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北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

作品数:1,999 被引量:3,640H指数:17
相关作者:李运刚李福民张淑会刘然蒋武锋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冶金学院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河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95篇期刊文章
  • 13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00篇冶金工程
  • 521篇金属学及工艺
  • 346篇一般工业技术
  • 159篇环境科学与工...
  • 130篇化学工程
  • 83篇动力工程及工...
  • 82篇矿业工程
  • 60篇自动化与计算...
  • 39篇建筑科学
  • 31篇电气工程
  • 24篇经济管理
  • 21篇航空宇航科学...
  • 20篇理学
  • 19篇机械工程
  • 16篇文化科学
  • 15篇交通运输工程
  • 12篇社会学
  • 6篇农业科学
  • 5篇天文地球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0篇高炉
  • 149篇合金
  • 118篇连铸
  • 114篇炉渣
  • 92篇高炉渣
  • 88篇数值模拟
  • 88篇值模拟
  • 77篇转炉
  • 76篇球团
  • 72篇保护渣
  • 70篇力学性能
  • 70篇力学性
  • 58篇冶金
  • 57篇烧结矿
  • 56篇结晶器
  • 48篇板坯
  • 45篇铸坯
  • 43篇烟气
  • 40篇碳钢
  • 38篇电沉积

机构

  • 1,934篇华北理工大学
  • 122篇东北大学
  • 62篇河北科技大学
  • 36篇北京科技大学
  • 35篇钢铁研究总院
  • 20篇燕山大学
  • 19篇唐山工业职业...
  • 19篇唐山钢铁集团...
  • 19篇河钢集团有限...
  • 18篇教育部
  • 18篇河钢股份有限...
  • 16篇中国科学院金...
  • 15篇唐山学院
  • 14篇河北钢铁集团...
  • 12篇唐山科技职业...
  • 11篇河北工业职业...
  • 11篇西藏自治区能...
  • 10篇中国科学院
  • 9篇长沙理工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力...

作者

  • 37篇张玉柱
  • 33篇吕庆
  • 19篇郝华强
  • 18篇陈树军
  • 17篇龙跃
  • 15篇徐勇
  • 15篇孟祥海
  • 14篇蒋武锋
  • 14篇张士宏
  • 13篇郝素菊
  • 12篇刘小杰
  • 11篇杨海丽
  • 10篇王心悦
  • 10篇任倩倩
  • 10篇赵斌
  • 9篇杜培培
  • 9篇张良进
  • 8篇齐渊洪
  • 8篇李福民
  • 8篇钟晓晖

传媒

  • 157篇钢铁钒钛
  • 128篇热加工工艺
  • 122篇铸造技术
  • 121篇钢铁
  • 81篇矿产综合利用
  • 72篇中国冶金
  • 61篇金属热处理
  • 61篇华北理工大学...
  • 53篇烧结球团
  • 45篇炼钢
  • 45篇河北冶金
  • 42篇钢铁研究学报
  • 31篇节能
  • 26篇上海金属
  • 20篇材料导报
  • 19篇稀有金属与硬...
  • 17篇连铸
  • 17篇中国航班
  • 16篇塑性工程学报
  • 14篇稀有金属材料...

