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作品数:5,851 被引量:21,438H指数:41
相关作者:刘卓敏张水旺李茹香马玉萍刘瑶华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123篇期刊文章
  • 914篇会议论文
  • 388篇专利
  • 233篇科技成果
  • 14篇标准

领域

  • 5,065篇医药卫生
  • 211篇文化科学
  • 68篇经济管理
  • 5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0篇哲学宗教
  • 22篇机械工程
  • 20篇化学工程
  • 15篇轻工技术与工...
  • 15篇政治法律
  • 14篇电子电信
  • 13篇理学
  • 12篇社会学
  • 11篇建筑科学
  • 11篇交通运输工程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电气工程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895篇护理
  • 505篇病人
  • 354篇细胞
  • 260篇动脉
  • 252篇血管
  • 226篇护士
  • 201篇心肌
  • 196篇手术
  • 196篇糖尿
  • 196篇糖尿病
  • 195篇蛋白
  • 194篇肿瘤
  • 153篇缺血
  • 152篇梗死
  • 140篇血压
  • 135篇慢性
  • 132篇疗效
  • 125篇心病
  • 125篇综合征
  • 118篇抑郁

机构

  • 5,672篇山西医科大学
  • 400篇山西医科大学...
  • 97篇山西省人民医...
  • 55篇山西省肿瘤医...
  • 49篇太原市中心医...
  • 4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6篇山西医科大学...
  • 31篇北京大学
  • 31篇吉林大学第一...
  • 27篇四川大学
  • 27篇中国人民解放...
  • 27篇山西省眼科医...
  • 27篇山西中医药大...
  • 26篇山西职工医学...
  • 25篇山西省儿童医...
  • 25篇昆明医科大学
  • 24篇复旦大学
  • 23篇北京大学第一...
  • 23篇太原市人民医...
  • 23篇山西医学科学...

作者

  • 155篇王斌全
  • 132篇吕吉元
  • 101篇韩世范
  • 100篇杨辉
  • 72篇程金莲
  • 63篇贾永平
  • 61篇牛争平
  • 61篇赵晓云
  • 58篇商临萍
  • 51篇李学文
  • 45篇韩清华
  • 42篇范春雨
  • 41篇王睿
  • 37篇陈还珍
  • 31篇牛小媛
  • 30篇高宇平
  • 28篇段虎斌
  • 27篇金瑞华
  • 26篇张辉
  • 26篇康凤英

