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

作品数:33 被引量:32H指数:3
相关作者:吉祥波许嘉璐张潇方张学涛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文史哲研究院)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哲学宗教
  • 8篇语言文字
  • 7篇文化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9篇文化
  • 5篇词义
  • 4篇训释
  • 4篇义界
  • 4篇社会
  • 4篇文明
  • 4篇传统文化
  • 3篇中华文化
  • 3篇儒学
  • 3篇佛教
  • 3篇茶文化
  • 2篇道德
  • 2篇学术
  • 2篇训诂
  • 2篇哲学
  • 2篇哲学研究
  • 2篇全国人大
  • 2篇全国人大常委
  • 2篇全国人大常委...
  • 2篇人大

机构

  • 33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2篇中国佛教协会
  • 2篇中国佛学院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央社会主义...
  • 1篇全国人民代表...
  • 1篇中共中央党校

作者

  • 11篇许嘉璐
  • 3篇许嘉璐
  • 2篇学诚
  • 2篇李景林
  • 1篇唐嘉
  • 1篇王文娟
  • 1篇张学涛
  • 1篇甄小英
  • 1篇胡韧奋
  • 1篇郇庆治
  • 1篇吉祥波
  • 1篇张潇方
  • 1篇张弛
  • 1篇彭亮
  • 1篇张云飞
  • 1篇张学涛
  • 1篇张学涛
  • 1篇王文娟

