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侨大学统计学院

作品数:192 被引量:2,191H指数:23
相关作者:黄大柯黄智淋耿鹏黄志国杨广亮更多>>
相关机构:闽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71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1篇经济管理
  • 16篇社会学
  • 15篇文化科学
  • 7篇政治法律
  • 7篇理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军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4篇实证
  • 13篇老龄化
  • 11篇通货
  • 11篇通货膨胀
  • 11篇经济增长
  • 10篇居民消费
  • 9篇人口老龄化
  • 9篇货币
  • 9篇财政
  • 8篇资本
  • 8篇面板数据
  • 8篇教育
  • 7篇中介
  • 7篇中介效应
  • 7篇货币政策
  • 6篇人力资本
  • 6篇实证分析
  • 6篇金融
  • 6篇SVAR模型
  • 5篇企业

机构

  • 185篇华侨大学
  • 15篇厦门大学
  • 10篇闽南师范大学
  • 6篇中国社会科学...
  • 5篇重庆师范大学
  • 5篇浙江财经大学
  • 3篇浙江工商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2篇西南财经大学
  • 2篇青岛理工大学
  • 2篇江西财经大学
  • 2篇中国农业银行
  • 2篇圣地亚哥州立...
  • 1篇财政部财政科...
  • 1篇东北财经大学
  • 1篇福建工程学院
  • 1篇东北电力大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29篇赵昕东
  • 8篇胡日东
  • 7篇沈利生
  • 7篇王冬
  • 6篇李翔
  • 5篇苏梽芳
  • 5篇项后军
  • 5篇王健
  • 5篇周鹏飞
  • 4篇陈燕武
  • 4篇王婷婷
  • 4篇赵凯
  • 3篇李拉亚
  • 3篇汤丹
  • 3篇吴承业
  • 3篇吕延方
  • 3篇董秀良
  • 3篇黄智淋
  • 2篇张秀武
  • 2篇朱建平

传媒

  • 28篇宏观经济研究
  • 11篇数量经济技术...
  • 7篇统计研究
  • 6篇统计与决策
  • 5篇调研世界
  • 5篇经济评论
  • 5篇经济学动态
  • 4篇商场现代化
  • 4篇管理世界
  • 4篇中国软科学
  • 4篇华侨大学学报...
  • 3篇数理统计与管...
  • 3篇经济学(季刊...
  • 2篇软科学
  • 2篇学习与探索
  • 2篇经济理论与经...
  • 2篇财贸经济
  • 2篇统计与信息论...
  • 2篇西北人口
  • 2篇经济问题探索

