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品数:1,008 被引量:2,468H指数:20
相关作者:管文虎罗大明李单晶秦祖富赵春音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川北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32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8篇文化科学
  • 355篇政治法律
  • 130篇哲学宗教
  • 83篇经济管理
  • 32篇社会学
  • 29篇历史地理
  • 8篇自然科学总论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医药卫生
  • 3篇军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学
  • 2篇艺术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90篇政治
  • 169篇主义
  • 167篇教育
  • 154篇思想政治
  • 151篇高校
  • 107篇政治教育
  • 107篇治教
  • 106篇思想政治教育
  • 71篇思政
  • 66篇马克思主义
  • 65篇社会主义
  • 64篇共产党
  • 61篇社会
  • 61篇文化
  • 58篇大学生
  • 55篇国共
  • 55篇高校思想
  • 54篇中国共产党
  • 53篇高校思想政治
  • 45篇教学

机构

  • 948篇电子科技大学
  • 18篇成都理工大学
  • 17篇成都大学
  • 15篇西华大学
  • 10篇西南科技大学
  • 9篇川北医学院
  • 9篇四川大学
  • 9篇重庆邮电大学
  • 9篇西华师范大学
  • 8篇四川省社会科...
  • 7篇贵州师范大学
  • 7篇西南财经大学
  • 7篇中共成都市委...
  • 6篇北京大学
  • 6篇西南交通大学
  • 6篇成都师范学院
  • 6篇电子科技大学...
  • 5篇攀枝花学院
  • 5篇重庆城市管理...
  • 4篇成都中医药大...

作者

  • 17篇戴钢书
  • 13篇王让新
  • 13篇邓淑华
  • 12篇谢霄男
  • 8篇吴满意
  • 8篇曹银忠
  • 8篇张华波
  • 6篇田仁来
  • 6篇乔丹丹
  • 6篇杨德祥
  • 6篇杜洁
  • 6篇刘凯文
  • 5篇申小蓉
  • 5篇黄燕
  • 4篇张蓉
  • 4篇景星维
  • 4篇张凤寒
  • 4篇祝小宁
  • 4篇岳鹏
  • 4篇屈陆

传媒

  • 80篇学校党建与思...
  • 47篇社科纵横
  • 38篇人民论坛(中...
  • 37篇人民论坛
  • 35篇毛泽东思想研...
  • 30篇社会科学前沿
  • 15篇社会科学研究
  • 14篇理论导刊
  • 14篇重庆邮电大学...
  • 14篇思想理论教育
  • 13篇教育探索
  • 13篇思想教育研究
  • 12篇学校党建与思...
  • 10篇西部学刊
  • 9篇思想理论教育...
  • 9篇天府新论
  • 9篇学术论坛
  • 9篇攀枝花学院学...
  • 8篇西昌学院学报...
  • 7篇思想政治教育...

