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南充市中心医院

作品数:312 被引量:1,507H指数:15
相关作者:李有跃冯滨李战梅梁青松刘毅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1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297篇医药卫生
  • 3篇哲学宗教
  • 3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31篇护理
  • 23篇细胞
  • 23篇疗效
  • 18篇糖尿
  • 18篇糖尿病
  • 17篇手术
  • 16篇血管
  • 14篇慢性
  • 13篇蛋白
  • 13篇切除
  • 13篇静脉
  • 12篇疗效观察
  • 11篇介入
  • 9篇介入治疗
  • 9篇化疗
  • 9篇出血
  • 7篇血清
  • 7篇食管
  • 6篇食管癌
  • 6篇疾病

机构

  • 307篇川北医学院
  • 283篇南充市中心医...
  • 11篇川北医学院附...
  • 6篇泸州医学院附...
  • 5篇北京大学第三...
  • 5篇泸州医学院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四川大学
  • 2篇广安市人民医...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川北医学院第...
  • 1篇内江市第一人...
  • 1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21篇刘涛
  • 21篇游箭
  • 16篇谢席胜
  • 15篇王浩宇
  • 13篇冯胜刚
  • 11篇魏欣
  • 11篇胡鸿
  • 10篇冯刚
  • 10篇李光明
  • 8篇陈华平
  • 8篇何明海
  • 8篇钟立明
  • 8篇陈世孝
  • 7篇何朗
  • 7篇白亦光
  • 7篇母其文
  • 6篇刘康
  • 6篇柳华
  • 6篇杨思芸
  • 5篇倪伟

