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品数:2,107 被引量:9,654H指数:35
相关作者:丁贤彬毛德强肖邦忠吴成果罗兴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庆医科大学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卫生部艾滋病防治应用性研究项目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25篇期刊文章
  • 319篇会议论文
  • 23篇科技成果
  • 9篇专利
  • 8篇标准

领域

  • 1,812篇医药卫生
  • 39篇文化科学
  • 36篇理学
  • 33篇农业科学
  • 3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7篇轻工技术与工...
  • 11篇经济管理
  • 10篇生物学
  • 8篇核科学技术
  • 6篇政治法律
  • 5篇化学工程
  • 2篇哲学宗教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2篇社会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55篇艾滋病
  • 153篇病毒
  • 140篇流行病
  • 138篇流行病学
  • 95篇库区
  • 93篇三峡库区
  • 89篇发病
  • 86篇影响因素
  • 77篇虫病
  • 76篇发病率
  • 73篇健康
  • 72篇职业病
  • 71篇性行为
  • 68篇吸虫
  • 67篇死亡率
  • 66篇色谱
  • 66篇患病
  • 64篇男男性行为
  • 59篇血吸虫
  • 55篇儿童

机构

  • 1,984篇重庆市疾病预...
  • 204篇中国疾病预防...
  • 177篇重庆医科大学
  • 65篇第三军医大学
  • 43篇重庆市九龙坡...
  • 32篇四川省疾病预...
  • 28篇重庆市渝中区...
  • 27篇重庆市沙坪坝...
  • 27篇重庆市万州区...
  • 25篇江苏省疾病预...
  • 20篇北京市疾病预...
  • 20篇万州区疾病预...
  • 18篇上海市疾病预...
  • 17篇重庆市南岸区...
  • 17篇重庆市永川区...
  • 16篇陕西省疾病预...
  • 16篇开县疾病预防...
  • 15篇四川大学
  • 14篇天津市疾病预...
  • 14篇山东省疾病预...

作者

  • 305篇丁贤彬
  • 227篇毛德强
  • 169篇肖邦忠
  • 151篇吴成果
  • 122篇焦艳
  • 121篇张华东
  • 119篇吴国辉
  • 118篇罗兴建
  • 108篇凌华
  • 108篇唐文革
  • 102篇吕晓燕
  • 98篇李勤
  • 86篇冯连贵
  • 83篇张春华
  • 70篇何亚明
  • 65篇刘南
  • 65篇晏维
  • 65篇周超
  • 64篇赵舰
  • 58篇王青

传媒

  • 95篇热带医学杂志
  • 86篇重庆医学
  • 73篇现代预防医学
  • 66篇预防医学情报...
  • 64篇职业与健康
  • 62篇中国卫生检验...
  • 58篇中国慢性病预...
  • 49篇中国艾滋病性...
  • 42篇公共卫生与预...
  • 40篇实用预防医学
  • 38篇现代医药卫生
  • 36篇中国公共卫生
  • 35篇中国媒介生物...
  • 32篇中华流行病学...
  • 30篇疾病监测
  • 30篇中国学校卫生
  • 30篇重庆市预防医...
  • 28篇中国地方病学...
  • 27篇重庆市预防医...
  • 25篇中国消毒学杂...

