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昌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作品数:323 被引量:1,671H指数:20
相关作者:王宇晓杨汉荣张杨万筱芬葛小辉更多>>
相关机构:南昌航空工业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江西农业大学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4篇期刊文章
  • 4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4篇理学
  • 32篇医药卫生
  • 20篇化学工程
  • 18篇农业科学
  • 15篇轻工技术与工...
  • 9篇生物学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电气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30篇色谱
  • 112篇相色谱
  • 74篇液相色谱
  • 61篇高效液相
  • 61篇高效液相色谱
  • 54篇色谱法
  • 51篇液相
  • 44篇质谱
  • 44篇光谱
  • 40篇荧光
  • 40篇离子
  • 37篇液相色谱法
  • 37篇气相色谱
  • 36篇气相
  • 32篇质谱法
  • 32篇高效液相色谱...
  • 29篇尿液
  • 29篇固定相
  • 29篇光谱法
  • 24篇原子

机构

  • 322篇南昌大学
  • 5篇江西中医药大...
  • 4篇南昌航空工业...
  • 4篇江西师范大学
  • 4篇怀化医学高等...
  • 4篇江西农业大学
  • 4篇江西应用技术...
  • 3篇国家粮食局科...
  • 3篇江西科技师范...
  • 3篇双胞胎(集团...
  • 2篇江西省中医院
  • 2篇赣南师范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江西省林业科...
  • 2篇国家工程研究...
  • 2篇江西中医学院
  • 2篇浙江台州清泉...
  • 1篇贵州大学
  • 1篇赣南医学院
  • 1篇贵州民族大学

作者

  • 105篇万益群
  • 80篇李来生
  • 44篇郭岚
  • 31篇鄢爱平
  • 23篇柳英霞
  • 19篇黄志兵
  • 17篇程彪平
  • 17篇谭婷
  • 16篇周仁丹
  • 15篇张宏福
  • 13篇聂桂珍
  • 13篇毛雪金
  • 12篇谢冰
  • 12篇杨汉荣
  • 11篇葛小辉
  • 11篇许丽丽
  • 11篇刘旭
  • 10篇李艳平
  • 10篇张杨
  • 10篇章少华

传媒

  • 50篇分析科学学报
  • 49篇南昌大学学报...
  • 26篇分析试验室
  • 17篇分析化学
  • 14篇食品科学
  • 13篇中国化学会第...
  • 11篇光谱学与光谱...
  • 8篇应用化学
  • 8篇色谱
  • 8篇江西化工
  • 5篇高等学校化学...
  • 4篇硅酸盐通报
  • 4篇分析测试学报
  • 4篇材料导报
  • 3篇化学学报
  • 3篇化学研究与应...
  • 3篇中国饲料
  • 3篇科技广场
  • 3篇中国化学会第...
  • 2篇光谱实验室

