,重复搅动液体.在微流芯片中,这些微泡可用于操控微纳米颗粒、微纳米线等.在去离子水中,产生的微泡结构稳定、不易破裂,可用于聚集微粒等.该微加热器具有制备简单、尺寸小、损耗低、激发功率小、效率高等优良特性,在微机电系统、微流控芯片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杨剑鑫史可樟李锡均郑嘉鹏史萌蔡祥朱德斌邢晓波
关键词:氧化石墨烯微加热器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