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宁夏大学新技术应用研究开发中心

作品数:207 被引量:1,902H指数:25
相关作者:董良王提银吕雯郑惇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94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3篇农业科学
  • 27篇生物学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篇经济管理
  • 11篇天文地球
  • 5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60篇土壤
  • 34篇盐碱
  • 31篇碱化
  • 22篇碱地
  • 21篇盐碱地
  • 19篇气候
  • 18篇碱化土
  • 18篇碱化土壤
  • 17篇油葵
  • 17篇石膏
  • 17篇脱硫
  • 17篇脱硫废弃物
  • 17篇脱硫石膏
  • 16篇植物
  • 16篇施用
  • 15篇气候变化
  • 13篇水分
  • 12篇活性
  • 11篇盐分
  • 11篇黄土高原

机构

  • 206篇宁夏大学
  • 21篇中国气象局兰...
  • 14篇西北农林科技...
  • 10篇北京林业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
  • 6篇宁夏职业技术...
  • 5篇中国科学院植...
  • 4篇西华师范大学
  • 4篇银川能源学院
  • 3篇兰州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中卫市动物疾...
  • 3篇西北民族大学
  • 2篇北京市农林科...
  • 2篇甘肃省气象局
  • 2篇青岛农业大学
  • 2篇山西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华...
  • 1篇呼伦贝尔学院

作者

  • 40篇肖国举
  • 39篇张俊华
  • 37篇孙兆军
  • 26篇张峰举
  • 25篇罗成科
  • 24篇余海龙
  • 23篇贾科利
  • 21篇黄菊莹
  • 20篇刘吉利
  • 19篇李茜
  • 17篇毕江涛
  • 15篇王润元
  • 14篇吴娜
  • 14篇许兴
  • 12篇秦萍
  • 10篇姚玉璧
  • 10篇张强
  • 10篇李明
  • 9篇马飞
  • 7篇关晓庆

