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东北电力学院动力工程系

作品数:309 被引量:1,790H指数:22
相关作者:王广军李岩金建国崔玉萍谷运兴更多>>
相关机构: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动力工程系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5篇期刊文章
  • 3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3篇动力工程及工...
  • 61篇电气工程
  • 48篇理学
  • 22篇化学工程
  • 1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建筑科学
  • 8篇机械工程
  • 5篇文化科学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电子电信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93篇锅炉
  • 45篇汽轮
  • 39篇两相流
  • 38篇汽轮机
  • 37篇燃烧
  • 32篇流化
  • 32篇流化床
  • 30篇电厂
  • 26篇循环流化床
  • 24篇气液两相流
  • 24篇发电
  • 22篇流化床锅炉
  • 21篇流型
  • 20篇循环流化床锅...
  • 18篇压差波动
  • 16篇电站
  • 16篇凝汽器
  • 14篇电站锅炉
  • 13篇数学模型
  • 11篇煤粉

机构

  • 307篇东北电力学院
  • 15篇华北电力大学
  • 11篇哈尔滨工业大...
  • 7篇上海理工大学
  • 7篇西安交通大学
  • 6篇东南大学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国家电网公司
  • 4篇浙江大学
  • 4篇沈阳工程学院
  • 4篇吉林热电厂
  • 3篇北京科技大学
  • 3篇吉林省电力有...
  • 3篇通辽发电总厂
  • 2篇长春工程学院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华中理工大学
  • 2篇平顶山姚孟发...

作者

  • 64篇周云龙
  • 38篇孙斌
  • 37篇李勇
  • 29篇王擎
  • 26篇洪文鹏
  • 24篇孙键
  • 23篇刘柏谦
  • 19篇杨善让
  • 18篇孙东红
  • 17篇吕太
  • 17篇姜秀民
  • 16篇曹丽华
  • 16篇徐志明
  • 13篇国文学
  • 13篇周振起
  • 13篇张玲
  • 13篇张艾萍
  • 13篇关跃波
  • 13篇崔畅林
  • 12篇胡思科

传媒

  • 104篇东北电力学院...
  • 23篇汽轮机技术
  • 16篇热能动力工程
  • 15篇锅炉技术
  • 14篇中国电机工程...
  • 10篇工程热物理学...
  • 7篇仪器仪表学报
  • 7篇化工学报
  • 5篇化学工程
  • 5篇煤气与热力
  • 4篇工业锅炉
  • 4篇燃烧科学与技...
  • 4篇华北电力大学...
  • 3篇发电设备
  • 3篇动力工程
  • 3篇节能
  • 3篇实验技术与管...
  • 3篇第七届"测量...
  • 3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煤炭转化

