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

作品数:41 被引量:22H指数:3
相关作者:刘诗秋王珅王珅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北京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历史地理
  • 13篇文化科学
  • 11篇艺术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8篇考古
  • 8篇博物
  • 7篇博物馆
  • 6篇文化
  • 5篇书法
  • 4篇遗产
  • 4篇收藏
  • 4篇书画
  • 4篇文明
  • 4篇教学
  • 3篇艺术
  • 3篇中华文明
  • 3篇书法史
  • 3篇考古调查
  • 3篇法史
  • 3篇毕沅
  • 2篇展览
  • 2篇中华文明起源
  • 2篇三吴
  • 2篇私人收藏

机构

  • 39篇浙江大学
  • 3篇西北大学
  • 1篇北京服装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央社会主义...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中国人民政治...
  • 1篇山西省人民政...

作者

  • 3篇白谦慎
  • 3篇刘斌
  • 2篇刘诗秋
  • 2篇陈文波
  • 1篇王震中
  • 1篇张复明
  • 1篇何努
  • 1篇张连起
  • 1篇邱忠鸣
  • 1篇贺云翱
  • 1篇李勇刚
  • 1篇章潇
  • 1篇王珅
  • 1篇王珅
  • 1篇陈雅飞

传媒

  • 4篇国际学术动态
  • 3篇收藏.拍卖
  • 3篇中国书画
  • 1篇中国书法
  • 1篇半月谈
  • 1篇荣宝斋
  • 1篇艺术与设计(...
  • 1篇东南文化
  • 1篇新华月报
  • 1篇美术研究
  • 1篇美术观察
  • 1篇文艺研究
  • 1篇齐鲁学刊
  • 1篇书法
  • 1篇新美术
  • 1篇图书馆杂志
  • 1篇民族艺术
  • 1篇中国文化研究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历史地理...

年份

  • 1篇2024
  • 9篇2022
  • 1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境外考古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2022年
走出国境开展境外考古,既能拓展本国考古学的研究视野,又能加强与国外同行的专业交流与合作,是一国考古水平及综合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中国考古工作者在世界各地开展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工作。
王毅
关键词:考古工作者考古调查境外考古学
虚拟与现实重构考古场景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22年
本文以埃及吉萨金字塔、中国云冈石窟和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场景重构为例,从文物数字化、教学设计与效果、反思与愿景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利用新颖的科技手段和教学方法,给予学生沉浸式的教学体验,使得考古教学方式不再局限于现实课堂,并且超越在线课堂。
朱于心李志荣王晨刁常宇
关键词:在线课程体验式教学
三吴墨妙四百年——访近墨堂主人林霄
2021年
陈雅飞(下称"陈"):您于一九八四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后,没有从事文科或者艺术,而是选择了经商,您做工厂,做制造业,然后做出口,也做产品设计。人们会很好奇,作为工科生,您为什么喜欢上艺术,尤其是中国书画?林霄(下称"林"):我是福建福州人,一九六三年出生的。
陈雅飞
关键词:中国书画产品设计好奇
书法史研究的“问题”——专访白谦慎被引量:1
2021年
书法史领域在个案研究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抱有更宏大的关切,围绕诸如经典的形成与传播、制度、形式、视知觉等重大议题展开对话。经过从形式分析、图像学到社会史的研究范式转换,我们看到了更广阔的书法史图景,但与此同时,鉴定、品评之学迅速边缘化,研究与创作日渐疏离,不同的研究取径和范式有待融合互补。在材料空间的拓展上,数字人文技术带来了许多便利,但它能发挥多大作用仍取决于研究者本身的史学素养。书法史是一个相对边缘化的领域,但书法作品所反映的艺术趣味是能够为时代文化代言的,因此书法史研究者可通过对趣味的解读,为文史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陈文波白谦慎
关键词:书法史个案研究
场馆教育视域下博物馆展览进高校创新实践
功能是博物馆的首要功能.本文探讨了博物馆在高校范围内发挥场馆教育功能的意义,给出了博物馆教育实现方式上的创新手段与模式的实践案例.场馆教育在我国的推行较为缓慢,究其原因分析可以发现,博物馆本身重视展陈毫无疑问,但对于高校...
王晓阳杭剑平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功能文化传承
建筑可阅读:作为遗产的图书馆空间再造与功能重组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遗产类图书馆既具有文化遗产的不可再生性又具有图书馆的公共性,此类图书馆蕴含深厚的历史积淀,其建筑本身就是可阅读的,是图书馆空间再造与功能重组的重要资源。本文基于现场调查与网络调查,梳理我国此类图书馆的现状,对其类型、价值与重组再造情况进行分析,并对英美遗产类图书馆空间再造与重组利用进行研究。提出对于遗产类的图书馆,应通过更新观念、深化其价值挖掘与传播以及改善阐释、塑造全新形象等方式实现其空间再造与功能重组。
王毅赵晋凯
关键词:文化遗产
素质可染 东方既白——李可染的人物画创作
2019年
一人物画与声名初振一九三七年,李可染的水墨人物画《锺馗》入选"第二届全国美展",并借此在美术舞台上崭露头角。后以山水画著称的李可染却是以人物画首次入选全国美展,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据载,这幅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一定的中西方绘画结合的意趣,题材、笔法显现出良好的中国画传统;半身像的构图和凹凸的设色又展露出西画人物的特征。
王宗慧邱忠鸣
关键词:人物画创作全国美展中西方绘画李可染半身像
朱彝尊与清初的访碑活动被引量:2
2016年
十七世纪中叶,明清朝代更迭带来社会的动荡和文化氛围的变迁,新的学术方法和观念随之产生。以金石、考据为特色的实学运动风起云涌,在此背景下产生的"访碑"活动令文人士大夫趋之若鹜。清初的著名学者朱彝尊便是这一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对于访碑所得碑板的研究是其金石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曝书亭集》中关于访碑、读碑的文字是研究朱彝尊学术活动的重要材料,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读碑、考据的心得体会,如实反映了一个学者、士大夫的活动和感受。从这些材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以朱彝尊为代表的清初学者对于新的学术方法的尝试,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新观念,对于研究十七世纪文化史有着重要意义。
王珅
关键词:朱彝尊金石学考据
《东海道五十三次》主要版本初探
2016年
日本歌川广重的代表作《东海道五十三次》曾多次再版,不同版本具有不同的特色,文章对该部作品几个主要版本的特点和内容进行比较,初步探讨其在内容与设计上的不同之处。
刘诗秋
科场·幕府·经训堂——毕沅与王文治的翰墨缘(下)
2015年
四、苏州刻帖(1790年秋冬)经训堂成书万卷,灵岩馆辟树千章毕沅在湖广总督任上名望臻至顶峰,袁枚在给毕沅的六十寿诗中,以“三湘开府树旌旗,四海倾心望衮衣……曾经三省任封疆,水化恩波树化桑”等句极力恭贺。毕沅晚年着手将过往诗歌纂成《灵岩山人诗集》,请王文治作序和批注,
陈雅飞
关键词:毕沅科场湖广总督诗集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