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软物质科学与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

作品数:39 被引量:71H指数:5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理学
  • 8篇化学工程
  • 6篇生物学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电气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纳米
  • 5篇金属
  • 4篇分子
  • 4篇催化
  • 3篇电池
  • 3篇三萜
  • 3篇树脂
  • 3篇离子
  • 3篇发光
  • 3篇超分子
  • 2篇电催化
  • 2篇多孔
  • 2篇性能研究
  • 2篇氧化碳
  • 2篇氧化物
  • 2篇液流电池
  • 2篇荧光
  • 2篇有机硅
  • 2篇制备及性能
  • 2篇生物炼制

机构

  • 39篇北京化工大学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2篇厦门大学
  • 2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斯坦福大学
  • 1篇伊利诺伊大学
  • 1篇中国航空制造...
  • 1篇清华大学深圳...

作者

  • 2篇巨勇
  • 2篇宋宇飞
  • 1篇张立群
  • 1篇苏海佳
  • 1篇金万勤
  • 1篇韩飞龙
  • 1篇杜凤沛
  • 1篇杨国安
  • 1篇林彦军
  • 1篇王亮
  • 1篇程珏
  • 1篇楚进锋
  • 1篇陆军
  • 1篇田明
  • 1篇葛胜祥
  • 1篇陈建峰
  • 1篇吕亚非
  • 1篇张迪
  • 1篇谭天伟
  • 1篇初广文

传媒

  • 4篇合成生物学
  • 3篇科学通报
  • 3篇北京化工大学...
  • 2篇发光学报
  • 2篇物理化学学报
  • 2篇中国化学会2...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化学通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化学试剂
  • 1篇粘接
  • 1篇有机化学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Chines...
  • 1篇材料工程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农药学学报

