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 作品数:22 被引量:108H指数:5
- 相关作者:熊文雯陈薇李珩成瑶更多>>
- 相关机构:广州大学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经济管理理学更多>>
- 熵理论下的大学国际化动力机制创新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通过对照耗散结构所要求的条件,证明中国大学国际化动力系统是一个耗散结构系统;而利用熵变理论对中国大学国际化动力机制的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技术、制度、管理以及知识创新,中国大学国际化子系统可以从相应的环境中增加内能流流动,从而为该系统引入更多的负熵流,以提高中国大学国际化的主动力以及从动力,实现中国大学国际化动力机制的创新。
- 胡亦武王朋
- 关键词:大学国际化动力机制耗散结构理论
- 基于高校国际化战略之国际化服务举措探究
- 2019年
- 切实做好国际化服务工作,有利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形象与影响力,也可为国际学术科研活动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基础,还可转变校内相关部门的工作作风。针对目前国际化服务工作出现的短板,可从营造国际化校园文化氛围、构建对外联络与宣传服务网络、提升中方师生海外交流服务保障体系、完善外籍师生来华交流服务机制、提高教师考核机制中国际化成分占比等方面加以解决。
- 余莞婷
- 关于对外汉语教材生词处理的思考被引量:46
- 2004年
- 笔者从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出发,查阅了28种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材.在总结已有教材生词处理得与失的基础上,提出有关编写体例、词语释义、练习、选词等几点建议.
- 卜佳晖
- 关键词:对外教学汉语教材编写体例词语释义
-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思维定势变革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由于历史、国情等原因,我们在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单向输入、同一化、忽视民族特色的思维定势。在剖析思维定势局限性的基础上,倡导双向流动、多元化、与民族特色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在扬弃、整合、对外传播的过程中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格局。
- 李珩
- 关键词:高等教育思维定势
- 知识集聚与区域发展动力进展研究及对策被引量:1
- 2016年
- 随着全球信息产业和其它高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新科技革命和以知识为主体的经济悄然兴起,人类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如何把握知识在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作用,进而指导经济活动的实践,推动经济的发展是当务之急。本文基于对有关知识集聚文献的研究,将知识集聚与区域发展动力的研究分为四个层次,即企业层次的知识集聚、不同行业层面的知识集聚、国家层面的知识集聚和区域层面的知识集聚。通过对四个层面知识集聚以及知识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动力相关文献的论述,指出知识集聚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 王庆年秦玉洁
- 关键词:知识集聚发展动力
- 基于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大学资助国际化项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对国内985大学、有研究生院的大学、211大学及一般性大学对国际化项目的具体资助情况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国内各大学对国际化项目的资助情况存在一定差异性。通过对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展开大学对国际化项目的具体资助的实证研究。
- 胡亦武
- 关键词:实证研究
- 基于模糊熵层次分析法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风险评价模型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在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下的战略选择和必然趋势。针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以投入风险为指标的策略合理性评价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中国大学国际化实施策略的风险要素,然后建立了基于模糊熵层次的分析方法的中国大学国际化策略风险评价模型,为正确评估中国大学国际化策略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最后通过实例证明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 胡亦武
-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风险评价模型
- 试论学校外事管理工作中的不对称信息被引量:1
- 2004年
- 简要介绍不对称信息理论的起源及主要观点, 运用不对称信息理论分析学校外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对称信息现象以及这种不对称信息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带来的危害, 提出运用不对称信息的制约机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学校外事管理工作。
- 胡亦武
- 关键词:不对称信息理论外事管理
- 大学自我定位中国际化程度差异性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通过对国内985大学、有研究生院的大学、211大学及一般性大学自我定位中国际化程度的问卷调查,将回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poisson(泊松)模型来刻画数据的生成过程,从而区分出对大学国际化的定位阐述有着重要影响的因素,对大学自我定位的国际化程度的差异性展开比较研究。
- 胡亦武
- 关于高校学生国际交流项目实践的思考被引量:4
- 2011年
- 通过对高校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经验的总结和不同类型合作项目的实践方式的分析,探讨了各类项目的可操作性以及利弊之处,为促进高校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的实践提供了有借鉴意义的参考。
- 黄非张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