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肃中医药大学敦煌医学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114 被引量:385H指数:9
相关作者:张明渊刘浩浩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敦煌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9篇医药卫生
  • 3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2篇敦煌医学
  • 16篇中医
  • 11篇慢性
  • 8篇蛋白
  • 8篇药物
  • 8篇阻塞性
  • 8篇阻塞性肺疾病
  • 8篇慢性阻塞性
  • 8篇慢性阻塞性肺...
  • 8篇疾病
  • 7篇药理
  • 7篇药理学
  • 7篇网络药理学
  • 6篇信号
  • 6篇药物设计
  • 6篇医经
  • 6篇通路
  • 6篇计算机辅助药...
  • 6篇辅助药
  • 5篇多糖

机构

  • 111篇甘肃中医药大...
  • 10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甘肃省人民医...
  • 2篇兰州大学
  • 2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甘肃省医学科...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甘肃省中医院
  • 1篇兰州大学第一...
  • 1篇山西大同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兰州军区兰州...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 1篇无锡市第二人...
  • 1篇怀化市中医院
  • 1篇苍溪县中医医...

作者

  • 23篇刘永琦
  • 12篇张毅
  • 11篇李金田
  • 10篇李娟
  • 7篇李应存
  • 7篇苏韫
  • 5篇刘光炜
  • 5篇魏舒畅
  • 5篇李亚玲
  • 4篇魏本君
  • 4篇李希斌
  • 4篇耿广琴
  • 4篇张弢
  • 4篇杨雅丽
  • 4篇陈彻
  • 3篇蔺兴遥
  • 3篇田永衍
  • 3篇杨晓轶
  • 3篇楚惠媛
  • 3篇马骏

