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

作品数:2,831 被引量:7,646H指数:26
相关作者:冯斌李小平崔玲徐柯颜超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成都医学院临床医学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64篇期刊文章
  • 14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51篇医药卫生
  • 32篇文化科学
  • 14篇生物学
  • 11篇农业科学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经济管理
  • 6篇哲学宗教
  • 5篇机械工程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社会学
  • 4篇理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冶金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62篇肿瘤
  • 261篇细胞
  • 188篇护理
  • 140篇儿童
  • 132篇手术
  • 131篇术后
  • 104篇超声
  • 101篇预后
  • 100篇化疗
  • 100篇基因
  • 95篇药物
  • 88篇腺癌
  • 88篇淋巴
  • 87篇免疫
  • 85篇蛋白
  • 84篇卵巢
  • 81篇宫颈
  • 80篇疗效
  • 79篇放疗
  • 78篇癌患者

机构

  • 2,704篇电子科技大学
  • 188篇四川省人民医...
  • 167篇四川省医学科...
  • 109篇成都医学院
  • 85篇四川省肿瘤医...
  • 79篇四川大学
  • 78篇西南医科大学
  • 76篇四川省医学科...
  • 72篇成都中医药大...
  • 50篇西南医科大学...
  • 46篇四川大学华西...
  • 45篇川北医学院
  • 41篇电子科技大学...
  • 36篇重庆医科大学
  • 19篇北京协和医院
  • 15篇成都中医药大...
  • 14篇川北医学院附...
  • 14篇中国医科大学
  • 13篇成都市第三人...
  • 12篇复旦大学

作者

  • 58篇童荣生
  • 48篇边原
  • 30篇龙恩武
  • 29篇闫峻峰
  • 21篇杨勇
  • 20篇何霞
  • 18篇陈岷
  • 14篇郎锦义
  • 13篇刘心霞
  • 12篇陈璐
  • 11篇李贵森
  • 10篇向阳
  • 9篇江庆华
  • 9篇张国楠
  • 9篇杜姗
  • 8篇李晋奇
  • 8篇肖洪涛
  • 8篇舒永全
  • 8篇黄璐
  • 5篇张石川