年份

  • 10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9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分子手性组装体的构建与应用被引量:6
2021年
超分子手性组装体通常由多种非共价相互作用协同驱动形成,是一类具有独特手性限域微环境的软物质,对材料工程、生命科学、光学器件、催化合成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主要构建方法分为三种:手性基元组装、手性因素诱导非手性基元组装、非手性基元对称性破缺组装.通过分析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归纳了利用这三种方法构建超分子手性组装体的一般策略,并简要综述了超分子手性组装体在手性模板、手性识别、圆偏振发光及不对称催化领域中的应用进展与亟需弥补的缺陷.随着研究的深入,手性传递机制将得到进一步解释,未来将有助于人们理解生命体内的手性现象,有望最终解答自然界中的手性起源问题.
刘金果殷凤胡君巨勇
关键词:手性识别
具有聚集诱导荧光效应的光响应性凝胶的合成及性能检测
超分子凝胶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材料、组织工程和纳米材料等领域。超分子凝胶可以根据需要将某些可调控的官能团引入到凝胶因子中,实现凝胶感应外界环境变化,对外界刺激(如热、光、电、化学试剂、应力等)产...
于霞陈辉郭嘉李敏慧
关键词:超分子凝胶光响应荧光
文献传递
微纳介尺度气液反应过程强化被引量:9
2021年
阐述了微纳介尺度气液反应过程强化的研究背景,分析了该领域面临的微纳介区域中介质分散机制的关键科学问题及研究思路。以超重力反应器、膜反应器为例,介绍了我国在气液反应过程强化方面的基础研究以及潜在的工业应用,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初广文廖洪钢王丹李晖李洒姜红金万勤陈建峰
关键词:气液反应超重力
光响应性阳离子表面活性剂PCDA-C6-NH3+的合成及其对液滴蒸发行为的调控被引量:1
2020年
农药的有效利用与农药液滴在植物叶片上的蒸发过程息息相关。传统表面活性剂虽然可以改变液滴的蒸发模式或速率,但并不能根据外界环境变化对蒸发过程进行主动调节。为实现"自主调控"农药液滴蒸发的目的,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种含丁二炔官能团的光响应性阳离子表面活性剂(PCDA-C6-NH3+),利用紫外光刺激改变其在液滴中的聚集状态,调控液滴的蒸发过程。该表面活性剂以10,12-二十五碳二炔酸(PCDA)作为骨架,通过酰胺化反应引入末端氨基并质子化后得到。采用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了PCDA-C6-NH3+的拓扑化学聚合反应,并利用静态表面张力和动态接触角分析了其紫外光照前后的表面活性和蒸发行为。该研究为实现液滴"自主调控"蒸发过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对提高农药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张浩胡君
关键词:光响应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液滴蒸发丁二炔
挑战造物主:合成生物学使能工具被引量:2
2023年
合成生物学以工程化理念,对生物体进行有目标的设计、改造乃至重新合成[1]。早在1957年,弗朗西斯·克里克提出的生物体“中心法则”已指出细胞的几乎所有代谢、感知、生长等活动都由基因决定,揭示了造物主的“密码本”[2]。随后,DNA测序技术[3]和DNA重组技术[4]等工具的建立揭示了人类改写生物体“密码本”的可能性,并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基于基因重组的合成生物学概念[5]。目前飞速发展的合成生物学往往需要对大量基因进行操纵,针对单个或几个基因的传统DNA重组技术已不能满足其要求,急需满足其设计能力的强大使能工具。
史硕博张翀成喜雨邢新会
关键词:合成生物学基因重组DNA测序技术DNA重组技术克里克工程化
CRISPR/Cas9系统在基因组编辑中的优化与发展被引量:4
2023年
CRISPR/Cas9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其在多种生物和组织的基因组上具有快速、高效、精准的基因编辑与调控能力,这使得该技术在基础科学和合成生物学等应用科学领域均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应用。本文首先对CRISPR的历史沿革、分类及CRISPR/Cas9技术的作用机制进行简述,并结合其原理和在基因组工程中面临的脱靶率高、PAM依赖性强等限制因素总结了近年来针对Cas9蛋白和向导RNA (gRNA)进行的一系列优化与改造。接下来详细叙述了CRISPR/Cas9系统结合效应蛋白实现的多种功能,包括基因表达调控、表观基因组编辑、单碱基编辑等。基于gRNA多表达策略和Cas9多路复用策略,本文还对CRISPR/Cas9技术主要的多重应用成果进行了梳理汇总。最后探讨了CRISPR/Cas9作为高精度基因组编辑工具使用的应用前景,以及作为疗法使用时的安全性和风险控制问题。
滕小龙史硕博
塑造低碳经济的第三代固碳生物炼制被引量:9
2020年
目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两大挑战是如何实现非化石来源化学品和燃料的可持续生产以及如何应对大量二氧化碳排放造成的温室效应。第三代固碳生物炼制利用细胞工厂可将二氧化碳固定为一系列化学品和燃料,有望解决这一问题,从而建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构建可利用二氧化碳的细胞工厂是迈向建立第三代固碳生物炼制平台的重要一步。随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二氧化碳固定机制被揭示。为了提高固碳效率,研究人员利用合成生物学改造天然固碳途径,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人工固碳途径,或引入新颖的能源供应模式,甚至使异养模式生物变为合成自养生物。本文将对上述领域进行总结,并讨论微生物固定二氧化碳的主要挑战及其未来前景。
史硕博孟琼宇乔玮博赵惠民
关键词:合成生物学生物炼制二氧化碳低碳经济细胞工厂
LDHs薄膜基纳米荧光传感器的制备及其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层状复合氢氧化物(LDHs)是一种层板金属元素和层间离子可调的无机层状材料,利用其独特的插层组装特性,基于静电、氢键、范德华力等相互作用力,功能性荧光客体分子可与LDHs纳米片复合构筑多功能荧光薄膜材料.LDHs薄膜基荧光材料用于荧光传感器,在有机挥发性气体(VOCs)、温度、压力、重要生物分子等的检测中显示了良好性能.本文总结了LDHs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以及近年来其在纳米荧光传感领域的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做出了展望.
马瑞丽李冉杨雪婷林彦军张慧陆军
关键词:插层组装
二维层间超分子无限固溶体:限制诱导发光增强及其细胞成像应用的研究
基于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的阴离子插层特性,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BP4)与癸烷磺酸钠(DES)以不同比例(x%)共插层进入LDH层间形成DES–BP4 (x%)/LDH有机无机杂化复合物,经结构...
马瑞丽李冉杨雪婷张平陆军
关键词:细胞成像
高校教师与研究生党支部共建体系的分析
2021年
党支部是党建工作的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层党组织,在这其中无论是教师党支部还是研究生党支部都在高知识水平的人才培养、思想政治建设上起到重要作用。基层支部党建水平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质量。目前,高校教师党支部和研究生党支部在建设上都存在各自的特点,为了将其优点结合,扬长避短,高校可以进行支部的创新性设置,成立纵向的教师与研究生支部共建。两者共建具备显著优势和重要意义,可显著增强高校基层支部的战斗力并促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对如何良好地建设和开拓这个新型党建载体进行探讨分析。
史硕博赵颖杨田田赵梓含
关键词:高校党支部师生共建支部建设研究生教育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