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

作品数:301 被引量:2,330H指数:24
相关作者:刘玉舒畅路晶晶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甘肃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82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7篇医药卫生
  • 12篇文化科学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86篇META分析
  • 82篇中医
  • 75篇中医药
  • 51篇随机对照试验
  • 34篇循证
  • 34篇中药
  • 30篇循证医学
  • 24篇成药
  • 23篇中成药
  • 18篇主题
  • 17篇研究主题
  • 16篇疗效
  • 15篇慢性
  • 14篇注射液
  • 13篇注射
  • 13篇注射剂
  • 12篇中药注射
  • 11篇中药注射剂
  • 10篇心绞痛
  • 10篇药物

机构

  • 301篇天津中医药大...
  • 80篇兰州大学
  • 31篇兰州医学院第...
  • 25篇兰州大学第二...
  • 20篇四川大学华西...
  • 18篇甘肃卫生职业...
  • 16篇甘肃中医药大...
  • 16篇中国中医科学...
  • 15篇中南大学湘雅...
  • 8篇北京大学
  • 8篇中国中医科学...
  • 7篇北京中医药大...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四川大学
  • 5篇北京大学第三...
  • 5篇河南中医药大...
  • 5篇白银市第一人...
  • 5篇北京大学医院
  • 4篇复旦大学附属...
  • 4篇教育部

作者

  • 75篇田金徽
  • 55篇张俊华
  • 28篇郑文科
  • 24篇商洪才
  • 22篇葛龙
  • 19篇高亚
  • 15篇李伦
  • 15篇杨丰文
  • 13篇张珺
  • 13篇杨克虎
  • 12篇李幼平
  • 12篇张明妍
  • 12篇张伯礼
  • 11篇王贤良
  • 11篇刘春香
  • 10篇毛静远
  • 9篇王保和
  • 9篇翟静波
  • 9篇王辉
  • 9篇马文娟

传媒

  • 46篇中国药物评价
  • 44篇中国中药杂志
  • 38篇天津中医药
  • 37篇中国循证医学...
  • 19篇世界科学技术...
  • 11篇中医杂志
  • 11篇中国医药导刊
  • 9篇中华中医药杂...
  • 9篇世界中医药
  • 8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中西医结合心...
  • 3篇中国执业药师
  • 3篇中医药导报
  • 3篇天津中医药大...
  • 3篇环球中医药
  • 3篇Acupun...
  • 2篇上海中医药杂...
  • 2篇湖南中医杂志
  • 2篇中国新药与临...
  • 2篇中草药