传媒

  • 9篇中国中医药信...
  • 9篇中医研究
  • 7篇中国民族民间...
  • 6篇中国临床药理...
  • 6篇光明中医
  • 5篇实用中医内科...
  • 4篇中国现代应用...
  • 4篇中成药
  • 3篇中国实验方剂...
  • 3篇中国中药杂志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亚太传统医药
  • 3篇西部中医药
  • 2篇中国微生态学...
  • 2篇敦煌学辑刊
  • 2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中药药理与临...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21篇2023
  • 27篇2022
  • 20篇2021
  • 5篇2020
  • 9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1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李应存教授运用敦煌神妙补心丸治疗失眠经验被引量:7
2019年
李应存教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敦煌医学学科带头人,国内敦煌医学研究著名专家,敦煌医派代表人物。神妙补心丸出自敦煌卷子S.5598V,具有益气养阴、补心安神之效。李教授临证每遇失眠患者使用敦煌神妙补心丸,灵活加减化裁,收效甚验。通过李教授运用敦煌神妙补心丸治疗失眠的经验,以期为敦煌医学运用于临床提供参考。
杨佳楠李鑫浩陆航梁丽娟刘玲李应存
关键词:中医师失眠验案
黄芪多糖对炎性微环境中BMSCs的IL-6R、TNFR及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2018年
该文旨在观察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APS)对IL-6和TNF-α所致炎性微环境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白介素-6受体(IL-6 receptor, IL-6R)、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TNFR)表达的影响,探讨IL-6和TNF-α导致BMSCs炎性损伤的可能物质基础。首先运用100 ng/mL IL-6和50 ng/mL TNF-α建立炎性微环境。设立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D组)和50μg/m L黄芪多糖干预组(H组)。之后,应用ELISA法检测s IL-6R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IL-6R、gp130、TNFR I、TNFR II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抑癌基因P53、PTEN和原癌基因Ras、C-myc的蛋白表达水平。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上清液中的s IL-6R含量降低,模型组细胞IL-6R、gp130、TNFR I、TNFR II、Ras、C-myc表达均升高, P53、PTEN表达均降低。与模型组比较,黄芪多糖组细胞上清液sIL-6R含量升高,细胞IL-6R、gp130、TNFR I、TNFR II、Ras、C-myc表达均下降,而P53、PTEN表达均升高。结果提示,黄芪多糖能够减弱炎性微环境对刺激BMSCs表达IL-6R、TNFR的影响作用,并且维护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相对稳定性。
骆亚莉骆亚莉张利英张艳辉刘永琦张艳辉刘永琦安方玉
关键词:黄芪多糖IL-6IL-6RTNFR
敦煌医方大泻脾汤治疗胃癌的体外活性及化学生物信息学研究
2023年
目的 利用化学生物信息学探究敦煌大泻脾汤治疗胃癌的潜在作用机制及物质基础。方法 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情况。TCMSP数据库下载大泻脾汤中药化合物,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化合物潜在靶点。Drugbank、Genecards、TTD及DisGeNET数据库检索胃癌靶点。STRING数据库分析蛋白互作并利用Clusters模块进行靶点聚类。CytoHubba插件筛选大泻脾汤治疗胃癌的核心靶点,ClueGO插件进行核心靶点KEGG富集分析。分子对接评估靶点-化合物亲和力,分子动力学模拟探究动态分子机制。结果 细胞实验结果显示,大泻脾汤冻干粉能够促进胃癌细胞凋亡,可使其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0-G1期(P<0.05),抑制其增殖(P<0.05)。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大泻脾汤与胃癌的共有靶点188个,通过Clusters模块聚类得到参与炎症反应、血管生成及细胞生长分化的3类靶点,主要涉及TNF signaling pathway、PD-L1 expression and PD-1 checkpoint pathway in cancer及p53 signaling pathway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TNF、EGFR及AKT1与核心成分的亲和力最好;粗毛甘草素B、甘草异黄烷酮、5-异戊二烯基紫铆花素等与各潜在关键靶点的亲和力均较好。通过50 ns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潜在活性分子与其靶蛋白形成了稳定的分子间作用。结论 本研究对敦煌医方大泻脾汤潜在起效的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进行了挖掘,为其通过“寒热并用、调和阴阳”治疗胃癌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化学生物信息学参考。
张敏靳晓杰李程豪后叶虎王锐峰林佳邱璐姚娟李亚玲刘永琦
关键词:胃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网络药理学
温阳利水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理论探究
2023年
古今中医理论中并未出现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 DN)的相关名词,根据其症状可与中医的“消渴”“关格”“水肿”等病进行对应辨证。DN多由糖尿病迁延不愈所引发,继而出现的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蛋白尿、水肿,肾小球硬化,是糖尿病非常严重的并发症。目前关于临床上对DN的治疗仍以西药为主,但是大多数西药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DN针对病因病机,在改善DN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疗效显著。中医认为在DN发展过程中,脾肾阳虚、水停失运是其重要病机,同时水停失运也会变生多种他证,因此,在此病治疗过程中,应重视温阳利水法的研究与运用。
靳玉秋赵哲孙墨晗田萌媛陈光顺刘臻华
关键词:中医糖尿病肾病温阳利水
扶正祛邪解毒类中药复方联合新辅助化疗在局部进展期胃癌中调控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机制研究进展
2023年
目的:总结扶正祛邪解毒类中药复方联合新辅助化疗在局部进展期胃癌中调控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机制研究进展,期待为进展期胃癌的诊疗与科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依据中医对胃癌病机及治法认识,总结“健脾益气类、扶正祛邪类及解毒抗癌类”中药复方联合新辅助化疗在进展期胃癌中可能的免疫调控机制。结果:益气扶正解毒类中药复方联合新辅助化疗可通过双向、多靶点、多环节调控免疫细胞,即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使癌细胞失去赖以生存的内环境而发生自噬或凋亡,从而达到抗癌的目的。结论:扶正祛邪解毒类中药复方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良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成新平姚继彬安方玉董建华靳安顺祝成楼达明绪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中药复方局部进展期胃癌免疫抑制