传媒

  • 4篇文史知识
  • 3篇船山学刊
  • 2篇人民论坛
  • 2篇世界宗教文化
  • 2篇人文天下
  • 1篇中国宗教
  • 1篇外国教育研究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文史哲
  • 1篇汉字文化
  • 1篇农业考古
  • 1篇中文信息学报
  • 1篇海外华文教育
  • 1篇国际学术动态
  • 1篇五邑大学学报...
  • 1篇北京教育(高...
  • 1篇茶博览
  • 1篇安顺学院学报
  • 1篇普洱
  • 1篇党政干部参考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8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训释字/词义的方式(一)——说“义界”(之三)讲堂实录
2011年
三义界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方式之一还是用季刚先生的话:“一个名词底面即是一句话。”人类在认识事物并且为之命名的时候,头脑中已经有这是“什么”的一种思维活动了。
许嘉璐
关键词:义界训释思维活动名词
心与文明——佛教徒在当代社会的使命
2013年
人类所遭受的一切痛苦和不幸全部源于自身的无明烦恼,烦恼是人心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信心",也就是人类不相信自己内心的能力与潜能,只相信外在的物质力量和技术手段。佛教以心为首、以心为本,修习佛法便是一个育心的完整过程,具体步骤即是"闻→思→修"。人心将是最宝贵的资源,其价值主要体现在革新文化和提升道德,这就是心文明。心文明意味着一场人类自我的革旧图新,一次精神生命的脱胎换骨。
学诚
关键词:佛教徒
世界文明对话
2013年
2012年5月21-23日,第2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简称“尼山论坛”)在孔子的诞生地山东尼山成功举办。在这期间,还首次召开了世界范围内的博士生论坛,即首届尼山论坛博士生分论坛(以下简称“分论坛”)。1缘起近三十年,国际知识界兴起了文明对话的浪潮。中国作为一个在国际经济、政治方面地位日益凸显的大国,将为世界提供何种文化信息,也成为全球化时代大家所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院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许嘉璐教授倡议发起尼山论坛。
张学涛
关键词:文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国际经济
训释字/词义的方式(一)——说“义界”(之二)
2011年
二义界的类型 “义界”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类,这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必然规律。比如“人”,我们可以分为男人、女人,这是按性别;也可以按年龄、国别、知识层次、工作等标准进行分类。“义界”可以按照形式分,也可以按照方法分。
许嘉璐
关键词:义界词义训释知识层次
小学与儒学被引量:3
2011年
所谓"小学",简单地说就是文字、音韵、训诂之学。欲弘扬传统,即需阅读典籍;欲阅读典籍,即需掌握"小学",尤其是训诂。不读典籍,不讲训诂而谈文化,乃是在架空中楼阁。训诂为解释而生,典籍之内涵为训诂之本,不可舍本逐末,应当本末兼顾。所以,研究儒学,既要训诂明,也需要"经"义明。而"经"义是训诂所需语境的一部分,二者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应该做到训诂和义理兼顾。在此基础上,要努力实践,认真体验。就学术总体而言,要提倡四"不"精神——不忘学术之根,不弃为人之本,不轻古人之教,不拒"正业"之知,亦即顾炎武所说的"博学以文,行己有耻"。
许嘉璐
关键词:儒学训诂义理知行合一
湛若水易学阐释的特点被引量:1
2012年
从湛若水对易学阐释可看出,他在形式上有恢复古易原貌的倾向,但其基本立场并未超出心学解易的范围。湛若水以易学为基础,阐发其性气一体论,同时通过阐扬周易经传中的中正、生生之德,开启了自己天道论和工夫论的理论体系。
王文娟
关键词:湛若水心学
茶文化,中华文化之一翼被引量:1
2015年
过去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外交场合提到中国茶,将茶作为了中华文化的符号。为了让大家更加深刻理解中华茶文化的重要性,新年伊始,本刊专门刊登了许嘉璐先生关于"中华茶文化是中华文化一翼"的文稿,与读者分享。宇宙观、价值观、伦理观、审美观,属于西方哲学研究的范畴。但是世界上关注、熟悉和研究哲学的人是绝对少数,而且越来越少,在新兴国家尤其如此。
许嘉璐
关键词:中华茶文化西方哲学研究吃茶去新术语持戒茶圣
“遯世无闷”与“人不知不愠”——儒者人格的独立性和独特性被引量:4
2013年
《易传》的"遯世无闷"说,强调"君子"不为外物左右,转世而不为世转的人格独立性,着重就君子所处穷迫困厄的非常情势以言君子人格之特征及其养成之途径,突出了君子独立人格表现的境域性特点。《易传》所谓的"隐遯",非一般隐士之隐逸,其藉此所表述的君子出入、进退之道,体现了一种乾乾精进,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论语》之言君子"人不知而不愠",则是从常态的角度着眼。《论语》提出"下学而上达"这一培养君子独立人格的途径,揭示出儒家君子人格一个重要的特征:独与通的内在统一。最高的知必为独得于心的"独知","独知"才能达天人相通,具有充分而完全的敞开性。这样一种君子的人格成就,虽"独"而不碍其为"通",虽特立独行,却并不孤独。人不知而不愠,不怨不尤,遯世无闷,"唯圣者能之",正是人生修养所至最高境界的表现。《易传》"遯世无闷"与《论语》"人不知不愠"说相互参证,可使我们对儒家君子人格的内涵,有更为切实的了解。
李景林
关键词:独立人格
儒佛汇通的历史选择:王道视域下梁武帝的大乘精神
2012年
'王道'作为儒家理想治世标准,以'性善'、'民本'、'仁政'为特点,经孟子提出,为历代大儒所重视。梁武帝萧衍执政时期,整合儒、释、道三家学说,以'仁'治国,慎刑罚、减赋税,以佛教'五戒''十善'引导民心,维护了萧梁朝建康四十七年的太平盛景。梁武帝汇通儒佛学说,实践大乘王道,是基于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唐嘉
关键词:大乘佛教梁武帝
深化山东省“图书馆+书院”模式 争当全国文化建设的领头雁被引量:3
2015年
近一年来,山东省图书馆和尼山书院的工作都在扎实地向前推进,如同水之涇流所形成的辐射状况。文化最终的检验效果在基层,标准是群众是否从中受益,因为文化扎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文化的主体归根结底是在街道上、在房檐下、在人心里,当然也在图书馆和专家的书斋里。如果我们的文化只停留在书斋和专家群里,学者群体对文化的认识可能会逐步深化,但这与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这一本质相背离了。
许嘉璐
关键词:物质文化遗产儒学研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