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科技学院核技术与化学生物学院

作品数:333 被引量:525H指数:10
相关作者:刘洁黄亚琼李耿谭亿平刘颖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武汉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8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0篇理学
  • 59篇文化科学
  • 44篇农业科学
  • 43篇化学工程
  • 27篇医药卫生
  • 14篇核科学技术
  • 1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2篇生物学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7篇电气工程
  • 7篇建筑科学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经济管理
  • 4篇电子电信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4篇教学
  • 22篇活性
  • 19篇桂花
  • 17篇金属
  • 16篇配合物
  • 16篇SCHIFF...
  • 13篇金属配合物
  • 12篇园林
  • 11篇荧光
  • 10篇衍生物
  • 10篇课程
  • 10篇化学实验
  • 9篇第一性原理
  • 9篇水杨醛
  • 9篇分子
  • 8篇教学改革
  • 7篇第一性原理计...
  • 7篇电子结构
  • 7篇子结构
  • 7篇离子

机构

  • 328篇湖北科技学院
  • 11篇武汉科技大学
  • 8篇华中农业大学
  • 8篇咸宁职业技术...
  • 6篇湖北大学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合...
  • 5篇湖北省食品质...
  • 4篇南京理工大学
  • 4篇武汉大学
  • 4篇湖北第二师范...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中南大学
  • 3篇咸宁市农业科...
  • 2篇贵州大学
  • 2篇湖南大学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中南民族大学

作者

  • 21篇李艳
  • 17篇陈洪国
  • 16篇胡永红
  • 15篇陈志远
  • 14篇王军涛
  • 12篇徐芳
  • 11篇吴鸣虎
  • 11篇张规富
  • 10篇曾志刚
  • 9篇毛彩霞
  • 9篇孙绍发
  • 9篇史玉敏
  • 8篇杜纪富
  • 8篇杨绪红
  • 7篇伍林
  • 7篇彭艳红
  • 7篇李耿
  • 7篇曾祥玲
  • 7篇张琪
  • 7篇刘盈

传媒

  • 29篇湖北科技学院...
  • 15篇广州化工
  • 14篇华中师范大学...
  • 12篇湖北科技学院...
  • 10篇化工科技
  • 10篇广东化工
  • 10篇化学与生物工...
  • 9篇价值工程
  • 8篇安徽农业科学
  • 7篇化工管理
  • 6篇湖北大学学报...
  • 6篇国外医药(抗...
  • 5篇山东化工
  • 5篇辐射研究与辐...
  • 5篇南方农业
  • 4篇湖北农业科学
  • 4篇化学研究
  • 4篇蛛形学报
  • 4篇现代园艺
  • 4篇石油石化物资...