年份

  • 3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8篇2017
  • 13篇2016
  • 11篇2015
  • 24篇2014
  • 14篇2013
  • 21篇2012
  • 19篇2011
  • 13篇2010
  • 35篇2009
  • 33篇2008
  • 32篇2007
  • 28篇2006
  • 28篇2005
  • 19篇2004
  • 2篇2003
3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人体尿液中的蝶呤-6-羧酸被引量:4
2008年
利用蝶呤-6-羧酸具有天然荧光的特点,建立了人体尿液中蝶呤-6-羧酸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分析方法。尿液经硫酸铵处理后,过0.45μm水相滤膜,直接进行液相色谱分析,色谱柱为NOVA-PAK C18柱,保护柱为RCSS Guard-PAKTMC18柱,流动相为V(5 mmol/L KH2P04-NaOH缓冲溶液,pH 7.3)∶V(甲醇)=99∶1),流速为0.6 mL/min,荧光激发波长为338 nm,荧光发射波长为420nm。蝶呤-6-羧酸在0.05~1.2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74,检出限为0.010μg/mL。分别添加0.625、2.50和4.50μg蝶呤-6-羧酸标准品,平均回收率(n=5)在99.7%~10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6%。此法可用于临床尿样中蝶呤-6-羧酸的分析。
郭岚张云伟万益群鄢爱平
关键词:尿液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
姜黄素键合硅胶固定相HPLC分离水溶性维生素和核苷被引量:4
2008年
以ODS为参比,研究了5种水溶性维生素和5种核苷在姜黄素键合硅胶固定相(CCSP)上的色谱行为,考察了甲醇、流动相pH和离子强度对CCSP分离这类极性化合物的影响,探讨了该新固定相的色谱保留机理。结果表明,在V(甲醇)∶V(0.01 mol/L NaH2PO4)=40∶60(pH 3.5)流动相体系中,5种水溶性维生素在CCSP上实现较好分离;核苷的分离则是在以纯水为流动相的条件下实现的。与ODS柱相比,在相同条件下,CCSP对5种水溶性维生素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洗脱顺序与ODS具有显著差异,且保留明显比ODS强(B6除外);与此相反,相同色谱条件下,CCSP对核苷的保留比ODS弱,CCSP可实现核苷的简便有效分离,同时胸苷与黄苷的洗脱顺序也与ODS不同。以上说明不同保留机理的存在,CCSP具有典型的反相色谱特征,但疏水性比ODS弱;极性的配体使CCSP在对溶质的分离分析中除疏水作用外,还存在n-π和π-π作用、氢键作用、偶极-偶极等作用;协同作用的结果使CCSP在水溶性极性化合物的分离分析中显示出优势。
许丽丽李来生杨汉荣刘妙芬
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水溶性维生素核苷色谱保留机理
微波消解/ICP-AES法测定赣南脐橙及其种植土壤中的矿物质元素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微波消解技术,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了赣南脐橙及其种植土壤中的21种矿物质元素,考察了这些矿物质元素在赣南10个县所产脐橙的肉、皮和对应土壤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各元素的平均回收率在77.7%-115.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9.20%,方法基本能满足实际样品分析的要求;脐橙的肉、皮中均含有丰富的K、Ca、Mg、P等元素,且不同产地的脐橙其矿物质元素的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种植的土壤中含量丰富的元素大部分在脐橙的肉、皮中含量也高。
万益群陈美芬郭岚柳英霞万筱芬
关键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微波消解脐橙矿物质元素
2,5-二-[2-(4-羟基-苯基)乙烯基]吡嗪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化合物{2,5-二-[2-(4-羟基-苯基)-乙烯基]吡嗪}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人血清白蛋白(HSA)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题示化合物与BSA和HSA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91×104,...
孙梅珍吴宇梅胡美华吴芳英
关键词:蛋白质荧光光谱
文献传递
三氟化硼乙醚中二甲基甲撑二氧苯的电化学聚合被引量:1
2008年
在三氟化硼乙醚中通过阳极氧化二甲基甲撑二氧苯获得了新型导电高分子聚(二甲基甲撑二氧苯)。二甲基甲撑二氧苯的起始氧化电位是0.7 V(vs SCE),远小于在含0.1 mol/L四氟化硼四丁基铵的乙腈中的起始氧化电位1.57 V(vs SCE)。聚合物的电导率为0.23 S/cm。红外和核磁表明聚(二甲基甲撑二氧苯)的聚合位点在4和5位。
万益群马木林徐景坤
关键词:三氟化硼乙醚导电高分子电化学聚合
红曲菌两种荧光代谢产物与BSA相互作用的光谱法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运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红曲菌两种荧光代谢产物与BSA的相互作用,并探讨了其结合类型、结合常数及结合过程中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红曲菌两种荧光代谢产物(monasfluore A,MFA和monasfluore B,MFB)结合BSA内源荧光的猝灭是由于红曲菌荧光代谢产物与BSA之间形成复合物,符合动态猝灭机理。298、308、318K下,MFA与BSA和MFB与BSA的结合常数分别为:3.47×1012、6.35×1012、7.94×1012L·mol-1和6.90×1012、1.19×1013、1.75×1013L·mol-1。热力学数据表明红曲菌两种荧光代谢产物与BSA之间主要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力,且MFB与BSA作用明显强于MFA与BSA之间作用,可能由于MFB含有辛基侧链,疏水性明显强于含己基侧链的MFA,故MFB通过疏水作用与BSA作用更明显。
黄志兵许杨张淑云李来生李燕萍
关键词:红曲菌荧光光谱荧光猝灭
四针状氧化锌晶须的制备及其吸波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8
2007年
随着雷达探测、卫星通信、航天航空和电子对抗等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抗电磁波干扰、隐形技术、微波暗室等研究领域的兴起.对电磁波吸波材料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现代电子工业和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产生电磁波的电子产品(诸如计算机、电视机、手机、微波炉及电磁炉等)的数量急剧增加,
郭岚傅敏恭万益群钟己未
关键词:氧化锌吸波材料
同位素稀释技术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快速精准测定饲料及原料中16种霉菌毒素被引量:5
2019年
为优化饲料及原料中16种霉菌毒素的多残留提取,本试验结合稳定同位素稀释技术建立了饲料及原料中16种霉菌毒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检测法(Q-trap-UPLC-MS/MS)。样品经乙腈/水/乙酸(V/V/V∶70/29/1)溶液提取、稀释和上机检测。采用反相C-18色谱柱分离,以0.1%甲酸和1 mmoL NH4Ac溶液作为弱洗脱流动相与强洗脱流动相乙腈进行梯度洗脱,采用分段多反应监测(MRM)扫描模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基质考察表明,饲料及原料中基质效应较强,故采用稳定同位素稀释以减少基质效应对定量分析的干扰。结果表明:16种霉菌毒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8,5种常见配合饲料基质中的限量浓度添加水平的回收率(n=6)为70.2%~129.5%,相对标准偏差为0.4%~14.7%;4种常见原料基质中的限量浓度添加水平的回收率(n=6)为80.2%~116.1%,相对标准偏差为0.1%~7.7%,16种霉菌毒素的定量限为0.25~200 g/kg。该方法简单、快捷及准确,可满足批量饲料及原料中霉菌毒素的日常监测工作。
符金华杨琳芬董泽民徐国茂姜文娟邢磊黄艳清李瑾瑾周仁丹叶金吴宇廖丰
关键词:霉菌毒素饲料同位素稀释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同时测定人体尿液中黄蝶呤与异黄蝶呤被引量:2
2011年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HPLC-ESI-MS)法同时测定人体尿液中黄蝶呤与异黄蝶呤的分析方法。尿样经离心、过膜后直接进样,采用电喷雾质谱进行定性和定量。结果表明,黄蝶呤与异黄蝶呤含量分别在0.0204~2.04μg/mL和0.0202~2.02μg/m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5、0.9997,检出限分别为0.007μg/mL和0.006μg/mL。黄蝶呤与异黄蝶呤平均回收率在88.0%~110.0%之间。该方法前处理简单,易于操作,为进一步应用到临床癌症早期诊断作了方法学的初步探讨。
万益群陈林谭婷毛雪金
关键词:黄蝶呤尿液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
近紫外光激发的白光LED用单基质硅酸盐荧光粉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0
2009年
白光LED被称作第4代照明光源,有着庞大的应用市场。荧光粉光转换白光LED是当今固态照明的主流方案。研制近紫外光激发的白光LED用单基质硅酸盐荧光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述了目前国内外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章少华周明斌胡江峰谢冰
关键词:白光LED
共3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