年份

  • 1篇2024
  • 13篇2023
  • 11篇2022
  • 18篇2021
  • 19篇2020
  • 16篇2019
  • 12篇2018
  • 15篇2017
  • 15篇2016
  • 10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16篇2011
  • 11篇2010
  • 6篇2009
  • 7篇2008
1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预期管理理论模式述评被引量:29
2011年
本文认为预期管理理论有两大特色:一是研究经济危机;二是研究货币政策效率。本文首先评述了预期管理理论研究经济危机的基本模式,即Krugman流动性陷阱理论模式。然后,本文评述了预期管理理论研究货币政策效率的基本模式,即Morris-Shin理论模式及其涉及的高阶预期、政策策略和协调预期等重要概念。本文也探讨了预期管理的理论基础及其两大理论来源。作为对比,本文还简要介绍了中国粘性预期理论的预期管理模式。
李拉亚
关键词:预期管理粘性预期经济危机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中误差修正系数的符号和大小辨识
在误差修正模型(ECM)中,误差是指变量对长期均衡的偏离,修正是指对变量短期变动的修正.误差修正的含义就是用变量在上期对长期均衡的偏离来修正变量在本期的短期变动.为使变量的短期变动与长期均衡保持一致,误差修正项的系数必须...
沈利生林爱华
关键词:数量经济学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基于动态主题模型的时间窗口划分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为解决动态主题模型时间窗口的自主划分问题,提出基于动态自适应时间窗口划分的DIM模型。【方法】通过传统的LDA主题模型和词向量模型对文本语料进行量化;构建反映时间窗口间差异性和时间窗口内相似性的综合指标;基于该指标构建自适应时间窗口划分的DIM模型,并针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新闻语料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基于动态自适应时间窗口划分的DIM模型能够迅速、有效地划分时间窗口,不但保证了不同窗口下主题间的可比性,还能够对文档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局限】时间窗相似度综合指标基于传统LDA模型构造,也可采用LDA族类的其他模型进行改进。【结论】新模型具有自适应划分时序文本的能力,是对传统动态主题模型的一种有效改进。
王婷婷王宇秦琳杰
关键词:DIM影响因素
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预警研究被引量:16
2011年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构建基于组合预测模型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预警系统。在结合目前国内外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筛选构建较为合理并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进而选择传统数理统计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和人工智能模型RBF神经网络模型建立组合预测预警模型,以求能够组合不同单一模型的优点,解决信用风险预警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兼顾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模型解决了单一模型应用中精确性和第二类问题处理能力不能同时兼得的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张新红王瑞晓
关键词:信用风险预警模型LOGISTIC回归RBF神经网络
传染病流行的生态架构与传播流行机制
2023年
把握传染病起源与流行过程中的结构要素,探寻传染病发生、发展、传播路径中的复杂性关系,为传染病的有效治理与防控提供系统性视角。基于传染性疾病的流行是复杂的生态过程产物,从系统论观点认识传染病流行的动力学特征,结合生物性及非生物性组成要素辨析生物体本身的内在因素以及环境、社会等外在因素的交互作用。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平衡视角出发,构建基于病原体遗传代谢的生物性、病原体赖以生存和进化的自然性以及病原体传播流行的社会性相融合的生物–自然–社会生态系统分析架构,通过在此基础上进行有关模型的构建模拟传染病传播过程,进行传染病传播流行机制的研究,可对不同条件下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或控制进行评估。通过该生态架构的构建有助于辨析生态系统内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复杂关联,提升疾病监测及疫情应对能力,为疾病控制提供科学可行的方案,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水平。
王玮玮王玮玮朱建平朱建平
关键词:传染病生态系统模型分析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及时空格局分析被引量:8
2023年
文章从数字化基础、数字化应用、数字化创新和数字化效益4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采用全局时序因子分析法对中国30个省份2013—2019年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通过莫兰指数和标准椭圆差对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的空间关联性和空间延展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3—2019年中国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逐年上升且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集聚形态主要表现为“低-高”集聚和“低-低”趋同。数字经济重心主要分布在32.4395°N—32.6629°N、114.5250°E—115.4509°E这一范围内变动,延展方向由“北—南”走向逐渐朝着“东北—西南”走向演变,且这种趋势仍在加强。
沈洋周鹏飞
关键词:数字经济
中国数字经济的产业关联和网络结构分析
2023年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加快建设数字经济,同时要提升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基于2012年和201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运用结构分解、社会网络分析和归因矩阵分析数字经济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结构,结果表明:数字化赋权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交易产业和数字化媒体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联系愈加紧密,其它产业需求增加能够显著促进三者的产出;前两个产业位于产业关联网络中较为中心的位置,而数字化媒体位于较边缘的位置;三个产业间彼此无法凝聚为一个子群,产业间的结构、模式、特点以及对其它产业的贡献有明显区别。该研究是对数字经济产业实证研究新视角的补充,刻画产业链结构图对认识数字经济产业在经济体系中位置,推动融合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陈燕武丁海铭马骏
关键词:数字经济社会网络分析
住房价格波动对异质性自有住房家庭消费率影响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根据自有住房家庭对未来住房价格变动的异质性预期,文章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框架下,将自有住房家庭分为储蓄型和借贷型家庭。在借贷型家庭和住房开发企业两个部门中引入动态贷款价值比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同时引入中央银行通过动态贷款价值比调控信贷总量的思想。反事实仿真结果表明,最低首付比的适度调低使住房价格波动对自有住房家庭消费率影响的直接财富效应显著,且对借贷型家庭消费率影响的资产负债表效应显著。但最低首付比的过度调低使住房价格波动对自有住房家庭消费率影响的替代效应显著。
赵昕东王勇
关键词:宏观审慎政策DSGE模型
中国全球价值链嵌入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机制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随着中国嵌入全球价值链程度的不断加深,全球价值链嵌入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引起了媒体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在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能否及如何实现全球价值链嵌入与生态环境的双赢,是当前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构建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多目标线性加权法计算了全球价值链嵌入与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数,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价值链驱动类型下全球价值链嵌入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行业处于初级协调阶段,且逐渐向更加协调方向发展;生产者驱动型行业的协调度相对平稳,购买者驱动型行业的协调度波动相对较大。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常态阶段,中国实现由简单的嵌入全球价值链向嵌入全球绿色创新价值链转变,将是促进全球价值链嵌入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吕延方崔兴华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
外部环境、企业创新与政府补贴被引量:1
2023年
文章以各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化程度、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等因素来刻画企业所在地的外部环境状况,基于2010—2015年我国473家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选用固定效应模型与面板门槛模型,从外部环境视角考察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强度、创新质量及创新风险的非线性作用效果。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会因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产权保护制度越不完善的地区,政府补贴越有利于提升企业创新质量;而在产权保护制度越完善的地区,政府补贴越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研发强度。在高人力资本水平、高市场化程度以及高金融发展水平环境下,政府补贴可有效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度,但对企业创新质量的提升并无显著作用。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并不会影响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强度及创新质量的作用效果,但会显著影响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风险间的关系。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政府补贴容易加剧企业创新风险;反之,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的补贴资金有助于企业降低创新风险。此外,当企业所在地的第三产业产值占该地区GDP的比重低于或等于32.5%时,政府补贴有助于企业创新质量的提升;而当其高于67.7%时,政府补贴有利于企业规避创新风险。
赵凯徐圣翔
关键词:外部环境政府补贴门槛效应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