年份

  • 2篇2024
  • 24篇2023
  • 29篇2022
  • 40篇2021
  • 20篇2020
  • 29篇2019
  • 20篇2018
  • 25篇2017
  • 32篇2016
  • 22篇2015
  • 32篇2014
  • 36篇2013
  • 17篇2012
3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Mg掺杂位置对ZnO电子结构、态密度和光学性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替代位和间隙位Mg掺杂对ZnO电子结构、态密度和光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替代位Mg掺杂导致ZnO带隙展宽,而间隙位Mg掺杂ZnO形成n型半导体.比较了纯ZnO和不同Mg掺杂位置MgZnO体系的分波和总电子态密度,并解释了相应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差别.发现替代位Mg掺杂和纯ZnO体系的光学特性差别较小,而间隙位Mg掺杂导致ZnO光吸收边蓝移,折射率减小,而且在可见到近紫外光区域(0到4.2eV),具有比纯ZnO更好的光透过性.
毛彩霞黄海铭胡永红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计算电子结构态密度光学性质MGZNO
3,4-二氨基苯甲酸缩取代水杨醛Schiff碱及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1
2016年
分别以2,4-二羟基苯甲醛、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5-溴水杨醛为原料,甲醇为溶剂,在适当的温度下分别与3,4-二氨基苯甲酸反应,通过缩合制得3种3,4-二氨基苯甲酸缩取代水杨醛Schiff碱配体,然后由Schiff碱配体分别与Co(Ⅱ)、Ni(Ⅱ)、Cu(Ⅱ)、Zn(Ⅱ)的乙酸盐反应制得相应的金属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等对配体及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
李艳冯高潮李耿陆兰青
关键词:金属配合物SCHIFF碱
锡离子(Ⅳ)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应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锡离子(Ⅳ)与牛血清白蛋白间的结合作用,确定了锡离子(Ⅳ)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过程的猝灭机理。测定了不同温度下该结合反应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热力学参数。依据能量转移理论确定了锡离子(Ⅳ)和白蛋白间的结合距离。采用同步荧光技术考察了锡离子(Ⅳ)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并讨论了锡离子(Ⅳ)与白蛋白的结合模式。实验结果表明猝灭机理是动态猝灭,锡离子(Ⅳ)与BSA以物质的量比1∶1的比例结合形成复合物,结合过程主要是熵驱动,相互作用主要为疏水作用力。
李艳吴鸣虎
关键词: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热力学参数同步荧光光谱
“理论联系实际”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提高理论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初中化学教学内容,将相关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农业、环境、能源、材料相结合,以期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申国明黎榕韩小兵高洁
关键词: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超临界CO_2微孔发泡制备聚乳酸/磷酸三钙多孔材料
2014年
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微孔发泡方法制备聚乳酸/磷酸钙(PLA/TCP)多孔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TCP颗粒分散和泡孔形态。结果表明,TCP质量分数为1 wt%和3 wt%时,微米级TCP颗粒均匀分布在PLA基体中,在发泡过程中起到异相成核的作用,减小泡孔尺寸同时增加泡孔密度。当TCP含量为5 wt%时,TCP颗粒出现团聚,异相成核作用减弱,泡孔密度下降。随着发泡温度升高,泡孔尺寸增大的同时泡孔壁变薄甚至破裂,发泡温度对泡孔密度影响不大。增加发泡压力,泡孔的数量急剧增加,同时泡孔的尺寸减少,泡孔壁变厚。
黄亚琼孙绍发王智斌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聚乳酸磷酸钙微孔发泡
无患子粗提液抑菌杀菌作用的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究无患子粗提物的抑菌杀菌效果。[方法]酶解法提取无患子果皮中的皂苷,并测其皂苷含量。将皂苷粗提液稀释成3种浓度,用这3种浓度的粗提液分别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和酵母菌进行抑菌试验,测定抑菌率;用无患子皂苷粗提液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进行杀菌试验,测定杀菌率。[结果]随着无患子粗提液皂苷浓度的提高,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保持25%不变,对其他4种菌的抑菌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对酵母菌的抑菌率高达68.4%;111.9mg/ml的无患子皂苷粗提液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的杀菌率随着杀菌时间的延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对酵母菌的杀菌率最高,30 min内达100%。
