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

作品数:1,121 被引量:4,426H指数:29
相关作者:黄佐刘苏赵殿辉唐琦陆仁达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闸北区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12篇期刊文章
  • 162篇会议论文
  • 21篇科技成果
  • 4篇专利
  • 3篇标准

领域

  • 1,050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4篇社会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生物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化学工程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9篇疗效
  • 68篇细胞
  • 65篇手术
  • 62篇血液
  • 61篇肿瘤
  • 54篇血液透析
  • 48篇疗效观察
  • 46篇胰腺
  • 43篇腺炎
  • 42篇胰腺炎
  • 40篇血管
  • 40篇透析患者
  • 40篇高压氧
  • 39篇慢性
  • 37篇血清
  • 37篇血液透析患者
  • 36篇术后
  • 34篇护理
  • 32篇梗死
  • 28篇动脉

机构

  • 1,102篇上海市闸北区...
  • 96篇第二军医大学
  • 23篇上海第二医科...
  • 21篇复旦大学
  • 15篇上海交通大学...
  • 1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1篇上海长征医院
  • 10篇上海第二医科...
  • 9篇贵阳医学院
  • 9篇同济大学附属...
  • 9篇上海市中西医...
  • 8篇上海医科大学
  • 8篇上海中医药大...
  • 8篇上海市疾病预...
  • 8篇上海市杨浦区...
  • 7篇上海市长宁区...
  • 7篇上海第二医科...
  • 7篇上海市第一人...
  • 7篇上海市徐汇区...
  • 7篇上海市浦东新...

作者

  • 55篇邬碧波
  • 45篇赵殿辉
  • 45篇张黎明
  • 43篇陆仁达
  • 40篇唐琦
  • 39篇周鸣清
  • 36篇陈九如
  • 33篇周帆
  • 28篇韩扬
  • 27篇俞勇
  • 26篇万慎曜
  • 24篇柏乃运
  • 23篇侯健
  • 23篇陆伦根
  • 22篇舒薇
  • 22篇郝晓萍
  • 20篇戴琳峰
  • 20篇俞华
  • 19篇陈欣然
  • 15篇周承扬

