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作品数:60 被引量:38H指数:4
相关作者:姚志军姚志军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医科大学纪委/监察处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8篇政治法律
  • 12篇历史地理
  • 6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学

主题

  • 18篇西柏坡时期
  • 14篇共产党
  • 13篇中国共产党
  • 13篇国共
  • 8篇西柏坡精神
  • 5篇政治
  • 5篇执政
  • 5篇人民
  • 5篇教育
  • 4篇新中国
  • 4篇新中国成立
  • 4篇治党
  • 4篇主义
  • 4篇历史经验
  • 4篇两个务必
  • 3篇新民主主义
  • 3篇新民主主义革...
  • 3篇中共
  • 3篇社会
  • 3篇七届二中全会

机构

  • 58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河北经贸大学
  • 1篇河北省人民政...
  • 1篇中共河北省委...
  • 1篇西柏坡纪念馆
  • 1篇中共河北省委
  • 1篇石家庄市社会...

作者

  • 3篇戴建兵
  • 2篇安巧珍
  • 2篇王玉平
  • 1篇张同乐
  • 1篇姚志军
  • 1篇王肃之
  • 1篇邢洪儒
  • 1篇王爱兰
  • 1篇翟军平
  • 1篇张志永
  • 1篇李芬
  • 1篇姚志军
  • 1篇姚志军

传媒

  • 8篇河北师范大学...
  • 5篇河北经贸大学...
  • 3篇中共石家庄市...
  • 3篇共产党员(河...
  • 2篇新华文摘
  • 2篇党史文汇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 2篇河北省社会主...
  • 2篇临沂大学学报
  • 2篇河北开放大学...
  • 1篇学校党建与思...
  • 1篇理论导刊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河北学刊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领导之友
  • 1篇军事历史研究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成都大学学报...
  • 1篇党建

年份

  • 7篇2023
  • 11篇2022
  • 12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9篇2018
  • 1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进一步发展及历史经验
2021年
西柏坡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向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的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坚持群众路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继续创新和发展,进一步丰富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取得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这些经验是: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等。这些创新和发展不仅在"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革命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张志永
关键词: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历史经验
论“兵团精神”的时代价值被引量:4
2015年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60年来,各项事业之所以取得重大成就,是一代代兵团人实践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的结果。"兵团精神"是对祖国历史上屯垦戍边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是兵团固守边防、维护稳定的精神动力;是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宝库的思想资源;是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
安巧珍王爱兰
关键词:屯垦戍边中国梦
重要的工作方法:西柏坡时期的请示报告制度及当代启示被引量:1
2018年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所制定的请示报告制度,是加强党的建设、创新工作方法的具体化成果和良好革命传统。在新时代背景下,重温党的请示报告制度这一重要工作方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依然对当今实现全面从严治党有极大的现实启示和借鉴作用。
郭蕊
关键词:从严治党
从西柏坡到北京:新中国成立前人民政协初心和使命的确立被引量:1
2022年
1948年-1949年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最为辉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迅速取得全国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坚持党的领导权,把党的初心和使命贯彻在筹备和召开人民政协会议的各项工作中,人民政协的各单位成员也践行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也成为人民政协的初心和使命。新时代人民政协要继续牢记初心和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
张志永
关键词: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政协
晋察冀边区的“三三制”村政权建设被引量:2
2022年
村政权是抗日民主政权的基石。晋察冀边区经1938-1940年村政建设,广大乡村实现了由村长制到村民委员会制的过渡,大批抗日人士走上了村长的岗位。为推进全民族抗战和边区民主建政进程,1941年之后的晋察冀边区村选贯彻了“三三制”思想,在更加扩大的民主范围和统一战线的基础上进行村政建设。村级抗日民主政权的“三三制”建设,表明中国共产党人政权观日渐成熟。它适应了全民族总动员的抗日斗争的客观需要,适应中国社会阶级构成“两头小中间大”的国情,使各抗日阶级、阶层、党派代表进入基层抗日民主政权的领导,行使议政从政的权利,促进了乡村社会治理,从而极大地激发了乡村民众的抗日救国积极性,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解放区和新中国成立后村政建设积累了经验,树立起了“模型”。
张同乐
用西柏坡精神推进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018年
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把握时代脉络,剖析自身问题,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思想成果,对党的事业进程起到极为深远的影响。如今,党和国家又进入到历史的关键时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已经落到青年的肩上。高校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广大青年树立理想信念,将西柏坡精神贯穿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当中,以弘扬和传承党的革命精神为突破口,不断坚定青年学生紧跟党走的意识,为实现中国梦汇聚更多有理想有信仰的青年。
李力王青青
关键词:西柏坡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理论
九一八事变后的“科学救国”思潮研究(1931-1937)
2022年
“科学救国”思潮是中国近代史上颇具影响力的社会文化现象。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深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对“科学救国”寄予厚望。中国科学界在肯定科学能够救国的同时,驳斥了其他一些急功近利的救国口号。在社会压力之下,科学界对“科学救国”的途径产生了分歧。纯粹科学与应用科学孰轻孰重,各方争论不休。在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的努力下,各方暂时形成了共识。九一八事变后“科学救国”思潮的新变化,突出反映了科学与社会之间复杂的关系。
徐凡
关键词:科学救国九一八事变科学界
敢于斗争 敢于胜利——解读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军事斗争的精神特征被引量:1
2019年
西柏坡时期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最后关头,军事战争成为国共双方进行较量并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最重要途径和手段。整个西柏坡时期的军事历程可归纳为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战略决战、战略收官四个阶段,在每个战略阶段部署和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都鲜明地凸显出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特质,并最终将中国革命推向属于人民的胜利。
谢燕红
关键词:西柏坡精神军事斗争三大战役
制度治党的历史借鉴——以西柏坡时期党的请示报告制度为例
2018年
从严治党是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治党的重要原则。西柏坡时期建立健全党的请示报告制度,是党的制度建设的一个具体化成果,它不仅有效克服了党内军内存在的无纪律无政府状态,还加强了党的集中统一,更为由游击战争转入正规战争,争取战争最终的胜利提供了保障。而通过梳理请示报告制度建立的背景、过程、具体实施情况以及历史作用,对当今我国的制度治党仍具有极大的借鉴作用。
郭蕊
关键词:请示报告制度从严治党
习近平关于公平正义重要论述的基本内涵和时代特征
2022年
习近平立足新的时代方位,深刻洞察国内外社会公平正义的现实问题,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公平正义、怎样实现公平正义”这一时代主题,聚焦收入分配、民主政治、文化发展、生态文明、民生保障和国际秩序等方面的重要论域,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公平正义的基本内涵。习近平关于公平正义重要论述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坚持中国立场与世界眼光相统一、坚持顶层设计与底线思维相统一、坚持问题意识与目标导向相统一的时代特征,对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安巧珍武娜娜
关键词:公平正义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