年份

  • 2篇2024
  • 96篇2023
  • 113篇2022
  • 96篇2021
  • 93篇2020
  • 98篇2019
  • 115篇2018
  • 116篇2017
  • 102篇2016
  • 62篇2015
  • 66篇2014
  • 70篇2013
  • 84篇2012
  • 90篇2011
  • 80篇2010
  • 133篇2009
  • 71篇2008
  • 107篇2007
  • 107篇2006
  • 102篇2005
2,1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庆市慢性乙、丙型肝炎患病率调查研究
目的:为探讨在我国开展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患病率调查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市3251名1-59岁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标本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
王青陈园生王晓军王伟军王豫林梁晓峰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患病率疾病调查
文献传递
中国2003年流行的麻疹野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73
2005年
目的为了解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2003年流行的麻疹野病毒是否存在基因型或亚型的差异.方法对2003年15个省分离的107株麻疹病毒进行了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对同一年份不同省流行的麻疹野病毒的基因特征及分子差异做了进一步的分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从107株麻疹病毒中扩增出核蛋白(nucleoprotein,N)基因羧基(COOH)末端450个核苷酸片段.通过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构建基因亲缘性关系树,进行遗传距离分析.结果106株为麻疹病毒H1基因型;1株属于A基因型,为沪191(S191)疫苗株.106株H1基因型毒株分成2个亚型,101株为H1a,5株为H1b基因亚型.2003年H1b亚型主要流行于海南、四川、上海、贵州省;而H1a在全国广泛分布;未发现H1c基因亚型,该亚型1993~1994年曾是北京、山东、河北、湖南省流行的优势毒株.对比2003年与1993~2002年流行的麻疹病毒基因亚型,H1a呈上升趋势,H1b亚型在所有H1基因型中的比例由1995~2002年的24.3%下降到2003年的4.7%,而H1c亚型逐渐消失.对2003年分离的病毒进行省内和不同省间遗传距离的比较证明,各省内的毒株变异范围在0%~6.1%(0~27个核苷酸差异);各省间的变异范围在0%~4.3%(0~20个核苷酸差异);省内差异最大值大于省间差异.结论中国最近11年来流行的麻疹病毒基因亚型趋势为:H1a呈上升趋势,逐渐成为优势亚型;H1b亚型逐年降低转为弱势;H1c亚型逐渐消失.2003年麻疹变异毒株呈散在分布,无明显地域性.同时表明,中国的麻疹流行是由H1a和H1b中的许多不同病毒株造成的多个传播链引起的.讨论了在中国继续开展麻疹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监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展望了分子流行病学监测对于中国控制和消除麻疹的应用前景.
张燕许文波朱贞蒋小泓胡家瑜王建国张金芳何吉兰孙莉林春燕凌华李聪勇刘杨马艳张晋琳王常银杨学磊章传真李平杜雯郑蕾梁勇姬奕昕
关键词:麻疹病毒H1基因型
2004-2007年重庆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评价重庆市2004-2007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运转情况。方法按照脊髓灰质炎实验室手册操作规程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由国家脊灰实验室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法和ELISA法对分离到的脊灰病毒株进行型内鉴定。结果从395例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脊灰病毒(PV)12株,其中脊灰Ⅰ型1株,Ⅱ型4株,Ⅲ型4株,PV混合1株,PV+NPEV(非脊灰肠道病毒)混合2株,所有PV经国家脊灰实验室进行型内鉴定,均为疫苗相关株,未发现疫苗衍生脊灰病毒株(VDPV)。分离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27株。结论重庆市2004-2007年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中未发现脊灰野病毒和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株存在,且AFP病例监测系统的各项监测指标都达到控制标准,表明重庆市脊灰实验室监测质量稳定,今后更要继续加强实验室的监测,保持整个监测过程的高度敏感性。
陈应琼赵春芳凌华张敏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病毒非脊灰肠道病毒疫苗衍生脊灰病毒
NRAMP1基因多态性与重庆市汉族人群肺结核易感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研究(Natural-resistance-associated macrophage protein1,NRAMP1)NRAMP1基因rs17235409A/Gr、s17235416TGTG/(-)位点多态性与重庆地区汉族人群肺结核易患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按肺结核诊断标准(GB15987-1995),在重庆市、重庆市沙坪坝区结核病防治所选取初治、肺结核痰涂片阳性的汉族肺结核确诊病例100例;对照为同样诊断标准排除肺结核等疾病的汉族正常人,共106例。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对NRAMP1基因rs17235409A/G、rs17235416TGTG/(-)进行基因分型,用检验分析这2个位点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患性的关系,数据分析利用SAS8.2软件进行。结果:病例组中NRAMP1基因rs17235409 GG、GA+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7.00%、33.00%;对照组中分别为87.34%、12.26%,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94 8,P<0.05。具有GA或(和)AA基因型的个体患肺结核的OR为3.523 5,OR95%CI为1.762 3~7.044 9。rs17235416 TGTG/(-)多态性基因频率在病例和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χ2=7.377 3,P<0.05)。拥有TGTG/(-)+TGTG(-)/(-)基因型的个体的OR值为2.340 2,OR95%CI为1.267 0~4.322 2。结论:NRAMP1 rs17235409A/G、NRAMP1rs17235416TGTG/(-)2个位点多态性均与重庆市汉族人群肺结核易患性相关,可能是重庆地区汉族人群肺结核易患性的影响因素。NRAMP1rs17235409A等位基因r、s17235416 TGTG(-)等位基因可能是重庆市汉族人群肺结核发生的危险因素。
熊宇李革
关键词:多态性结核