传媒

  • 259篇肿瘤预防与治...
  • 107篇实用医院临床...
  • 61篇影像研究与医...
  • 49篇四川医学
  • 44篇中国药业
  • 42篇当代医药论丛
  • 42篇中文科技期刊...
  • 31篇医药导报
  • 31篇重庆医学
  • 29篇中国药房
  • 27篇中华放射肿瘤...
  • 27篇西部医学
  • 26篇中国实用妇科...
  • 22篇中国临床药理...
  • 21篇医疗装备
  • 21篇护理研究
  • 20篇中华耳鼻咽喉...
  • 19篇现代消化及介...
  • 19篇现代临床医学
  • 18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36篇2024
  • 483篇2023
  • 586篇2022
  • 524篇2021
  • 422篇2020
  • 285篇2019
  • 192篇2018
  • 118篇2017
  • 34篇2016
  • 13篇2015
  • 10篇2014
  • 1篇2002
2,8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六种甘草酸盐乳膏剂透皮吸收特性比较
目的:比较6种不同甘草酸盐乳膏剂中甘草酸的体外透皮吸收的结果。方法:以改良的Franz扩散池和离体大鼠皮进行体外透皮吸收实验,采用HPLC测定6种不同甘草酸盐乳膏剂中甘草酸的累积透过量、皮肤滞留量,计算其透皮吸收速率,评...
陈璐
文献传递
乳腺癌相关长链非编码RNA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筛选乳腺癌基因芯片中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并探讨其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公共基因芯片数据平台(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下载乳腺癌lncRNA基因芯片数据集GSE33447,包含8对乳腺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非肿瘤组织,采用R语言Limma函数包筛选乳腺癌差异表达的lncRNA,并用Benjamini&Hochberg错误发现率(false discovery rate,FDR)对原始P值进行多重矫正,采用NONCODE生物信息学网站对lncRNAs进行重新注释,采用starbase 2. 0对差异表达的lncRNAs靶基因进行靶向预测,并进一步用DAVID数据库对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分别选取3个高表达和3个低表达的lncRNA,采用qRT-PCR的方法验证其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乳腺癌中227个lncRNA存在明显差异表达(Fold change≥2. 0,adj. P <0. 05),其中135个lncRNA表达上调,92个lncRNA表达下调。采用NONCODE对227个差异表达的lncRNA重新注释后发现,47个lncRNA存在明显差异表达,其中17个lncRNA表达上调,30个lncRNA表达下调。通过GO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的lncRNAs广泛地参与了基因的转录及转录后调控等生物学进程以及PI3K-Akt、Ras、TNF以及p53等信号通路。采用qRT-PCR的方法检测3个高表达(MNX1-AS1、MIAT、HOXA11-AS)和3个低表达(PGM5-AS1、LINC00908、AC226118. 1) lncRNA的表达水平,发现乳腺癌组织中MNX1-AS1、MIAT和HOXA11-AS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癌旁非肿瘤对照组,而PGM5-AS1、LINC00908和AC226118. 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非肿瘤对照组(P值均<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结果与基因芯片筛查结果一致。结论: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乳腺癌相关的lncRNAs可能为乳腺癌新型肿瘤标志物的筛选提供新的策�
张莉张开炯吴立春杭永伦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乳腺癌基因芯片生物信息学生物标记物
治疗前高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鼻型NK/T淋巴瘤不良预后相关研究
2019年
目的探讨鼻型NK/T淋巴瘤(ENKTL)患者放化疗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疗效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91例初治ENKT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用ROC曲线确定NLR阈值,将患者分为低NLR组(NLR<5.5)和高NLR组(NLR≥5.5),分析两组临床特征,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的差异。结果低NLR组累计生存率高于高NLR组(P<0.05)。治疗前外周血NLR≥5.5与国际预后指标(IPI)、韩国预后指标(KPI)及NK/T淋巴瘤预后指标(PINK)均不是PFS及OS的独立预后因素,但NLR危险比(HR)值高于IPI、KPI、及PINK。结论治疗前外周血NLR是ENKTL的简易预后预测指标。
张莉宋晓玉余思思罗怀超
关键词:NK/T淋巴瘤预后
老年急性胰腺炎与胃肠动力障碍的研究进展
2021年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胰蛋白酶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的炎症反应,导致胰腺水肿、出血甚至坏死[1]。近年来,随着老年人饮食改变习惯和身体机能的衰退,老年AP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近20年来,我国AP发病率已由过去的0.19%增加到0.71% [2]。同时AP患者常并发胃肠动力障碍,特别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其病情复杂、进展迅速,加之老年患者脏器机能低下,抵抗力下降,组织修复能力较差,从而增加病死率[3]。
张丽丽代小雨马欢李小安
关键词:胃肠动力障碍组织修复能力老年急性胰腺炎胰腺水肿身体机能胰腺组织
唑尼沙胺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1例
2023年
1病例资料1.1一般情况患儿,女,9岁,因“反复发热、皮疹1周”于2021年12月17日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8.3℃,心率每分钟150次,呼吸每分钟19次,血压122/79 mm Hg。神志清,反应可,面色红润,全身可见较多风团样斑丘疹,压之褪色,伴瘙痒。颈部可扪及肿大淋巴结,最大约1 cm×1.5 cm,质软,活动度可,无黏连,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未及杂音。腹软不胀,肝脾不大,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10.64×109·L^(-1),中性粒细胞绝对数7.05×109·L^(-1),中性粒细胞百分率66.3%,淋巴细胞百分率16.6%,血红蛋白测定129 g·L^(-1).
谭婕梁华蔡江晖帅淑平陈美华
关键词:唑尼沙胺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癫痫
