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大学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

作品数:2 被引量:17H指数:1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篇致残
  • 1篇统计指标
  • 1篇就业
  • 1篇共同富裕
  • 1篇残疾人
  • 1篇残疾人就业
  • 1篇残疾统计

机构

  • 2篇北京大学
  • 1篇世界卫生组织

作者

  • 2篇张蕾
  • 1篇陈功
  • 1篇郑晓瑛

传媒

  • 1篇国际生殖健康...
  • 1篇残疾人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残疾人就业统计指标体系构建: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2023年
就业是残疾人实现社会参与和社会融合的重要途径,更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在新发展阶段,加强残疾人就业统计监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系统梳理了国际组织及典型发达国家(英国、瑞典、美国、加拿大、日本和韩国)残疾人就业统计实践及其典型特征,归纳总结了各国残疾人就业统计指标构建中存在的共识与差异。研究发现,共识性体现为“秉承相同理念,遵循相同原则和确立保障制度”,差异性体现为“指标选择差异和统计重心差异”。国际经验启示,我国在构建残疾人就业统计指标体系时需要突破传统的“残疾”认识边界,将“残疾”视角纳入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统计框架;深度融合残疾人“就业+福利”的理念;建立残疾人就业统计标准,增强残疾人就业统计指标的可比性;增强指标设计的灵活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建立残疾人就业统计法制保障机制,推动残疾人就业统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张蕾张孝栋
关键词:残疾人就业残疾统计共同富裕
中国出生缺陷致残现状与预测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评估中国出生缺陷致残现状,并估算出生缺陷致残人群未来50年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06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样本与加权数据,进行特征描述分析;结合人口、发展与环境预测模型(Population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Model,PDE模型)推算出生缺陷致残人群变动规模。结果:①从调查样本数据分析结果来看,出生缺陷致残率为0.68%,出生缺陷致残人口占残疾总人口的10.66%。②受年龄的影响,各残疾类别的性别构成不同。③言语残疾一级(极重度)致残比例达到64.87%,智力残疾达到41.08%,听力残疾为39.94%。四级(轻度)致残比例排在前2位的是肢体残疾和视力残疾,分别为44.39%和33.48%。④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出生缺陷致残率越低。⑤方案二预测结果显示,2050年出生缺陷致残人口规模将是2006年的5倍。结论:出生缺陷致残人口规模的持续增长将阻碍中国人力资本的快速有效积累,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张蕾陈功郑晓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