辣椒及其制品中化学性与微生物性污染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 了解目前辣椒及其制品中化学性和微生物性污染问题,为该类食品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政策法规及标准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维普、万方、中国知网和EBSCOhost等数据库,以辣椒和食品污染为检索词,检索2015—2018年国内外辣椒及其制品中化学性和微生物性的相关研究文献,结合目前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和法规,对辣椒及其制品中常见的化学性和微生物性污染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结果 目前辣椒及其制品中主要的化学污染原因主要有不当使用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硫、亚硫酸盐、防腐剂和甜味剂等)、重金属污染、农药残留、添加非食用物质,微生物污染原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A和细菌等。结论 我国辣椒及其制品中化学性和微生物性污染现象普遍存在,建议加强相关的专项监测,并从辣椒种植环境、生产企业、食品监管和消费者等多方面入手,控制污染,保护消费者饮食安全。
罗书全陈京蓉熊鹰赵怡楠
关键词:化学性污染
社会支持与中老年人常见慢性病患病风险的关系
2023年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与中老年人常见慢性病患病风险的关系,以期为预防中老年慢性病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于2018年9月—2019年2月进行,采用面对面访谈方式调查重庆市11 014名50岁以上中老年人社会支持及慢性病患病状况,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结果 5 667人(51.5%)患有高血压,3 743人(34.0%)患有高血脂,2 683人(24.4%)患有糖尿病, 1 011人(9.2%)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 026人(27.5%)社会支持评分为0分,只有651人(5.9%)社会支持评分为4分。校正性别及年龄后发现,社会支持评分高的研究对象患高血压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风险较低,但其患高血脂的风险较高(P<0.05)。进一步校正其他社会人口学特征后,社会支持评分与高血压的关联消失,而社会支持评分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关联减弱;该关联在调整社会人口学特征及生活方式因素后也不再显著(P>0.05)。社会支持评分与糖尿病、冠心病以及脑卒中关联均不显著(P>0.05)。与家人总是提供经济帮助相比,家人偶尔提供经济帮助可降低高血脂患病风险(P<0.05);家人有时提供经济帮助则可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卒中的患病风险(P<0.05)。过去1年从未与他人一起参加活动的研究对象患高血压的风险为每月与他人参加活动至少9次的研究对象的1.30倍(P<0.05)。而每月与他人参加活动次数越少,患高血脂风险越小。处于危机时从未获得人们的帮助可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P<0.05)。结论 社会支持对中老年人群身体健康有显著影响,社会支持水平低是某些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因此,给予中老年人足够的社会支持有助于中老年人预防慢性病及延缓病情进展。
黄馨雨唐晓君邱景富陈莉玲唐文革丁贤彬胡耀月
关键词:社会支持慢性病中老年人健康
食品安全评价文本情感倾向分析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食品安全评价文本情感倾向分析方法,包括:获取食品安全评语文本,并对评语文本预处理;构建食品安全情感词典;基于构建的食品名称从预处理后的评语文本中识别出食品类别;基于情感倾向词典从预处理后的评语文本中识别出...
李北川张华东陈胜罗书全杨斌邓迅詹洪胜霍娇莫军高中华谭敏
三峡库区万州段城乡居民饮用水化学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价
2022年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万州段城乡居民饮用水化学污染物状况,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价,分析其危害因素,为人群饮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三峡库区万州段城乡74家水厂为研究对象,于2020—2021年枯水期(1—5月)和丰水期(6—8月)对其出厂水与末梢水进行监测,按照美国环保署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17项化学污染物经饮水途径所致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三峡库区万州段城市与农村居民饮用水年均健康总风险与年均致癌风险均分别为1.21×10^(-6)(a^(-1))、1.09×10^(-6)(a^(-1)),非致癌风险分别为4.06×10^(-9)(a^(-1))、3.66×10^(-9)(a^(-1));致癌风险主要来自水中铬(六价)、三氯甲烷、砷、铅、四氯化碳,在城市和农村居民饮用水中化学致癌物的健康风险值占比分别为64.20%和71.41%、22.52%和15.18%、11.59%和11.51%、1.65%和1.84%、0.04%和0.06%。城市与农村的健康风险水平均在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10^(-5)(a^(-1))之下,但均超过瑞典环境保护局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1×10^(-6)(a^(-1))。结论三峡库区万州段城乡居民饮用水健康总风险均超过瑞典环保局推荐的可接受风险水平,须进一步对其相关化学污染物开展监测,特别是要控制好铬(六价)、三氯甲烷、砷、铅、四氯化碳等致癌危害因素。
罗华傅荣生李世荣向晓霞程永红向海森黄祥强李月吴亚陶然赵怡楠
关键词:三峡库区化学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价
重庆市城乡老年人慢性病与跌倒相关性分析
2023年
目的 分析重庆市城乡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现状与跌倒发生的相关性,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19年在4个区县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慢性病患病率、跌倒发生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病与跌倒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共计调查城市与农村65岁及以上老年人806人与801人。农村老年人跌倒发生率(12.98%)高于城市(7.94%)(χ^(2)=10.91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患心脏病(OR=2.988,95%CI:1.544~5.785)、患骨质疏松(OR=2.696,95%CI:1.527~4.760)、患前庭功能障碍或中耳炎或耳聋等耳疾(OR=3.180,95%CI:1.142~8.861)与城市老年人跌倒发生相关。需要照顾(OR=2.315,95%CI:1.130~4.744)、患糖尿病(OR=3.067,95%CI:1.634~5.756)、患骨质疏松(OR=1.972,95%CI:1.210~3.214)、患关节炎(OR=2.975,95%CI:1.901~4.657)与农村老年人跌倒发生相关。结论 重庆市农村老年人跌倒发生率高于城市,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应及时治疗慢性病降低老年人跌倒的发生。
丁贤彬杨弦弦刘勇言高旸廖晓晨
关键词:老年人慢性病跌倒发生率
重庆市燃煤型氟中毒流行因素及防治对策研究
根据市科委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任务书《重庆市燃煤型氟中毒流行因素及防治对策研究》(CSTC,2006AB5022)的要求,市疾控中心自课题从2006年7月开展以来,在课题负责人的领导和技术指导下,精心组织、精心设计、合...
关键词:
关键词:流行病学
共19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