传媒

  • 14篇干旱地区农业...
  • 9篇生态学报
  • 9篇农业工程学报
  • 9篇江苏农业科学
  • 9篇西北农业学报
  • 6篇土壤通报
  • 6篇中国农学通报
  • 5篇植物生态学报
  • 5篇水土保持研究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5篇西北植物学报
  • 5篇草业学报
  • 5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应用与环境生...
  • 4篇水土保持通报
  • 4篇农业科学研究
  • 4篇生态环境学报
  • 3篇安徽农学通报
  • 3篇北方园艺
  • 3篇干旱区资源与...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10篇2016
  • 26篇2015
  • 27篇2014
  • 27篇2013
  • 21篇2012
  • 30篇2011
  • 24篇2010
  • 11篇2009
  • 6篇2008
  • 8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1900
2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作物气候生产潜力计算模型研究述评被引量:14
2014年
气候生产潜力是指在充分合理利用当地的光、热、水气候资源,而其他条件处于最适宜状况时单位面积土地上获得的最高生物学产量或农业产量。笔者从模型构建、应用范围、运用效果及适用性等方面对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经验模型和机理模型进行了详细述评,提出了气候生产潜力模型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应加强研究的领域,为区域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研究提供合理的模型和科学的指导。
赖荣生余海龙黄菊莹
脱硫石膏改良碱化土壤种植枸杞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4
2010年
利用燃煤电厂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地对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宁夏西大滩碱化土壤,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田间实验设计,进行脱硫石膏改良碱化土壤种植枸杞的效果实验研究。研究表明脱硫石膏施用量和施用深度不同,对于降低土壤碱化度、总碱度和pH值,改良土壤碱性的效果不同;脱硫石膏施用量不同,对于促进枸杞枝条和径杆的生长不同。施用量24 000 kg/hm2较48 000 kg/hm2提高枸杞枝条生长量10.5%~18.7%、径杆生长量10.5%~18.7%;脱硫石膏施用量24 000 kg/hm2,施用深度60 cm更有利于提高枸杞红果体积、红果鲜重和产量。脱硫石膏施用量24 000 kg/hm2,施用深度60 cm较未施脱硫石膏提高枸杞红果体积、红果鲜重和产量分别为28.3%、15.0%和37.9%。
肖国举张萍郑国琦罗成科张峰举
关键词:枸杞施用量施用深度碱化土壤
脱硫废弃物对盐渍化土壤盐基离子和油葵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为探明脱硫废弃物对盐渍化土壤改良效果,在2009-2010年,采用田间试验,通过施用不同量脱硫废弃物(0、0.74、1.49、2.25和3.00kg·m^-2),研究脱硫废弃物对盐渍化土壤盐基离子和油葵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脱硫废弃物后,随施用量增加土壤pH和电导率降低;离子组成中可交换Na+、Cl^-和CO32-含量降低,SO4^2-、Ca^2+含量增加;离子含量20~40cm土层高于0~20cm土层,盐基离子有向下层土壤运动趋势;施用脱硫废弃物1.49kg·m^-2(T2)~2.25kg·m^-2(T3)对油葵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说明,脱硫废弃物对盐渍化土壤具有改良效果。
李明姜丽丽孙兆军张俊华
关键词:脱硫废弃物盐渍化土壤盐基离子油葵
水稻逆境相关转录因子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5年
干旱、盐碱、高温和低温等逆境因子胁迫水稻的生长发育,进而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因此,研究水稻的抗逆性,尤其是揭示其抗逆分子机理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近年来,水稻抗逆分子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转录因子及其分子调控机制方面。在水稻中,目前研究较多的转录因子类型主要有b ZIP、MYB/MYC、WRKY、AP2/EREBP和NAC,它们的结构通常由DNA结合结构域、转录活化结构域、寡聚化位点和核定位信号组成。转录因子在水稻逆境信号转导途径中起着中心调节作用,它们将逆境信号传递和放大,通过与目的基因启动子区中顺式作用元件特异结合,调控下游多个逆境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引起水稻对逆境应答反应,最终实现水稻获得综合抗逆性的提升。该文简要概述了植物转录因子的调控机制、结构特点、分类与功能特性,重点论述了转录因子在水稻抗逆中的作用,指出了转录因子应用过程中转基因水稻产生的负效应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负效应问题的研究思路,同时展望了今后转录因子的研究前景,以期为挖掘和应用新的水稻转录因子基因以及阐明其抗逆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罗成科肖国举李茜
关键词:水稻逆境胁迫抗逆性转录因子
气候变暖对宁夏引黄灌区土壤盐分及其灌水量的影响被引量:21
2010年
气候变暖加剧了土壤水分蒸发,带动土壤盐分向上移动,引起土壤盐分增加,导致土壤盐碱危害加剧。采用近35a来的土壤盐分定位观测资料和气象资料,研究气候变暖对宁夏引黄灌区土壤盐分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近35a随着全球变暖,宁夏引黄灌区土壤全盐含量呈明显的增加趋势,轻盐化土壤、中盐化土壤和重盐化土壤全盐质量分数分别增加0.08、0.13和0.19g/kg;当温度增加0.5~3.0℃时,宁夏引黄灌区轻盐化土壤、中盐化土壤和重盐化土壤淋洗土壤增加盐分所需的灌水量分别增加8.2%~9.1%、8.2%~8.7%和8.3%~8.8%,总灌水量增加1.29~1.40亿m3。