年份

  • 6篇2024
  • 195篇2023
  • 206篇2022
  • 157篇2021
  • 223篇2020
  • 251篇2019
  • 279篇2018
  • 267篇2017
  • 259篇2016
  • 91篇2015
1,9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有关太阳影子定位的探讨研究
2019年
以 1 天为步长进行遍历,建立目标函数,并将多目标规划模型转化为单目标规划模型。对于附件二,符合日期和地点为 2015年7月20日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克陶县附近(39.14°N,74.25°E)、2015年5月25日乌兹别克斯坦托古斯托罗附近(41.23°N,74.25°E)。对于附件三,符合日期和地点为 2015年6月10 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 县 附 近(32.94°N,104.25 °E)、2015年7月4 日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附近(31.56°N,104.25°E)。
王悦申亚芳李楠
关键词:步长目标函数
无氟连铸保护渣流变特性的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利用现场生产用原料配置保护渣基样,分别以B_2O_3、TiO_2作为CaF_2的替代物,测定了不同含量CaF_2、TiO_2、B_2O_3保护渣的黏度和转折温度,绘制了相应的lnη-1/T曲线图,并进行拟合计算得到了其黏流活化能。深入分析了保护渣中CaF_2、TiO_2、B_2O_3含量的变化趋势及对保护渣流变特性影响的内在原因,得出了适宜流变特性的无氟保护渣中合理的TiO_2、B_2O_3含量,保护渣内的TiO_2含量不超过9%,B_2O_3含量不超过7%。
王杏娟武宾宾朱立光樊亚鹏田阔
关键词:连铸无氟保护渣黏度黏流活化能熔化温度
不同应变速率下DP980双相钢微观组织特征及变形机制被引量:1
2023年
为了研究DP980双相钢在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微观组织特征及变形机制。通过室温准静态拉伸(0.001、0.01和0.1 s^(-1))和分离式霍普金森拉杆高应变速率拉伸实验(1156、2861和3721 s^(-1))进行了力学性能评测。借助OM和SEM对变形断口附近的材料的显微组织微观形貌进行了系统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DP980双相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随着应变速率的提高而不断提升,表现出明显的塑性和强度的双增现象。不同应变速率下DP980双相钢的断裂方式均为韧性断裂,但在高应变速率下韧窝分布更为均匀,且大尺寸韧窝数量以及韧窝深度均大幅增加。在高应变速率下除了在铁素体和马氏体相界面发生脱粘现象外,马氏体基体内部出现了开裂现象,表明马氏体也参与了较大程度的变形。
徐勇徐勇曾祥成陈帅峰张士宏张士宏
关键词:应变速率力学性能
超低碳IF钢碳含量生产控制被引量:3
2018年
根据RH真空深脱碳和中间包冶金机理,结合超低碳IF钢精炼和连铸生产环节碳含量的分析,发现真空泵的部件装备以及真空壁上余钢残留,容易引起RH真空度高、脱碳效果差;合金料中碳粉颗粒混入、耐材辅料碳含量高以及覆盖剂、保护渣卷入钢液,这是造成超低碳IF钢中增碳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通过及时更换不满足生产要求的部件装备、清除残留余钢、控制混料和调整耐火材料碳含量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铸坯平均碳含量达到0.002 9%,满足超低碳IF钢碳含量要求。
杨丽宋进英
关键词:脱碳真空精炼超低碳钢耐火材料
熔炼条件对钐铁合金成分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采用X射线电子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表征分析了熔炼气氛、坩埚材质等对钐铁合金渗氮实验过程的影响,并探讨了熔炼温度与钐挥发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钐铁合金在低真空熔炼过程中,钐极易挥发,并与氧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高熔点的难熔物质氧化钐,导致合金不易熔化,而在氩气气氛保护下钐铁合金熔化良好,且无杂质生成;相同熔炼温度下,氧化铝坩埚相比于氧化镁坩埚,与钐铁合金反应程度小,更适合钐铁合金的熔炼;合金中钐的挥发量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大,熔炼温度为1 510℃时钐挥发量达7%。
袁亮亮高爱民王书桓王黎光
国外铁矿粉烧结基础特性及优化配矿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为了研究某钢铁企业常用铁矿粉的高温特性,采用铁矿粉微型烧结装置对6种铁矿粉的烧结基础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每种铁矿粉的同化温度、流动性指数及黏结相强度等指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烧结优化配矿实验,为烧结厂提出合理的配矿方案奠定理论基础。
田铁磊刘金涛董复明
关键词:铁矿粉烧结基础特性优化配矿
基于单神经元PID的炉温控制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针对工业生产中炉子热惯性大、温度变化的非线性等特征,将神经网络算法与传统PID控温算法相结合,设计一种单神经元PID温度控制器,实现PID控制参数在线调整。通过Matlab中的Simulink模块对单神经元控制器和PID控制器进行仿真,同时使用实验室电炉进行温度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单神经元控制器温度变化平缓,超调量低,抗干扰能力强。相比传统PID控制器,单神经元控制器在稳态响应阶段曲线波动幅度小,控制精度高。
张亚超李海英张军亚董格伦王烁鑫
关键词:工业炉PID控制单神经元SIMULINK仿真
CFB锅炉机组大修前后热经济性指标对比分析
2022年
为实现“双碳”目标,在役煤电机组变工况的经济运行分析尤为重要.以某电厂330 MW亚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为例,通过锅炉常规大修前后的两次性能试验,对比分析了50%、75%、100%THA三种试验工况下锅炉热效率、机组发电煤耗和供电煤耗.结果表明:大修后锅炉热效率分别提高了0.74%、0.66%和0.24%;机组发电煤耗分别降低了4.65 g/(kW·h)、7.63 g/(kW·h)和4.89 g/(kW·h);供电煤耗分别降低了6.64 g/(kW·h)、7.67 g/(kW·h)和5.79 g/(kW·h).研究结果可为煤电机组负荷优化调度和热经济性诊断提供借鉴.
王琪霖赵斌王智浩张子晗马杰杜磊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热效率机组煤耗
利用RTD曲线研究中间包内钢液的流动行为被引量:2
2016年
建立1∶3的中间包水力学模型,对中间包内钢液流场进行物理模拟,通过软件计算获取流体的活塞区、全混区和死区的体积比例,确定中间包内最优流动行为的方案。试验研究表明,在中间包基本结构流量分别为0.7、0.8、0.9 m^3/h时,其死区比例分别为31.0%、17.3%、15.0%;而挡坝向挡墙方向内移30 mm时,流量分别为0.7、0.8、0.9 m^3/h,其死区比例分别为28%、10.5%、7.5%。因此,提高拉速可以降低中间包内的死区比例;另外,钢包长水口插入深度分别为150、280、315 mm的3组结果表明,插入深度280 mm较为合理,增大或减小插入深度均导致死区比例增大。
马海涛赵定国艾立群冯聚和王书桓
关键词:中间包RTD曲线死区流场
耐材壁面夹杂物稳定性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分析了连铸水口内夹杂物与耐材壁面的相互作用及夹杂物的稳定性,建立了夹杂物黏附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夹杂物在耐材壁面附着时,受耐材壁面的正向吸附力,且夹杂物在平行壁面方向上的受力主要与夹杂物半径相关,随夹杂物半径的增大而增大;在垂直壁面方向上所受的力恒为正,且随夹杂物半径、润湿角的增大而增大。壁面夹杂物的稳定性随夹杂物半径的增大而减小,当夹杂物半径大于4μm时,不同夹杂物附着稳定性发生变化,且夹杂物稳定性从高到低依次为Al_2O_3>TiN>MgO>SiO_2。当夹杂物在耐材壁面夹杂物底层吸附时,夹杂物在垂直壁面方向上受力随底层粗糙度的增大缓慢减小,随夹杂物尺寸的增大而增大。分析结果对研究连铸水口内夹杂物、钢液、耐材壁面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具有指导意义。
王育飞赵定国高茗王书桓
关键词:连铸稳定性
共19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