年份

  • 12篇2006
  • 24篇2005
  • 39篇2004
  • 46篇2003
  • 44篇2002
  • 30篇2001
  • 22篇2000
  • 21篇1999
  • 7篇1998
  • 16篇1997
  • 16篇1996
  • 12篇1995
  • 15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89
  • 1篇1987
3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气液两相流流型压差波动的PDF特征
气液两相流的流型对其流动和传热特性有很大影响,所以如何识别流型一直是两相流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本文运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水平管空气-水两相流动不同流型的压差波动信号进行了分析.通过提取压差波动信号的概率密度函数(PDF)...
周云龙孙斌李雅侠
关键词:两相流压差波动概率密度函数流型识别
文献传递
“煤气化—无烟燃烧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被引量:15
2001年
分析了我国工业锅炉的现状 ,介绍了“煤气化—无烟燃烧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工业锅炉改造中的应用 。
孙东红郝志金王擎孙键秦裕琨
关键词:煤气化无烟燃烧技术工业锅炉
微粒污垢剥蚀机制研究被引量:21
1998年
本文分析了微粒污垢的形成过程,研究了其剥蚀机制,解释了出现污垢诱导期的原因,并重新定义了微粒污垢的诱导期.利用湍流猝发理论导出了一个新的微粒污垢分析模型,该模型的特点是以易测参数表示污垢热阻.在实验室进行了气侧微粒污垢的实验研究。积累了必要的微粒污垢数据并验证了分析模型的正确性.
徐志明王建国杨善让赵晓彤陈福
关键词:换热器微粒污垢分析模型
蒸发管内汽液两相流压力降型脉动集总参数非线性分析被引量:2
1996年
The pressure drop oscillation is analyzed by using a lumped parameter nonlinear model in this paper.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ssure drop type instability can be described by a second order differential equation.The effect of operation conditions on the pressure drop oscillation can be expressed by two dimensionless parameters E,η Model results agree qualitatively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周云龙沈增明陈听宽陈学俊
关键词:蒸发管汽液两相流
发展溴化锂吸收式制冷 提高热电厂的热经济性
本文指出了我国热电联产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热负荷对热电厂热经济性的影响;指出发展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实现热电冷三联产,不仅是提高热电厂热经济性的有效途径,也是降低电网峰谷差,提高电网经济性,达到节电、节能 、减少环境...
周振起
关键词:热负荷热电冷联产热经济性溴化锂制冷热电厂
文献传递
桦甸油页岩在流化床中的燃烧质量实验研究
2000年
根据固体颗粒在流化床中的燃烧特性提出了碳质量燃烧率、挥发份质量析出率和颗粒总质量燃烧率等概念 ,用以描述某一粒度燃烧颗粒任意时刻的燃烧效果。用桦甸油页岩进行流化床燃烧试验 ,给出了三个质量速率随时间变化规律。
刘柏谦魏高升周振起
关键词:燃烧油页岩燃烧效率流化床锅炉
多股流换热器的柔性特性及柔性设计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本文从换热器的运行和调节特性入手提出了换热器柔性的概念,探讨了柔性特性与换热器变工况运行的关系,指出:柔性特性直接关系到换热器的变工况的运行性能,并且进而改变了换热器的设计思想。在分析了换热器传统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考虑变工况运行的柔性设计思想,分别对多工况点等权重设计条件和多工况点不等权重设计条件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且相应地提出了虚拟工况点设计方法和主要运行工况点决定设计工况的方法。
崔国民杜娟丽卢洪波李美玲张勤
关键词:换热器
25MW锅炉水循环可靠性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被引量:3
2005年
论述了运用所开发的锅炉水循环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在25MW电站锅炉上所作的水循环安全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的目的主要是检验该锅炉水循环的可靠性。监测与诊断结果表明:锅炉经常发生在炉膛四角爆管的事故,是由于水循环工况不良而引起的。同时提出了水循环系统的改进措施。
周云龙孙斌杨静
关键词:锅炉水循环在线监测故障诊断
组合式粗粉分离器气-固两相流的研究被引量:11
2004年
将浑江发电厂3号锅炉的原有粗粉分离器改造成新型组合式粗粉分离器。具体做法为:去掉原径向挡板,在内外筒体间新安装36片轴向挡板,下部安装两级惯性挡板,每级8片,以提高煤粉流场的均匀性和粗粉分离器的效率。用计算流体力学并结合多种多相流动理论[1],对气 固两相流体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不同条件下粗粉分离器的参数变化,并进行了现场实验。结果表明:改造后的粗粉分离器的效率提高了20%,阻力下降了500Pa。按每台锅炉年运行6000h计算,1台锅炉年节电1.8×106kW·h,约合45万元人民币。
张锐杨善让刘巽俊
关键词:粗粉分离器
变热导率的测量方法被引量:3
1998年
A method is proposed for measuring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matter which varysnonulinearly with temperature. Existing measuring equipment can be used without anychange in this method and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infinite slab, infinitely long cylinderand sphere can be described by the same equation.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fly ash nat-urally deposited was measured and the dependence of thermal conductivity on temperatureis obtained by using this method. Experimental result agreed reasonably with the predictedresults by the predictive relation derived in this paper.
徐志明杨善让陈福赵晓彤王建国
关键词:热导率稳态法温度导热系数
共3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