传媒

  • 994篇中西医结合心...
  • 392篇护理研究
  • 354篇护理研究(下...
  • 222篇山西医药杂志
  • 210篇全科护理
  • 194篇护理研究(中...
  • 163篇护理研究(上...
  • 82篇山西医科大学...
  • 68篇中国医学创新
  • 66篇山西医药杂志...
  • 50篇循证护理
  • 49篇山西医科大学...
  • 46篇护理研究(下...
  • 41篇山西临床医药
  • 31篇2016年中...
  • 25篇中国中西医结...
  • 24篇中国药物与临...
  • 24篇健康向导
  • 23篇山东医药
  • 2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6篇2024
  • 229篇2023
  • 192篇2022
  • 199篇2021
  • 254篇2020
  • 302篇2019
  • 275篇2018
  • 359篇2017
  • 374篇2016
  • 242篇2015
  • 265篇2014
  • 255篇2013
  • 245篇2012
  • 276篇2011
  • 265篇2010
  • 344篇2009
  • 259篇2008
  • 161篇2007
  • 172篇2006
  • 164篇2005
5,8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癌术后患者胸-患肢制动固定服
一种乳癌术后患者胸-患肢制动固定服,它包括衣前襟(4),衣后襟(10),衣袖(2),胸带搭条(8),衣后襟10一侧肩上有单窄系带(1),另一侧的衣袖(2)中袖口处有袖窄系带(7),与单窄系带(1)同一侧衣前襟(4)和衣后...
宋秋香赵晓艳孙慧卿康凤英梁芳董觊彦
文献传递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邓荣花闫文珍韩清华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CT表现
目的 探讨和分析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06~2016.06经病理证实的6例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多为单侧肾脏发病,患侧肾功能受损明显.肾实质内...
王灵杰乔英张瑞平张华贺敬红王争李健丁
关键词:黄色肉芽肿肾盂肾炎
数字融合断层技术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数字融合断层技术在骨折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高度怀疑骨折的但相应部位平片检查阴性的患者60例,分别数字融合断层检查、CT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的结果.结果:数字融合断层技术检查出隐匿性骨折50...
王斐
关键词:隐匿性骨折CT
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探讨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评价心房颤动左心房血栓形成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的关系,以及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房颤患者左心房血栓筛查、缺血性脑卒中防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房颤患者,行食道超声心动图筛查左心房血栓,行头颅核磁筛查缺血性脑卒中,分析左心房血栓的发生率,以及左心房血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关系。结果 98例房颤患者中17例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左心房血栓,检出率为17.3%。左心房血栓阳性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高于左心房血栓阴性组。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在左心房血栓形成及缺血性脑卒中方面无明显差异。高血压、糖尿病、年龄大于75岁,为左心房血栓形成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左心房血栓形成增加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作为筛查左心房血栓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早期发现左心房血栓、早期抗栓治疗。
庞占琪贾永平马奔王琳王涛杨健李亚文李世军
关键词:心房颤动左心房血栓缺血性脑卒中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日立737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透射比浊法测免疫复合物的分析
1998年
日立737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透射比浊法测免疫复合物的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030001)赵克斌王桂莲太原市中心医院王萍透射比浊法测抗原抗体结合含量,已广泛应用于免疫球蛋白、补体、载脂蛋白等测定,但测定过程中技术参数的设定,抗体稀释度确定等问题对结...
赵克斌王桂莲王萍
关键词:免疫复合物透射比浊法生化分析仪
胃粘膜隆起性病变
1998年
胃粘膜隆起性病变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030001)李亮成引起胃粘膜隆起性改变的疾病很多,这里就这些疾病胃镜下表现及诊断等作一简单的介绍。1正常胃粘膜正常胃粘膜呈浅红色或桔红色,粘膜光滑、柔软、细致。其表面附有一层透明的粘液,具有粘滞性和弹性。胃粘膜...
李亮成
关键词:胃粘膜病变胃肿瘤
护士处方权实施的促进因素权重设置的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对护士处方权实施的促进因素进行权重设置,得出其重要性排序,为我国制定护士处方权实施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已确定的促进因素进行权重分析。[结果]最终确定的促进因素共43个,其中包括一级指标(准则层)4个,二级指标(方案层)10个,三级指标(方案层)29个。准则层权重由高到低依次为政策(0.34 5 9)、管理(0.2 4 3 7)、实践(0.2 2 0 5)、教育(0.189 8)。[结论]护士处方权实施的促进因素共43个,涉及政策、管理、实践和教育层面。
李幸韩世范
关键词:护士处方权层次分析法
听神经瘤切除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及术后护理干预对病人面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切除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及术后护理干预对病人面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9年1月手术治疗的80例术前诊断为听神经瘤的病人,将2017年4月—2018年3月手术治疗的4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2018年4月—2019年1月手术治疗的40例病人作为观察组。两组均以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进行手术。观察组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对照组采取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未给予神经电生理监测。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即时、术后1个月、3个月的面神经功能情况及面神经功能保留率。[结果]术后观察组面神经功能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22),观察组术后即时、1个月、3个月面神经功能保留率分别为80.0%、77.5%、85.0%,对照组术后即时、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面神经功能保留率分别为57.5%、50.0%、62.5%,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为0.030,0.011,0.022);术后即时面神经功能保留率高于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面神经功能保留率高于术后1个月。[结论]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听神经瘤及术后尽早护理干预,有利于保护面神经。
杨志华张建华孙玉梅
关键词:神经电生理监测护理干预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面神经
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在神经外科重症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17
2020年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科ICU 2018年6月—2019年5月收治的120例重症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A、B、C 3组各40例。A组采用鼻胃管进行营养支持,B组采用鼻胃管联合鼻肠管进行营养支持,C组采用鼻胃管减压联合鼻肠管进行营养支持。比较3组病人清蛋白值及营养液潴留、消化道出血、腹泻、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第14天,A组清蛋白值为(34.25±5.42)g/L,B组为(36.76±4.23)g/L、C组为(37.66±3.12)g/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病人清蛋白值高于A组(P<0.017);B组的营养液潴留、反流、误吸、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低于A组(P<0.017);C组的营养液潴留、反流、误吸、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低于B组(P<0.017)。[结论]鼻胃管减压联合鼻肠管营养支持有助于神经外科重症病人更早地达到全营养状态,降低营养液潴留、反流、误吸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王惠云孟效红李婧
关键词:神经外科重症病人鼻胃管减压鼻肠管清蛋白
共56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