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作品数:3,656 被引量:22,246H指数:52
相关作者:陶波魏湜石瑛马红文景芝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18篇期刊文章
  • 363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 4篇标准

领域

  • 3,150篇农业科学
  • 283篇生物学
  • 78篇文化科学
  • 62篇环境科学与工...
  • 55篇轻工技术与工...
  • 47篇化学工程
  • 46篇经济管理
  • 20篇理学
  • 19篇医药卫生
  • 14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建筑科学
  • 3篇哲学宗教
  • 3篇机械工程
  • 3篇水利工程
  • 3篇语言文字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电气工程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906篇大豆
  • 507篇玉米
  • 430篇基因
  • 281篇马铃薯
  • 270篇水稻
  • 205篇性状
  • 203篇胁迫
  • 178篇土壤
  • 168篇小麦
  • 135篇抗性
  • 115篇病菌
  • 112篇寒地
  • 111篇酶活性
  • 107篇蛋白
  • 106篇除草
  • 101篇氮素
  • 100篇栽培
  • 87篇淀粉
  • 87篇甜菜
  • 83篇幼苗

机构

  • 3,592篇东北农业大学
  • 390篇黑龙江省农业...
  • 136篇中国农业科学...
  • 108篇黑龙江省农垦...
  • 94篇中国农业科学...
  • 70篇吉林省农业科...
  • 65篇黑龙江八一农...
  • 65篇国家大豆工程...
  • 64篇中国科学院
  • 51篇黑龙江省农垦...
  • 49篇沈阳农业大学
  • 37篇东北林业大学
  • 36篇黑龙江大学
  • 27篇浙江大学
  • 26篇中国农业科学...
  • 21篇哈尔滨市农业...
  • 19篇吉林农业大学
  • 19篇中国农业大学
  • 16篇教育部
  • 16篇黑龙江农业职...

作者

  • 193篇陈庆山
  • 188篇陶波
  • 168篇李文滨
  • 142篇赵奎军
  • 130篇魏湜
  • 127篇石瑛
  • 125篇文景芝
  • 122篇邹德堂
  • 116篇杨德光
  • 113篇龚振平
  • 112篇王振华
  • 110篇刘春燕
  • 108篇李晶
  • 105篇马凤鸣
  • 105篇赵宏伟
  • 95篇胡国华
  • 90篇马春梅
  • 88篇顾万荣
  • 88篇金正勋
  • 77篇董守坤

传媒

  • 710篇东北农业大学...
  • 250篇大豆科学
  • 167篇作物杂志
  • 144篇黑龙江农业科...
  • 123篇玉米科学
  • 73篇作物学报
  • 72篇植物保护
  • 68篇中国马铃薯
  • 68篇中国油料作物...
  • 63篇中国农学通报
  • 51篇中国农业科学
  • 48篇北方园艺
  • 41篇分子植物育种
  • 38篇核农学报
  • 35篇现代化农业
  • 35篇大豆科技
  • 31篇华北农学报
  • 30篇麦类作物学报
  • 29篇安徽农业科学
  • 29篇中国蔬菜