敦煌平胃丸联合顺铂对SCG-7901胃癌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肾毒性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敦煌古方平胃丸联合顺铂对SCG-7901胃癌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对肾脏毒性影响,探讨敦煌平胃丸联合顺铂对降低肾毒性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SCG-7901胃癌皮下荷瘤模型,接种第8 d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顺铂2×10^(-3) g/kg组、平胃丸14.04 g/kg+顺铂2×10^(-3) g/kg组、平胃丸14.04 g/kg组,连续给药10 d,隔日小鼠称重并观察一般情况;末次给药后剥取肿瘤、肾,计算抑瘤率和肾指数,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血清中肌酐(Scr)、尿素氮(BUN)含量,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分别检测肾组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接种后第12 d开始,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顺铂2×10^(-3) g/kg、平胃丸14.04 g/kg+顺铂2×10^(-3) g/kg组体质量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与顺铂2×10^(-3) g/kg组比较,平胃丸14.04 g/kg+顺铂2×10^(-3) g/kg组体质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顺铂2×10^(-3) g/kg、平胃丸14.04 g/kg+顺铂2×10^(-3) g/kg、平胃丸14.04 g/kg组抑瘤率分别为63.84%、70.57%和30.74%,瘤重均较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肾脏均有不同程度病理损伤,其中,顺铂2×10^(-3) g/kg组最为明显;顺铂2×10^(-3) g/kg组肾指数、Scr、BUN和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SOD活性、Nrf2、HO-1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1)。与顺铂2×10^(-3) g/kg组比,平胃丸14.04 g/kg+顺铂2×10^(-3) g/kg组肾指数、Scr、BUN和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或P<0.01),SOD活性、Nrf2、HO-1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敦煌平胃丸与顺铂单独和联合使用均对SCG-7901胃癌荷瘤小鼠具有抑瘤作用;敦煌平胃丸联合顺铂可能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增强细胞抗氧化应激能力,从而降低顺铂对肾脏的毒性损伤,起�
舍雅莉赵晓文李俊杰张国欣刘永琦段永强李长天李亚玲
关键词:胃癌肾毒性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氧合酶-1
基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探讨当归活血作用的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被引量:4
2022年
当归具有良好的活血作用,但目前对其发挥“活血”功效的现代科学原理缺乏系统研究,限制了其现代化开发。该研究采用基于结构相似性的靶点反向预测、复杂网络分析、分子对接、结合自由能计算、聚类分析、ADMET计算等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结合体外酶活性测定实验系统探讨了当归发挥活血作用的成分及作用机制。靶点反向预测以及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显示当归抗凝血的潜在作用靶点有40个。GO(Gene Ontology)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富集分析表明预测靶点可能通过作用于补体与凝血级联信号通路发挥抗凝血作用。其中,凝血级联反应和血栓形成中的关键酶THR(thrombin)和FXa(coagulation factor Xa)是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药物靶点。全成分分子对接以及聚类分析显示当归针对FXa具有更好的选择性。结合自由能打分值筛选出8个潜在活性成分进行体外酶活实验,结果显示8个化合物分别对THR和FXa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对FXa活性的抑制作用比对THR更强。对8个活性化合物进行药效团模型构建,得到药效特征AAHH,其中A为氢键受体,H为疏水中心。ADMET计算表明8个活性化合物都具有良好的药动学性质,且安全性较高。该研究以靶点反向预测、复杂网络分析、分子对接及结合自由能计算、体外抗凝活性、分子与靶点的空间结合构象、药效团模型构建及ADMET参数计算为依据,从大数据层面初步阐明了当归活血作用的物质基础及分子机制,并对活性成分进行了药理、毒理计算,首次从全成分计算结合酶活实验揭示了当归对不同凝血蛋白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和针对性,反映出不同中药的独特功效具有其生物学基础。该研究可为当归的精准用药及其活血成分的现代化开发提供线索。
林佳姚娟张敏李潮新李亚玲邱璐后叶虎刘永琦靳晓杰
关键词:当归活血THR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ADMET
清肺通络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32例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清肺通络方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从甘肃地区9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筛选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符合使用清肺通络方的患者32例,收集患者临床症状资料、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肝酶、肌酶、C反应蛋白、肺部CT、中医证型等指标,比较患者用药前后上述各指标变化。结果:32例患者中,男16例,女16例,平均年龄41岁。普通型患者19例,重型患者13例。中医证型以湿热郁肺(65.63%)、和湿温壅肺(34.38%)为主。患者治疗前的主要症状为发热(40.63%)、乏力(28.13%)、咽痛(9.38%)、咳嗽(90.63%)、咳痰(56.25%)、头晕头痛(6.25%)、胸闷气短(40.63%)、腹泻(3.13%)、食欲不振(21.88%)。使用清肺通络方后,患者咳嗽、咳痰的症状缓解率是89.66%和88.89%,其余缓解率为100%。患者治疗前主要以白细胞总数降低(46.88%)、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56.2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43.75%)、淋巴细胞绝对值降低(56.25%)、C反应蛋白升高(40.63%)、血沉升高(53.13%)、乳酸脱氢酶升高(34.38%)和总胆红素升高(34.38%)为主。治疗后,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三次阴性,肺部CT示感染病灶已吸收,出院患者咳嗽、咳痰症状消失,血常规、血生化中上述异常关键指标均基本恢复正常,符合出院标准,治愈率100%,且未发生核酸检测转阳者复发病例。结论:清肺通络方可有效治疗处于疾病中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
周谷城张志明刘永琦周婷周婷史桐凡牛帆李娟张利英
关键词:临床疗效分析
基于“五邪相干”理论探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小补汤、小泻汤组方规律
2024年
应用“五邪相干”理论阐释《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行互藏理论,并结合《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所列五行五味互含的25味药物,对《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小补汤、小泻汤类方的配伍组方选药进行分析,认为在“五邪相干”理论指导下的《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配伍组方选药可为临床提供新的思路。
张洲马骏季文达杨晓轶赵剑波任香霖郑燕李应存
关键词:敦煌医学中医理论中药复方《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组方规律
紫斑牡丹花粉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对紫斑牡丹花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综合运用硅胶、聚酰胺、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从该花粉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其结构由HR-ESI-MS、1H和13 C NMR等波谱学方法鉴定为腺苷(1)、芹菜素(2)、柠檬黄素(3)、8-甲氧基山萘酚(4)、槲皮素(5)、柠檬素-3-β-D-葡萄糖苷(6)、sexangularetin-3-O-y1-β-D-sophoroside(7)、limocitrin-3-O-y1-β-D-sophoroside(8)、芍药苷(9)、芍药内酯苷(10)、氧化芍药苷(11)、β-谷甾醇(12)、没食子酸(13)、肉豆蔻酸(14)、亚油酸(15)、对羟基苯甲醛(16)、邻苯二甲酸二戊酯(17)和蔗糖(18),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紫斑牡丹花粉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3、4、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王新娣石晓峰石晓峰刘东彦范彬沈薇沈薇
关键词:乙酸乙酯提取物化学成分黄酮萜类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