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349 被引量:1,063H指数:17
相关作者:梁婧李强冯思超吴玉玲肖伟更多>>
相关机构:集美大学水产学院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6篇会议论文
  • 159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84篇天文地球
  • 63篇生物学
  • 30篇农业科学
  • 25篇理学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文化科学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经济管理
  • 4篇电子电信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7篇污染
  • 22篇植物
  • 20篇色谱
  • 19篇浮游植物
  • 18篇海域
  • 16篇群落
  • 15篇相色谱
  • 14篇沉积物
  • 12篇生态系统
  • 12篇南海北部
  • 12篇浮游
  • 11篇近海
  • 10篇多环芳烃
  • 10篇荧光
  • 10篇萃取
  • 10篇固相
  • 9篇蛋白
  • 8篇液相
  • 8篇液相色谱
  • 7篇蛋白质

机构

  • 348篇厦门大学
  • 14篇中国海洋大学
  • 10篇集美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
  • 7篇国家海洋局第...
  • 6篇国家海洋环境...
  • 5篇国家海洋局
  • 3篇淮海工学院
  • 3篇清华大学
  • 3篇台湾中山大学
  • 3篇山东大学
  • 3篇天津科技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城...
  • 3篇南方海洋科学...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北京大学
  • 2篇福州大学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福建省水产研...
  • 2篇南京大学

作者

  • 9篇洪华生
  • 7篇弓振斌
  • 6篇雷怀彦
  • 6篇张彩云
  • 6篇王新红
  • 5篇袁东星
  • 5篇焦念志
  • 4篇邱雨生
  • 4篇戴民汉
  • 4篇卢昌义
  • 4篇张珞平
  • 4篇黄邦钦
  • 4篇郑敏芳
  • 4篇穆景利
  • 4篇陈敏
  • 3篇郑伟
  • 3篇韦刚健
  • 3篇张玉珍
  • 3篇陈伟琪
  • 3篇刘光兴

传媒

  • 12篇中国化学会第...
  • 11篇厦门大学学报...
  • 9篇海洋学报
  • 9篇中国科学:地...
  • 8篇环境科学
  • 7篇海洋与湖沼
  • 7篇应用海洋学学...
  • 6篇海洋科学
  • 5篇分析化学
  • 5篇台湾海峡
  • 4篇环境科学学报
  • 4篇地球科学进展
  • 4篇海洋环境科学
  • 4篇海峡两岸第七...
  • 4篇第九届海峡两...
  • 3篇海洋技术学报
  • 3篇渔业研究
  • 3篇第六届全国环...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年份