朱朝阳胡仁火孔琼任婷婷周彩文
关键词:无患子抑菌杀菌
乙二胺四乙酸柱撑镁锌铝三元水滑石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Mg2ZnAl-CO3水滑石;以其为前驱体,利用离子交换法进行插层组装得到Mg2ZnAl-EDTA三元柱撑水滑石;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Mg2ZnAl-CO3水滑石纯度高、晶型良好,其层间CO32-可被乙二胺四乙酸(EDTA)阴离子取代形成Mg2ZnAl-EDTA三元柱撑水滑石;柱撑水滑石的层间距离明显增加,EDTA阴离子在层间倾斜排列.
徐芳
关键词:插层组装
咸宁市瓷砖内放射性水平测量研究
2017年
为了确认咸宁市销售的瓷砖是否存在放射性超标,对咸宁市9种品牌瓷砖共27个样品进行了天然放射性核素比活度测量,采用BH1324 F型环境γ低本底谱仪,详细测量其中226Ra、232Th和40K的比活度及计算各自内、外照射指数。结果显示,所测瓷砖中226Ra、232Th和40K的比活度范围分别为:65.05-204.64Bq/kg、59.56-279.19Bq/kg、495.40-1398.87Bq/kg;内照指数为:0.42-0.93,外照指数为:0.71-0.97。对照国家相关规定,所测的瓷砖内放射性水平均在允许的限值范围内,且属A类建材,市民可以放心使用。
熊厚华陈志远曾正魁杜纪富胡永红刘宏章陈圣江
关键词:瓷砖放射性内照射指数外照射指数
不同桂花品种开花及衰老过程中的花色物质成分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分析不同花色桂花品种开花及衰老过程中的花色物质成分及其含量变化规律,为桂花花色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选取代表橙色品种群的镉橙丹桂、代表黄白色品种群的厚瓣银桂和代表黄色品种群的柳叶金桂,运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其开花过程中的花色物质组分及含量,用色差仪测定花色参数L*(颜色亮度)、a*(红/绿程度)、b*(黄/蓝程度)和C*(彩度),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逐步筛选分析花色呈现与特征花色物质含量的关系;分析不同花色桂花品种衰老过程中特征花色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桂花中含有5种黄酮类物质,可能为金鱼草素苷元、槲皮素苷元、芹菜素苷元、鼠李金苷元和柚皮素苷元,其中槲皮素苷元在镉橙丹桂、厚瓣银桂和柳叶金桂盛花期花瓣中的含量均较高,分别为134.55、89.41和90.39μg/g FW。对α-胡萝卜素和β-胡萝卜素进行定量分析发现,两种类胡萝卜素仅在镉橙丹桂中含量较高,分别为72.94和99.72μg/g FW。对花色呈现与花色物质含量关系的分析结果显示,槲皮素苷元决定花色的亮度L*,柚皮素苷元决定黄色程度b*,β-胡萝卜素决定红色程度a*。其中,槲皮素苷元含量在镉橙丹桂、厚瓣银桂和柳叶金桂开花过程中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β-胡萝卜素含量在镉橙丹桂开花过程中呈明显的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柚皮素苷元含量在柳叶金桂开花过程中呈缓慢上升趋势。【结论】槲皮素苷元、柚皮素苷元及β-胡萝卜素为桂花的特征花色物质,其在镉橙丹桂、厚瓣银桂和柳叶金桂开花及衰老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共同决定了不同花色桂花品种花色明亮度具有随着花朵开放时间推移呈先加深后逐步黯淡的特征,而基本花色不产生明显变化。
邹晶晶曾祥玲陈洪国蔡璇王彩云
关键词:桂花花色
纳米Y_(2)O_(3)/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辐射防护性能及正电子寿命研究
2022年
传统的屏蔽X/γ射线材料一般为铅或含铅材料,存在有毒、质量重、不易成型、价格较高等缺点,而高分子复合材料被认为是未来能够有效防护核辐射的新型材料。环氧树脂(Epoxy Resin,EP)作为基材具有诸多优点,如耐腐蚀、力学性能好、耐磨性强、绝缘性优良及耐辐照性较强等,稀土材料对20~88 keV能区的X/γ射线有比较好的屏蔽效果,能够弥补铅的弱吸收区,同时可规避铅的毒性。为验证纳米稀土三氧化二钇/环氧树脂(Y_(2)O_(3)/EP)复合材料对X/γ射线的屏蔽性能,首先采用Y_(2)O_(3)填充到环氧树脂中制备了不同氧化钇含量的Y_(2)O_(3)/EP复合材料。然后利用正电子寿命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研究了材料的微观结构,用热重分析仪及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了材料的热稳定性,用维氏硬度计及万能拉力机测试了材料的机械性能。最后利用蒙特卡罗程序对样品的辐射防护性能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Y_(2)O_(3)填充到环氧树脂中可提升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硬度及杨氏模量,但明显降低了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建议Y_(2)O_(3)含量质量百分数不超过40%。在X/γ射线能量20~1332 keV范围内,材料相同厚度时,40%Y_(2)O_(3)/EP复合材料的屏蔽效果为纯铅的2%~10%,相同质量时,40%Y_(2)O_(3)/EP复合材料的屏蔽效果为纯铅的15%~66%。虽然Y_(2)O_(3)/EP复合材料屏蔽效果较纯铅的差,但在X/γ射线低能区可满足屏蔽要求,具备替代铅或含铅材料作为辐射屏蔽材料的能力。
郑玉龙潘昕怡熊厚华曾正魁杜纪富陈志远
关键词:辐射防护复合材料稀土材料
共3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