鼻咽内超声实时引导经鼻咽针吸活检术在诊断黏膜下型鼻咽癌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鼻咽内超声实时引导经鼻咽针吸活检术(endonasopharynge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nasopharyngeal needle aspiration,ENUS-TNNA)诊断黏膜下型鼻咽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8年1月四川省肿瘤医院内镜中心采用ENUS-TNNA技术诊断的9例黏膜下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安全性及可行性。结果9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9.2±10.9)岁。全组病例均一次性穿刺成功,获得了足够的组织标本,穿刺过程术中、术后未发生大出血或持续性渗血。9例患者术后病理结果证实鼻咽未分化非角化性癌5例,鼻咽低分化非角化性癌4例。结论ENUS-TNNA在技术上安全可行,是诊断黏膜下型NPC的有效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张真铭包郁周凌霄赵锐刘武松
关键词:支气管镜检查活组织检查细针
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结合迭代重建算法在低剂量CT肺动脉成像中的应用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 探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结合idose4迭代重建算法在低剂量CT肺动脉成像(CTP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连续收集行CTPA的受检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两组管电压均采用80 kV。对照组固定管电流为180 mAs,采用滤波反投影法重建,获得A组图像;实验组采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分别采用滤波反投影法和idose4迭代重建算法重建,获得B组和C组图像。统计分析A、B和C 3组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肺动脉平均CT值、图像噪声值、肺动脉的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剂量(E)。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的E分别为(1.2±0.2)和(1.9±0.3)mSv,实验组的E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了36.8%(t=-3.998,P〈0.05)。3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均≥3,满足临床诊断要求,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SNR、CNR和噪声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4 11、7.630、13.021,P〈0.05);而肺动脉平均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结合idose4迭代重建算法在低剂量CTPA检查中,在获得良好图像质量的同时,可进一步降低辐射剂量。
何长久胡仕北许国辉李海烈刘舫冯斌周鹏
单中心连续133例单孔全胸腔镜手术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总结我院胸外科中心单孔全胸腔镜手术(VATS)的临床资料,并初步探讨该手术的学习曲线、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于本医疗组行单孔VATS的133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79例、女54例,平均年龄(52.21±10.77)岁。结果完成单孔VATS 127例,中转开胸6例,中转率4.51%。其中完成肺叶切除78例,肺段切除6例;肺楔形切除37例,胸膜、纵隔淋巴结活检或纵隔肿瘤切除6例。肺叶切除组中,手术时间(148.75±34.12)min,术中出血量(118.87±59.96)ml,淋巴结清扫数目(11.25±6.15)枚,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2.17±1.35)d,术后住院时间(7.58±2.59)d。结论对于熟练掌握多孔VATS的胸外科医生,通过单孔VATS学习曲线的培训,在完成至少20例肺叶切除手术后,可较熟练掌握单孔VATS肺叶切除术技术;且单孔VATS肺叶切除术技术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向润何金涛李强马可邬红朱江
关键词:肺癌肺叶切除术电视胸腔镜手术单孔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Hp感染与TGF-βRⅡ、IL-6和TNF-α的表达研究被引量:59
2018年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黏膜中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Ⅱ、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7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胃黏膜病变组织的胃镜活检标本,采取PCR荧光法检测Hp感染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RⅡ、IL-6和TNF-α在胃小凹上皮和间质炎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慢性炎症程度在Hp感染阳性组和阴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质炎细胞中IL-6的表达在Hp感染阳性组和阴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RⅡ、TNF-α的表达在Hp感染阳性组和阴性组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间质炎细胞中IL-6与慢性炎症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0.249,P=0.03);萎缩程度与肠上皮化生严重程度、上皮内瘤变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0.697,0.366)。结论:IL-6在间质炎性细胞中的表达与Hp相关性CAG患者的慢性炎症程度有关,慢性萎缩程度促进肠上皮化生和上皮内瘤变的发生。
黄懋敏董丹丹亓丹丹凌晨张丁丁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白介素-6
毛冬青活性成分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9年
毛冬青含有三萜皂苷、木脂素、环烯醚萜、酚酸和黄酮等类化学成分,药材和制剂中活性成分的常用检测手段一般为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薄层色谱法等。现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毛冬青活性成分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毛冬青的质量控制进行探讨。
范星岳余继英
关键词:活性成分三萜皂苷类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酚酸类
共27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