传媒

  • 172篇西部医学
  • 13篇川北医学院学...
  • 6篇内蒙古中医药
  • 4篇医学理论与实...
  • 4篇华西医学
  • 4篇实用糖尿病杂...
  • 3篇现代中西医结...
  • 3篇中国美容医学
  • 3篇四川生理科学...
  • 3篇现代肿瘤医学
  • 3篇实用医院临床...
  • 3篇医学信息
  • 3篇肿瘤预防与治...
  • 3篇中华护理学会...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当代医学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心血管病学进...
  • 2篇重庆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67篇2015
  • 28篇2014
  • 32篇2013
  • 108篇2012
  • 20篇2011
  • 28篇2010
  • 12篇2009
  • 1篇2008
3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种手术方式行中上段食管癌根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食管中、上段癌根治术的恰当手术方式,总结几组易发生癌转移淋巴结的转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食管癌根治术的5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手术路径并发症发生率和淋巴结清除的情况。结果术式Ⅱ在呼吸衰竭的发生率、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平均胸引液量均明显高于术式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死亡率、胸胃吻合口瘘、心律失常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几组重要部位淋巴结转移情况如下: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2R)转移率16.2%(30/187),转移度23.1%(36/150);前纵膈淋巴结(6组)转移率8.1%(28/351),转移度6.5%(18/276);主肺动脉窗淋巴结组(5组)转移率6.7%(59/351),转移度20.7%(60/289)。腹腔淋巴结转移率3.9%(21/538),转移度2%(35/1780)。结论术式Ⅱ清扫范围大于术式Ⅰ,但都有难以清除而又易发生癌转移的淋巴结组。且术式Ⅱ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术式Ⅰ组。对年龄大,病变早,有慢性咳嗽病史者应考虑用术式Ⅰ,但对病变较晚、较长、分化程度低、身体较好的患者应用术式Ⅱ。
明波刘仕强徐俊梁青松汪华陈旭
关键词:手术径路淋巴结清扫术食管癌
急性左心衰竭132例的急诊救治体会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总结急性左心衰竭的急诊救治经验。方法对132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9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症状得到控制。30min内症状得到缓解63例,占53%。30min至1h症状得到缓解45例,占38%。1~24h症状得到缓解11例,占9%。死亡13例,占10%。结论急性左心衰竭急救成功的关键在于及时、准确、有效地救治。
肖莉谭光林卓衍华李代彪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竭急诊急救
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后外侧入路的影像学观察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观察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后外侧入路的影像学特征,比较CT和MRI的价值和局限性。方法在53名受检者正常腰椎间盘的CT图像、40名受检者正常腰椎间盘的MR图像上,对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后外侧入路的影像学特征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获得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后外侧入路的CT、MRI影像学特征和相关测量参数,L3-S1各层面左、右侧穿刺线与腰神经根后缘的最近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对显示穿刺线的骨性标志点上关节突优于MRI,MRI对软组织密度分辨力较CT高。结论 CT、MRI是确定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后外侧入路的重要手段,能显示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后外侧入路结构及其毗邻关系。穿刺前应首先选择CT检查,必要时联合MR检查可提高穿刺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游箭邵阳李春平敬宗林杨林陈伟陆明代明德谢兵胡鸿钟立明魏欣
关键词:后外侧入路椎间盘磁共振成像影像学特征
生长分化因子5在椎间盘退行性变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长年劳损、慢性疾病或脊柱外伤等造成的椎间盘退行性变疾病(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disease,IDD)为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引起下腰痛的主要病因。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临床症状,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还会引起相应的并发症。椎间盘细胞自我修复能力也极为有限,许多促进其再生和修复的方法不太令人满意。
罗栩伟罗栩伟
关键词:生长分化因子5椎间盘退行性变蛋白多糖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便秘的效果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便秘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60例慢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80例,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药物治疗。实验组除按对照组治疗外,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进行护理干预后,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便秘症状,提高疗效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疾病康复。
陈凌华
关键词:护理干预便秘
心理疏导在手术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针对手术室临床教学中学生存在心理不适进行疏导,以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100名学生随机均分为P组50名(心理疏导组):心理疏导应用于常规临床教学;C组5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教学。记录手术室管理、流程及手术配合熟悉程度。结果通过心理疏导,实习学生临床教学效果明显改善。结论通过心理疏导,可提高手术室临床教学质量。
杨玉玲宋慧敏王静李静沈利华
关键词:心理疏导临床教学手术室
ERCC1和Survivin预测96例NSCLC化疗疗效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索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ERCC1和Survivin对铂类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96例晚期NSCLC患者经免疫组化(IHC)检测ERCC1和Survivin的表达,患者行至少2周期含铂方案化疗,2周期化疗后评价疗效,分析疗效与免疫组化表达状态间关系。结果:ERCC1和Survivin在肿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3%(56/96)和76.0%(73/96)。ERCC1阴性组化疗有效率和1年生存率均高于阳性组(Ρ<0.05);Survivin阴性组化疗有效率和1年生存率高于阳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Ρ>0.05)。COX回归分析发现ERCC1阳性患者的死亡风险是阴性患者的3.390倍。结论:ERCC1和Survivin在NSCLC高表达,其中ERCC1与其化疗疗效及预后有关。
于英何朗郭翠华潘荣强
关键词:ERCC1化疗敏感性免疫组织化学ERCC1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癌症贫血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肿瘤患者发生贫血比例高,除输血外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可纠正贫血。在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前应全面评估贫血的病因,严格掌握治疗指征,对于未接受化疗的患者不应使用该药纠正贫血。使用时注意药物加量的方法和减量、停药的指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深静脉血栓和对生存期的不良影响。
孙永红李爽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化疗
高、低频超声在中晚孕期前壁胎盘植入诊断中的联合应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高、低频超声联合应用检查对中晚孕期前壁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充市中心医院2009~2013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1例前壁胎盘植入的产妇的高、低频联合超声图像和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声像图特征,提高临床对胎盘植入诊断的准确性。结果在41例胎盘植入病例中,术后及病理证实:胎盘粘连(浅层植入)15例,深层胎盘植入23例,穿透性植入3例;高、低频超声联合诊断31例,诊断符合率为75.61%,误诊3例,漏诊7例。结论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弥补了常规腹部低频探头的近场观察盲区的不足,可提高前壁胎盘植入的检出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慧袁莉刘学彬杨姣马果丰
关键词:高频超声低频超声胎盘植入
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中静脉麻醉方法的比较被引量:4
2011年
三叉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的神经源性疼痛,一般疼痛程度严重,普遍治疗效果差,或容易复发[1]。近年来开展的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操作简单、创伤小、见效快、效果肯定,临床应用日趋广泛。我科2008年1月~2009年6月使用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浓度控制输注麻醉给药系统(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对90例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患者进行麻醉处理,均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杨颖汤芹芹刘慧杨邦祥
关键词:静脉麻醉方法射频热凝术半月节靶浓度控制输注神经源性疼痛
共3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