肖国举张强李裕张峰举王润元罗成科
关键词:气候变化土壤土壤盐分盐化土壤
甘草内生真菌分离及其抑菌活性初探被引量:12
2013年
为了解药用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内生真菌资源多样性及其抑菌活性特征,通过组织块法对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并选择小麦全蚀病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tritici)、枸杞黑果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iumf.sp.cucumeris)、黄瓜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5种植物病原真菌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4种细菌作为供试指示菌,采用对峙法和改进的菌块法测定抑菌活性。试验结果显示,从甘草根、茎、叶中分离出20株内生真菌,其中根部最多,占分离菌株总数的65.0%,其次为茎部,叶部最少;经形态学初步分类鉴定归于2目2科5属,梭孢霉属为优势菌属,占分离菌株总数的70.0%;在分离的内生真菌中有15株菌对1种或1种以上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为分离内生真菌总数的75.0%,19株菌对1种或1种以上供试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为分离内生真菌总数的95.0%;有7株内生真菌对枯草芽孢杆菌拮抗活性差异显著(P<0.05),有8株内生真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拮抗活性差异显著,有3株内生真菌对大肠杆菌拮抗活性差异显著,有1株内生真菌对革兰氏阴性铜绿假单胞菌拮抗活性差异显著,其中菌株RLEFR015对番茄灰霉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拮抗活性差异显著,菌株RLEFR010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拮抗活性差异显著,菌株RLEFR002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供试细菌拮抗活性差异显著;菌株RLEFR015、RLEFR002、RLEFR010均为梭孢霉属,为高活性菌株。甘草内生真菌具有多样性和抑菌活性,多数菌株对供试病原真菌和病原细菌具有拮抗活性,对革兰氏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阳性枯草芽孢杆菌拮抗活性较强,预示着甘草内生真菌
毕江涛王小霞陈卫民王静贺达汉
关键词:药用植物甘草内生真菌抑菌活性
宁夏河东沙区浅层风沙土土壤含水量季节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5
2016年
为探讨宁夏河东沙区典型沙漠化治理区风沙土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规律,选取了研究区表层及30cm深度的风沙土,采用烘干法及TDR300对土壤含水量进行监测,研究结果显示:1)表层土壤含水量4月底、5月底、6月底平均值较高,7月底土壤含水量最低,8月底和9月底逐渐开始增加。30cm的土壤含水量平均值4月底、8月底及9月底较高,5-7月相对较低。10cm和30cm的土壤含水量均属中等变异,且前者变异系数大于后者。2)不同时间的表层土壤含水量及30cm深处的土壤含水量均表现出强烈的空间自相关。30cm的空间变异程度低于10cm的。而表层土壤含水量空间自相关性较强。3)不同时间的表层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分布明显不同。不同季节的30cm的土壤含水量空间异质性较相似,6月底、7月底、8月底和9月底空间分布图相似,4月底和5月底,研究区北部土壤含水量空间分布有差异,其它区域空间分布斑块也很相似。30cm处的土壤含水量空间分布基本表现为南部低地与西部坡中部土壤含水量较高,坡中部偏东区域及坡上部土壤含水量较低。
展秀丽韩磊赖荣生
关键词:土壤含水量防沙治沙
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变化分析——以宁夏中部干旱带为例被引量:13
2011年
利用1978年MSS及1987、1996和2007年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借助GIS技术,对宁夏中部干旱带土地利用时空演变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78~2007年,城镇用地增加最显著.变化率达58.03%;耕地面积变化率为1.61%,林地、草地、水域、未利用土地和沙地总体上呈减少趋势,变化率分别为-1.08%,-0.06%,-0.52%,-0.76%.,-1.34%.近30 a间,在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各土地利用类型重心在空间上均有所迁移.总体上耕地、草地、城镇用地和水域重心向西南方向迁移;林地、未利用地基本向西北方向迁移;而沙地重心趋于向东南方向迁移.土地利用呈现衰退迹象.
贾科利张俊华
关键词:土地利用宁夏中部干旱带
不同覆盖措施的土壤生态环境效应和作物增产效应述评
干旱缺水是困扰我国农业生产的两大难题之一,而地表覆盖措施是解决旱作农业区农业缺水的有效途径。本文就旱作农业常用的三类覆盖措施(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砾石覆盖)的土壤生态环境效应和作物增产效应进行了述评。
王丽丽余海龙黄菊莹赖荣生
关键词:秸秆覆盖砾石覆盖地膜覆盖土壤生态环境作物增产
脱硫石膏及不同垫层改良盐碱湖土造林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通过脱硫石膏及不同垫层改良盐碱湖土造林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脱硫石膏配合不同垫层均能有效降低土壤的pH值和全盐含量。不同垫层的改良效果为稻草+黄沙>黄沙>卵石+黄沙,其中稻草+黄沙垫层使0~40cm土壤pH值由9.34下降到8.21,全盐由2.123%下降到0.688%,国槐的保存率由65%提高到88%。
魏耀锋李茜孙兆军吕雯
关键词:脱硫石膏垫层造林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