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州大学唐仲英血液学研究中心

作品数:132 被引量:289H指数:8
相关作者:朱晓苏李国平陈巧巧任丽洁王学祥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学实验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8篇期刊文章
  • 3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1篇医药卫生
  • 9篇生物学
  • 8篇文化科学
  • 4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47篇细胞
  • 16篇白血
  • 16篇白血病
  • 14篇蛋白
  • 12篇受体
  • 11篇血管
  • 10篇肿瘤
  • 10篇骨髓
  • 9篇多发
  • 9篇多发性
  • 9篇多发性骨髓瘤
  • 9篇血小板
  • 9篇淋巴
  • 7篇动脉
  • 7篇动脉粥样硬化
  • 7篇血浆
  • 7篇腺癌
  • 7篇慢性
  • 7篇抗体
  • 7篇基因

机构

  • 127篇苏州大学
  • 9篇博生吉医药科...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苏州大学附属...
  • 4篇卫生部
  • 3篇生物技术有限...
  • 2篇江苏省中医院
  • 2篇多伦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云南省肿瘤医...
  • 1篇北华大学
  • 1篇常熟市第二人...
  • 1篇东南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江南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董宁征
  • 8篇杨林
  • 7篇何杨
  • 7篇孟会敏
  • 6篇刘萌
  • 6篇安钢力
  • 5篇李国平
  • 5篇阳艾珍
  • 4篇周俊松
  • 4篇宗云辉
  • 4篇赵昀
  • 4篇杨剑峰
  • 4篇周泉生
  • 4篇陈巧巧
  • 3篇李亚芬
  • 3篇曹志飞
  • 3篇朱力
  • 3篇武艺
  • 3篇吴德沛
  • 3篇傅士龙

