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协和医学院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

作品数:39 被引量:99H指数:6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临床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9篇伦理
  • 10篇伦理学
  • 5篇干预
  • 4篇医学伦理
  • 3篇医学伦理学
  • 3篇生命伦理
  • 3篇生命伦理学
  • 3篇受试者
  • 3篇伦理问题
  • 2篇药物
  • 2篇医生
  • 2篇疫苗
  • 2篇隐私
  • 2篇知情
  • 2篇知情同意
  • 2篇权益
  • 2篇细胞研究
  • 2篇临床伦理
  • 2篇伦理审查
  • 2篇管治

机构

  • 38篇北京协和医学...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卫生部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中国工程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作者

  • 10篇翟晓梅
  • 4篇邱仁宗
  • 3篇张迪
  • 1篇严敏
  • 1篇蔡秀军
  • 1篇王陇德
  • 1篇白楠
  • 1篇杨磊
  • 1篇沈一峰
  • 1篇睢素利
  • 1篇孟国祥
  • 1篇李巍

传媒

  • 7篇英国医学杂志...
  • 7篇中国医学伦理...
  • 5篇医学与哲学
  • 2篇协和医学杂志
  • 1篇健康大视野
  • 1篇家庭医药(就...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医院院长
  • 1篇科学与社会
  • 1篇新观点新学说...
  • 1篇全国医学论文...
  • 1篇艾滋病伦理和...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8
  • 4篇2007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缓和医疗与安乐死:差异或协同被引量:4
2021年
通过对“缓和医疗”和“安乐死”两个概念的梳理、辨析,明确两者的定义,从目的、对象、手段、道德义务和利益攸关方态度等五个方面对两者进行比较,指出两者不存在包含关系,尽管两者在理论上存在交叉和协同关系,但在中国语境下不应强调这两类关系。建议将缓和医疗与安乐死视作两个独立的概念,明确两者不存在包含关系,不强调他们存在交叉和协同关系,并建议弃用“消极安乐死”这一概念,弃用“姑息”一词,以消除误解并推动缓和医疗的发展。
张迪
关键词:安乐死
最小破坏性医学对慢性病患者临床影响的研究进展
2023年
慢性病患病率和共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患者生命质量下降的同时需要承担较重的治疗负担。近年来最小破坏性医学逐渐受到重视,越来越多临床研究认可最小破坏性医学对慢性病患者疾病和治疗负担的积极影响。文章综述国内外最小破坏性医学对慢性病患者临床影响的研究进展,拟促进更科学有效的全科医疗治疗策略在国内的探索和实施。
柏李裕年张迪焦洋
关键词:慢性病
合成生物学:伦理和管治问题被引量:12
2014年
合成生物学可以看作是遗传工程或基因工程的延伸,由于它打破了生命与非生命的天然界限,因此会对传统"生命"的含义、本质、价值和意义等形成冲击。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学界对合成生物伦理学的两类伦理问题引发了争论,对合成生物技术产生的潜在风险管治也秉持着不同的观点。
翟晓梅邱仁宗
关键词:合成生物学伦理学管治
保护脆弱受试者的伦理审查要点被引量:8
2020年
由2020版中国《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相关解读入手,从脆弱的概念、原因、群体和个体以及具体情形来阐明脆弱受试者的概念,澄清"脆弱"的相对性。参考国内外法规和伦理原则,并结合现有伦理审查实践要求,梳理涉及脆弱受试者的伦理审查要点。通过分析精神障碍患者、儿童和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人等不同类别脆弱人群的特殊考虑,呈现将科研伦理原则落实于临床研究项目伦理审查,根据各自脆弱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最终实现对脆弱受试者权益和安全的保护。
沈一峰王谦白楠王春水翟晓梅
关键词:受试者保护伦理审查精神障碍患者
协助死亡争论中数据对支持性观点极其重要
2022年
长久以来,医生、患者和立法者之间的对话都是基于观点而非事实。2021年5月,时任英国卫生大臣MattHancock委托国家统计局(ONS)为关于协助死亡的争论增加新证据。要求英国国家统计局调查英国有多少临终者放弃了自己的生命,有多少人到国外寻求协助死亡。调查结果将有助于我们了解英国的协助死亡禁令对这些案例有何影响。
Jack Davis黄雯(译)翟晓梅
关键词:禁令立法者支持性
协助死亡的研究必须得到优先考虑
2022年
关于协助死亡的争论仍然两极化,但有证据空白需要填补,我们必须优先考虑开展研究。民意调查显示,大约80%的英国公众支持协助死亡,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协助死亡合法化。然而,来自其他地方的类似民意调查显示,人们对协助死亡法律的内涵知之甚少。2017年新西兰的一项调查发现,66%的人认为这包括撤掉生命支持系统,51%的人认为这包括停止提供医疗。
Katherine E SleemanLaing GalazkaGareth S Owen黄雯(译)翟晓梅
关键词:生命支持系统民意调查两极化合法化
医生协助死亡,既是伦理和法律的讨论,更是人性和技术的博弈
2022年
人们目睹了现代医学知识和技术手段的进步给医学实践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新机会。医学在延长人类生命方面取得了令人欣喜不已的成就,这使得人们对医学避免死亡、延长生命的显著成就印象十分深刻,以至于人们相信:死亡是可以战胜的,万能的医学科学能够在任何情况下将死亡逆转,从死神手里夺回人的生命。于是,不惜一切代价地避免死亡似乎成了现代医学的重要目的,成了医务人员的全部责任。
翟晓梅
关键词:医学知识
我国遗传服务和出生缺陷干预相关问题探讨被引量:5
2013年
结合我国遗传服务和出生缺陷干预的情况,分析了减少出生缺陷的必要性和婚前、孕前、产前的遗传咨询、筛查、检测服务在出生缺陷干预中的重要意义。针对我国目前遗传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应重视出生缺陷干预的相关伦理社会问题,即应提高分配公义和初级预防的普及度;倡导遗传咨询的非指令性和对个人的尊重;做好遗传信息的保密工作;尊重个人自主权和减轻生育的压力。
睢素利
关键词:出生缺陷干预
物联网的善治:从歧视与隐私谈起被引量:1
2021年
物联网使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融合,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使社会和个人受益。与此同时,物联网也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伦理挑战,包括歧视、隐私泄露、数据安全和有效同意等。这些挑战根植于物联网的特点,即物理世界的数字化、数据的被动收集和缺乏交互性。对歧视和隐私两个问题进行伦理分析,包括就业和保险歧视,匿名化与隐私。在此基础上,对企业、行业协会、政府和公众提出治理建议,抛砖引玉,期待使更多的研究者关注物联网发展和数据使用所引发的伦理问题,促进相关问题的研究及物联网的善用。
张迪
关键词:物联网歧视隐私伦理
当“无人有错”时,谁来维护正当权益
2015年
“无过错”补偿机制是无论侵权行为当事人(血液中心或者输血医院)是否存在过错,只要患者由于受血或使用血液制品而受到损害,就可以提出补偿诉求,获得赔偿。
邱仁宗翟晓梅
关键词:正当权益血液中心侵权行为血液制品当事人无过错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