年份

  • 9篇2024
  • 132篇2023
  • 159篇2022
  • 126篇2021
  • 118篇2020
  • 99篇2019
  • 64篇2018
  • 45篇2017
  • 33篇2016
  • 44篇2015
  • 32篇2014
  • 24篇2013
  • 21篇2012
  • 19篇2011
  • 15篇2010
  • 8篇2009
1,00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脑科学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式浅析被引量:1
2019年
教育科学化是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趋势,基于脑科学开展大学生价值观培育方式研究,旨在探索人脑价值观形成的作用规律,助力高校立德树人。文章在关于脑、脑结构、脑功能及神经网络和系统运行的价值观反馈基础上,揭示价值观研究的脑功能定位、生物属性的脑科学作用于社会属性的价值观的机制。在深入剖析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困境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脑科学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策略,即采取多元化学习策略、创设关联性隐性课程、开展体验式社会实践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徐岩杨晓玲张凤寒
关键词:脑科学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建党百年马克思主义观的演进与启示
2021年
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在百年党史中不竭地解答和探究“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过程中逐渐确定的。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观历经了从个别观点到思想体系,从具体照搬到全面建设,从引进学习到自主创造,从囿于时代到跨越历史,实现了立体化、多维度、跨时代的发展。时至今日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观愈加成熟沉稳,凸显中国特色,并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付超王让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观
全球数据治理的现实困境与中国方案的实践进路
2023年
数据资源是数字经济的关键生产要素。利用好全球数据资源,让数据资源在安全、有序、公平、公正的环境下实现跨境自由流动,充分释放数据红利,必须加强对数据的全球治理,而中国在全球数据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全球数据治理面临着大国“数据博弈”、各国数据治理价值理念与治理规则的冲突、“逆全球化”与单边主义的国际环境等因素带来的风险挑战。为保障中国方案在全球数据治理中能够很好地发挥出积极建设性作用,应从加强中美数据战略互信,聚焦共同利益;借助多边合作机制和多边平台,推动数据治理国际合作;加强监管制度创新,实现国内治理与国际规则衔接;加强与欧盟GDPR规则的对接,共同反对美国数字霸权等方面推动全球数据治理实践能力的提升。中国方案的实施,将为推动全球数据治理新规则革新,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和人类数字命运共同体构建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梁宇郑易平
关键词:数据安全
国外学界对中国和平崛起的争论与反思
2018年
20世纪末至今,国外学界在认识中国和平崛起的过程中,主要以'动机·行为·影响'为分析模式,从新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建构主义等视角、理论、方法出发,展开了长达30年的激烈争论,并在中国和平崛起相关实践对既往争论的证实与证伪中不断反思,体现出明显的两阶段性。
宋婧琳张华波
关键词:中国和平崛起中国国际战略自由制度主义防御性现实主义西方政治思潮进攻性现实主义
论情境领导Ⅱ在大学班级建设中的创新应用
2014年
当前大学班级建设普遍存在以班主任的粗放管理为主、弱化学生应有的主体地位等问题,与"90后"大学生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诉求形成鲜明的矛盾。由美国著名领导学和组织行为学教授肯·布兰查德提出的情境领导Ⅱ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与大学班级建设的内在要求相契合。可将该理论运用于大学班级建设实践,进行班主任领导力提升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一次创新探讨。
张蓉
关键词:班级建设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意义及其创新发展研究——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改革创新研究》
2021年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学说,是关于自然与人类发展的学说,其教育教学在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教学正处在深化改革发展的关键期,如何有效推进其创新发展、提高其实效性、落实其意义,是各个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
孙晓雅
关键词:培养创新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科学世界观关键期
高校精准思政平台建设的价值、定位与实践进路被引量:1
2022年
精准思政平台建设是推进精准思政的重要举措,是应对网络复杂新形势、大学生成长发展新诉求、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平台经济新业态的必然选择。平台以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为核心,以大数据、算法推荐、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支撑,通过促进多样内容智联与多元主体智通,实现教育信息精准识别、教育内容精准供给和教育成效精准评估。在实操层面,应从整体上建设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一体化搭建应用软件平台、建设专业与协同的精准思政队伍、构建科学的运行管理机制等方面着手,统筹推进精准思政平台建设,推动信息化深度融入高校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体系。
潘云宽申小蓉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形象话语体系的出场语境、内在构成与建构路向
2023年
新时代党的形象话语体系并非对党的形象的简单叙述或表层刻画,而是对党的形象的深度剖析与深层揭示,其出场不仅是拓展党的执政话语的内在要求,也是彰显党的执政形象的关键所在,更是夯实党的执政力量的必然选择。从构成性看,党的形象话语体系是以理论形象话语为统领、以实践形象话语为基础、以精神形象话语为核心、以舆论形象话语为支撑的有机话语系统。新征程上,建构党的形象话语体系,需要适应新时代的话语逻辑,从锚定战略定位、强化主体力量、扩大传播势能、开展效力评估等方面重点发力,推动党的形象话语体系的系统创新和整体优化。
马静音曹银忠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
“以文化人”:网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逻辑与策略——基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视角
2023年
网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以文化人”能够为建设网络精神家园提供精神动能、为中华民族伟大文化复兴增强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新形态解放人的精神。“以文化人”的实践逻辑是以“文化的数字化”为逻辑起点,以“数字交往实践”为逻辑中介,以“人的精神性生成”为逻辑终点,三者之间不断循环扬弃。遵循该逻辑理路,推动网民精神生活走向共同富裕应构建丰盈富饶、系统完善、创新高效的数字文化系统,践行自我涵化、情境浸化、意义悟化的数字交往活动,开展信奉尊崇、坚定不移、积极饱满的信仰价值培育。
刘晓琳曹银忠覃优军
关键词:以文化人共同富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运用“互联网+”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被引量:16
2018年
"互联网+"是基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社会各行业有机融合的一种网络新生态,已成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强大驱动力。高校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构建教育大数据一体化平台,动态把握学生网络思想行为特征和规律,提供满足学生需求的各类网络信息资源;运用"互联网+",创新网络文化新形态与学生思想行为的"整体画像";准确把握高校舆论舆情趋势,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水平。
马天琛李怀杰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共9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