传媒

  • 13篇中华医学会第...
  • 12篇中国血液流变...
  • 6篇中国动脉硬化...
  • 6篇免疫学杂志
  • 5篇血栓与止血学
  • 4篇中国肿瘤生物...
  • 4篇中国现代教育...
  • 4篇管理观察
  • 3篇中华血液学杂...
  • 3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医学综述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东南大学学报...
  • 2篇现代检验医学...
  • 2篇中国生物工程...
  • 2篇健康之路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白血病.淋巴...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12篇2018
  • 13篇2017
  • 14篇2016
  • 21篇2015
  • 14篇2014
  • 12篇2013
  • 21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1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绿色/黄色荧光蛋白双标记细胞的流式细胞术分析方案建立
2017年
在现代生物医学研究中,荧光蛋白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使用流式细胞术可对荧光蛋白标记的细胞进行分析.在标准配置的流式细胞仪中,绿色荧光蛋白(GFP)和黄色荧光蛋白(YFP)使用同一荧光通道检测,因此无法对GFP/YFP双标记的细胞群体进行分析.该文将介绍一种针对BD AriaⅢ流式细胞仪可行的GFP/YFP双标记细胞分析的滤光片组合方案,以实现对GFP/YFP双标记细胞的快速检测和分析.
张秀艳王文洁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绿色荧光蛋白黄色荧光蛋白
靶向VEGF siRNA联合5-FU对人乳腺癌MCF-7荷瘤裸鼠的作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靶向VEGF小干扰RNA(siRNA)联合应用5-氟尿嘧啶(5-FU)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荷瘤裸鼠的作用。方法 (1)以携带VEGF siRNA序列的慢病毒重组载体(VEGF-RNAi-Lv)及无义序列的慢病毒重组载体(NC-Lv)分别感染正常MCF-7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VEGF蛋白表达量。(2)30只SPF级雌性裸鼠随机分成五组:正常对照组(接种正常MCF-7细胞)、NC-Lv阴性组(接种已感染NC-Lv的MCF-7细胞)、VEGF-siRNA组(接种已感染VEGF-RNAi-Lv的MCF-7细胞)、5-FU组(接种正常MCF-7细胞,腹腔注射5-FU20mg·kg^(-1)·3d^(-1))及VEGF-siRNA+5-FU组(接种已感染VEGF-RNAi-Lv的MCF-7细胞,腹腔注射5-FU 20mg·kg^(-1)·3d^(-1)),测量肿瘤生长曲线;提取各组移植瘤组织的总蛋白,Western blot检测VEGF、p53和Bcl-2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细胞相比,VEGF-siRNA组细胞VEGF蛋白水平降低(P<0.01),NC-Lv阴性组细胞VEGF蛋白水平相近(P>0.05)。与正常对照组和NC-Lv阴性组裸鼠肿瘤生长速度相比,VEGF-siRNA组、5-FU组和VEGF-siRNA+5-FU组肿瘤生长缓慢(P<0.05或P<0.01)。与正常对照组和NC-Lv阴性组相比,VEGF-siRNA组、5-FU组及VEGF-siRNA+5-FU组VEGF、Bcl-2蛋白水平降低,p53蛋白水平升高(P<0.05或P<0.01)。结论慢病毒介导的siRNA显著降低人乳腺癌细胞VEGF基因的表达,抑制乳腺肿瘤的生长并诱导细胞的凋亡,提高了乳腺癌细胞对5-FU的敏感性。
刘小梅张诚霖殷荣平郑曦晨房兆续胡海天王学祥
关键词:核糖核酸干扰乳腺癌5-氟尿嘧啶
H123.用于改进克隆原病毒插入位点的STA-SB-PCR方法的研究
徐中娟尹斌
文献传递
H116.蛋白酶matriptase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对细胞的影响
高利娟刘萌董宁征蒋艺枝吴庆宇林陈镛黄明东吴德沛
文献传递
外泌体检测鉴定及其在凝血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9年
外泌体是能够在细胞间传递信息的细胞分泌的纳米尺寸的膜结构颗粒。有效鉴定检测外泌体是外泌体研究领域的首要问题。除了透射电镜之外,近来新开发的诸如流式细胞术、纳米颗粒追踪分析或电阻脉冲传感等方法已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外泌体检测。明确这些方法的原理、适用性及进展无疑对研究外泌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作者对这些方法检测外泌体最新进展进行综述,讨论外泌体参与凝血过程最新研究进展。
翁震何杨周俊松
关键词:外泌体凝血
血流变化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
(前言)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以血管系统的慢性炎症为基础的病变,是导致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主要元凶[1]。虽然多种系统性因素如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高血压和吸烟是众所周知的危险因素,但血液扰...
吴凡唐朝君朱力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动脉粥样硬化剪切应力
血红素加氧酶-1在移植后血栓性微血管病变中作用的研究
潘婷婷戚嘉乾尤涛马守宝唐雅琼阮长耿吴德沛朱力韩悦
血浆高分子量激肽原在DSS诱导的急性结肠炎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高分子量激肽原(HK)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急性结肠炎中的作用。方法用含2.5%DSS的饮用水饲喂小鼠,构建急性结肠炎模型。通过检测体重百分比,临床评分与结肠长度比较野生型小鼠和HK基因敲除小鼠发病程度。应用ELISA的方法检测结肠组织研磨液中炎症因子的蛋白水平,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和比较结肠组织炎症因子的mRNA水平。制作末端结肠的石蜡切片,通过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HK基因敲除小鼠体重失去百分比明显低于野生型小鼠,HK基因敲除小鼠的疾病指数评分明显低于野生型小鼠(P<0.05),HK基因敲除小鼠的结肠长度的缩短要明显少于野生型小鼠(P<0.05)。HK基因敲除小鼠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的蛋白水平与mRNA水平均明显低于野生型发病小鼠(P<0.05)。HK基因敲除发病小鼠结肠组织损伤程度明显低于野生型发病小鼠。结论血浆高分子量激肽原在炎症性肠病中起调控作用。
王波王磊周俊松
关键词:缓激肽炎症因子结肠炎
内源性凝血系统蛋白高分子量激肽原在细菌感染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血浆高分子量激肽原(high molecular weight kininogen,HK)在大肠杆菌导致的脓毒症中的作用。方法生长到对数期的大肠杆菌用PBS清洗后重悬,对高分子量激肽原的基因敲除小鼠Kng1^(-/-)小鼠和野生型Kng1^(+/+)小鼠分别腹腔注射大肠杆菌,构建细菌感染模型,并观察小鼠的生存率;应用血平板对血液中细菌计数;H&E染色观察肺脏的病理变化;应用ELISA检测血浆中炎症因子蛋白水平的表达;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白细胞中炎症因子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在大肠杆菌感染导致的脓毒症模型中,Kng1基因的敲除促进了小鼠死亡;Kng1^(-/-)小鼠血液中细菌数目明显高于Kng1^(+/+)小鼠;Kng1^(-/-)小鼠肺部病理切片与Kng1^(+/+)小鼠相比损伤严重;Kng1^(-/-)小鼠血浆中炎症因子蛋白水平的表达与白细胞中炎症因子mRNA水平的表达均高于Kng1^(+/+)小鼠。结论血浆高分子量激肽原在大肠杆菌导致的感染中起保护作用。
郑曦晨阳艾珍
关键词:细菌感染炎症因子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被引量:45
2018年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在定性PC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技术。通过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在整个PCR过程中实时检测产物中荧光信号强度来达到定量的目的。此项技术具有定量准确、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广泛应用。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原理、分类和应用进行了阐述。
安钢力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PCR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