  • 11篇2023
  • 19篇2022
  • 18篇2021
  • 8篇2020
  • 11篇2019
  • 7篇2018
  • 17篇2017
  • 22篇2016
  • 30篇2015
  • 28篇2014
  • 12篇2013
  • 16篇2012
  • 16篇2011
  • 28篇2010
  • 19篇2009
  • 9篇2008
  • 21篇2007
  • 6篇2006
  • 21篇2005
  • 9篇2004
3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溶藻菌Deinococcus sp.Y35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溶藻机制研究
塔玛亚历山大藻作为一种有害赤潮藻,其分泌的麻痹性神经贝毒素威胁了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本研究从湖水中分离到一株淡水菌株Deinococcus sp.Y35,其对塔玛亚历山大藻具有较强杀藻效果,我们着重研究了菌株Y35引发该...
朱红李祎郑伟徐虹田蕴郑天凌
关键词:塔玛亚历山大藻DEINOCOCCUS
海丝一号卫星及其应用展望被引量:4
2021年
2020年12月22日,海丝一号(HISEA-1)卫星搭载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在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国内首颗对标国际先进指标的、基于有源相控阵天线的百公斤级(整星<185kg)、米级分辨率、C波段商业合成孔径雷达(SAR)遥感卫星。海丝一号卫星已经获取到部分高清SAR图像,将为全球变化背景下海洋动力环境参数的遥感反演、海洋灾害监测、洪水监测和地表形变分析等提供有力支持。
谢婷王怡人吕素娜耿旭朴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
好氧不产氧光合细菌光合超操作子和硫氧化基因簇的结构分析
郑强张锐焦念志
β-环糊精诱导α-溴代萘室温磷光法测定1-乙基哌啶
<正>2 引言 1984年Cline Love等首次提出环糊精诱导室温磷光法(CD-RTP)后,因其制样简单、快速,体系不起泡,氧的猝灭作用小,光谱分辨率高,线性范围宽,精密度好,选择性高等优点,在生命科学、环境保护等领...
彭景吓蔡宗群鹿贞彬王萍朱亚先张勇
关键词:环糊精溴代萘室温磷光
文献传递
龙须菜在网箱养殖区的生物修复研究被引量:15
2007年
在福建省东山县八尺门网箱养殖区的浅水区吊养面积约0.7 hm2的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研究龙须菜对网箱养殖区水质的修复效果。通过对实验区及其内外两侧的定点监测,以及对与潮流方向一致和垂直的2个断面的监测,结果表明,修复区的溶解氧(DO)浓度明显高于非修复区,无机氮(IN)、无机磷(IP)浓度低于非修复区,由此可见,通过海水交换,龙须菜可以吸收流经修复区的IN、IP,并提高流出修复区的海水的DO水平。这有利于改善网箱养殖区的海水水质,提高网箱养鱼的成活率和生长率,促进海水养殖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水产科学,2007,14(3):488-492]
汤坤贤
关键词:龙须菜生物修复溶解氧无机氮无机磷
海洋环境现场监测手段的开发与应用被引量:12
2001年
简述了国际上化学传感器、化学分析器、生物传感器 ,以及基于这些传感器和分析器的多学科交叉现场观测系统等海洋环境现场监测手段的开发与应用概况 ,并略涉一些现场采样手段 ,重点列举了 p CO2 微电极、中性浮式沉积物采样器 ,以及用于研究海洋上层输出通量的锚式系统 .
戴民汉翟惟东
关键词:化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海洋监测
Gasbench Ⅱ-IRMS升级N_2O预富集装置测定海水硝酸盐的氮氧同位素被引量:6
2017年
本研究研制了由气压棒、气体控制阀、不锈钢管冷阱、石英毛细管冷阱、杜瓦瓶、化学阱等构成的N_2O预富集装置,通过扩展GasbenchⅡ功能控制冷阱的升降,改造气体回路、进样针和样品盘,实现N_2O的预富集以及GasbenchⅡ自动进样与IRMS联机测定.通过将海水中的硝酸盐经化学方法转化成N_2O,建立了海水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的分析方法.研究表明,所建立方法对海水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的分析具有很好的精度,硝酸盐δ^(15)N、δ^(18)O及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1%、3%和5%.对采自南极普里兹湾海水样品中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的分析结果与文献报道值吻合,也与海水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规律相一致,证明所建立的技术方法可成功运用于海水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的分析.
郑敏芳胡王江邱雨生陈敏
关键词:海洋化学
中国近海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变动及其生态效应
浮游植物是海洋最主要的初级生产者,初级生产过程启动海洋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通过一系列复杂过程(如海洋生物泵、海一气交换),最终影响海洋对大气CO2的吸收,从而对气候系统起重要调控作用。近年来,我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光...
黄邦钦王磊柳欣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生态响应中国近海
合成孔径雷达星座发展综述被引量:9
2017年
自1978年第一颗星载SAR——Seasat-A发射以来,世界主要航天大国相继发射了多颗SAR卫星。几十年来,星载SAR传感器的性能不断提高,向着高分辨率、多极化、多模式和星座化等趋势发展。德国和意大利分别完成了SAR-Lupe(5颗)和COSMO-Sky Med(4颗)SAR卫星星座的布署,用于军事侦察或军民两用,欧空局和加拿大也正在积极开发SAR星座任务,甚至一些商业公司也开始研发小卫星SAR星座。SAR星座能够显著提高对地观测能力,既可以通过编队飞行进行双/多站、多角度或干涉成像,还可以通过多星组网大大缩短重访周期,满足对重点区域的密集观测需求。在SAR传感器和卫星平台都越来越小型化、低成本的背景下,星座组网正成为SAR对地观测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耿旭朴薛思涵
关键词:星载SAR星座编队飞行
聚乙烯亚胺-金属络合物的稳定常数及配位数的测定被引量:4
2012年
将聚合物络合超滤(PC-UF)技术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结合,利用化学理论计算模型,建立了测定聚乙烯亚胺(PEI)与金属离子络合稳定常数及平均配位数的方法.将该方法用于PEI与Cd2+的络合过程.配制不同浓度比的PEI和Cd2+的混合溶液,待络合反应平衡后,用超滤离心管离心分离高分子PEI-Cd络合物,自由离子Cd2+及其小分子络合物渗滤至滤液中;用10 mL体积分数为3%稀硝酸将滤膜上截留的PEI-Cd络合物解离,离心得到Cd2+的稀硝酸溶液;用ICP-MS分别测定2次超滤后滤液中Cd2+的浓度,利用化学理论模型进行计算,得到PEI-Cd络合物的稳定常数和平均配位数.pH=4.0~5.9时,PEI-Cd络合平衡的研究结果表明,稳定常数和平均配位数均随pH值的增大而增大,较低程度的质子化可使PEI与Cd2+的络合能力增强,络合稳定常数增大.
黄佳华弓振斌林继军段华玲
关键词:聚乙烯亚胺配位数超滤技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共3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