传媒

  • 45篇世界感染杂志
  • 29篇上海医学
  • 20篇家庭医药(就...
  • 15篇临床荟萃
  • 14篇上海医药
  • 14篇上海医学影像
  • 12篇中国医学计算...
  • 1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1篇中国血液净化
  • 11篇中华医学会肾...
  • 10篇肝脏
  • 10篇上海预防医学
  • 10篇世界肿瘤杂志
  • 10篇中华医学会肾...
  • 9篇胃肠病学
  • 9篇上海铁道大学...
  • 8篇中华血液学杂...
  • 8篇护士进修杂志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20篇2016
  • 43篇2015
  • 65篇2014
  • 56篇2013
  • 55篇2012
  • 78篇2011
  • 66篇2010
  • 60篇2009
  • 52篇2008
  • 62篇2007
  • 54篇2006
  • 39篇2005
  • 55篇2004
  • 36篇2003
  • 62篇2002
  • 75篇2001
1,1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滞后型心室夺获2例被引量:2
2004年
方炳森金秋法
关键词:冠心病心电图
粉尘作业者肺部小阴影的高千伏胸片与HRCT对比研究
2009年卫生部出台了《尘肺病诊断标准》(GBZ 70__2009),特别强调了诊断原则规定“X射线后前位胸片是诊断尘肺病的主要依据”,并对尘肺病标准片进行了修订。尽管如此,由于X线胸片分辨力的限制,对小阴影的显示有许...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原发性小肠肿瘤50例回顾性分析被引量:3
1998年
夏丰郁慕鲁
关键词:小肠肿瘤原发性
高危出血患者血液透析不同的抗凝护理方法和安全性比较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探讨4种不同抗凝方法用于高危出血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护理特点。方法将有高危出血倾向的血液透析患者128例随机分成4组,A组采用30%枸橼酸钠局部体外抗凝(RCA)透析,B组采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的局部肝素抗凝法,C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D组采用无肝素透析。分别观察4组患者出血、体外循环的凝血情况、不良反应以及护理特点。结果(1)A组透析68例次,均顺利完成透析;B组透析60例次中发生6例次出血或原有出血加剧;C组透析64例次中发生8例次出血或原有出血加剧;D组透析66例次中8例次因透析中出现体外循环Ⅲ级凝血而终止透析。(2)透析过程中A组有3例次、B组有2例次出现不良反应,经处理后症状缓解,可继续进行透析。C、D组均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RCA用于高危出血患者血液透析是安全可行的,护理方法也简便易于掌握。
唐莹戴琳峰邬碧波刘瑾瑾
关键词:血液透析高危出血抗凝肝素
氧化苦参碱对HBV转基因鼠血清HBV DNA的抑制作用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对HBV转基因鼠血清HBV DNA的抑制作用。方法:用显微注射法建立HBV转基因鼠动物模型,并进行:HBV整合和表达鉴定。获得的:HBV复制型转基因鼠随机分成三组,分别用生理盐水(A组,9只)、氧化苦参碱50mg kg^-1(B组,8只)和100mg kg^-1(C组,9只)腹腔注射30d,每天一次。治疗前后用竞争PCR联合产物酶联杂交技术定量检测:HBV转基因鼠血清中的HBV DNA量。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A组HBV DNA的量无明显变化(P>0.05),而B组HBV DNA量降低(P<0.05),C组HBV DNA量显著降低(P<0.01)。C组治疗后HBV DNA量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1),而B组治疗后HBV DNA量低于A组,但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对HBV转基因鼠血清HBV DNA的复制有抑制作用,为临床应用氧化苦参碱治疗HBV感染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沈朝晖陈荣华李晓南郭锡熔冯振卿李小英陆伦根曾民德
关键词:氧化苦参碱转基因鼠血清HBV-DNA
伊曲康唑间隙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
观察伊曲康唑间隙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182例甲真菌病患者分二种方法治疗。每天口服伊曲康唑胶囊2次,每次200mg×7天,停药21天为一个疗程。指甲真菌病用药2个疗程,趾甲真菌病及指趾甲同患真菌用药3个疗程。结...
许礼宾蔡茂庆张裕坤龚四妹宁苏莉张耀龙
关键词:伊曲康唑甲真菌病
文献传递
石氏伤科针药联合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40例临床研究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观察石氏伤科针药联合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40例、中药组39例、针刺组37例。各组均给予高压氧及西医常规治疗。针刺组加石氏针刺治疗,每周5次,30次为1个疗程;中药组加石氏伤科中药,每日1剂,30剂为1个疗程;综合治疗组同时加石氏伤科中药口服和石氏针刺治疗,方法同中药组和针刺组。治疗前后采用中文版神经行为认知状况测试(NCSE)量表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量表评价患者认知功能,采用功能独立性评测(FIM)评分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功能独立性。结果各组治疗后语言能力、推理能力、回忆能力、运动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及NCSE、MMSE、FIM总分均比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综合治疗组治疗后语言能力、推理能力、回忆能力评分及NCSE、MMSE总分均明显优于针刺组和中药组(P<0.01)。治疗后综合治疗组与针刺组的FIM总分、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中药组(P<0.05或P<0.01)。结论石氏伤科针药联合高压氧能明显改善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语言能力、推理能力、回忆能力、认知功能,疗效优于单用石氏伤科针刺或者中药联合高压氧治疗。
张国梁周承扬张申韩扬姚成萌石印玉
关键词:颅脑损伤认知功能障碍石氏伤科高压氧
从肝脾论治19例老年性髌骨骨折术后疗效分析
1995年
从肝脾论治19例老年性髌骨骨折术后疗效分析魏红沁(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200070)关键词老年性髌骨骨折术后,肝,脾,辨证论治笔者从肝脾立法治疗19例(年龄最大88岁,最小51岁;髌骨全切除10例,部分切除3例,切开复位内固定6例)老年性髌骨骨折。获...
魏红沁
关键词:辨证论治
低蛋白摄入对雌鼠氟中毒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低蛋白摄入对氟中毒雌鼠体质量、骨氟、尿氟、氟斑牙的影响。方法选用120只断乳2周SD雌鼠为研究对象,自由食用贵州省织金县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原煤烘烤的玉米饲料,以复制燃煤型氟中毒动物模型,将雌鼠按体质量(60~8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对照组、低蛋白组、氟中毒组、低蛋白氟中毒组,每组30只。对照组给予正常饲料,低蛋白组给予50%蛋白含量饲料,氟中毒组给予含氟100mg/kg饲料,低蛋白氟中毒组给予50%蛋白含量及含氟100mg/kg饲料。分别于60、120、180d时称雌鼠体质量。观察各组雌鼠牙齿的变化情况;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高温灰化-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雌鼠尿氟、骨氟含量。结果对照、低蛋白组雌鼠未出现氟斑牙,氟中毒、低蛋白氟中毒组随着染氟时间延长氟斑牙症状逐渐加重。随着染氟时间的延长(60、120、180d),雌鼠尿氟、骨氟在氟中毒组[(10.823±1.950)、(13.918±1.871)、(20.862±2.346)mg/L,(114.731±12.036)、(142.847±11.341)、(233.331±12.940)mg/kg]、低蛋白氟中毒组雌鼠[(10.644±1.924)、(11.019±1.304)、(22.870±3.427)mg/L,(123.477±10.746)、(162.847±12.740)、(293.856±22.662)mg/kg]含量均逐渐增加,组内不同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915、216.329,83.821、301.655,P均〈0.05)。染氟60、120、180d各组雌鼠尿氟、骨氟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78.756、515.645.351.830、822.107,340.678、1187.511,P均〈0.05)。氟中毒组、低蛋白氟中毒组尿氟、骨氟含量均高于对照组[(0.681±0.145)、(0.730±0.133)、(0.766±0.151)mg/L,(15.037±4.202)、(17.095±3.129)、(18.357±3.730)mg/kg]、低蛋白组[(0.688±0.083)、(1.096±0.076)
刘咏梅夏曙华徐静峰邹文兵余司文王飞清王世君喻茂娟李玲
关键词:低蛋白雌鼠氟中毒
氧疗治未病初探
2012年
目的探讨常压饱和吸氧联合经络调理治未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9例不适于或不便于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应用高压氧舱过渡舱给予常压饱和吸氧治疗,病种包括脑供血不足、脑震荡后遗症、高血脂症、失眠、神经性耳鸣、颈椎病及脑梗死后遗症等。观察分析疗效,并结合文献进行理论上的探讨。结果常压饱和吸氧有效率63%,氧疗治未病理论依据充分。结论氧疗治未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思路新方法,值得深入研究及应用。
韩扬顾裕
关键词:氧疗治未病
共1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