年份

  • 2篇2024
  • 82篇2023
  • 91篇2022
  • 92篇2021
  • 129篇2020
  • 118篇2019
  • 158篇2018
  • 149篇2017
  • 188篇2016
  • 194篇2015
  • 191篇2014
  • 160篇2013
  • 211篇2012
  • 218篇2011
  • 238篇2010
  • 219篇2009
  • 194篇2008
  • 137篇2007
  • 113篇2006
  • 119篇2005
3,6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豆品种根系性状与地上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4
2002年
采用盆栽方法 ,对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 4 2份大豆品种的根系性状与地上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大豆品种根系性状与地上部性状存在相关关系 ,随生长进程的推进相关关系趋于明显。鼓粒初期所测 7个根系性状与地上部茎粗、冠鲜重、冠干重均呈中度 (以上 )相关关系 ,除主根长度与冠鲜重之间的相关系数在 0 .0 5水平上达到显著外 ,所测根系性状与茎粗、冠鲜重、冠干重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在 0 .0 1水平上达到显著。判断根系是否发达的地上部主要指标顺序为 :茎粗 >冠干重 >冠鲜重 >株高 >分枝数。
杨秀红吴宗璞张国栋
关键词:大豆根系性状地上部性状
甲霜灵、福美双及其复配对辣椒疫病菌的毒力测定被引量:21
2002年
室内恒温条件下 ,采用孢子囊萌发抑制法测定了甲霜灵、福美双及其复配对辣椒疫病的毒力 ,用Horsfall的毒力试验设计和Wadley的增效比率法评价了2种杀菌剂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 ,EC50 剂量甲霜灵与福美双混用表现增效作用 ,其中70:30混剂配比的增效比率为3.18。接种试验也证明其对辣椒疫病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夏烨刘学敏金焕贵
关键词:甲霜灵福美双辣椒疫病菌毒力测定复配剂
低温胁迫下冠菌素对玉米幼苗生理特性的调控被引量:5
2018年
以玉米自交系Kr701为试验材料,叶面喷施5个不同浓度的冠菌素(COR),对照为清水,于4℃低温胁迫下培养48 h后取材,研究冠菌素(COR)对低温胁迫下玉米幼苗株高、干鲜重、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脯氨酸、相对含水量、SOD(超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APX(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会抑制玉米幼苗的正常生长,各个浓度的COR处理均能促进幼苗的生长,缓解叶片相对含水量的降低和电解质的外渗,增加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和抗氧化酶(SOD、POD、APX)的活性,增强活性氧清除能力,以0.01μmol/L处理效果最显著。喷施适宜浓度的COR能通过调控玉米幼苗各个生理生化指标来增强其抗冷性,从而缓解低温对幼苗所造成的伤害。
杨德光尉菊萍樊海潮刘洋谷景龙蒋芳芳张倩姜峰谭伟明刘怀宇孙平立
关键词:玉米低温胁迫冠菌素生理特性
转基因作物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被引量:23
2007年
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活性是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而作物的改变对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结构和活性具有显著的影响。转基因作物被引入到农田后所带来的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及对农业生态系统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转基因作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的研究进展,并且着重介绍了转基因抗虫棉对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王振赵廷昌刘学敏邓欣
关键词:转基因作物土壤微生物群落生物安全转基因抗虫棉
外源酚酸类物质对大豆幼苗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为探索酚酸类物质对大豆幼苗保护酶活性的影响,选用对大豆能够产生自毒作用的外源酚酸物质,设置不同浓度对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酚酸处理对幼苗SOD的影响与对照相似;高浓度的酚酸处理,SOD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POD活性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出增高—急速增高—急速降低的变化规律。中低浓度酚酸处理后,大豆幼苗CAT活性先升高,达到峰值后,CAT活性开始下降,但高于对照;而在高浓度处理下,CAT活性低于对照。结果显示:外源酚酸可以改变保护酶活性,并且不同浓度处理对大豆幼苗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不同。
石晓艳石振李业成刘成马凤鸣
关键词:大豆酚酸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
抗草甘膦真菌的分离及其抗性基因的表达
许多微生物都具备抗草甘膦的特性。若将微生物中的抗草甘膦基因克隆后转入作物体内进行表达,就可以降低或避免草甘膦对作物的药害。国内外已有很多关于抗草甘膦菌株的分离研究报道,但这些菌株对草甘膦的抗性相对较低。本研究从生产草甘膦...
韩思宁金龙国陶波邱丽娟
文献传递
不同营养源对伞裙追寄蝇的寿命及生活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研究了取食不同浓度的蜂蜜、果糖、葡萄糖、蔗糖和清水对照对伞裙追寄蝇寿命、日均存活率、产卵量、产卵期、逐日产卵量,以及子代发育历期、寿命、寄生率、羽化量、雌蝇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0%的蜂蜜水处理的伞裙追寄蝇,雌蝇平均寿命为33.13 d,雄蝇平均寿命为21.71 d,与清水对照存在显著性差异。喂食10%蜂蜜水的雌蝇存活天数最长为51 d。补充10%蜂蜜水的伞裙追寄蝇产卵量和日均产卵量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P<0.05),分别为70.20和13.77粒/d。10%蜂蜜水喂食的成虫其子代羽化出的雌蝇平均寿命最长,为35.41 d。不同营养源对伞裙追寄蝇子代蛹重、寄生率、雌蝇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韩岚岚石磊张文霖王坤赵奎军徐林波
关键词:营养源发育历期存活率
东北地区水稻纹枯病菌致病性及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为明确东北地区水稻纹枯病菌致病性及其群体遗传多样性,将2018年采自东北三省13个水稻主产区的病样分离纯化,共获得176个立枯丝核菌菌株。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测定菌株致病力,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分析其遗传多样性。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东北三省各地区菌株致病力存在分化现象,供试的176个菌株中,强致病力菌株占全部菌株23.3%;中等致病力菌株占61.9%;弱致病力菌株占14.8%。地理来源与致病力无明显相关性。根据UPGMA聚类分析,当相似系数为0.63时,176个菌株被划分为6个类群。聚类结果与地理来源具有相关性,但与致病力无明显相关性。利用16对SRAP引物分析176个立枯丝核菌菌株遗传多样性,共得到2 237个扩增条带,多态性频率为82.16%;基因多样度(h)、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0.2827、0.4150。东北各地区立枯丝核菌群体间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呈一定正相关。群体遗传分化系数Gst=0.3319,基因流Nm=1.0063,说明东北地区立枯丝核菌群体遗传分化度较高且群体间存在基因交流。AMOVA分析结果表明,群体内遗传分化为67.84%,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群体内部。
张俊华沃三超杨明秀张瑶陈婉莹高云萍
关键词:水稻纹枯病SRAP遗传分化基因流
水稻立枯病原菌尖孢镰孢菌致病力降低T-DNA突变体的筛选与插入位点鉴定
2022年
为深入研究水稻立枯病原菌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elcht)致病分子机理,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技术构建尖孢镰孢菌突变体库,筛选致病力降低突变体,检测其T-DNA插入数量和位点。结果表明,691个突变体库构建成功,且突变体可稳定遗传后代。选取34个不同菌落形态变化突变体测定其致病力,筛选到6个致病力降低最严重突变体,分析其菌落形态、菌落生长速率和产孢量。与野生型相比,菌落形态存在差异,其中4个突变体B9、C36、D65、E17生长速率降低,6个突变体产孢数量均降低。通过Southern blot分析发现突变体B92有两个T-DNA插入,其余5个突变体为单个T-DNA插入,利用Hi TAIL-PCR确定6个突变体T-DNA插入位点。结果有助于更好理解尖孢镰孢菌与水稻之间分子相互作用,为进一步确定尖孢镰孢菌致病基因及其功能提供参考。
张俊华杨松润彭莉莉王亮杨明秀徐晓凤倪哲李培宁
关键词:水稻立枯病尖孢镰孢菌T-DNA致病力插入位点
EM菌对土壤中阔草清残留降解的研究
本试验的目的主要是利用不同的指示植物、不同的生测指标、不同的培养条件筛选出一种准确的生物测定方法,以便用来检验出阔草清在土壤中的残留以及微生物降解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小麦东农4056的株鲜重抑制率与阔草清的浓度在一定的...
庞福德王进刘亚光
关键词:阔草清生物测定降解EM菌
文献传递
共36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