年份

  • 20篇2023
  • 39篇2022
  • 37篇2021
  • 41篇2020
  • 35篇2019
  • 47篇2018
  • 26篇2017
  • 11篇2016
  • 8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10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3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药网状Meta分析方法及要点被引量:16
2017年
网状Meta分析(network meta analysis,NMA)是在间接比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Meta分析的新方法,可同时比较多个干预措施的疗效,并可对干预措施的效应大小进行排序。作为一种二次研究方法,NMA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遵循相应的方法学规范来控制或减少偏倚对结果的影响。从确定研究问题、选择研究对象、制定文献检索与分析策略、把握数据分析原则与方法、合理进行结果报告与讨论5个方面,介绍中医药NMA研究的要点及方法学问题,结合中医药的特点对其中重点环节进行探讨,为开展中医药NMA研究提供参考。
杨丰文田金徽张俊华李越张明妍郑文科
关键词:中医药META分析偏倚
单个病例数据网状Meta分析的起源与发展被引量:1
2020年
本文对单个病例数据网状Meta分析的定义、优势、起源与发展、撰写注意事项进行全面介绍,以期为研究人员了解、研究和应用单个病例数据网状Meta分析提供借鉴。
田金徽Fujian Song高亚张俊华
单个病例数据网状Meta分析研究现状
2020年
目的:全面分析单个病例数据网状Meta分析(network meta-analysis of individual participant data,IPD-NMA)研究的现状,为我国学者开展IPD-NMA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主要英文数据库获取IPD-NMA。使用Excel 2016提取和分析发表年代、期刊、研究疾病种类及干预措施等信息,并用VOSviewer 1.6.13软件对纳入研究的作者、国家和机构进行提取,生成相应可视化网络图。结果:最终纳入98篇研究,发文数量从2007年起呈波动增长趋势。98篇研究发表在62种期刊上,其中被SCI收录的期刊有53种,影响因子最高达35.386。共有552位作者参与撰写IPD-NMA研究,主要作者形成了5个合作团体,且各团体内部联系紧密。英国的作者参与撰写的文章数量最多(56篇),其次为美国(52篇)。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诺华制药公司(27篇),主要机构形成了8个合作团队,各团队内部之间联系较为紧密,但团队之间合作较少。研究数量位于前3位的主题分别是肿瘤,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结论:高产的作者、机构和国家均较少,各团体内部之间倾向于合作,但团体之间联系稀疏,仍需进一步加强广泛的合作与交流。IPD-NMA研究在欧美发达国家发展较为成熟,但在我国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高亚罗鑫悦Fujian Song张俊华田金徽
PROs量表在中医药临床评价中研制和应用规范性初探--TCMPRO-COPD量表的研制与考核
目的:研制具有中医特色的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PROs生存质量量表TCMPRO-COPD;初步建立PROs量表在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中研制和应用规范。
任明孙增涛封继红王玉珍刘贵颖李晶刘丹商洪才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医量表中医药治疗
文献传递
单个病例数据网状Meta分析简介被引量:5
2016年
本文主要介绍撰写单个病例数据网状Meta分析的步骤及注意问题,友期为单个病例数据网状Meta分析撰写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葛龙李伦刘爱萍张俊华张珺田金徽
观察性研究网状Meta分析统计分析方法简介被引量:4
2016年
本文主要介绍观察性研究网状Meta分析的不同统计方法,以期为观察性研究的网状Meta分析撰写者提供帮助。
张珺李伦刘爱萍张俊华葛龙田金徽
ANOVA模型实现贝叶斯方法的诊断试验准确性网状Meta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前诊断试验准确性的网状Meta分析尚在探索阶段,我们先前探索并介绍了可以实现诊断试验准确性网状Meta分析的不同方法。本文结合具体实例,介绍ANOVA模型实现贝叶斯方法的诊断试验准确性网状Meta分析的步骤,以期为拟进行相关研究的学者提供参考。
吴景玲潘蓓葛龙张俊华袁崇哲田金徽
关键词:R软件
张伯礼“湿浊痰饮类病证治”学术思想撮要被引量:6
2022年
总结张伯礼教授“湿浊痰饮类病证治”学术思想。根据慢性疾病特征与共性病机,创立湿浊痰饮类病之说,提炼津液异化类病的病证思维主线。归纳湿邪类病具有起病隐缓温和、蓄积缠绵,易伤阳气、黏腻胶结、流窜停聚,害清蒙窍、兼邪致病、多生变证等共性致病特点。厘清湿浊痰饮类病层次性,注重根据类病主次、演变及病势而治,提出先证而治、因势利导、治病求早、标本兼顾、各从其治等治疗策略。临证辨治类病尤重舌诊,善用对(队)药,强调治湿须分度、用药有深浅,注重斡旋枢机、药不远温、润燥相济、兼顾活血,施治厘然有度。
李霄金鑫瑶吕玲赵梦瑜崔远武杨丰文江丰江丰
关键词:湿浊痰饮名医经验
口服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被引量:12
2022年
该研究采用网状Meta分析对口服中成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进行优势探索。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口服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高血压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1年8月。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R 4.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共纳入195项研究,22 546例患者,18种口服中成药。结果显示,在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方面,血塞通类、强力定眩片、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常规西药疗效较好;在改善血脂方面,心脉通胶囊、复方血栓通胶囊、银杏叶类、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脑心通胶囊联合常规西药疗效较好;在调节内皮功能方面,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心脉通胶囊、珍菊降压片、复方丹参滴丸、血塞通类联合常规西药疗效较好;在安全性方面,口服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的不良反应/事件整体低于单独使用常规西药。综上,相比单独使用常规西药,在其基础上联用18种口服中成药治疗高血压病在改善血压、血脂和内皮功能方面均有优势,其中血塞通类、强力定眩片、松龄血脉康胶囊等与常规西药联用可能是潜在有效的中西医结合降压方案。该研究尚存在一定局限性,期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季昭臣林姗姗胡海殷生晓迪杨丰文王贤良
关键词:口服中成药高血压病随机对照试验
中医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随机对照试验评价指标的现状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分析中医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随机对照试验的疗效评价指标,为中医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核心指标集的构建奠定基础。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 Med)、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明确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共纳入35项RCTs,3314例患者,涉及41个疗效评价指标,分属于中医症状/证候、症状/体征、理化检查、生活质量、远期预后、经济学评估和安全性事件七大指标域,其中理化检查(56.91%)和症状/体征(29.27%)类指标应用较多。单项研究使用的指标数量为1~15个,平均4个。使用频次排名前5的指标测量时点:总有效率报告了5个测量时点(范围14 d~6个月);左室射血分数报告了8个测量时点(范围5 d~6个月);左室收缩末期内径报告了6个测量时点(范围5 d~6个月);白细胞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α报告的测量时点都在治疗28 d后。目前中医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评价指标存在数量差异性大、主要和次要结局指标不清、"替代指标"选择不合理、远期预后指标关注不足、安全性指标较为欠缺、复合指标应用欠规范、测量时间跨度大、缺乏中医药特色等问题,亟需开展中医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核心指标集的建立工作。
生晓迪陈超张婷胡海殷季昭臣牛柏寒张明妍张冬郭利平王辉张俊华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中医药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
共3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